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你是否常為衝動說出口的話,或莫名發出的怒氣,所帶來的後果感到後悔?聖經教導人「愛是不輕易發怒」,雖深知這個道理,但卻總是做不到?到底我們該如何處理憤怒,回到上帝的恩典裡呢?

    「喜樂是存款,憤怒就像提款」身心靈的健康是你的戶頭

        聖經說任何事情都是要付代價的,因此不管好與壞,要對自己行為負責。闡述暴怒的人容易陷入各種麻煩之中,就如危險的英文「Danger」,去掉D會成為憤怒「Anger」,人在發怒時,可能會失去一些事情,可能是親子關係、健康、工作等。

        生氣是健康的情緒,但是需要適當處理。「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經文中的「犯罪」,可指生氣卻不願承認自己的憤怒,便犯了欺騙的罪。不要壓抑表現怒氣,因為過度忍氣吞聲容易生病,但也不要像火山爆發一樣展露情緒,良善的方式就是承認情緒,適當的處理它,然後放下它。

        有篇文章,標題為「憤怒殺死你嗎?」根據最新研究指出,生活中減少對別人的敵意可以延長生命,反之,易怒的人患有心臟病的機率較高。此外,別人會漸漸對常常使用「怒氣」來壓迫的方式麻痺,因不麻痺會感到痛苦,並且表面上配合,但彼此的心越離越遠,帶來惡性循環,導致憤怒之子會生出憤怒之子,因為他沒有被溫柔對待過,不知道何為良善、溫柔。許多怒氣多來自溝通不良,暗自猜測的非良善循環當中。

    溝通 =7% 語調 +38% 聲音 +55% 肢體語言 。也就是說,人和人之間的溝通, 55% 要靠肢體語言或表情, 38% 要靠聲音,而只有 7% 是靠語調或言語本身。

    卡內基提供四項溝通技巧:

    1.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你不論斷他人,他人便不會論斷, 運用你用左腦(邏輯)抑制右腦(情緒),讓自己的情緒安定下來

    2.學會真誠的讚美跟感謝 

    3.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鼓勵他人  LADDER 聆聽技巧

    4.衷心的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肯定他人

    影響力最終來自於自己的感恩跟寬恕。共勉之.....。

    回饋信箱:[email protected]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kung-gary/message
  •     信任對我們而言並不是一個深奧或陌生的概念,但要我們定義信任卻並不容易。根據心理學家John Rempel的理論,信任可由三個元素組成︰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可依賴性(dependability)和信念(faith)。 Rempel認為信任代表人願意冒上風險去信賴他人,在過程中能夠感到受保護,自己是安全的。

         信念是指人即使在沒有足夠的證據下都仍然選擇相信的信心。它代表了人願意認為在未知的未來中伴侶仍然可以保持在過去的態度和行為,自己在未來仍然會冒上風險去相信他。根據Rempel的研究,對伴侶的信念最能決定情侶之間的愛和快樂。可預測性、可依賴性、信念三者構成了戀人之間的信任,為親密關係作出重要的貢獻。 

        對人的信任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來的,但心理學家Andrea Bonior和Tara Well分別為伴侶和團隊領袖可以如何建立信任提出了不少建議。     

        綜合二人所言,第一個可以助我們與人建立信任的方法是盡量言出必行,做個誠實的人。無法兌現的承諾是削弱信任的最重要一環,要改善和他人的信任就必須先留意自己是否一個言出必行、誠實的人,再加以改善。     

        第二個建議是盡量透明化。團隊領袖在作出決定使可以讓團隊了解更多你的想法,以非隱瞞背後的考慮。如此領袖可以和下屬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讓他們可以在了解到當中想法後選擇依賴你。在愛情關係中,情侶可以主動地將更多自己的弱點或者內心的秘密顯露出來,揭開自己內心的防禦,展現出對伴侶的信任之餘,亦可促進雙方的深入互動,使伴侶知道自己是一個坦誠的人。 

    創造信任感的三大基礎,具有同理心/有説服力的羅輯思維/表裏合一的真實與資訊透明度。 

    https://www.ted.com/talks/frances_frei_how_to_build_and_rebuild_trust 

    Trust is the foundation for everything we do. But what do we do when it's broken?  "If we can learn to trust one another more, we can have unprecedented human progress," Frei says. 

    回饋信箱:[email protected]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kung-gary/message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2009年一場至今仍相當受歡迎的 TED 演講中介紹了「黃金圈」理論,講述偉大的領導人如何鼓舞行為。所有傑出的人都遵循著類似的模式,首先有了為什麼(WHY),其次才去思考怎麼做(HOW),最後才影響到他們的做什麼(WHAT)。 Why?How?What?說明了為什麼一些組織和領導者,能夠從別人未觸及的地方激發出靈感和潛力。 

        黃金圈背後的想法其實很單純,它可以應用於個人或是各種企業組織。每個人或每個組織都應該有一個為什麼(WHY)、怎麼做(HOW)和做什麼(WHAT)。 什麼是黃金圈理論?   大家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WHAT), WHAT 就是他們所提供的具體產品或服務。有些人則知道他們該怎麼做(HOW),HOW 就是他們如何提供此產品或服務, 然而,其實很少有企業真正意識到其業務背後的「為什麼(WHY)」。組織的「為什麼(WHY)」指的不是盈利,盈利是結果。「為什麼(WHY)」是推動組織前進的目的原因和信念。這種「為什麼(WHY)」是激起消費者對產品的興趣並從整體上推動組織發展的原因。 

        賽門・西奈克以 Apple 為例,說明 Apple 如果只是向消費者傳達他們的產品而非理念(WHAT→HOW),那麼他們傳遞訊息的方式就會是: 「我們出產出色的電腦(What)。它們設計精美,且方便使用者操作(How)。想買一台嗎?」   聽起來很合理吧?Apple 的確製造出了出色且設計精美的電腦。但這足以感動你,驅使你想要購入嗎?

        後續舉了另一個由內而外,從「為什麼(WHY)」開始介紹的例子(WHY→HOW→WHAT):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秉持著挑戰現狀的信念(Think Different)。我們相信我們必須跳脫框架去思考(Why)。我們挑戰現狀的方式是藉由設計出精美的產品且易於使用(How)。然後,我們碰巧製作出很棒的電腦(What)。想買一台嗎?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People believe what you believe. 

    「黃金圈法則」分為三部分,必須由內而外逐一檢視: 

    1、為什麼(WHY) 不論寫文章、做專案甚至大到創立公司,都必須先問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為什麼」這件事對我或對我的受眾很重要?又可以說是目的、使命、信念

    2、如何(HOW) 接著,來到第二層,我要「如何」完成這件事?透過哪些方法來達成目標? 

    3、什麼(WHAT) 最外層就是結果,這層是最容易定義的,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可以很輕鬆地說明他們現在正在做什麼工作或是產品    由內而外的思考,可以更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Find your passions and joys from your life) 

    Tedtalk linkage: https://www.ted.com/talks/simon_sinek_how_great_leaders_inspire_action?language=en#t-3588 

    回饋信箱:[email protected]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kung-gary/message
  •      文化代表的涵意:「人類文化是通過社會傳導的行為方式、藝術、信仰、風俗以及人類工作和思想的所有其他產物的整體。」   

        19世紀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 Edward Tylor, 1871) 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首次給文化下了一個比較經典的定義:「 文化是一個複合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 

    《現代漢語詞典》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指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雖然中西方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提出了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們對文化本質的認識卻是一致的,即文化是歷史的沉澱和結晶,是經過長期的積累逐漸形成的,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類創造出來並持有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回饋信箱:[email protected]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kung-gary/message
  •     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馬蓋仙,很高興第一次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要跟各位分享的主題是人生中的斷、捨、離。就如同Lean production精益生產中的整理整頓所提出的重點,先區分出需要與不需要的物品之後,再透過三定,定位/定量以及定容,讓物品更方便取放以及查找。     

        首先跟各位分享個人,人生中的座右銘,這個座右銘幫助我度過了年輕時候,曾經一度跨不過的坎。這句話是這樣描述的,“人的一生有沒有意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安排這一生”。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60耳順。這代表著我們人一生中每個階段,可以參考的一個里程碑。然而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似乎都伴隨著一些需要斷捨離的人,事,或者是物。    

        人的一生中無論在工作上或是感情上,都會遇到一些過不去的坎或者是不願提起的往事。大家是如何克服及釋懷的...... 

    回饋信箱:[email protected]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kung-gary/message
  •     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馬蓋仙,今天為各位介紹,新的PODCAST節目另類生活未來的製作方向,節目製作將分成兩個單元,第一個單元為馬蓋先與您談天說地聊時事,主題不會有太多限制,會以目前最夯的話題及生活經驗分享為主,第二單元會以比較感性的主題呈現,目前正一步步的建構中.希望能很快與您見面.敬請期待.

    回饋信箱:[email protected]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kung-gary/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