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lade

  • 《开局的终局》:第一章、壮丁
    节目流程:
    第一章、壮丁
    节目总时长:00:40:11;
    1)回溯“18年电影业改换门庭”;
    2)田壮壮谈《鸟鸣嘤嘤》审查经过;
    3)贾樟柯谈对“主旋律专卖场”的担忧;
    4)“民企国治”——电影业国进民退的表现形式;
    5)电影局身份的实质性转变;
    6)产业维度的影史断代划分;
    7)官方:从“事后审查”到“控制手段”;
    8)民间:用“创作自由”换“财务自由”;
    9)档期控制权的更迭;
    10)“17年时期”与当下的行业对比;
    11)头部资源向“重点影片”的集中化趋势;
    12)“协审制”的扩大化隐忧;
    13)20年来“最大空档期”的发生与结束
    14)“名导资源置换”论的瓦解
    15)与苏联“停滞期”的电影业对比
    (请点底部"阅读原文"按钮收听具体内容)

    援引资料:
    ①机构改革相关新闻(2018年3月,新华社):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3/21/content_5276191.htm#1
    ②《田壮壮:我和电影的关系》(TATLER尚流):
    https://weibo.com/2686306833/M0rGlorc7
    (提及内容位于该视频的28:30与1:17:30位置)
    ③《这几年,哪些电影消失了》(3号厅检票员工)
    https://archive.ph/4oIqD
    (该文已被删除)
    ④《贾樟柯:过审说明中国有能力反思暴力》(“秦婉”/凤凰网)
    https://ent.ifeng.com/movie/special/66thcannes/zhuanfang/detail_2013_05/22/25574596_0.shtml
    ⑤《深海》导演田晓鹏微博相关内容:
    https://weibo.com/1364002550/M5EvuCBwL
    ⑥《贾樟柯:不能把中国电影只做成主旋律的专卖场》(“何小沁”/新浪网)
    https://mp.weixin.qq.com/s/OTMZIn3wmBdSeIgmqgwi-A
    ⑦《“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国家电影局):
    https://www.chinafilm.gov.cn/chinafilm/upload/files/2021/11/4402a6c977fcd146.pdf
    ⑧《中国电影2011-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毛羽)摘自:
    “《中国电影市场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五、电影强国建设要点”(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
    ⑨《2021院线电影前瞻报告》(1905电影网)
    https://www.1905.com/news/20201105/1488233.shtml
    ⑩“3,30,60格式”详见《大陆电影工业机制及其改革前景》(郑洞天)
    ⑪《超能一家人》官宣撤档:
    https://weibo.com/5586932950/L9oBU8zfX
    ⑫《中国电影产业史》(沈芸,中国电影出版社)
    ⑬“电影片送审须知”(19年10月版,国家电影局)第二部分第11条:
    https://www.chinafilm.gov.cn/chinafilm/contents/216/894.shtml
    ⑭《世界电影史》(大卫·波德维尔):
    第25章: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电影及苏联电影

    专题名取自陈冠中小说,封面来自《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音频后期协助:思源
    本期节目感谢“胤祥”与“法兰西胶片”。
    本期仅可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收听。
    本期片目
    《攻克柏林》(1950)
    《失翼灵雀》(1969)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
    《乡愁》(1983)
    《丑八怪》(1984)
    《盗马贼》(1986)
    《主题》(1987)
    《普罗米修斯》(2012)
    《天注定》(2013)
    《汾阳小子贾樟柯》(2015)
    《战狼2》(2017)
    《刀背藏身》(2017)
    《我和我的祖国》(2019)
    《不止不休》(2020)
    《奇迹·笨小孩》(2022)
    《超能一家人》(未知)
    《长空之王》(未知)
    《深海》(未知)
    《中国乒乓》(未知)
    《鸟鸣嘤嘤》(未知)
    《少年时代》(未知)
    《坚如磐石》(未知)

  • 主播打分:

    雷普利:7分

    编剧,《曼克》等42期嘉宾

    这部影片让我全程泪流满面!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我看得3D版,眼睛全程难受得泪流满面,有几场戏真的太暗了。有条件的都去看2D,没条件的宁肯在家看。

    波米:6.5分

    电影拍得再好,也无法掩盖它在全球范围的发行失败。华纳现在不仅是DC一生之敌,更是所有影迷的一生之敌:堂而皇之的伪3D和倒行逆施的流媒体同步,甚至还因此导致了盗版提前泄露,都让《沙丘》这次的发行必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本以为维伦纽瓦终于让《沙丘》摆脱了“大师坟场”的诅咒,但看看这一地鸡毛——诅咒更强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炮轰伪3D的劣质;

    以上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把原著拍得四平八稳就是胜利?

    2)如何将过时文本改造得与时俱进?

    3)如何把叙事权力还给原住民?

    4)电影如何突出仪式感?

    5)如何突出科幻世界中的天气?

    6)片中道具凸显仿生学设计?

    7)电影如何平衡未来感和历史感?

    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比《信条》门槛还高?

    2)多处桥段不知所云?

    3)动作戏毫无设计?

    4)“甜茶”难堪大任?

    5)配角全员工具人?

    6)人物成长没有完成?

    7)主角的黑化之路避重就轻?

    8)列特之死过于政治正确?

    9)原著中的生态系统毫无展现?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对比维伦纽瓦前作,本片的定位?

    2)如何期待《沙丘2》?

    开场曲:<Gom Jabbar>(Hans Zimmer);

    结束曲:<My Road Leads into the Desert>(Hans Zimmer);

    影片《沙丘》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

    影片英文原名:Dune: Part One

    本期片目:

    《2001太空漫游》(1968)

    《星球大战1-9》(1977-2019)

    《沙丘》(1984)

    《英雄》(2002)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永无止境》(2011)

    《普罗米修斯》(2012)

    《星际穿越》(2014)

    《刺客聂隐娘》(2015)

    《边境杀手1》(2015)

    《降临》(2016)

    《神奇女侠》(2017)

    《银翼杀手2049》(2017)

    《信条》(2020)

    《灵媒》(2021)

    《沙丘2》(2023)

  • 主播打分:

    隐形:7分

    从业者,韩影十年专题等39期嘉宾

    很多人没看懂就尬吹。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修道电影。外表很美国,其实很东方。女主角一直是一个虔诚的修行者,她上路是追寻一种“得道”,那么最后一幕完成的是一个羽化仪式,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什么是“我们路上见”?路即是道,道即是路,上路即是归途。

    靳锦:6.5分

    媒体人,《夺冠》等12期嘉宾

    多看几遍之后,我的观感是下降的。这其实是一部比较保守的电影。影片极少着墨资本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劳工的盘剥,反而偷换概念的以“游牧者”代替“流浪者”,以“生活方式”代替“社会问题”,这些角色的上路原因无外乎:丈夫去世、丧子之痛、父子隔阂、身患绝症……这样一来,它的核心还是好莱坞最普世和通俗的主题——家庭。

    波米:6.5分

    最大问题恰恰是你们吹的女主角和音乐。科恩嫂的人设和表演都有巨大问题,她理应是观众的一双眼睛,带领我们去看资本主义对流浪者划下的伤口,但最后“眼睛”本身抢了所有的戏。导演还不惜以“篡改流浪者命运”的方式,去服务女主角这个“B故事”,简直是本末倒置。而拔高女主角、模糊现实的工具,就是鲁叔煽情的音乐。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49:50;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3)电影粉饰了哪些流浪者的苦难?

    4)两方面素材的缝合略显尴尬?

    5)具体哪些996与血汗工厂细节被隐瞒?

    6)为什么说“科恩嫂”表演不够成功?

    7)请真人出镜却虚构剧情合适吗?

    8)斯旺基被强行安装“绝症梗”?

    9)琳达·梅的“肌劳损”工伤只字不提?

    10)多次出现的“我们路上见”画蛇添足?

    11)马利克式的“形而上”其实是玄学?

    12)出现《复联》是讽刺还是彩蛋?

    13)影片有《从头再来》式“和稀泥”之嫌?

    14)它与《天涯沦落女》的差距就是好莱坞与欧洲的差距?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女主角经历的是一次修仙旅程?

    2)“不愤怒”源于导演已超越愤怒?

    3)“摔盘子”等细节好在哪里?

    4)去政治化是导演有意为之?

    5)没有女权主张反而使之成为稀缺品?

    6)本片剪辑出神入化?

    7)最后一个镜头是亡夫的POV?

    以上外延部分涉及如下话题:

    1)如何评价影片的同名原著?

    2)赵婷两部前作有哪些特点?

    3)如何看待她未来的好莱坞项目?

    4)“赵婷是下一个李安”的说法成立吗?

    开场曲:《敢问路在何方》(蒋大为);

    结束曲:<Oltremare>(Ludovico Einaudi);

    影片《无依之地》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片尾是否有彩蛋:无;

    影片是否有IMAX特殊画幅:有,全片画幅展开至1.9:1;

    本片原名为:Nomadland

    本期片目:

    《天涯沦落女》(1985)

    《末路狂花》(1991)

    《冰血暴》(1996)

    《拾穗者》(2000)

    《铁西区》(2003)

    《荒野生存》(2007)

    《摔角王》(2008)

    《在云端》(2009)

    《生命树》(2011)

    《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

    《我是路人甲》(2015)

    《赴汤蹈火》(2016)

    《骑士》(2017)

    《猎凶风河谷》(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2019)

    《金属之声》(2019)

    《花木兰》(2020)

    《永恒族》(2021)

    《我的姐姐》(2021)

    《德古拉》(待定)

  • 主播打分:

    雷普利:7分《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

    这其实是很残酷很阴暗的电影,它呈现的是东方家庭关系的本质虚伪。片尾的和解是幌子,所有对父亲温情的塑造也是骗术,片中最自私、最邪恶的人就是父亲,他最后的动机只是出于自尊心受辱和守护自己仅剩的一个罢了。反而菜头才是最值得同情的人,他和阿豪也都是背反纲常的;电影的核心是阿豪开头的那一句——老师,你相信吗?

    顿河:7分《送我上青云》制片人;《金智英》等11期嘉宾,微博@顿河

    那个红颜色的、无力的、自省的人,最终只能躲在水缸里。相比杨德昌或是枝裕和,钟孟宏太消极了。我不太喜欢这种所谓“众生皆苦”的创作姿态。但我作为制片人,倒是惊讶于台湾导演能在预算极低的情况下,把电影拍得如此精致。

    《阳光普照》平均分:7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片尾真的和解了吗?父亲去哪儿了?

    2)一家人始终没有同框说明什么?

    3)阿豪在影片中段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4)父亲最后的杀心到底因何而起?

    5)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何用意?

    6)驾校校长和片尾的黑帮起到的作用是?

    7)阿和被霸凌,为什么找菜头而不找哥哥?

    8)影片的“阴阳调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9)本片谈得上有对杨德昌电影的继承吗?

    10)它和是枝裕和的家庭片具备可比性吗?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是否前后割裂?“三年后”是另一件事?

    2)影片的台词是否过于戏剧化?

    3)导演是否“生怕观众看不懂”?

    4)《地久天长》也有独子梗,孰优孰劣?

    5)它不如《大佛普拉斯》的地方在哪里?

    6)林生祥的配乐是创新还是败笔?

    外延环节的话题有:

    1)《大佛普拉斯》可否被看做钟孟宏作品?

    2)为什么说《停车》最有杨德昌气质?

    3)《第四张画》中哪些在隐喻两岸关系?

    4)《失魂》中如何借用并打破了王羽的邵氏形象?

    5)《一路顺风》是台湾版《绿皮书》吗?

    6)看完《医生》才能明白许光汉角色真正的原型?

    开场曲:《他坐在哪里》(林生祥);

    结束曲:《远行》(林生祥);

    影片《阳光普照》重要信息:

    本片台湾分级:12岁辅导级;

    控场:波米;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独臂刀》(1967)

    《一一》(2000)

    《医生》(2006)

    《停车》(2008)

    《第四张画》(2010)

    《失魂》(2013)

    《大佛》(2014)

    《一路顺风》(2016)

    《大佛普拉斯》(2017)

    《小偷家族》(2018)

    《地久天长》(2019)

    《寄生虫》(2019)

    《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

  • 主播打分:

    Aura(台北电影从业者,原凤凰网台湾站记者):9分;

    “我最开始的感觉是:这真的是台湾?它为什么如此魔幻和疏离。但仔细琢磨,这才是最彻底的现实。”

    翠萍(资深媒体人):8分;

    “世间没有‘佛门清净’之地,底层只有自我消亡,所有的大佛都是装饰品。”

    波米:7.5分;

    “本片构建了多层‘窥视’:穷人看富人、导演看主角、观众看电影,这不是简单的破墙,而是全新的共鸣提供方式。”

    《大佛普拉斯》平均分:约8.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面会菜》(林生祥);

    第18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7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7分钟-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半-第24分钟:嘉宾“Aura”和“翠萍”首先谈《大佛普拉斯》“亮点”,波米谈及影片“问题” (涉及剧透);

    1、嘉宾“翠萍”认为影片展示了“道德感的两极性”和台湾的社会现状,对比《嘉年华》翠萍认为本片更加优秀;

    2、主播“Aura”觉得本片透过民间信仰去管窥台湾的社会切面:偏乡、宗教与阶级问题;她喜欢本片“诗意”而非“控诉”的表达方式,对比最后拿下金马的《血观音》Aura认为本片更加优秀;

    3、波米认为“杀人事件”本身存在诸多事件逻辑问题,由此也带来戴立忍的纸片人设;同时,波米也提及本片的作品归属问题;

    第24分钟-第58分钟:交换意见,波米谈影片亮点,Aura和翠萍谈问题 (涉及剧透);

    1、翠萍提到本片大量粗口所带来的“限制级”分级阻碍了影片被更多人接受;

    2、Aura同样认为戴立忍的角色形象不够丰满,影片节奏有些慢;

    3、波米认为本片设置了多层嵌套的“窥视”,而这是在人文关怀外的艺术探索;而本片对社会问题的展现有“化骨绵掌”的高度,这也归功于本片的配乐林生祥;

    4、三位主播着重谈及本片与原版短片《大佛》的对比。波米提及短片无配乐、无铺垫等不足,Aura同样谈到林生祥《有无》的作用;

    第58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导演黄信尧前作概述,波米重点提及《云之国》;

    2、本片监制&摄影钟孟宏前作《一路顺风》;

    3、台湾其它“新生代导演”介绍与简评;包括赵德胤、杨雅喆、程伟豪和林书宇等。

    尾声曲目:《有无》(林生祥);

    影片《大佛普拉斯》重要信息:

    本片台湾分级:限制级(18岁以下禁止观看);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周末》(1967)

    《小街》(1981)

    《寻枪》(2002)

    《台中九个九》(2006)

    《囧男孩》(2008)

    《九降风》(2008)

    《希林公主》(即主播说的“雪馨”,2008)

    《不能没有你》(2009)

    《盖国光,让你裤子脱光光》(2010)

    《带水云》(2010)

    《女朋友○男朋友》(2012)

    《寒蝉效应》(又名“不能说的夏天”,2014)

    《大佛》(2014)

    《云之国》(2015)

    《我们这样拍电影》(2015)

    《百日告别》(2015)

    《我的少女时代》(2015)

    《一路顺风》(2016)

    《我不是潘金莲》(2016)

    《再见瓦城》(2016)

    《目击者之追凶》(2017)

    《嘉年华》(2017)

    《家在兰若寺》(2017)

    《血观音》(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