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在討論性別暴力問題時,我們常常聽到的一個說法是Not All Men。這句話一開始相對於me too而出現,在女性透過me too這個標籤表達性別暴力的一種普遍性的時候,男性則企圖主張,並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是「性犯罪預備軍」,性別暴力這個問題或許不應該以生理性別作為唯一的討論標的。與此同時,有些女性則對於Not All Men這樣的論述感到反感,認為這「放錯重點」,因為不管是不是all men,問題是「men」。然而,與其討論到底是不是All Men,或許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問題是,why some men?

    本集重點:

    → 男性都是「魔族預備軍」嗎?當我們討論父權社會裡的男性,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 男性是如何變成男性的?

    → 某些男性為何傷害女性,男性需要的是同理心教育嗎?

    → 在性別身分流動,與性別互動樣態愈發多元的今天,我們如何討論性別?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5/16/smalltalq-107/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都說好萊塢近幾年來重視平等與多元,但實際上電影作品真的更平等多元了嗎?統計數據說,雖然比之前要好一點點點點點點,整體來說還是沒有太大改變,而這些統計很多是基於貝克德爾測驗的三個問題來收集的數據。什麼是貝克德爾測驗?怎麼來的?又可能有哪些問題?一起來聽今天的【na也不是】。

    本集思考點:

    → 什麼是貝克德爾測驗?

    → 影視作品裡真的比較性別平等了嗎?

    → 女性角色代表性 ≠ 作品內容的性別意識

    → 各領域都需要自己的「貝克德爾測驗」?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5/09/n006/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今年年初台灣的社群網站上出現了關於「嘻哈音樂是否厭女」的討論,饒舌歌手楊舒雅發表了一首名為《辱男Freestyle》的歌曲,反擊這樣的文化,與此同時,則有人認為嘻哈音樂的本質是「自我表達」,「政治正確」的思考不應該干預「創作自由」。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想要來聊聊,嘻哈音樂是否厭女,又是否可以厭女。

    本集重點:

    →「厭女」是嘻哈音樂的本質之一嗎?

    → 在某些長期專屬於男性的領域中,「厭女情結」如何成為工具,繼續排擠女性的參與

    → 從嘻哈音樂到脫口秀,女性「自我表達」時遇到的高門檻

    → 某些女性表達空間,從來不被承認

    → 女性的表達空間如何因為個人資源不同而產生差異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5/02/smalltalq-106/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你知道葉永鋕嗎?2000年,就讀國中三年級的葉永鋕,長期因為個人較為陰柔的性別氣質而遭到同學霸凌,於是傾向在上課時間單獨上廁所以避開同學,最後於4月20日當天在校內廁所滑倒,最後不幸死亡。葉永鋕的死亡驅動台灣社會開始思考性別氣質的多樣性,並催生了性別平等教育法。在葉永鋕離世的25年後,台灣的性別意識真的進步了嗎?上廁所這件事情變得更自由與安全了嗎?

    筆記重點:

    → 從葉永鋕到妮妃雅,台灣社會對於性別、性別氣質和性傾向的認識與想像是否更為多元自由了?

    → 男性可以「娘」,但有陰莖的人不能聲稱自己是女性?這樣的標準從何而來?

    → 性別友善廁所曾被視為「葉永鋕們」的解方,如今卻讓女性感到不安全,為什麼?

    → 媽媽可以帶小男孩上女廁嗎?

    Music in the background: Touch Of Love (By David Renda) , from https://www.fesliyanstudios.com

    更多內容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queerology.net/2025/04/25/vnote-26/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請我們喝杯咖啡。

  • 在2025年的今天,面對女性主義思想日漸變得主流,來自男權倡議者的反撲卻也越來越激烈的同時,「當一個男孩/男人」的內涵與方式是什麼?為什麼年輕世代的政治傾向愈發分岐,又為什麼面對性別議題,年輕男性和女性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衝突?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想從幾起事件出發,聊聊父權社會中的性別養成。

    本集重點:

    → 抗議麥當勞的女性為什麼遭受攻擊,而男高中生又為何相信「沒有女權的世界」會更好?

    → 男性正在退後嗎?當代男性遭遇到哪些困境,這些困境又如何影響他們?與此同時,男性的困境是女性主義的錯嗎?「求偶」又會是解方嗎?

    → 年輕男性越來越保守?網路上的男權倡議者如何透過提供一個相對簡單的答案來吸引年輕男性。

    → 性別意識的進步停滯了嗎?面對舊日性別文本逐漸鬆動,但新文本又尚未被建立的時刻,我們應該如何教育男孩和女孩?

    → 女性應該在緊急避難包裡放置避孕藥與保險套嗎?在今天的性別教育裡,我們如何想像女性的性與性自主?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4/18/smalltalq-105/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V太與Nana陸續有幾期節目聊過BL的話題,但其實queerology的夥伴中,還有一位也看BL~ 本次Nana 邀請小夜一起來聊聊,兩個人看的作品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又有哪些「共時性」。究竟BL為什麼吸引他們閱讀?看到一些「性別雷點」的時候,兩位女性主義者的內親又有哪些小劇場呢?

    本集重點:

    → 腐「女」、腐「男」之外,非二元性別的稱呼方式?

    → 女性主義者怎麼看BL文本裡的性別雷點?

    → 以男性為主角,但是女性敘事?

    → 小夜與Nana分別推薦一部作品

    更多內容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queerology.net/2025/04/11/q055/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日前有位女明星在接受訪問時,提及她和男性伴侶處於一段開放式關係中,但因為她和伴侶育有一子,導致她在社群網站上遭遇嚴苛的批評,許多人指責她是「不負責」的母親。在這些「為了小孩好」的敘事背後,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人們仍舊普遍信仰並鼓吹「婚生綁定」的意識形態,認定只有特定的育兒方式才健康、完整、正常。無獨有偶地,近日許多因為代孕而生的,和生育相關的討論,似乎也難以擺脫這樣的邏輯。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想來聊聊,在我們的眼中,基於生理性別所產生的母職神聖化,可能有哪些風險與問題。

    本集重點:

    → 婚姻外的生育就是「不負責」與不幸福的嗎?「婚生綁定」邏輯所認定的唯一育兒典範

    → 血緣家庭想像下,對代孕的支持與反對

    → 當生育成為女人的「靈魂」,對母職的過度神聖化可能如何壓迫女性

    → 若「非傳統家庭」已成現實,我們如何想像其他的育兒與家庭組成模式?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3/28/smalltalq-104/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今年一月底時社群網站上流傳著一起事件,涉及一位外籍女性在火車上遭到台籍丈夫的暴力對待。網路討論中,許多人將重點放在伸出援手的女高中生的勇敢上,或是親密關係裡的暴力,但事實上,這起事件與相關輿論也和國族以及我們對於婚姻的想像有關。在這集節目中,我們想要從這起親密伴侶暴力事件出發,聊聊跨國婚姻如何經常被過度浪漫化或是妖魔化。

    本集重點:

    → 假結婚質疑的背後,婚姻的「真實性」如何被界定?

    → 親密伴侶暴力的普世性,以及在跨國婚姻關係裡的特殊性

    → 對新住民/婚姻移民的討論框架,以及各種矛盾想像

    → CCR與跨國婚姻如何發生與背後的全球階序

    → 中國籍配偶在台灣所面臨的獨特論述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3/21/smalltalq-103/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雖然性別氣質與性別表現在近年來漸有鬆動,但很多時候依然十分固著,比如男生要短髮、要褲裝,不能輕易掉眼淚、不能「婆婆媽媽」。這些僵化的特質也延伸到親密關係的互動中,最典型的就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彷彿一定要具備某些特質的男性,才可能在關係中被青睞,比如大行其道的「紅藥丸」就奉行所謂Alpha男性才有女人愛的觀念。什麼是Alpha男性?真的有這種女人都愛的男性特質嗎?今天的【Na也不是】就要來讀一篇相關文章。

    本集思考點:

    → 什麼是Alpha與Beta男性?

    → 支配性特質 = 性吸引力?

    → Alpha特質是勝利還是不安全感的來源?

    → 真的有「女性」喜歡的「男性」類型嗎?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3/14/n005/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去年因為人工生殖法修法是否要納入代理孕母合法化而在台灣社會引發許多討論,儘管最後的修法草案因為高度爭議而排除了代孕相關法條,但代孕顯然已經成為台灣社會需要面對與討論的議題。在本集的節目中,我們想來聊聊和代理孕母合法化相關的爭議。作為一個女性主義者,我們究竟怎麼看待代孕和女性身體自主與婚家制度之間的關係?

    本集重點:

    → 代孕的需求是誰的需求?這樣的需求為何產生,甚至「被製造」?

    → 代孕如何代、由誰代?商業代孕與利他代孕之間的差異,以及當代理孕母成為一種產業時,可能產生的階級與國族/地域剝削

    → 代孕勢必是對女體的剝削嗎?又或者代孕是否有可能促成婚生養三件事的脫鉤?

    → 生小孩的思量、養小孩的艱難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3/07/smalltalq-102/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再見愛人4》這檔中國離婚實境秀精心製作了許多遊戲環節,把夫妻的矛盾和衝突推到極限。但這些遊戲,真的能讓他們更了解彼此嗎?還是只是為了戲劇效果?心理師鹿認為,若這些環節由心理治療師來帶,可能會帶來更深層的對話與成長,而不是單純的戲劇效果。

    本集重點:

    → 如果心理治療師來帶,會怎麼幫助參與者成長、認識自己和伴侶?

    → 自畫像是畫出每一位內心的真實感受,遊戲的背後隱藏哪些心理因素?

    → 這類節目與歐美、日本相比,有哪些特有的中國實境秀文化?

    更多內容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queerology.net/2025/02/28/q054/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你有看《再見愛人4》嗎?這檔中國離婚實境秀找來三對瀕臨離婚的公眾人物,讓他們共度 18 天的旅程,最後做出選擇——是分開,還是繼續?這一季話題滿滿,節目組透過各種精心設計的環節,把每對夫妻的矛盾與衝突推到極限。今天,阿喵和心理師鹿將帶你深入解析(吐槽)劇中人物,分享我們的觀察與心得。

    本集重點:

    → 楊子&黃聖依:不對等的關係,經典 PUA 範本,是夫妻還是工作夥伴?

    → 麥琳 & 李行亮:從自畫像事件到夫妻理想型選擇,麥琳為何這麼氣?

    → 劉爽 & 葛熙:戀愛腦 vs. 拖油瓶,當戀愛腦醒來,還有救嗎?

    → 誰最有可能離婚?誰最像恐怖情人? 有哪些細節讓我們感到觸動?

    更多內容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queerology.net/2025/02/21/q053/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不論一個人是單身還是有伴侶,不論是同性還是異性戀,家務工作事實上都是我們生活中無可逃避,甚至可以說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今年年初社群網站曾經出現一波關於家務工作的討論,家務工作應該如何分配,分配的過程中又涉及哪些條件?不同性別的人面對家務工作,可能面臨哪些不同的標準和期待?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要來聊聊,我們如何理解家務工作。

    本集重點:

    → 誰做家務、誰負責分配家務、誰被期待必須擅長家務,誰又有權可以拒絕家務?

    → 除了肢體勞動以外,家務工作涉及的各種情感與規劃勞動

    → 三機真的可以救婚姻?家務外包是解方嗎?

    → 為何「媽寶」:教養中的性別差異

    → 在性別以外,我們還可以如何討論家務工作。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2/14/smalltalq-101/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02102025 勘誤:DEI 的 E 應為 equity,感謝聽友指正。

    你聽過DEI嗎?原本意在追求多元(diversity)、平等(equality)、共融(inclusion)的政策,為什麼遭受許多批評,甚至被剛上任的川普政權全面取消?我們究竟需不需要DEI政策,還是只要「用人唯才」即可?在這集的節目中,V太要來聊聊DEI的意義,以及常見的迷思。

    筆記重點:

    → 我們為何需要DEI:反映社會現實、矯正過去的權力失衡,展開新的想像

    → DEI與績優主義、用人唯才對立嗎?

    → DEI如何成為代罪羔羊

    → 台灣社群對DEI的反對從何而來?

    Music in the background: Touch Of Love (By David Renda) , from https://www.fesliyanstudios.com

    更多內容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queerology.net/2025/02/07/vnote-25/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請我們喝杯咖啡。

  • 2025年的第一集SmallTalQ,我們延續去年的「傳統」,再次跟大家聊聊BL相關的主題。首先我們回顧去年震驚耽美讀者們的「海棠作者大規模被捕事件」,配合中國媒體去年年底所做的詳細報導,討論這樣的抓捕如何發生、為何發生、又傳達了什麼訊息。此外,我們也想聊聊看文時的「政治正確」,以及去年一年我們喜歡的作者與作品。

    本集重點:

    → 海棠事件中的「中國特色」:跨境的追捕與孤立的作者

    → 「淫穢牟利罪」之下,我們如何定義淫穢?女性的情慾表達如何被視為對主流社會的嚴重冒犯

    → 耽美審查背後對女性的系統性打壓

    → 從「生子」到「小黑屋」:女性主義者看耽美時,可以「政治不正確」嗎?

    → 2024年看文心得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1/24/smalltalq-100/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思考自己要不要小孩的時候,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做出決定呢?

    如果你問有小孩的人,他們可能會告訴你,在有小孩之前你都不可能真的了解自己做了一個什麼樣的決定,而現在有越來越多心理工作者,在幫助人們決定要不要小孩。本期【na也不是】要讀的這篇文章,就聚焦一位在1981 年便出版了相關工具書的學者。

    本集思考點:

    → 討論群組叫fence sisters,那brothers呢?

    → 要小孩 = 生小孩?

    → 如果不生育已經去污名,為什麼少有相關敘事?

    → 預設立場應該是要,還是不要小孩呢?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5/01/17/n004/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2024年來到尾聲,在今年最後一集節目中,Q的各位主持人跟大家一起簡單回顧我們的這一年。感謝所有聽眾在今年給予Queerology的陪伴與支持,也希望明年能夠繼續和各位聽眾朋友一路前行。(也歡迎來信敲碗喔!)

    本集重點:

    → 從跨性別免術換證到兒少性剝削,2024年讓我們在意的性別議題

    → 大家一起來看戀愛實境秀吧!2024年Q的新嘗試

    → 你不知道的Q:原來大家都愛聽犯罪類型Podcast?

    → 2024年Q的私心推薦

    → 明年也要繼續努力!

    更多內容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queerology.net/2024/12/20/q052/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2024年來到尾聲,一如往常,在本年度最後一集的SmallTalQ中,我們要來跟各位聽眾一起回顧一下今年內所發生的一些重大、有趣,或令人印象深刻的性別事件與議題。

    本集重點:

    → 女人與政治:薛丁格的「女性選民」?「婦女票」的意義何在

    → 身體與生育:不受關注卻受規範的女性身體

    → 女人與親密關係:親密關係裡的「個人選擇」

    → 性別暴力:從法國到蘇丹,仍未消失的性別暴力

    → 美國的未成年跨性別醫療訴訟

    → 公眾眼中的「完美爸爸」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4/12/13/smalltalq-099/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

  • 美國總統大選於十一月落幕,二次當選的川普拿下七個搖擺州,更贏得了較多的普選票。相對地,儘管民調聲勢一度頗為正面,賀錦麗終究未能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性別在這次的美國選戰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這次的選舉結果究竟是反映了民主黨逐漸失去人心,還是美國社會確實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一位女總統?

    筆記重點:

    → 如果美國要選出一位女總統,她只能來自共和黨?在選戰背景運作的兩組性別想像

    → 「失落」的男性,與川普所販賣的男性品牌

    → 我們如何重新詮釋男子氣概(masculinity)?

    Music in the background: Touch Of Love (By David Renda) , from https://www.fesliyanstudios.com

    更多內容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queerology.net/2024/12/06/vnote-24/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請我們喝杯咖啡。

  • 社群媒體演算法已經有15年之久的歷史,這意味著,對於30歲以下大多數人來說,社群媒體演算法跟空氣一般一直存在,但是它其實改變了人與人互動、交流的方式,甚至可能是言論自由的殺手。

    當政府公權力與大科技公司互相指責對方傷害言論自由,使用者又該怎麼看待自己發言的權力?今天【na也不是】要讀的這篇文章,就在討論圍繞社群演算法展開的言論自由權辯論。

    本集思考點:

    → 社群媒體等於數位的意見交換廣場?

    → 當演算法決定我們看到什麼,發言的自由與被看見的自由相同嗎?

    → 演算法存在「真正中立」的設計嗎?

    → 當演算法的目的是盈利,第三方機構可否為使用者賦權?

    更多訊息請見部落格文:https://queerology.net/2024/11/29/n003/

    支持我們: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點下訂閱,期待我們下一集的節目;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前往 http://queerology.net,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是透過這裡 https://tinyurl.com/5xsecc9z 請我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