Avsnitt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JuJu提的《轉念的力量》,作者是賴佩霞。

    ▲本集內容

    賴佩霞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心靈導師,她的身份涵蓋演員、主持人、心理諮商師與作家。她的生命歷程充滿轉折:從演藝圈到個人成長領域,她曾面對失婚、職涯轉型等人生大挑戰,因此對「轉念」有非常深刻的體悟。

    如何透過轉換念頭,找到生活中的平靜、或甚至變得順遂?這本書除了從許多案例(情境)理解「轉念」是怎麼一回事之外,還提供了具體且實用的練習方式:針對「念頭」而非「事件」,找到內心的真實癥結,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紛亂的問題,實現真正的轉變。

    每章提供練習題,如記錄負面情緒,探索新的思考角度,很適合想要改善情緒、建立正向生活態度的讀者,特別是那些覺得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中受挫的現代人。但總之可分為三大部分:

    理解自己:認識情緒與想法的來源。 轉念的實踐:學會用具體技巧轉換負面念頭。 內外一致的生活:在職場、家庭中實現和諧。

    ▲轉念的五個步驟:

    真的嗎? 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 反轉念頭,釐清「應該」與「事實」的差異。

    ▲我們還討論了:

    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心靈成長課」 轉念的功課如何避免流於表面,真正深入內心? 前陣子社群上引起討論的「洗碗」事件

    ▲延伸閱讀

    《轉念的力量》::Readmoo電子書、momo網路書店 賴佩霞《轉念的力量》:讓我們受苦的是「被打耳光」,還是「他憑什麼打我」的念頭?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清晨五點俱樂部》,作者是羅賓・夏瑪

    ▲本集內容

    作者羅賓・夏瑪是加拿大人,一開始是律師,後來開始寫書,並且轉作講師。他是NIKE、星巴克、HP等企業培訓大師、激發動機&領導力的世界頂尖專家世界。耶魯大學、NASA、《財星》100大企業培訓大師。

    清晨五點俱樂部英文書名是「The 5 AM Club:Own Your Morning, Elevate Your Life」,書中翻譯為「擁有自己的早晨,提升自己的人生」,這句話在書中會反覆出現。

    這本書基本上是一本帶有哲學書和生產力工具書雙重身分的的有趣書,然後它又用了一個虛構的故事來包裝整本書,所以某種程度你要說是小說,好像也不能說不對。

    所以這一集,我們就分兩個部份來分享,上半段是故事內容,下半段是生產力和哲學到底講了什麼?

    故事(爆雷警告?)(爆雷警告?)(爆雷警告?)

    夏瑪虛構的一個故事是有一位公司經營遇到困難的企業家(女性),還有一個希望找回自己創作力的藝術家(應該是畫家),他們去聽一場魔法演說家(Spellbinder)的演講大會(Yes Man?),結果魔法演說家在台上昏迷,現場一陣混亂的時候,有一位流浪漢走進來,開始跟企業家和藝術家大聊魔法演說家的軼事。流浪漢自稱他是一名富豪(史東雷利),邀請企業家和藝術家隔天清晨五點跟他碰面,他會幫他們兩人上課。

    隔天富豪的確派了車去接他們,將他們兩人帶去模里西斯,接著去印度亞格拉、去義大利羅馬、去巴西聖保羅、去南非法國角、南非羅本島(曼德拉被關20年的監獄所在地)。

    這裡面每個地方,雷利或是魔法演說家都幫企業家和藝術家上課,學習如何面對人生困境和增加生產力。然後在每個不同的地方,他們越來越親近,過程中企業家和藝術家結婚,富豪則是在造訪羅本島後幾個月去世。魔法演說法繼續到處飛到處演講,企業家和藝術家在各自的領域出色、茁壯,也生了個小孩,名為史東。故事結束。

    本書故事以外的生產力重點:

    如果單純以早起的步驟來說,基本上就是早上5點起床,然後採用20/20/20法則(行動、反思、成長)。第一個20分鐘運動,要流汗。第二個20分鐘要反思,可以寫日誌或是冥想,第三個20分鐘則是學習,可以閱讀、聽有聲書等等。

    與之對應的,就是要好好的休息/睡眠,這點幾乎是在近期我所看到關於整理生產力的書都會提到。最好是8點前吃完晚餐、8-9點可以聊天、閱讀、然後9-10點做睡前準備,10點前睡覺,確保有7-8小時的睡眠。

    某種程度上,這跟當兵的作息很像,或許當兵模式(冬天6點起床、夏天5:30)是真正一個很好讓自己身體變好的一個作息模式。

    除了20/20/20法則,書裡面還有很多名詞和想法,包含:

    四大領地(interior empires):思維模式(mindset)、感情模式(heart set)、健康模式(health set)、靈魂模式(soul set)

    一生天才的十大攻略:

    第一號攻略:全神貫注的緊密泡泡(TBTF, The Tight Bubble of Total Focus ),打造專注的環境。

    第二號攻略:90/90/1規則,在接下來90天,每天第一個90分鐘完成會讓你成為業界頂尖的一個任務。

    第三號攻略:60 / 10方法,衝刺60分鐘,休息10分鐘(番茄鐘?)

    第四號攻略:每日之五概念,每天列出5個小目標

    第五號攻略:恢復元氣的運動(2WW, The 2nd Wind Workout)

    第六號攻略:二次按摩方案(2MP, The 2 Massage Protocol )

    第七號攻略:通勤大學,通勤時候學習

    第八號攻略:夢幻團隊技巧,尋找有幫助的團隊

    第九號攻略:每週設計體系,每週日早上設計一週計畫(類似GTD的檢視)

    第十號攻略:60分鐘學生,每天至少60分鐘好好閱讀、學習

    另外因為透過這種說故事的方式,裡面可以有很多類似格言引用、思考、對話等等內容,其實也蠻有趣的。可以當作哲學書來思考和閱讀。

    我們在這集節目最後也分享了一些我覺得很不錯,值得分享的「金句」:

    健康是戴在身體無恙者的頭頂,卻只有生病的人才看得到的王冠

    餽贈他人,就是送給自己的禮物。這是我在這些年來獲得的寶費教訓之一。提升別人的喜悅,自己會得到更多的喜悅;強化其他人類的狀態,你自己的狀態也會自然跟著強化。

    思考死亡,會讓最重要之事務變得更加清晰。

    人類行為注定會吻合我們的自我認同,永遠如此,你的表現絕對不可能超越你的自我說法,這段話含有重要的觀念。

    世界是一面鏡,而我們從生活中所得到的並不是自己的想望,而是我們的原貌。

    打零工式的承諾只會帶來打零工式的成果

    很值得一讀的書,非常適合作為2025年我讀完的第一本書。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內容

    這集節目應製作人的敲碗期待而生!我們將聊聊「目標設定」這個主題,並分享JuJu我如何結合個人經驗,以及2本工具書,分別是:《12週做完一年工作:縮短工時x成果翻倍的高效成功法》以及《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不流失專注力的減法原則》,來完成我2024年的目標設定,以及實際執行的成果與心得如何?

    希望今天這一集,不僅能學到如何制定清晰的短期計劃,也會了解專注力如何幫助你聚焦在最重要的事上。

    JuJu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在父親的要求下,每學期寫目標清單,逐步養成定期審視與盤點生活的習慣。這讓我在成年後,能更有意識地正視自己的需求與渴望(當然,也發現自己有多貪心 ….ಠ_ಠ )。

    這集主要會分兩部份分享,上半部會直接分享我綜合之後的做法(成果與執行過程、規劃時的思考邏輯),然後下半部才會介紹書,以及前半我使用的方法,是呼應書中的哪些部分。

    ▲節目亮點

    JuJu在做個人年度目標設定經驗與方法

    用 Notion 模板結合工具手帳盤點時間、九宮格拉出人生長期願景目標,以及「12週計畫」為主的Notion模板,幫助自己從長期願景到具體行動逐步實現。

    實用技巧:將長期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小目標,並延伸出明確的每週待辦清單,讓每一步都更具體、更可行。 實用小任務:先盤點你的時間!
    目標設定的第一步,其實是了解自己真正擁有的時間!扣掉工作、睡眠和例行事務,你會發現能用來實現理想的時間並不多!

    《12週做完一年工作:縮短工時x成果翻倍的高效成功法》 

    布萊恩·莫蘭和麥可·列寧頓2位作者提出了一種高效目標管理的框架:將一年分為12週週期,取代傳統年度計劃。

    作者強調,短期計劃能提高行動的緊迫感,幫助達成更具體的成果。透過設定可量化的目標、定期檢視進度,以及專注於「領先指標」,你能更高效地管理時間並實現目標。本書適合希望提升執行力和結果導向的讀者。

    如何克服「懶得寫週計劃」的挑戰?簡化的 12 週計劃執行模板!

    一、每週計劃(5-10 分鐘)在每週的開始或結束,快速回答以下三個問題,確定方向:

    我的本週目標是什麼?(設定1-2個最重要的目標,使用 SMART 原則,具體且可量化) 達成目標的核心行動是什麼?(選擇能直接推進目標的1-3個關鍵行動) 我本週的關注時間是什麼時候?(設置 1-2 段專注時間塊,全力完成目標行動)

    二、每日行動(3 分鐘)每天開始前,簡單列出當天的行動清單:

    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今天的次要行動是什麼? (僅限1-2個)

    三、每週回顧(10-15 分鐘)每週最後一天,簡單回顧一週進展,回答三個問題:

    這週我完成了什麼? (列出達成的目標和行動,無論多小) 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 (反思執行中的問題,例如時間管理、分心原因) 下週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帶入下一週目標和行動計劃)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不流失專注力的減法原則》

    本書以「聚焦一件事」的概念為核心,指出成功來自於對關鍵任務的專注。作者蓋瑞·凱勒和傑伊·帕帕桑提供了聚焦一件事的策略,幫助讀者排除不必要的干擾,將精力集中於最重要的行動。

    透過每日的「焦點問題」和時間管理技巧,本書為提升效率和簡化工作提供了實用的方法,適合需要更清晰優先級的讀者。

    聚焦一件事、選擇關鍵行動:就像第一塊骨牌的倒下,其力量會推動下一塊更大的骨牌。這個「第一塊骨牌」象徵一個對未來目標影響最大的行動。 逐步累積(概念呼應上一集的原子習慣):每完成一個小目標,效果會累積,最終幫助實現更大的長期目標。例如,學會一項技能可能會帶來更多職業機會,進而影響你的整體事業發展。 專注於當下的第一步:清楚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件事之後專注執行,並相信這將推動其他目標的實現。

    今天,跟我們一起找到屬於你的那「一件事」吧~

    💬 歡迎在節目後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留言分享你的目標設定心得: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內容

    這一集嚴格說來是兩本書的綜合心得,希望分享給想要多讀一點書,但一直無法養成習慣的讀者們:

    這一集的操作方式所談的兩本書,第一本是我們在過去幾年提過很多次,但從來沒正式講過的《原子習慣》;另外一本則是我在另外一個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上有單獨講過一集的《搞定》(GTD)。

    在查爾斯.杜希格《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中提到,習慣養成有四部分,透過這四個部分,會形成一個習慣迴路。而詹姆斯‧克利爾所寫的《原子習慣》重點則是拆解這四部分,並且提出實體可以運用的方法和建議。

    習慣養成有四個部分:提示、渴望、回應、獎賞。原子習慣的建立法則如下:

    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設計一個明確的提示,讓你輕鬆注意到該做的行為。 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將習慣與愉快的事情結合,使得這個行為變得令人期待。 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降低行動門檻,使得開始變得簡單且毫不費力。 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設計能即時滿足的獎賞,幫助你堅持並享受習慣養成的過程。

    GTD(Get Things Done)是David Allen提出的一套工作方法,核心概念是大腦不是用來記事情而是思考事情,所以要有一套工具/系統來記錄這些要做的事情。

    GTD總共有5個步驟:捕捉、釐清、組織、反思、行動,透過這5個步驟,讓你即便有超多待辦事項,都可以慢慢的完成。

    所以透過這兩個觀念的整合,可以打造一個自己的閱讀習慣,而如果你還沒有理解GTD的系統模式,可以單純採用我的建議作法:

    找一個你隨手可及的紀錄系統:Todoist、Evernote、Notion、Google Doc,實體筆記本,都可以。 把想要讀的書整理起來,全部放進去一個收納箱中(可以實體、也可以數位) 分門別類的放入閱讀清單,每一本書就是一個閱讀專案,然後可以拆解成10頁、20頁、50頁或甚至100頁 放入到每日待辦事項中。

    以我自己為例,因為我已經建立了整個GTD系統,所以只需要把閱讀融入就好。

    比如說我要看《原子習慣》這本書,我評估自己閱讀書的速度,小說大約是每小時50頁,非小說類看難度,《原子習慣》應該可以每小時50-80頁。所以我的Todoist上就會寫「閱讀原子習慣100頁」,然後設定為重複大約三天或四天,看我預計幾時可以看完。

    我只要每天打開我的Todoist,就會知道要完成這些內容。

    這滿足了《原子習慣》的4個法則:

    1. 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設計一個明確的提示,讓你輕鬆注意到該做的行為。

    我的手機和電腦上面都有安裝Todoist的app,所以只要打開手機或是電腦就會注意到(題外話,為了避免我去看其他的東西,我也會盡量把其他app的通知顯示關掉,包含Line)

    2. 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將習慣與愉快的事情結合,使得這個行為變得令人期待。

    打開來處理事情可以讓我有成就感,我很希望能夠把今天所有待辦事項都消除。

    3. 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降低行動門檻,使得開始變得簡單且毫不費力。

    聽到閱讀100頁可能會覺得壓力有點大,但是對我而言其實反而是輕而易舉,因為我都是直接閱讀一整本書,所以拆分章節、頁數反而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4. 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設計能即時滿足的獎賞,幫助你堅持並享受習慣養成的過程。

    我看完之後,就會滑掉/勾選掉這個待辦事項,對我來說就是很大的滿足感。

    當然每個人的閱讀習慣、方式、動力來源都很不一樣,閱讀提案的老聽眾可能會有自己的閱讀方式和習慣,也歡迎跟我們分享。這一集則希望可以分享給想開始讀更多一點書,但不知道怎麼開始的讀者們。

    延伸閱讀

    《原子習慣》書摘:人類天性遵循「最小努力原則」,如何花更少力氣成就更多? 《原子習慣》:如何用最少的能量和努力,解決重要的問題? 每天1%,一年後是3778%:四大「原子習慣」法則讓你培養成功的生活模式 馬力歐說書|事情永遠做不完,用GTD時間管理之術搞定待辦任務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內容

    今天不讀書系列再次來囉。因為年底了,我們想再次來分享一些不只是閱讀一本書的想法:

    這一集我們會用幾個重點討論的方式來跟大家回顧我們今年一整年閱讀的心得,總的來說,我們今天在節目裡面討論了這些:

    老楊書單的前三名閱讀排行榜:都是今年講過的,不管是在哪一個節目。 小楊(Ju)書單的前三名閱讀排行榜:都是今年沒講過的,原因在節目中有分享。 老楊的閱讀清單分析:因為今年有很持續的把閱讀清單用Airtable記錄下來,所以可以用數據跟大家分享。要不要猜猜看,是小說多還是非小說多?(應該很好猜) 老楊明年的閱讀期待:總共有3+1件事,+1的事情跟Ju類似。 Ju明年的閱讀期待:總共有3件事,都超級勵志! 對明年度閱讀提案的節目有什麼期待或是規劃中的想法嗎?Ju超級多的亂許願。

    ▲延伸閱讀

    EP22|今天不讀書:回覆聽眾留言,介紹我們如何選書和如何設計節目大綱 EP25|今天不讀書II:討論2022年三大書市排行榜,和我們都用什麼時候看書? EP41|今天不讀書III:JuJu推薦很多獨立書店、馬力歐辯論現代人沒有更少閱讀 EP54|今天不讀書IV:一週年了,我們有沒有什麼書覺得沒有講好很遺憾?哪5集最多人下載? EP74|今天不讀書V:2023年度回顧,哪一集最多人聽?明年我們在閱讀上的願望是什麼?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JuJu提的《看雲趣》,作者是蓋文・普瑞特-平尼。

    ▲本集內容

    當你今天早上走出家門時,有沒有抬頭看看天空?或許你會發現,雲的形狀、顏色,總能瞬間影響我們的心情。而那些飄在頭頂的白色、灰色甚至五彩的朵朵雲,其實蘊藏著無窮的科學、藝術與哲學。

    本集聊這本與「雲」有關的書:《看雲趣》(The Cloudspotter's Guide),是一本融合了知識與趣味的書籍,帶領我們重新發現雲的美與意義。

    作者蓋文・普瑞特-平尼(Gavin Pretor-Pinney)正是「雲朵欣賞協會」(Cloud Appreciation Society)的創辦人,他用他的書和行動告訴我們:天空是每天免費的藝術,只需要我們願意抬頭去看。

    雲看似隨意,實則總在變化,它們的形成與消散,映射著氣流的運動、濕度的改變,甚至是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們先從基本的雲分類說起—大家還記得國高中的地球科學課嗎?。

    雲的命名系統來自1896年首次出版的《國際雲圖集》,由一群氣象學家創建,根據雲的高度與外觀分為「高、中、低」三層,再細分為10種主流雲,例如:捲雲、積雲、層雲等,以及附屬雲、變形雲、人造雲其他雲的變形。

    ▲我們還討論了:

    雲朵欣賞學會在做什麼? 五分鐘地科複習:雲的分類、命名與形成。 在慢跑時的馬力歐,跟雲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飛機雲的秘密: 雲如何影響地球的溫度平衡? 晨光雲:可以衝雲浪的雲 人造雲、氣象戰可能嗎? 希臘羅馬神話中其中一個雲的小故事:伊克西翁跟一朵雲(翻雲覆雨後)生出了一隻半人馬。

    ▲延伸閱讀:

    《看雲趣》:Readmoo電子書、momo網路書店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防守的藝術》,作者是查德・哈巴克。

    大家有看前幾週的世界棒球12強賽嗎?

    ▲本集內容

    相信如果你有看比賽,一定被這次台灣選手的表現深深感動和振奮,尤其是11月24日殺入冠軍戰,在全台球迷集氣加油的情況下,以4:0完封了世界棒球強國日本,更是引爆全台狂喜。

    所以我就決定臨時插播,從我很喜歡的幾本棒球小說中,挑了這本《防守的藝術》跟大家分享。

    我手上是2012年的第一版,目前是今年(2024年)再版,有多了詹偉雄和張瀞仁寫的推薦跋。

    《防守的藝術》作者查德・哈巴克在威斯康辛州長大,1997年從哈佛大學畢業、2024年拿到維吉尼亞大學小說碩士學位。

    哈巴克現在是一個編輯,應該算是《n+1》文學雜誌(一年發行三刊)的共同創辦人。雜誌是2004年推出,目前也滿20年了。

    他除了這本防《防守的藝術》,另外還有編輯一本《MFA vs NYC》,應該是分享美國兩種小說文化,應該可稱為學術派vs市場派?因為MFA是藝術碩士(Master of Art)NYC是紐約市。

    總之,他不是多產小說家,光是《防守的藝術》就寫了九年,目前應該也只有這一本小說著作。

    小說簡單的內容是說,在密西根湖畔有一所小型學院(文理學院)威斯提許(Westish),他們的棒球校隊名為魚叉手隊(以上皆為虛構,但竟然有人做T-shirt!)。隊上在今年新來了一個天才游擊手亨利,故事主要是圍繞著他發展和進行。

    ▌讀後感

    Ju問我「為什麼喜歡這本書?」我說,這本書好看的地方在於,他寫了很多跟棒球有關的觀察和想法。當然也包含人生的觀察和想法,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棒球跟人生很像。」

    作者在2010年3月接受《彭博新聞》的訪問時表示:「棒球讓我著迷的一點是,雖然這是一項團隊運動,而團隊就像是一個家庭,但場上的每位選手又都十分孤獨。你的隊友依賴你、支持你,但在關鍵時刻,他們卻無法為你解圍。」

    在書裡面,透過麥可的視角,作者也描述了他對於棒球的觀察:
    「平心靜氣而論,棒球是一種令人傷透了心的運動。足球、籃球、曲棍球、長曲棍球——這些都是打混戰。你可以比另一個傢伙更拚、更狠,藉此爲球隊效力。只要憑藉強烈的動機,你就可以彌補你的過錯。」

    「但是棒球不同。」在書中史華茲的眼中,棒球是一種英勇的運動——棒球不是並排爭球,而是一系列各自孤立的競賽。

    打者對抗殺手,防守對抗打擊。你不能橫衝亂撞,嘲弄彼此,拍打彼此。你站在原地,靜靜等候,試圖淨空思緒。輪到你的時候,你非得做好準備不可,因為你如果搞砸了,每個人都曉得誰犯了錯。還有哪一種運動競賽殘酷到不但記錄你的失誤、而且把失誤張貼在計分板上讓大家觀看?」

    我自己常常講,棒球某種程度上是最貼近人生的運動,一年來說,我們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棒球有春訓、開季、夏天熱戰、秋天冠軍賽,然後冬天休息。

    多半的時候,我們的人生總是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失敗,一個又一個不悅。如果你仔細回想你一天下來情緒的起伏,我相信大多時候你心情都不好。

    但我們依然撐下去每一天,因為人生中的確就是有那麼一些小確幸,讓我們在夜晚上床前回想起這一天,還是覺得人生很美好。

    可能是你回家見到了你最愛的情人、家人;可能是統一發票中了200元;可能是指點路人後他對你點頭微笑說謝謝;可能是你看完一本有意思的小說;可能是你看完最愛的電影;可能是你回家前在你心愛的小酒館喝了杯最愛的波本;可能是你支持的中華隊完封打贏了日本隊。

    棒球也是如此。你太容易在棒球比賽裡面失敗了,一個十次出手,只要成功三次的打者就是強打者,一個六局失三分的投手,我們就說是優質先發,一年你只要有五成以上勝率的球隊,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因為你太容易失敗了,所以棒球比賽中的成功顯得如此巨大而引人狂喜。

    所以亨利在小說中失敗了,從未來之星掉到泥沼中,但,這就是棒球,失敗是常態。你只能面對,然後繼續努力訓練,繼續走下去。跟你的人生一樣。

    ▲延伸閱讀

    《心魔》:在那次不帶懷疑的投球之後,投球失憶症又急又猛地找上我 《防守的藝術》:Readmoo電子書、momo網路書店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JuJu提的:《全世界最好吃的書》,作者是法蘭索瓦芮吉・高帝。

    ▲本集內容

    這集節目中,我們將帶大家走進這本由法國公共廣播電台——法國聯合電台的帶狀美食節目《一起來品嚐》精心編纂的百科全書式巨作。它不僅能滿足美食愛好者,還是一部讓非料理愛好者也能享受的知識大餐!

    🎧適合誰聽:

    熱愛美食文化,想更了解飲食背後故事的人

    喜歡知識型內容,對歷史、文學和跨文化議題感興趣的讀者

    想從書中獲取靈感,提升餐桌話題魅力的朋友

    一本真正能「讓你看懂吃、說會吃」的寶典

    它不僅是一部介紹食物的書,更是一扇探索食物背後文化、歷史與故事的窗口。從薯條的馬鈴薯品種,到文學中的虛構餐點,甚至延伸到電影裡的美食世界,每一頁都像一場豐盛的知識盛宴,既挑逗味蕾,也啟發好奇心。

    我們概述了這本書的「多層次」內容,包括:食材介紹、廚師故事、產地探索以及與食物相關的書籍與文學軼聞。這是一本真正能「讓你看懂吃、說會吃」的寶典!

    雖然書中的飲食聚焦於法國及其周邊國家,但多元的視角與清晰的資訊整理,讓這本書在每一章節都能帶來收穫與啟發。

    📖我喜歡的知識點:

    與吃有關的作家冷知識

    薯條的多樣性與文化背景(附帶討論馬鈴薯的故事)

    西班牙冷湯的歷史與食材搭配

    從小說到電影,如何將虛構美味具體化?

    ▲我們還討論了:

    美食周邊的文化收集,從插畫到紀念品,食物不僅僅是用來吃的!

    餃子的全球演變

    希望這集節目能激起你對美食書籍的興趣,甚至讓你重新愛上閱讀與品味生活的細節。準備好聽得「餓」起來了嗎?快來和我們一起展開這場味覺與文化的閱讀之旅吧!

    這本書目前已經絕版了,而且出版社短時間好像沒有重出的規劃,如果大家在圖書館借閱看過後,也希望出版社可以重新出版這本書!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縫補的正義》,作者是江仲淵。

    ▲本集內容

    作者江仲淵,國立清華大學法律學學士,「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團隊創辦人。

    他17歲休學寫歷史書,2019年以特殊選才進入清大念清大不分系,如果沒算錯的話,他應該是去年才畢業,但是已經寫了至少5-7本歷史著作。

    根據作者說明,他用耶魯大學的教授艾克曼「憲法時刻」論點,認為在某些特定時刻,會有些特定判決或修正案,會大大扭轉或影響歷史走向。

    這本書就漫長200多年的歷史中,選了19則具有憲法時刻意義的判決,探討對於美國法治歷史的影響。

    本書總共分8章,是以歷史時間順序來撰寫,所以每一章的結束就是下一章的開始。每一章大概會有2-4篇內容,除了第一章是講美國憲法的誕生之外,其他每一篇就是討論一個案件,透過這個案件來闡述某個重大的議題或原則。

    另外,第八章是講現在「羅伯茲法院」,這一章只有導言,沒有特定的案件詳述。雖然這10多年來,因為川普任命了3位大法官,導致最高法院偏向保守,也推翻了過去一些案例(包含羅訴韋德案),很值得花時間說明和討論。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目前的判決都還很新,對於時代造成的影響還無法明確蓋棺論定,所以作者沒有挑出來特別詳細描述,僅是寫了一個概述的導言而已。

    19個案件其實都很有趣,但我們今天只分享了美國制憲的過程、權利法案的通過,還有第三任首席大法官馬歇爾,透過「馬伯里訴麥迪遜案」,創立的兩個重點:

    最高法院大法官有權解釋一切法律,包含憲法。

    最高法院大法官任為如果國會通過某項法律牴觸憲法,有權直接廢除該條法律

    這個案件也因此讓司法權和立法權、行政權有明確三分獨立的情況。

    最後我們也花了一點時間談禁酒令,但因為時間不多,所以沒有著墨太多,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之前我們另外一個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的第二季第七集:為什麼去酒吧要「Speakeasy」,1920年代美國禁酒令的故事。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每天都吃很多維他命)JuJu提的:《失控的養生》,作者是瑞娜.拉斐爾。

    ▲本集內容

    要討論養生,就要先定義養生

    作者指出「養生Wellness」在最根本的層面是:醫學領域外積極追求身心安適的幸福感(well-being),不只是避免疾病,還涵蓋預防與保養。「養生」是我們為了讓身體、心理、靈性與社交等層面感覺更好而做的選擇。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籠統模糊?沒錯,因為事實就是這樣。養生就是「健康」所需要的一切,沒有所謂唯一正確的法門,需要你覺察自身經驗的獨特性,關乎你這個人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來過生活。

    「沒有公認的定義」就是養生產業之所以可以不停成長的原因,繞著大家想要變得更健康、更長壽的慾望。

    這本書探討的是商品化的養生(販賣健康的大生意),是調查報告也是社會學分析,主要還是以對商品化養生接受度最高的群體「女性」以及背後焦慮來源來破題,並提到這個產業傳達出一個理念:只要夠努力,我們就能體現純然的善,並管好生活中感覺難以駕馭或有威脅性的事物。

    作者希望可以透過這本書讓大家對於「這個有助健康」的所有事情開始有思辨的能力,以下是作者的10個建議:

    養生方法並非一體適用

    檢視你的偏見

    對情緒化的語言提高警覺

    要求證據

    評估消息來源

    分析意圖

    有必要嗎?

    評估壓力來源

    務必理解,科學不斷再發展

    學習放手

    ▲我們還討論了:

    天然的保養品真的比較好嗎?

    養生食物是不是行銷操作出來的呢?

    水晶療法是不是一種安慰劑效應?

    牛奶真的會長高嗎?

    有效的「無過錯blame-free」策略

    穿上貼琛瑜珈服是運動還是時尚?

    歡迎留言分享你對於養生的看法!
    歡迎給我們五星好評 ☺︎ 讓更多人聽到閱讀提案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如何吃 (仍能維持減重):掌握身體代謝機制與大腦慾望的科學》,作者是安德魯・詹金森。

    ▲本集內容

    我一開始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看到關鍵的書摘,裡面說明每週150分鐘的運動為什麼不太夠。其實我從開始做重訓之後,看了很多相關的書,除了何立安博士的《抗老化,你需要做大重量訓練》,還有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的幾本書。何博士的書沒特別提,但多數書的,包含跑步,都會提到飲食的重要性。

    作者詹金森醫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的減重外科與一般外科顧問,經常受邀至各國推廣研究並教授減重手術。專長領域為減重與飲食調控,另外他曾經在2020年出版減重暢銷書《我們為何吃太多?》。

    我沒看過《我們為何吃太多?》,但有印象。後來查了一下目錄,看起來好像跟這一本蠻類似的。

    這本書的重點在介紹中有提:

    透過本書,你會瞭解體重的體內平衡原理,以及現代生活和加工食品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最重要的——如何改變習慣。

    書總共分為三部分,12章節,就是在討論上面這三件事。

    第一部份:談論我們的身體如何適應現代食品。
    第二部分:談我們的大腦如何應對現代食物。
    第三部分:是實做,如何透過改變習慣和自己煮來達成健康的飲食。

    這本書其實我覺得蠻好讀的,內容大概250頁,最後一章是各種食譜,所以如果你不看食譜的話,可以直接跳過。第10章是基本烹飪教學,所以如果不想做菜或已經會做菜大概也可以跳過。

    作者在導言中有提到,這本書跟前一本《我們為何吃太多》主要的差別是這本書多提到了我們大腦運作機制,也就是第二部份。

    導言中有提到,他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醫院裡面一起工作的一位約旦人,他們在聊天過程中,約旦人薩默說,他曾經胖到125公斤(現在是70公斤),原因是一直叫外送、吃零食、看Netflix。

    薩默決定減重的過程,其實經歷了非常多方式:從嘗試生酮飲食,到後來是開始戒掉零食、戒掉糖,這部分最困難,大概花了40天成功,體重成功降到90公斤。

    最後的關鍵點是開始吃天然食物,一天吃兩餐,睡前不再吃東西。就在沒有特別改變飲食習慣情況下,降到了70公斤,並且持續維持。

    這個小故事其實大概來說,就講完了這本書的重點。

    ▌減重關鍵「不要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

    作者想要強調的重點是:如果我們想要減重或是維持良好的體態,重點不只是打造熱量赤字,也就是每天吸收的熱量低於消耗熱量,關鍵是「不要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

    ▲我們今天討論了:

    為什麼熱量赤字會造成誤會?

    「瘦素」、「胰島素」和「下視丘」如何影響我們的飲食習慣。

    為什麼說不是貪吃懶惰導致肥胖,而是肥胖更進一步導致貪吃和懶惰。

    每個人都有專屬的體重設定點,受到幾點影響:

    遺傳

    飲食:糖和精緻碳水、果糖、植物油,這些都會提高體重設定點

    壓力(皮質醇)

    睡眠

    過去的節食減重行為

    這些會設定體重錨,如果體重錨在健康體重區,你身體會自動調整飲食和代謝讓身材維持。如果體重錨在肥胖區,做很多努力,也會被拉回。

    為什麼食物金字塔是不足夠的。

    如何透過身分認同和養成新的好習慣來讓自己改變。

    身分認同:只要從「追求特定成就」轉向「改變身分」就會讓目標變得容易。認同自己是個跑者,就會不斷去跑。

    改變壞習慣最好的方式,是用一種與你身分相符的好習慣取而代之。

    看好習慣的提示更明顯、更有吸引力、更容易達成、更滿足。所以去運動不要想、去買菜也不要想(或是安排在上下班路上)。把一些食材準備好。

    重複勝過強度:透過表格、彈珠習慣罐來記錄。

    養成新的健康飲食習慣可能要12個月。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JuJu提的《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作者是川貝母。

    ▲本集內容

    這是一本Ju喜歡到買了2本收藏的書。

    在本集中我們分(劇)享(透)了其中喜歡的4個故事,如果你聽了也覺得有趣,一定要去把這本書找來看,因為還有很多前因後果的小細節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完整交代。

    這本書的創作最後川貝母有以〈柔軟的奮鬥〉這篇後記分享本書的創作過程,他提到這本書故事的靈感大多來自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以下也分享今天在節目中有提到的幾則故事背景:

    〈蟬的左手〉:是川貝母剛退伍準備考試實,在高雄鼓山圖書館念書時,發現蟬聲會影響自己的情緒,而延伸的故事。 〈拔罐〉:與〈噩夢與藏品〉兩個出發點一樣,是因為看到老舊市場被拆除的新聞,有些攤商也跟著消失,那時候想:為何可以輕易去除掉有歷史記憶的東西,不管是老屋或者閒置的空間,執行的人都覺得新就是好,卻忽略了背後的價值。也許有些好的東西就是因為這樣的拆除而永久消失了,以這樣的出發點,想到拔罐是去除某些不好的記憶。 〈失去水平的男人〉:是川貝母在牆上貼作品時老是貼歪,要是一輩子都無法貼正怎麼辦?失去水平會有什麼影響?失去水平的極端會遇到什麼?然後他想到關於倒立的鬼故事。 〈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去年發生一件無法挽回的故事,剛好看到臉書有人分享一張穿西裝的男人看著掌紋的照片,與當時低落的心境符合,就把它寫成一篇故

    ▲我們還討論了:

    川貝母創作小說的方式 川貝母的繪畫風格 作者在書中自我揭露的創作過程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 分享也很喜歡的第二部小說作品《成為洞穴》

    ▲延伸閱讀

    《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momo網路書店 川貝母:《成為洞穴》:Readmoo電子書、momo網路書店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劉必榮談判精華課》,作者是劉必榮。

    ▲本集內容

    劉必榮老師是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政治大學企家班、中央大學EMBA、台科大EMRD兼任教授;台北談判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和風談判學院主持人。

    我在準備的時候,發現有人在博客來《劉必榮談判精華課》頁面下留一顆星,我大為吃驚,看了內容,原來是留言者認為例子常常虎頭蛇尾,希望多講點例子。「……很多範例起頭起得很好,但尾巴結束得不漂亮,不知道重點為何。書本內容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例子或是更多的教學。」

    我自己看完整本書,覺得這個留言令人很狐疑。因為《劉必榮談判精華課》裡面的例子非常多,而且都是搭配理論在提出,多的是你看完之後,會更懂劉必榮想要說明的理論。

    但也可能是因為老師在裡面會舉很多非實際的例子,而是用一些代稱,所以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代入,這部分我們在節目中會解說。

    另外,這本書跟另外一本《利與贏:劉必榮談判實戰課》可以搭配一起看。《利與贏》裡面算是簡單的QA問答為主,而且頁數少了104頁,好讀很多。

    劉老師說,《利與贏》比較像是隨身錦囊。讀完《精華課》可以讀《利與贏》來複習,想要直接上陣,也可以拿《利與贏》先應急。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輕鬆讀點跟談判有關的內容,可以讀《利與贏》,但如果跟我一樣讀書、學習喜歡有些理論架構的,今天要分享的《談判精華課》比較適合。

    這本書總共有7章,但一樣,時間不多,我們討論我覺得特別有收穫的部分:

    談判是什麼? 談判的目的是要解決僵局,但是在解決僵局之前,得先創造僵局,維持僵局。 如何創造僵局? 談判要發生有哪三個條件? 談判最重要的關鍵:議題切割,創造出交換的空間 談判五大元素:事、人、力、時、情 什麼是戰術魚骨圖?

    最後,我們分享了一個星巴克要進駐商場的談判例子作為結尾。後來印象很深刻的是,同事後製聽完跟我們說,原先以為談判會很硬,沒想到順順的聽,就聽完了。希望你也喜歡和有收穫。

    延伸閱讀

    談判大師|劉必榮:談判重要心法:減少對方讓步成本&贏者不全贏,輸者不全輸 劉必榮《利與贏》:如果對方「無欲則剛」,該如何找到談判的驅動力? 劉必榮《利與贏》:適時蓋牌、保持接觸,談判時機很重要,採取「先破後立」戰術 《劉必榮談判精華課》:從「事」切入,控制談判速度的六種方法 《劉必榮談判精華課》:Readmoo電子書、momo網路書店 《利與贏》:Readmoo電子書、momo網路書店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JuJu提的《吉伊卡哇:這又小又可愛的傢伙》系列漫畫,作者是Nagano。

    ▲本集內容

    截至錄音當天,吉伊卡哇的官方X帳號已累積超過350萬粉絲追蹤。

    為什麼會想分享吉伊卡哇呢?

    「吉伊卡哇ちいかわ」這字的來源分別為日文「小小的」(小さい, chiisai)、「可愛的」(可愛い, kawaii)兩個字所組成,為什麼會想分享吉伊卡哇呢?

    起因於朋友某天認真的一個問題「妳知道這東西在紅什麼嗎?」而延伸的靈感:說不定其實也很多讀者好奇這幾個長得很像的小東西,為什麼突然滿街都是?

    推薦大家至少看3次的書

    本次分享的「書」,型態是圖像為主的漫畫書,每一頁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閱讀上前後不一定連貫,但可以從某些篇章的閱讀堆疊出世界觀;有些梗也是鋪陳非常久,其實是一本推薦大家至少前後總共看3次的書:第一次順順地看完,有了前次累積的認識,在第二次的閱讀就可以挖掘出一些小彩蛋(或是找到某些事件前後的關聯性),第三次的閱讀可以依照第二次的閱讀再重新理解、解釋一次整個故事。

    在吉伊卡哇的世界設定,在奇幻可愛的畫風之下隱藏著嚴酷的反烏托邦元素。這個世界的外部環境雖然充滿自然景色,例如森林和草原,同時有著自生的巨大食物資源,但它並非純粹的自然天堂,反而是個擁有住宅、商店、貨幣經濟與網際網路的文明社會。

    其中腐爛的雜草和怪物無處不在,塑造出一個充滿威脅和危險的環境。這些設定中的小可愛角色,儘管生活在理想化的自然環境中,但必須依靠「除草」、「討伐」等勞動工作來賺取生活費,與盔甲人(另一類似人類物種)的相處狀態,小可愛們的工作也是由「盔甲人」提供,反映出他們的低層階級的地位。

    更進一步的設定,像是想奪取小可愛肉體或會攻擊致死的奇美拉怪物,暗示這個世界的本質不穩定,甚至充滿著潛在的危險。

    在這個世界的嚴酷與奇幻的對比下,小可愛們仍然有許多很純粹的友誼故事,反映出一個既迷人又殘酷的虛構現實;而我自己覺得這看似可愛而充滿解釋空間、值得回味深思與討論的故事內容,或許正是大家如此著迷的最大原因。

    ▲我們還討論了:

    吉伊卡哇到底有多紅?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 馬力歐還算是吉伊卡哇主要粉絲年齡層的一部分 最令我感到毛骨悚然的故事:簡短兩句話隱藏這世界的「階級」 如同真實生活一樣寫實的貧富差距 即使是純粹友誼,偶爾還是會有一些關卡:除草考試 追求力量也沒有什麼不對 擁有喝酒證照的栗子饅頭跟馬力歐其實滿像的?

    你也是吉友嗎?歡迎留言分享你喜歡但今天我們沒有分享到的故事 ♡
    歡迎給我們五星好評 ☺︎ 讓更多人聽到閱讀提案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無限風暴》,作者是馬力歐最愛的非小說作者之一:麥可・路易士

    ▲本集節目由金鼎獎贊助播出

    收聽金鼎獎圖書文學獲獎者楊莉敏專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42774
    看更多48屆金鼎獎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閱讀提案迎來金鼎獎圖書文學獎得獎者楊莉敏,來談談他的獲獎作品《濃霧特報》,講述成年人回顧自己乏味生活與家庭關係的散文集,讀起來沈重卻深刻,想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快到資訊欄點擊收聽~

    另外,我也要跟大家推薦「金鼎獎」,行政院每年都會選出各種文類的好作品,以及鼓勵從業人員還有出版產業,收聽閱讀提案的你,一定跟我們一樣是個愛書人,想要挖掘更多好的作品嗎?到資訊欄查看金鼎獎的官方網站,看看今年有哪些獲獎好作品吧!

    ▲本集內容

    開始分享前,我說了一句話: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2013年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買了一顆比特幣(大概可以用120美元買到,目前的價格是6.3萬美元)。

    這當然是開玩笑,人生沒有重來。不過因為我曾經是科技媒體的編輯,所以對這種趨勢、新東西,曾經特別有興趣。但,當我開始創業的時候,對這些東西的敏感度真的是開始慢慢下滑了。

    以上題外話。

    路易士非常會說故事,這點從他第一本書《老千騙局》就知道了。他過往出的書,除了《假裝是個好爸爸》之外,我應該每一本都有買,也都有讀完。前陣子他討論COVID疫情對美國公衛界影響的《預兆》,討論川普任內政策的《第五風暴》我都很喜歡。當然最愛的還是《魔球》以及《攻其不備》。

    我會知道這本書,是因為在聽Freakonomics的podcast的時候,主持人Stephen Dubner在魔球將要20週年時候採訪Michael,提到他正在寫一本新書關於FTX。當時FTX已經爆炸了,只是細節不清楚,而Michael又是我最愛的作者之一,當然書一上市之後我就準備好要看了。

    路易士是從公關長田文欣如果把SBF捧成媒體金童開始寫起,然後接下來介紹他的童年、成長過程,以及加入華爾街企業作實習生。另外接下來也介紹為什麼他會想要開始透過交易賺很多錢,因為他接觸了「有效利他主義」,認同他可以透過賺大錢、捐款幫這個社會作善事。

    這本書把整個SBF快速竄起,到成立FTX的過程寫得非常精彩,加上他非常會說故事,讀起來幾乎會覺得自己在看小說。

    不過這本《無限風暴》有不少人在網路上有反應這本書是在幫SBF洗白。但我自己覺得,這本書的重點是提供FTX的主要成員,以及SBF自己的意見、觀察和想法。多數的人當然對自己的評價會比較偏正面,或許也因此比較會有洗白的感覺。不過作為一個旁觀者,能夠得到一位貼身觀察這一切快一年的專業作者,用有條理的方式寫出來,我還是覺得很有價值。

    當然,這本書最後並沒有改變SBF被判25年刑期的結果。同樣的,也沒有把SBF寫成十惡不赦,而是認為他不擅管理、對於人際關係掌握很陌生、甚至也認為他在FTX的所作所為沒有惡意。或許這也是有些人很不滿的地方。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節目由金鼎獎贊助播出
    看更多48屆金鼎獎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本集是合作專訪,訪問了本屆金鼎獎圖書文學獎得主楊莉敏,來談談他的得獎作品《濃霧特報》

    ▲本集內容

    閱讀提案久違的專訪,邀請了本屆金鼎獎圖書文學獎的得主楊莉敏來到節目中,他的獲獎作品《濃霧特報》是一本集結他專欄文章以及描寫家庭、親友和人生迷惘的散文集。

    書中就像排序專輯曲目一般,楊莉敏透過缺席卻深刻引響他父親的篇章作為首尾段,去帶出他出社會工作後逐漸與文學脫離的生活,以及他對自己的困惑和如何理解這樣的改變。

    《濃霧特報》讀起來有一種沈重的氛圍,但楊莉敏並非刻意為之,而是自然流露,展現出面對成年人生活的枯燥乏味與無力。

    ▲我們還討論了:

    需要死線的作家,從報獎到投計畫,才有寫作的動力 坐下來開始寫作後才意識到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身為作家卻難以跟家人溝通? 等到有人反映了再來調整,楊莉敏的超絕思考 不是靈感派!把寫作當工作,痛苦但還是要寫 馬力歐小時候發願要當作家?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歡迎給我們五星好評,讓更多人聽到閱讀提案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JuJu提的《放意人生》,作者是麥克・魯克Mike Rucker。

    ▲本集內容

    雖然書名不是一眼就很吸引我,但會往下閱讀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作者的背景是行為科學家、組織心理學家「國際正向心理學協會」創始會員。

    本書分別定義「具生產性的玩樂」之外,更聚焦「PLAY四種模式跟SAVOR五個步驟」工具的分享,書中建議的原理,都是基於科學研究後的數據而產生。

    作者也在本書中分別獨立章節來提議佔據人生滿大一段時間的「育兒」以及「工作」一些「變好玩」的方法。

    在這本書中有個重要的概念:人真正的財富是「時間」,所以作者建議正確應用書中工具(PLAY模式與SAVOR法則)增加財富(時間)的方法:先從減法開始。要減去瑣碎的無意義空虛行程,

    我們先以PLAY模式,來定義四種類型的樂趣。

    Pleasing 愉悅:容易執行的小活動。 Living 精彩:具有挑戰的有趣活動。 Agonizing 痛苦:有挑戰性且不會帶來任何快樂,日常不想做的家務事等。 Yielding 放鬆:放空頭腦的空虛活動。

    培養好奇心,可以增進我們擁有快樂、驚奇和智慧的機會。本書以「SAVOR」法則,邀請大家練習席創造更長久樂子/快樂的5個步驟。

    Story editing 故事編輯(定義你的why) Activity bunding 活動綑綁(與有趣的事情綁在一起) Variable hedonics 變動享樂(讓過程充滿變動性) Options 選項(列出更多選擇) Reminiscing 回味(感恩、感謝)

    「玩樂的生活實踐:選擇去冒險。」意思是用心生活,有意識地把日子慢慢過程能享受樂趣的日子——就從現在的生活開始,而不是幻想明天。

    ▲我們還討論了:

    邏輯上的謬誤:「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代表現在沒那麼幸福」 給馬力歐很大衝擊的無記憶「空虛行程」是...? 建立自己的樂趣清單,然後最後選出8-15個 馬力歐最近一次有「好奇」什麼? JuJu在生活中找了哪些樂趣

    ▲延伸閱讀

    EP15《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一本個人成長書的大補貼,但不要只是看還是要做 《放意人生》:你今天在「PLAY模式」的哪個象限?從今天起請為了安排玩樂去審查行事曆 《放意人生》momo網路書店、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歡迎給我們五星好評,讓更多人聽到閱讀提案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人為什麼要找理由》,作者是查爾斯.蒂利。

    ▲本集內容

    這是一本討論「理由」運作方式的書。

    英文書名是《WHY? What happens when people give reasons … and why》,就是分析「找理由」這件事。

    其實一開始我有點困惑,因為「找理由」就找理由,這件事本身有什麼好討論?

    但蒂利分析出理由的四個類別,然後解釋這4種理由的差異性。讀完之後,應該可以分析出現在這個理由是哪一種類別,然後可以怎麼思考這件事。

    作者蒂利是美國社會學、政治學者,當代世界最傑出的社會學家之一,被譽為「21世紀社會學之父」。

    蒂利教授在書中將理由分為四種:慣例(conventions)、敘事(stories)、規範(codes)與技術描述(technical accounts)。這四者沒有絕對好壞對錯,但可分為「普通/專業」、「公式/因果描述」的四象限分類。

    書中將這4種理由分類說明如下:

    慣例(conventions):面對疏忽、差錯、優異或好運的時候,一般所能接受的理由,例如:我的火車誤點了、終於輪到你了、她很有教養、這人就是好運等。 敘事(stories):面對陌生現象或像是911災難這種特例事件時,說明其中因果關係的解釋性敘述;這類事件還可能包含:被朋友背叛、贏得大獎、畢業20年後參觀埃及金字塔時偶遇同學等。 規範(codes):關於法律判決、宗教懺悔或獲獎資格等行為的規定。 技術描述(technical accounts):說明前三者的結果,例如:911當天遭挾持的飛機撞擊世界貿易中心後,結構工程師、皮膚科醫師、骨科醫師對88樓的伊蓮・德區的遭遇分別會有什麼解釋。

    蒂利教授說明,人會使用這4種理由,其實都跟關係有關。而使用這些理由,會確認現有關係、建立、協商、和修復關係。

    也就是說,每次我們在使用不同種類的理由,其實都是因為在不同關係之下的選擇。

    簡單來說這本書的基本論點是:

    適切的理由會依提供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關係而有所差異;技術描述、敘事、慣例和規範皆是如此。 理由說明的過程能建立、確認、協商或修復當事人之間的關係。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在開始收聽前,也想問你:你覺得自己耐熱嗎?
    本集是JuJu提的:《熱浪會先殺死你》,作者是傑夫・古戴爾。

    ▲本集內容

    最近天氣真的熱到完全有感!這本2024年8月出版的新書,詳細解釋造成溫度變化的空氣、海洋、生態等成因之外,也介紹最近世界各地「太熱」而衍生的問題,很值得花時間閱讀。

    作者在書中提到,相較美洲會發生颶風的地區,多數民眾更會選擇熱的區域作為居住地(如果非要二選一的話),因為「開冷氣」可以消暑...但當區域過熱時,變電箱燒壞無法供電時,你幾乎逃不出去!

    你有想過「熱死前的徵兆」嗎?當你的身體出現以下這四種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千萬不可低估過熱的身體,就像失控的核反應爐,請一定要馬上找陰涼處休息、喝水。

    而這顆一顆一直在加熱的球,除了區域性熱到自燃、瞬間暴雨的颶風、到燙死海洋生物的暖水塊,不僅造成生活的不便、生物遷徙,更使糧食因氣候變化而短缺。科學家利用「歸因理論」,確認氣候變異與二氧化碳排放有直接正關聯。作者點出我們可以開始以下幾種行動:

    停止燃燒化石燃料,改用乾淨能源 換個方式思考建築 綠屋頂 拓寬行人徒步區、自行車道 種植樹

    ▲我們還討論了:

    熱死是怎麼死? 導致高溫的原因 台灣東部及中南部乾枯的河床 法國巴黎2003年8月的一波熱浪 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命溫度極限,包含你的手機! 生活中除了開冷氣之外,還可以怎麼預防或減緩?

    因為節目時間有限,這本書還有「超級多有趣的冷知識」未被收錄在本集中,強烈推薦給喜歡生物、地球科學的聽眾,請一定要來這本書掏金!

    不知道在「環境議題」這塊,各位聽眾還有沒有看過也覺得很棒、很推薦的書呢?可以在節目下面留言給我喔~我一定會找時間去看大家推薦的書!

    ▲延伸閱讀

    《最新報告:台灣2060沒冬天!每升高1度,憂鬱症增加7%》黃泓瑜 EP29|《聆聽樹木的聲音》:生活中突然少了行道樹時,才發現原來他們存在感這麼強烈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轉型新經濟》比爾.蓋茲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歡迎給我們五星好評,讓更多人聽到閱讀提案
    💬 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週是馬力歐提的《停損的勝算》,作者是安妮.杜克。

    ▲本集內容

    講努力、奮鬥、堅持、恆毅力的書太多了,但是教人家如何好好放棄的書,印象不多。另外因為安妮・杜克的前一本書《高勝算決策》(Thinking in bets)我也有買,所以當我一收到書訊,就立刻請同事幫我留下來。

    其實我每次提到這本書,常常一直忘記書名《停損的勝算》(Quit: The Power of Knowing When to Walk Away),因為我一直會想是「撤退的勇氣」、「放棄的勇氣」、「放棄的勝算」等等。

    當然「停損」是比較好的用語,因為停損不是失敗,是一種「停止損失」的作法。英文書名用「Quit」可以翻譯成「放棄」,但也可以翻譯成「撤退」「離開」等等。

    我很喜歡這本書,如果說《徹底坦率》是我覺得近年最被低估的管理書的話,《停損的勝算》很可能另外一本被低估的生產力/自助/自我學習的書。

    書總共分為4大部分,共11章。這四部分分別是:為什麼放棄是值得開發的決策技能、評估如何失準、阻礙我們放棄的認知偏誤、機會成本。

    前言就把書中最重要的關鍵點了出來:成功的關鍵不是堅持,而是挑出應該努力的合適目標,其餘的則放手。

    問題是,什麼是「應該努力的合適目標」?

    ▲我們在這集中討論了:

    放棄是一種決策工具 為什麼放棄宜早不宜遲 要不要換工作的思考方式:想像一年後,你還留在現在的工作,你不開心的可能性會是多少? 協助放棄的心理模型:猴子與基座 找個願意說出殘酷真相的放棄教練

    🌟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
    💬 快到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留言給我們
    【追蹤官方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jpitchabook/ 】
    【更多社群傳送門|https://fanlink.tv/mjpitchabook 】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