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來賓:「好時果子」創辦人林沛縈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颱風一夜之間摧毀果園,中國市場的禁運打亂銷售計畫,台東釋迦農該如何在重重挑戰中找出路? 這一集節目,我們邀請百大青農林沛縈分享她的釋迦之路:從困境中的淚水到重新點燃的希望,她坦誠敞開心扉,展現出農民面對逆境時的脆弱與堅毅。她回憶那些不眠之夜,與家人一起重建颱風後的家園,尋找突破中國市場禁運的出口;也分享她如何發揮創意,為釋迦找到更多元的價值。她的故事,不僅是農民的新年展望,更是一份對土地深切的愛與承諾。 農業的路雖然艱難,卻藏著無數讓人感動的瞬間。在新年的起點,讓我們一起聆聽這段充滿生命力的故事,感受農業背後堅韌不拔的精神與對未來的希望。 2:35 年輕夫妻返鄉種釋迦 7:00 一個作物一個世界:保鮮是抗戰 11:50 用創意手法與客人溝通釋迦「熟度」 15:40 成立「好時果子」品牌的緣由 20:35 「好時果子」名稱大有學問 26:10 大膽投資集貨廠,把規模作大 30:50 擔任青農大使,突破農業外交困境 36:20 食農教育的初心:讓孩子不排斥農業 40:00 颱風吹走數百萬投資,政府協助真甘心 48:07 新年的農業新希望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逆風更要高飛!中國棄單打不倒,年輕小夫妻創「好時果子」,走出鳳梨釋迦新路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銀川永續農場「班長娘」梁美智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銀川有機米的「班長娘」梁美智是天生的啦啦隊長,她有「球來就打」的個性,與先生賴兆炫孕育出全台灣最大的有機米農場。身為有機米的先行者,夫妻倆一個種米、一個賣米,也溫暖地陪伴農民建立對有機農業的信心。 為了搶救日益下滑的食米量,銀川米突破重重困境,製作百分之百的米麵條和各種加工品;他們舉辦有機生活營,讓孩子們知道種田不必「抗日抗寒」、培養下一代的接班人;他們還參與「瓦拉米計畫」,與原民朋友種植玉山第一道泉水灌溉的稻米。 這集故事有笑有淚,梁美智如何用四壺茶鼓舞想要放棄的農民?她在有機種植的過程中,感悟到什麼天地間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她給青農最溫柔的建言與最溫柔的祝福。梁美智夫妻與銀川農場每一步的努力都鼓舞人心,新年伊始,一起來聽他們感人的故事。 2:45 吃米才會頭好壯壯 7:35 先行者種有機稻米困難重重 10:30 生態平衡就能一物剋一物 14:10 因為知識分子的責任,開始契作之路 18:00 用四壺茶鼓舞農友「足感心」 22:00 為推廣米食製作加工品 26:50 有機生活營培養下一代農民 31:30 「瓦拉米計畫」陪伴原住民種有機稻 39:20 給青年的建言:尋找夥伴、莫忘初心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神農夫婦打造全台最大有機農場,銀川米340公頃有機田,讓農民與每粒米都有歸屬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Saknas det avsnitt?
-
來賓:「雙口呂」創辦人黃騰威、周佩儀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你有多久沒有吃過桂圓粥或紅龜粿了?還記得米篩目、和草仔粿這些傳統米食的滋味嗎?這些曾經是台灣人生活中熟悉的味道,卻在現代飲食習慣的改變下,慢慢淡出餐桌。本集節目邀請到專注於米食文化傳承的「雙口呂文化廚房」創辦人 Rudy 和佩儀,聊聊他們如何在桃園大溪的一間三合院裡,從「不一定開得下去」的起點,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五周年?透過料理課程、節氣故事以及親身走讀,重新點燃人們對米食文化的熱情,也為台灣的米點心注入新的生命力。 Rudy 和佩儀這對夫妻五年來的堅持,是對米食的深情告白。節目還聊到他們的最新力作「稻之島」背後的田野故事:從米種的演變到文化的傳承,每一粒米都蘊藏著豐富的故事。來聽聽他們的故事,或許你也會發現,米香裡有著屬於我們的家鄉味道與情感連結。 2:20 雙口呂的故事要從一場歐洲自助旅行開始說起 8:00 跟阿嬤學作粿,阿嬤心疼到流淚 15:10 從傳統老餅舖的質問找到商機 19:20 學員重複上課,連名人也來報名 23:45 為什麼不同節慶要吃不同米食? 26:50 空中傳授米篩目食譜 31:00 「稻之島」計畫起源與內容 39:30 蓬萊米 vs. 在來米 45:40 帶孩子作粿、吃粿,讓文化傳承下去 52:00 台灣有機會成為亞洲的米食學校?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好潮的台灣粿》雙口呂讓「阿嬤牌」炊粿華麗轉身,動手作粿護文化 「甜粿是純潔的,要專心炊,呷紅龜粿,年頭好到年尾」順著季節來吃粿 節目中提到的三支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5e0yS74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XhgebIlT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5e0yS74f4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公糧保價制度,一個看似與我們生活距離遙遠的名詞,其實與每位台灣人息息相關。這項政策自 1974 年誕生,至今已經走過 50 個年頭,從保障糧食安全到穩定農民收入,它的影響力遍及整個社會。然而,隨著台灣米糧生產過剩和全球化經濟的挑戰,公糧政策也面臨存廢與漲價與否之爭,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 這一集節目邀請農業政策專家楊明憲教授帶領我們了解公糧制度的歷史背景、執行成效與潛在問題。他還深入探討為何這項政策無法輕易取消?在公糧價格與市場波動之間,稻米產業應如何尋求平衡?讓我們重新審視這項政策將如何影響台灣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的方向。 2:30 台灣實施公糧保價收購的歷史脈絡 8:50 公糧價格有幾種?如何訂定收購價? 11:45 公糧價格如何牽動民糧? 16:20 公糧應該漲價嗎? 21:20 其他解決水稻過剩的政策成效 25:15 何謂集團產區?為什麼要輔導農民加入? 29:50 照顧稻農應以「收入保險」為主 32:00 台灣有實力將優質米糧外銷日本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決戰公糧01》曾經國家緊抓水稻產業,強制繳穀、保價收購,如今成燙手山芋 決戰公糧02》公糧為稻米價格支撐,農業部堅持不漲公糧?漲價如何避免產量暴增? 決戰公糧03》擔憂公糧漲價讓稻米爆倉,是否能鼓勵改種優質好米,漲價卻能降量? 決戰公糧04》以集團產區吸納公糧壓力,鼓勵民糧漲價,強制休耕轉作,對產業正負影響? 抗旱先減種水稻!農委會推「四選三」政策,另一期不收公糧,建議改種旱作雜糧 明年暫停大區輪作,水稻產業鬆口氣!食米量持續下探,稻農:需做轉型覺悟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蚵嗲、蚵仔煎、蚵仔麵線,這些台灣人的心頭好,未來有可能變成奢侈品或舶來品嗎?台灣的牡蠣產業正面臨重重挑戰:蚵苗短缺、極端氣候影響、養殖空間被迫縮減,加上漁村人口老化和接班人短缺,整個產業岌岌可危! 但台灣曾經是牡蠣養殖強國,卻在這場現代版「龜兔賽跑」中,被越南這隻努力不懈的「烏龜」趕上,甚至威脅到生存!越南靠著穩紮穩打的產業模式迅速崛起;而台灣像「兔子」一樣,仗著過去的技術和優良環境,「靠勢」的結果恐將被對手超車。 本集節目帶你深入越南養殖現場,見證這個新興牡蠣強國的驚人效率,並邀請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就台灣產業的挑戰找出突圍之道。台灣的牡蠣該如何守住自己的一席之地?這不只是吃貨的關心,更是漁民家庭的生計和台灣海洋文化的未來!快來聽聽這場存亡之戰的關鍵解方! 3:00 台灣適合、也應該發展牡蠣產業的原因 7:30 台灣牡蠣養殖環境的變化與極端氣候的挑戰 14:40 台灣環境優越,導致人工苗發展遠遠不及他國 21:50 三倍體牡蠣是台灣產業的解方嗎? 28:30 找嘸剖蚵工已經動搖牡蠣產業 33:50 前進越南:外海養殖、勞動力年輕、加工導向 40:00 開發票,杜絕混充最有效 46:35 漁業管理如何改革,產業才有未來?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重磅調查:台灣牡蠣存亡之戰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作者蔡惠萍 主持: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一隻台灣黑熊死亡,讓政府官員、保育人士、甚至槍殺牠的獵人都流下眼淚! 這隻特別的黑熊有兩個名字:曾經叫 711,後來變成 568,這隻「麻煩熊」到底做過哪些事,讓牠野放時被居民排斥?回家之路卻又讓眾人驚訝、感動?最後死於獵槍之下,牠帶給社會哪些啟示? 這一集節目,請隨蔡著惠萍的著作:《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走入 568 的生命故事,也跟著牠走過台灣山林保育的錯過與和解。這不僅是一段熊的旅程,也是一段愛護自然的人共同的旅程,一起來聆聽 568 的告別。 3:50 資深記者的好奇:為什麼這隻熊一直上新聞? 6:20 還原獵人開槍的始末:從採訪拼貼事件經過 10:00 從 711 到 568,兩個編號的「麻煩熊」 12:30 野放後的返鄉之路: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終點 16:10 568 之死讓保育人士大受打擊 19:20 獵人無心的槍殺:是意外還是制度偏誤? 22:20 自主公約尊重原住民「棲地管理」與狩獵文化 26:55 林保署邀部落成為保育夥伴,與原民共赴和解之路 34:30 開槍獵人是加害者,但整個社會是殺害 568 的共犯 38:30 與 568 最溫柔的對話:「我還是相信人類」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明明獲救卻回不了大雪山的家,《一隻臺灣黑熊之死》首映,深刻思索保育新方向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物福利標章主任彭莉萍、動福稽核員陳穎臻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這集節目聊的可能是您從未想過的「豬」與「牛」的真實生活!台灣豬肉雖然香噴噴,但母豬卻常被困在狹窄欄位裡動彈不得,公豬更要忍受不麻醉的去勢手術,台灣獨特的活體拍賣制度讓豬隻被迫長途運輸。動物社會研究會揭露了工業化養豬的隱藏代價,並分享改善飼養環境的秘訣,讓豬群有機會「豬」事大吉。 另外,台灣的悶熱氣候對需要涼爽環境的乳牛來說,簡直是「熱」情過頭,常常處於熱緊迫狀態。動物福利標章推動改善牛隻的生活品質,從提供舒適的躺臥環境到設置牛刷,讓乳牛們可以隨時享受「按摩」時光!即便未來面臨紐西蘭鮮奶大舉進口的競爭壓力,標章團隊認為,透過更高的動物福利標準來提升乳品價值,才是台灣酪農業的突破口。 3:00 台灣豬過得如何?集約化蓄養剝奪天性 10:10 母豬住狹欄能夠避免流產?歐盟研究已否認 15:03 肉豬在高速公路上演「跳車」追求自由? 19:50 台灣應改用屠體拍賣而非活體拍賣 22:00 追求肉豬動物福利無關牧場大小 26:00 台灣氣候乳牛不宜,改善環境免劈腿 35:40 養得少就可以養得久,動福乳牛壽命長 39:00 國外更重視動福,為什麼要支持國產動福奶?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單筆或定期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讓你喝的鮮奶更安心!動社推出「動物福利標章」,鼓勵業者加入申請 掙脫狹欄束縛,讓母豬群養自由,洪崇拼「讓豬過得舒服」的養豬三久哲學 友善畜牧才有好肉好蛋,台灣如何跟上全球熱潮?法規、資源、人才都需努力 乳牛坐上旋轉木馬,休息睡在水床,吉蒸牧場善待動物,榮獲台灣首例「動物福利標章」 延伸聆聽: 好吃的豬肉,來自快樂的豬豬!玩玩具、聽音樂,從狹欄解放,「豬」事大集談動物福利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物福利標章主任彭莉萍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雞蛋是最日常不過的食材,不過,大家認識蛋雞嗎?牠們到底會不會飛?挖沙扒土是在找什麼?睡在棲架上為什麼不會掉下來?洗沙浴時羽毛全張像刺蝟?產蛋時會露屁屁有被啄肛的風險?還有還有,蛋雞居然有七歲孩童的智商!生活碰到挫折時,會自殘甚至他殘,雞農只好施以抗生素,但蛋雞 26 小時就會下一顆蛋,牠們吃了什麼藥,恐怕也全都在雞蛋裡。 蛋雞的生活有什麼挫折呢?試想你和另外兩、三個人被關在無法轉身的小籠子裡,樓地板還是傾斜的,為期一年半之久──這就是格子籠蛋雞的處境,而格子籠雞場佔了全台灣九成之多!請一起來認識蛋雞這種聰明動物,也一起關心牠們的福祉,透過我們的選擇,為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1:20 廿五歲的動社,從實驗動物關心到經濟動物 4:50 推動蛋雞福利標章的時機與緣由 9:00 蛋雞原是叢林雞,經育種刺激卵巢才有產蛋效率 11:30 格子籠飼養無法滿足母雞上棲架、扒抓等天性 14:40 蛋雞有七歲孩童的智商,生理機能無法滿足會自殘 16:00 何謂豐富籠?為什麼豐富籠不符合動物福利? 19:50 蛋雞產蛋需要隱私,露屁屁容易被攻擊 24:35 洗沙浴母雞變刺蝟?一天要洗好幾次 28:10 追求動物福利是為了人類自己的福祉 38:10 蛋雞動物福利模範生:全佑牧場 43:30 機能蛋不是動福蛋,要吃葉黃素不必假手蛋雞 48:20 蛋鴨、肉雞動福標章努力中……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單筆或定期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台灣蛋雞過得好嗎?亞太 17 國中排名第六,重要指標掛蛋,立委籲:政府要引領產業跟上國際 友善雞蛋標章有幾種?超市「動福蛋專區」卻放格子籠蛋?認明「五章三詞」有保障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副研究員劉碧鵑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榴槤、山竹、紅毛丹、白柿、牛奶果、黃金果、榴槤蜜、波羅蜜、嘉寶果、巴西櫻桃,十種新興熱帶水果,您愛哪一味? 因為氣候愈來愈炎熱,加上新住民與移工撐起消費市場,許多過去只能靠進口或是出國旅遊時才能品嚐的熱帶水果,都在台灣落地生根。它們多半來台甚久,卻苦無發揮的舞台,如今在研究員和農民的努力下,品種愈來愈多、味道也愈來愈好。 不過果樹栽培需要長期投資,想要轉作的農民該怎麼選擇呢? 節目邀請研究員來分析,哪種果樹最好種?要怎麼轉作才安穩?產銷要如何兼顧才不會一下子種太多?最重要的是,樹苗要怎麼挑選才不會受騙?研究員提到,有農民以為種的是榴槤,十年後才發現當年種的是牛奶果,十年青春錯付,真是欲哭無淚! 除了列名的十種新興水果,研究員還分析椰柿及水晶龍眼兩種新興水果的特色,生在寶島台灣真的好幸福!這集內容甜蜜蜜,不論是想要投資的農民,或是喜歡嚐鮮的消費者,收聽後請一起來票選下一個水果明星! 3:50 果中之王:本地榴槤完熟好吃,貓山王有優勢 7:50 果中之后:進口山竹需熏蒸,風味不新鮮 10:05 紅毛丹不敵荔枝印象,黃毛丹深受研究員青睞 13:00 白柿非柿,冷凍吃像冰淇淋;牛奶果需後熟 15:00 黃金果賣相好、營養高,還有外銷潛力 17:20 榴槤蜜、波羅蜜是親戚,波羅蜜味道更熟悉 19:50 嘉寶果即樹葡萄,巴西櫻桃宜觀賞 22:40 新興果樹適合種在哪裡?哪一種最好種? 28:40 漸進式改種較安穩,自營消費端更好賣 30:10 新興果樹苗木怎麼買才有保障?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單筆或定期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全球榴槤貿易 20 年翻 10 倍,中國搶果讓台灣榴槤崛起,完熟美味,農民:好顧、高收入 國產紅毛丹、山竹新鮮風味更勝東南亞,經濟價值高,專家建議漸進式種植 這顆水果就是冰淇淋!冷凍「白柿」近似香草冰淇淋,好種怕淹水,深具市場潛力 小顆好剝「榴槤蜜」崛起,甜度高果肉細緻,好種又好顧,東南亞新住民市場潛力高 波羅蜜香甜柔軟,果樹勇健多產,隨移工、新住民消費力大增,少量栽種可攻特定市場 廢檳榔種山竹、牛奶果、雙色紅龍果 斜槓農夫陳坤信滑手機幫果樹澆水,微生物「減肥」成效高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近日國產署釋出近 600 公頃國有地,打算讓光電業者開發光電。不過這些農地八成有長期租約、且早年皆是農民的先祖開發,開放種電程序中瑕疵無數、疑點重重。同時,政府有農地農用的政策,農地種電難道是「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准點燈」? 芳苑鄉堪稱全國綠能苦主,從陸域風機、漁電共生到農地種電,台灣在為綠能找生路,卻將芳苑鄉民的生活品質和務農權利逼上死路。鄉長現聲說明,芳苑不反對綠能,但求合理開發,給鄉親一條活路。 「請大家來我們的海邊停留 30 分鐘,看看這片海有多美;請大家來我們的村子,看鄉親晴耕雨讀有多麼快樂!」這是芳苑鄉長林保玲對全國聽眾的邀約,她也籲請大家跟芳苑一起監督政府,讓綠電去更適合的地方開發。 來賓:芳苑鄉鄉長林保玲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1:50 好玩、好玩的芳苑鄉,貢獻綠能變成苦主 4:30 數十支風機入侵芳苑,宛如大軍壓境 7:25 潮間帶風機恐摧毀牡蠣產業及海牛文化 13:45 600 公頃農地不利耕作?無人種植? 17:10 芳苑農地是先輩開墾而來 22:25 不想務農就可以拿補償金,陷阱在哪裡? 28:00 600 公頃農地種電對芳苑的影響 34:25 國產署一意孤行,恐造成三輸局面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單筆或定期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芳苑光電爭議》芳苑全鄉力抗農地種電,連署數千份陳情,國產署:會通盤檢討 芳苑光電爭議》國有農地淪為綠能淘金?600公頃國有地種電,民團:應檢討開發程序 芳苑光電爭議》兩大跨國資本,享近600公頃開發權,小農對戰大鯨魚 芳苑農地悲歌》祖先開墾被收歸國有,今日農地劃給光電開發,農會:逼農民離開家鄉 600公頃國有良田,釋出給光電開發,芳苑鄉民強烈抗議:政府為綠能毀滅農村 全台最慘風電苦主─50 支大型風機再入侵芳苑鄉,猶如50層樓壓境 為光電流失的國有地:海洋潮間帶、鹽田、人造林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5 年前,女農李寶蓮隻身上山種植果樹。因為愛山護林,她友善耕種、也經營她退耕還林的大計。當年書寫的《女農討山誌》感動台灣社會,20 年後重出經典版,繼續傳頌她在討山時的洞察與實踐。 節目邀請阿寶話當年,暢談她投身農業的初衷,對高山農業的反省、對農地犧牲的不捨。除了對台灣農地價格過高提出她的批判,阿寶也認為,友善種植的農民要肩負「拉近消費者與土地距離」的責任。同時,全民都該關心農業政策、農村地景規劃和國土計畫,因為農業不是只有生產糧食的功能,更是整體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交融的產物。 最後阿寶呼籲,我們要對自己生活的環境有更勇敢的想像,肩負共同規劃國家未來的責任,訪談內容情殷意摯,猶如一封寫給台灣的情書。 來賓:《女農討山誌》作者、守護宜蘭工作坊發起人李寶蓮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2:15 女農討山緣起,話說當年 8:20《女農討山誌》20 年經典版多了哪些內容? 12:50 阿寶看高山農業、解讀高山農民 20:25 高山垃圾問題為何難解? 24:00 「多此一舉」的水土保持工程 31:30 台灣農地的悲歌,要以重視農村地景來翻轉 34:40 國土計畫的劃定應該違逆私民的願望 39:40 消費者的改變需要農民努力溝通 42:30 期待政府為台灣草根創造更友善的環境 48:20 不是農民才要關心農業政策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與土地戀愛21年》女農李寶蓮上梨山,務農安慰受傷大地,勞動實踐「愚婦還山」 與土地戀愛21年》隱山女農李寶蓮為國土奮戰,盡己之力,其他交給天地 高山農業崩壞現形記 | 戳入 60 年病灶,直擊 7 大山區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凱米颱風重擊台灣,強勁的西南氣流讓各地豪雨成災,全國農業災損逼近 32 億元,中彰雲嘉南高屏的農、漁、畜業無一倖免。農民緊守崗位、奮力搶救;《上下游》記者前進災區、全面盤點,7 天 18 篇報導馬拉松「災區直送」,將農業受損現場、農民的奮戰畫面全部帶到國人面前。記者們也傳達農民動人的心聲,「只要樹還在,一切都還有希望」,請大家一起為台灣農民加油! 來賓:上下游新聞記者林怡均、林吉洋、孫維揚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2:30 颱風前三天之全台災情輪廓 9:30 農、漁業最大受害者:香蕉、牡蠣 13:00 葉菜大本營成水鄉,葉菜漲價請體諒 16:25 竹筍是蔬菜受災第一名 21:55 柳丁多傷兵、花生田成為花生湯 26:40 農業保險是颱風災情的依靠? 35:00 牡蠣、虱目魚、文蛤、蝦災損嚴重 41:10 木瓜、芭樂果傷嚴重,產量大減 43:40 記者真心話:農民棄而不捨,籲請國人支持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凱米颱風系列報導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有螢火蟲引路、有山羌對望的果園,聽起來是不是好魔幻?果農林世豐在摩天嶺種一園果樹,護一片天地,他從慣行農法轉成有機農民,再走上自然農法之路,務農歷程雖然起伏波折,如今已培養一群忠實粉絲,還有客人以「吃過才不枉此生」的讚言來評價他種植的水果。這位懃懃懇懇的農民如何運用自然的魔法打造生機盎然、安穩富足的果園與人生?一起來聽他的故事! 來賓:世豐菓園園主林世豐 主持: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2:10 果園作物多元 5:25 順應植物的意志來栽種 8:30 草生栽培的魔法 11:30 如何避免慣行鄰田的影響 15:40 加工品幫農作物找出路 23:20 返鄉務農、成為天下第一班班長 28:20 轉作無毒、自然農法的契機 33:10 歡迎來魔法果園當志工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讓果樹走自然的路,林世豐自然農法,果實滋味豐美,客人讚譽「吃過才不枉此生」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馬祖生蠔碩大鮮美,生食或燒烤賓主盡歡,不過這些生蠔真的都來自馬祖嗎?記者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國走私,掛養在馬祖海域數天至數週後,以「馬祖生蠔」銷售全台。記者還原從中國產地到台灣餐桌的「變身之餐」,走私手法日新月異,「服務」愈來愈好,直教人大開眼界! 中國牡蠣洗產地,對台灣牡蠣產業、國人食安造成什麼影響?走私未經報關檢驗,《上下游》抽驗馬祖牡蠣樣本,100% 驗出重金屬「鎘」超標;台灣漁民認為,走私造成不公平競爭,且可能帶來病菌,危害產業。 不過從馬祖人的角度來看,馬祖福建本一家,至今生活、文化皆緊密相連,馬祖開船僅 15 分鐘就能抵達福建,這是找鄰居「合作」,說走私太沉重。 該如何解開難題?且聽本集來賓分析,期盼以新聞促使各界面對真相,找出解決之道。 來賓: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4:10 中國牡蠣為何變成馬祖牡蠣? 7:30 牡蠣如何走私到馬祖? 11:40 馬祖與福建關係密切 16:00 馬祖生蠔洗產地,食安誰把關? 21:20 馬祖標章能否抑制走私? 24:20 馬祖真的走私許多中國水產品? 27:30 走私生蠔會不會影響台灣牡蠣產業? 33:10 水產品走私該如何管理?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調查】中國牡蠣如何變成馬祖生蠔?還原走私牡蠣產業鏈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逢甲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呂耀中、瓦磘村反光電自救會總幹事陳逸昌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農村建地蓋光電,可行不可行?千坪光電蓋在聚落中心大廟前,離民居只有 2 公尺,忽略居民感受,對地方信仰文化逆道而行,這樣的光電能算綠色能源嗎? 不過贊成者認為,建地蓋光電一切合法,廠商能協助整理複雜的土地產權,光電是農村翻轉的契機。 學者呂耀中提醒,綠能固然對環境的污染較小,但永續的價值中,社會、經濟、環境三者不可偏廢。節目連線自救會總幹事,請一起來聽聽瓦磘村居民肉身抵擋光電的心聲。 1:20 認識瓦磘村,居民反光電大作戰 4:50 自救會現「聲」,居民立場說分明 8:05 本庄大廟在農村扮演的角色 11:20 農村蓋光電讓居民生活大受影響 14:40 光電設施 vs. 農村景觀,加分或減分? 16:30 如何溝通才能讓「光電入農村」少紛爭 22:40 中央部門踢皮球,地方政府超無奈 28:40 永續要兼顧環境、社會、經濟,不能偏廢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瓦磘村保衛戰》光電蓋在聚落大廟前,離民居僅2公尺,引爆全村滿腔怒火 瓦磘村啟示錄》光電入農村,法規寬鬆無配套,無視景觀、居民需求,恐淪「消滅農村」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溫帶果樹專家陳中、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軟桃、硬桃、白桃、紅桃,大家最喜歡哪一種桃子?台灣市面至少有十幾個桃子品種,當紅的水蜜桃明星是誰?東方愛白甜軟桃、西方愛黃酸油桃,東方愛有毛的蜜桃,西方愛光滑的油桃,為什麼會這樣?原本種在台灣高山的水蜜桃,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才下山來?杏桃是桃不是杏,桃接李是李不是桃,杏仁果居然是扁桃的種子?桃李杏關係好複雜!桃要怎麼挑選?怎麼保存?這一集聽起來,一起樂當桃子大富翁。 3:06 桃子品種多,要如何分類? 8:00 怎麼吃桃子?哪種桃子是最愛?東西方大不同 11:30 桃李杏是親戚?同名為「杏仁」,來自不同果樹 14:20 溫帶水果上山又下山,是許多人努力的成果 17:40 好吃的平地桃有哪些?紅鈴水蜜桃是明星? 22:50 農試所育出特色桃,消費者選擇更多 26:25 常見的高山水蜜桃品種 30:00 水蜜桃要怎麼挑選?怎麼保存?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桃子圖鑑》高山水蜜桃大軟甜,白桃甜香馥郁,紅玉紅鈴成新寵,17 個桃子品種一次看! 桃子解密》桃子遠從波斯來?東方愛白甜軟桃、西方愛黃酸油桃,紅潤度不等於成熟度?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一個與部落結緣的卸任副市長、一個在全台推動「友雞生活」的雞校長、一群失能失智的部落長者,共同成就了一顆顆友善的雞蛋!林依瑩看見部落長照的困境,發揮自己的專長,在部落成立長照工作合作社,還讓接受長照的長者來養雞、撿雞蛋。每隻雞都像是長者們的寶貝,牠們會討拍、撒嬌超級可愛,長者還會唱歌給雞聽,喜德阿公甚至成為紀錄片的男主角! 有趣的雞賽跑運動會,選手服由部落孩子們親手縫製給蛋雞穿,老少攜手爭取冠軍,部落充滿歡聲笑語。養雞讓長者展現生命價值,情感獲得依歸,部落也減輕了長照的負擔,一顆友善雞蛋價值無限,感人故事都在本集節目裡。 1:30 與博屋瑪結緣,舉家搬遷 4:25 山區部落長照面臨的困境 7:25 合作社的運作模式 13:30 原民生活與文化的無價 20:30 食二糧「雞校長」的理念 26:10 失能、失智長者與雞互動好療癒 33:40 「友雞運動會」讓蛋雞賽跑拿獎品 37:10 給其他部落或社區的長照建議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好聽的節目。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一顆蛋的友善循環!伯拉罕合作社,協助部落長者養雞,賣蛋支持公益晚餐,人雞社區共好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晴山蜂園園主劉錕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這位蜂農也太悽慘,一開始養蜂就被台灣大虎頭蜂盯到送醫院!還好他沒有放棄養蜂事業,才有今天生產多元蜂蜜的晴山蜂園。 蜂農劉錕分享,女王蜂每天產卵 1500 顆有夠累,但雄蜂吃飽飽只會把妹?大家都說小蜜蜂勤作工,但牠們也會打混摸魚?蜜蜂跳 8 字舞是為哪椿?工蜂也追求品牌忠誠度?蜜蜂趣事讓人捧腹。 另外不妨來連連看,「楊桃汁、芒果乾、黑麥汁、紅毛丹、仙渣糖、地瓜、甜酒釀」分別是「蕎麥、酸藤、咸豐草、楠木、紅淡比、白千層、水筆仔」哪一種花蜜的味道?哪個月份能夠採集到這些花蜜?為什麼購買荔枝蜜比較不會買到假蜜?這一集節目聽得到香氣和甜味,趕快用耳朵來品嚐。 5:00 一開始養蜂就被盯 8:35 蜂農工作圍繞蜜蜂生命史 14:15 蜜蜂跳 8 字舞傳遞「花蜜」訊息 16:20 「三無」蜂農如何打造晴山蜂園 22:50 台灣北部一年有哪些特色花蜜可以採? 31:20 特色花蜜風味太驚人 34:20 養蜂心路歷程:困難與挑戰 39:15 對產業的建言 🙏 本節目由《上下游新聞》團隊製作,歡迎小額贊助支持,讓我們製作更多節目內容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順著季節採花蜜,烏桕蜜甜味淡雅,白千層蜜有烤地瓜香,晴山蜂園開發特色多元花蜜 養蜂困境》龍眼荔枝花況不到三成,天氣劇變花蜜少,蜂農被迫離場,呼籲政府正視難題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品利農場場主謝明樹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什麼行業如此好康,除了收入全是現金、還不用繳稅?因為這兩個優勢,品利農場場主謝明樹立志要當大農、賺取大財富。他從木瓜賺到第一桶金,盤商捧著現金在木瓜園外等收購,隨後不斷擴大面積,高峰時曾種植 68 公頃的水果,還建立內外銷管道。雖然曾因天災賠掉西瓜,也因種植鳳梨的意外而受傷,但他擁有精準眼光、對市場走向極為敏銳,不只勇於嘗試、更勇於「砍掉重練」,如今除了是蜜棗大戶,也靠「都香 3 號」引領百香果市場。 謝明樹分享「農業投資心法」,如何選擇標的?如何經營品牌?如何提昇品質?如何決定進場、退場時機?務農不必苦哈哈,跟著謝明樹來當大富農吧! 01:20 農家出身,從中船優退又回到農家 5:00 務農能賺錢,現金收入又免稅,立志當大農 8:40 種過十幾種水果,對市場非常敏銳 14:10 種鳳梨差點毀容,天災、缺工都是困境 18:20 調節蜜棗產期與品種,拉長銷售期 22:05 都香 3 號掛果期長,八成熟到全熟都好吃 26:35 不要把加工當成退路,全力拚鮮果高品質 30:40 作生意原則無它,「誠實誠實再誠實」 36:05 莫忘務農的初衷,品質提升最重要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立志做大農!蜜棗大戶謝明樹眼光神準,押寶百香果新品種「都香 3 號」超甜帶花香 百香果秘密01》百香果為何「喇一喇」 比較好吃?與時鐘、蓮花之神秘關係揭曉 百香果秘密02》驚心動魄的產業秘辛!新品種誕生三年遇絕症,無毒苗救援成功卻遭逆襲 【蜜棗秘密】台灣蜜棗全球第一,你一定要知道的蜜棗十件事!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來賓: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主持: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春天就是要追花,全台各地的杜鵑城、苦楝和木棉步道都已花開滿枝椏。其實台灣一年有十個月可以賞杜鵑,賞花行事曆怎麼安排?全台有八成杜鵑來自萬里、金山,契機居然是陽明山地價漲!苦楝超浪漫卻有個「苦」字該改名嗎?知名苦楝步道的幕後功臣原來是個理工男!西拉雅原住民個個是木棉花達人,吃喝睡都離不開它!騎車經過木棉花道會滑跤該怎麼辦?這一集跟著記者賞花、聽故事,拉著春天的尾巴,一起浪漫吧。 1:30 金山萬里是杜鵑花盆栽大本營 4:30 台灣常見杜鵑品種盤點,賞花行事曆大公開 10:20 苦楝應該改名為楝樹嗎? 13:10 苦楝有什麼實用價值? 16:35 知名苦楝樹步道怎麼來的? 19:50 台灣原住民如何運用木棉花? 23:40 木棉樹該如何賞花又沒有「副作用」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全台八成杜鵑花都來自這裡!喝陽明山泉水長大,「萬金」杜鵑王國燦爛盛放 【苦楝秘密】跟春天談一場粉紫戀愛!最浪漫本土樹種「苦」在哪?該改名嗎? 木棉花季節》木棉是西拉雅族人的便當盒,棉絮當枕頭,木棉花曬乾煮蜜茶,淡淡帶花香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認識上下游: 官網:https://www.newsmarket.com.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wsmarket.com.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Visa f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