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这期节目的发布比原定时间晚了几天,大家久等啦!


    论文摘要(abstract),谁都会写。但如果咱们想投一个竞争激烈的学术会议,而 abstract 是几乎唯一的筛选依据,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利用这短短二三百词,赢得评审的青睐?

    尤其是,此时最终的论文甚至还没动笔,研究工作可能还不够成熟,那么这篇 abstract 要怎样写,才能为我们的想法画一个又大又圆又靠谱的饼?

    今天的节目,我们从拟标题开始,详细解析一篇会议摘要的5大元素和其中的常见困难,还配上了清晰具体的例子,就说咱贴不贴心!

    内容很干,但是我们保证一点都不会枯燥。


    当然,这里再次强调一下适用范围:英文语境 + 人文学科。其他领域请酌情参考。

    还有啊,本期节目中论及的“5大元素”,是专门针对【投会议】而言的。虽然在其他场景下(比如实际的论文、research proposal、grant application等)也不免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处理方式并不完全一致。大体思路是相通的,但移植到其他场景时要注意区分具体差异。


    — 节目中用到的案例原文 —

    标题例子 (11:06):“How to Get a Book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Print Circulation Networks and Communities of Readers from Local to Transnational Levels,” panel organized by Mindi Zhang, AAS 2024

    摘要例子 (42:24):

    【Title】“Sincere Words on Enduring Hardships”: Queen Zhao’s Song and the Making of Moral Images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life events and the moral image of Queen Zhao (aka Zhongshi, c. 1570-? ) are represented through her autobiographical qin song (song accompanied on the qin zither)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620 when she was alive. By comparing its lyrics with other historical sources, I will show how the song creates a narrative different from official histories in which the queen’s voice is silenced. Moreover, I suggest that the queen’s moral image was shaped not only by the content of the song, but also by the form per se, as the music aspec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With Queen Zhao’s song being the only survival qin song that was published by a woman in Chinese history, it offers unique information about how different genres of writing and media of transmission influence the way that a person’s image is shaped and remembered.


    00:46 大量阅读目标会议的往期摘要

    05:07 3步拟出一个好卖的论文标题

        11:06 标题实例拆解

    13:58 元素一:课题背景(客观事实背景 & 学术背景)

        15:32 Gillian的例子

        16:51 课题背景要介绍到什么程度

    18:28 元素二:研究问题(RQ)

        19:45 它是不是一个“问题”?它是不是一个“好”问题?

    22:40 元素三:如何研究

        23:00 “我不知道我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人文学科如何展示自己的“methodology”

        24:49 例子

    27:13 元素四:Argument或预期结果

        28:25 适度画饼的必要性和好处

        31:01 2条思路,让argument显得更强

        31:50 例子

    34:16 元素五:贡献与价值

        35:05 心态重塑:总怀疑自己这项研究的价值并不大,怎么办?

        35:58 除了“填补gap”,还能怎么写?

    37:19 以上元素的顺序和长度安排

    38:20 先写课题背景还是先写RQ?

    39:40 如何避免jargon

    41:36 会议摘要的语言追求

    42:24 Zeyuan的实例展示

    51:30 所谓的话术和套路,如何用到“实处”

    53:56 如何平衡内容与字数限制

    56:50 如何看待abstract质量与被拒之间的关系


    更多资源,请关注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新年第一发学术干货,还是聊会议~

    虽然之前我们已经聊过好几期和国际学术会议相关的话题,但是从听友群的讨论和私下咨询中,我们发现很多小伙伴还是存在挺大的信息差。果然,开会这件事并不是几期节目就能讲完的!

    因此,我们整理出了被问到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再做一次集中解析。其中一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我们也会借题发挥,挖掘背后一些隐藏的小技巧小经验。


    如果你正打算试着投一投国际会议,别忘了关注下期节目,和我们一起从标题开始把 abstract 写起来!


    P.S. 如果有今年参加AAS的朋友们,不出意外的话咱们3月线下见!


    00:00 你没听错,又是连着两期聊「会议」!

    01:38 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对留学申博能有多大帮助?

    10:09 国内学生能直接投国际会议吗?怎么起步?

    13:54 想参加会议,但是跨国旅行太贵了,怎么办?

    18:00 敲黑板:万一实在找不到经费,负担不起差旅,可以这样做

    19:19 投会议的难度大不大?哪种类型的会议更容易投中?

    24:16 想要投会议,如何与导师沟通?

    29:55 报告尚未发表的研究,会被偷成果吗?

    31:34 已经发表的研究,可以拿去投会议吗?

    32:49 还没做完的,甚至还在初期状态的研究,可以拿去投会议吗?

    36:10 Presentation vs Poster

    39:49 以前报告过的内容可不可以在另一个会议上重复报告?需要注意什么?

    42:45 如何知道有哪些会议在征稿?如何判断会议是否靠谱?去哪里找这些信息?

    47:14 Call for papers (CFP) 要注意看哪些信息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2025年第一期,祝大家连年有余,财源滚滚!

    我们在第79期讨论过,去美国读博需要准备多少储蓄,以及博士期间的奖学金/工资到底够不够花。今天的节目就来具体聊聊,我们在读博期间为了省钱做过哪些努力,踩过哪些坑,薅过哪些羊毛,吸取过哪些关于金钱、时间与幸福感的教训。

    当然,节流有限,开源无边。读博期间有哪些打黑工——不对——赚外块的方法,我们小声点到为止,切勿外传(满满的求生欲)!


    00:45 Gillian要开始记账了

    04:01 打理财务这么重要的事,学校竟然没有教

    06:01 博士生常见的财务压力和挑战

    10:08 记账真的要这么麻烦吗

    14:34 为什么不能依赖银行软件的支出分析

    17:31 Grocery shopping

    22:22 Gillian控制物欲的秘诀

    26:18 省钱误区一:因为图便宜而过度购买

    30:30 省钱误区二:为省小钱花太多时间

    31:54 cashback是好用的

    33:57 信用卡也是好用的

    36:28 钱要用来提升幸福感

    38:30 去好一点的西餐厅,很有必要

    41:39 学校有哪些羊毛可以薅

    47:49 硕博留学生开源大法: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小喇叭广播:2025年Grad Lounge改为每两周更新一次啦~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这个标题是我们节目有史以来定得最快的一次,或许和内容本身差着十万八千里,但是反正我们不改了~


    这是一期 Grad Lounge 风格的闲聊节目,大致板块是庆功+回顾+展望,但我们的方向盘一直在轻松调侃和严肃学术之间来回大幅摆动,把联欢茶话会聊成公司年终总结,要怪就怪咱俩竟然谁都没买香槟!


    下周四新年放假,1月9日回归,来年我们要改双周更新啦,谢谢大家不离不弃!


    00:00 香槟打不开怎么办?很急!在线等!

    02:59 播客订阅庆功

    06:47 2024年节目大盘点:最热榜、印象最深榜、干货榜

    24:48 请大家以后在群里多多艾特Gillian

    26:39 我们各自在学术和工作方面的回顾

    40:23 我们各自在生活方面的回顾

    45:45 年初定下的计划,现在完成了吗?

    51:34 新年 flag:2025的Grad Lounge会有什么新变化?

    54:48 我们各自的新年展望

    59:32 Gillian 最近在尝试的做计划的新方法

    65:20 2025 AAS 我们会见面吗?

    67:13 今年的节目圆满完结,放烟花!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A第三弹~本期收集了与高年级博士学业、毕业、就业相关的听友问题。比如,如何规划毕业时间?在美国找教职需要注意什么?是先在国外工作几年更好还是一毕业就回国更好?未来不想做教职了,剩余的读博时间该做什么?


    今年的Q&A节目到此就全部完结了,所有在截止日期内通过指定渠道发给我们的问题应该都回应到了。如果你的问题是在截止日期之后发来的,可能没有来得及回应,不过没关系,我们在听友群里继续交流~


    最近我们开了第三个听友群,欢迎新朋友们来玩!

    入群方法:加微 ze2yuan1,备注来意。


    00:27 进入读博深水区之后,如何推动科研进度?

    07:06 可不可以拖着不毕业,直到找到满意的工作再毕业?

    11:55 「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线上如何安排?

    16:27 写书评对于找教职有用吗?

    19:10 关于美国tenure track求职的问题

        20:22 可以联系search committee成员询问进度吗?

        22:00 tenure track search的过程中network会不会起反效果?

        24:16 学校什么时候会要推荐信?

        25:11 关于postdoc

        27:58 怎么pitch book?

        30:08 系里的assisitant prof问我(pre doc instructor)要我的syllabus来教他的课,要怎么应对?

    33:58 没想好是否要做教职,要不要all in 学术?如果确定不走学术了,接下来几年的博士学业要怎样规划?可以跟导师摊牌吗?

    43:54 海归是以应届身份回国找工作更好,还是现在国外工作几年再回国更好?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A第二弹~本期收集了几个关于留学/访学申请的具体案例问答,不过我们的回应会尽量拓展到相应类型的共性情况,希望对有相似经历的小伙伴都有一点帮助。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多多提议补充!


    下周的Q&A是「高年级博士生学业/就业」专题,敬请期待~


    00:27 一年制硕士申请美国phd怎样安排?

    09:02 国内研二,无海外背景,跨专业申请香港/英国phd,如何准备?

    17:53 国内大三,跨专业申请美国硕士,但相关专业修课很少,怎么办?

    24:14 博士入学第一年,想转申美国phd,怎样问导师要推荐信?文书中怎样解释动机?

    31:13 国内博士生想申请海外访学/交换/博后机会,怎样找funding?Trump上台后,中国留学生返美会被拒绝入境吗?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尾声~和去年一样,我们征集了来自听众朋友们的问题,在节目里集中回应(去年的Q&A请听ep36和37)。于是我们这个小而年轻的播客竟然也有了一个年度tradition!


    首先感谢所有参与提问的小伙伴!为了尽量回应所有问题,我们做了一点分类分期,今天主要回应的是「关于我们的提问」和「其他杂项」,包括但不限于:

    如何给未来的老板做背调?拿到offer之后想延迟入学该怎么跟学校提?老师英语口音太重听不懂怎么办?学业压力太大怎么破?在读博士如何寻找海外的funding渠道?等等等等。


    未来的节目里我们将回应「留学/访学申请相关」和「中高年级博士学习与就业」两个大类,方便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别收听。


    今天的「杂项」问题都很有意思,咱们就不在时间轴里剧透了,希望大家都来听,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补充回应!


    00:00 感谢大家的提问,咱们接下来这么安排

    01:58 关于我们的问题

    11:05 并不太快的「快问快答」

    18:49 其他各种各样无法归类的问题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出国读博绝对不是富二代的专属,不过完全没钱也是不行的。喜爱精打细算的我们就来盘一盘,申请美国PhD,前期需要投入多少启动资金,以及拿到全奖offer之后到底能不能实现收支平衡。


    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申请阶段的个人差异、美国不同城市的物价差异、各个院校给研究生工资的差异、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等等,因此这样的计算不可能特别精准,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些估算思路,尤其是那些或许你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开销。

    如果你和两位主播一样【酷爱省钱】,那我们的计算应该是比较适合你的!


    我们还为暂时拿不出启动资金但又想出国读书的小伙伴们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帮你把经济劣势变为申请优势。


    也欢迎其他有经验的朋友们在评论区分享你所在地区的读博收支体验!


    00:00 去美国读博到底要不要花钱

    02:51 前期储蓄:考试 + 申请 + 签证 + 机票 + 安顿 + 首月生活

    37:20 前期支出总计(省钱版)

    39:44 如果家里能给的经济支持不够,但又想出国读博,怎么办?

    41:08 把经济劣势变为申请优势

    43:58 如果目前的背景不足以直接申请phd,想通过海外硕士作为跳板,但又没有经济支持,怎么办?

    48:46 美国PhD全奖/助教助研的工资到底够不够花?能不能攒下钱?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十几年前,某C9软件工程本科毕业的常博顺利进入职场,赶上了互联网行业蓬勃崛起的早班车。然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储备不足,他通过考研重返校园,又进入中科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读博。

    博士毕业之后,常博没有进入高校,也没有返回互联网行业,而是加入了某“中厂”。

    与此同时,他在某书上写下了这样一条笔记:《如何做一个失败的博士研究生》


    我们如何衡量读博的性价比?读博和“学习”之间是什么关系?对于学术界和工业界,我们分别有过哪些误解?一次“失败”的经历,也可能带来怎样的意外收获?


    当然了,既然这期节目迎来了一位科班出身的程序员+人工智能博士,那咱就一定不能错过文科生关心的经典问题——

    现在转码,还来得及吗?AI时代,文科生就业会不会变得更难?


    02:44 嘉宾经历:本科毕业-互联网-两次考研-读博-“中厂”

    04:25 本科毕业后读研好还是直接工作好?

    06:05 在互联网行业的就业体验 & 为什么重返校园

    07:37 抱着“自我提升”的心态去读博,回头看来太单纯了

    12:34 单纯的人或许适合高校,但高校需要看成果

    14:20 遇上放养的导师怎么办

    17:27 “失败”的经历:如何衡量读博的性价比?

    26:14 回头来看,建议新生如何为博士期间的学习做规划?

    30:41 不要把博士论文看得太重

    34:15 什么样的人适合进高校

    35:38 博士进业界的潜在优势:可以少做“狗屁工作”

    37:03 嘉宾所在行业在国内高校 vs 业界的薪资待遇

    39:50 近年的就业市场有多卷?博士学历是加分还是减分?

    44:59 血汗大厂、读博、私企中厂,哪里更(不)快乐?

    48:38 “重启人生”之后

    52:39 博士训练帮助我快速识别无能的上司

    54:31 文科生转码,这条路靠谱么?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59:21 AI会带来程序员的寒冬或者文科生的春天吗?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来来来找工作啦~坐标美国,人文学科,高校和非高校都可以考虑,瞧一瞧看一看啦~


    我们最初的计划是,趁着Gillian最近在找工作,给大家把北美人文领域的求职信息来源捋一遍。但是实际录这期节目的时候,不知不觉又掺了很多其他和找工作相关的吐槽和八卦。总之,如果你未来也有类似的求职需求,那么这期节目里一定能找到你关心的内容。


    00:45 啥?刚聊完博物馆,Gillian就要换工作了?

    03:24 Gillian 最近找工作的状态:急不得,躺不平

    06:26 投出多少简历算多?

    14:51 秋季高校教职招聘信息来源

    21:34 找工作最大的卡点?大概就是推荐信了吧

    25:24 北美人文领域的博士后申请究竟有多难

    31:19 搞好人缘:最合适的机会往往来自师友推送

    34:29 临时教职的招聘信息来源和特殊性

    39:46 高校之外的工作:实习怎么找?

    44:19 高校之外的招聘信息

    46:09 文科博士转业界,一切皆有可能

    49:45 国际生的身份问题

    50:19 LinkedIn好用吗?

    52:42 Gillian:第一次有猎头主动联系我,后来发现关键还是在人脉

    53:44 博士生也别忘了去蹭蹭校招的机会

    55:35 如果你想找工作,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是——


    节目中提到的网站、组织和资源

    HigherEdJobs

    H-net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ide Higher Ed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MCLC)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第72期预告的小悬念现在揭晓啦~没错,这期串台《边角聊》!

    如果你对Gillian的工作感兴趣,或者好奇艺术收藏圈的八卦,或者想进一步丰富自己未来去博物馆看展的体验,或者单纯需要一期轻松又涨知识的播客给不堪学术重负的大脑做个按摩,那你就来对了!


    本期参与者

    Gillian:与大家分享在美国从事博物馆策展工作的行业秘辛

    Zeyuan:打酱油+点缀氛围

    伯樵:友台主播,非艺术史专业但善于提出十分内行的问题


    本期串台播客

    《边角聊》


    00:00 期待已久的串台!

    01:06 业内人士如何看待近年国内的“博物馆热”

    05:03 策展人,是一个职称么?

    12:30 “这行待遇不咋好”,但是……

    13:43 展览策划,从哪里开始?

    16:32 策一次原创展览花了6年,比读博还久?!

    18:33 果然,哪里都有填不完的表和走不完的流程

    21:30 展厅布置的幕后细节

    28:16 向私人藏家或其他机构借藏品,怎么借?

    31:00 策展人的kpi是什么?

    36:41 北美的观众喜欢看什么?

    42:22 普通消费者看展如何避坑

    48:27 专业和职业道路选择:博物馆工作适合什么样的人?

    54:23 策展人怎么穿?家境清贫的孩子能适应这个圈子吗

    58:51 史上最大的艺术品盗窃案

    64:30 赝品的世界

    75:45 赞助人丑闻会影响博物馆吗

    84:17 策展人会悄悄跑到展厅“偷看偷听”参观者吗?


    延伸资料

    《史上最大的艺术品盗窃案 》(This is a Robbery: The World's Greatest Art Heist‎,2021)

    《以假乱真:赝品的真实故事 》(Made You Look: A True Story About Fake Art‎,2020)

    《所有的美丽与血泪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2022)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本期嘉宾Eve,本科期间一边做各种兼职和社团,一边拿国奖校奖,硕士毕业gap期间一边做 au pair 一边环游各国,同时还申请上了剑桥的PhD。

    一个人如何能同时兼顾这么多事情?各种实习、兼职、打工、助研的机会去哪里找?是什么推动着她直面这一路的种种困难?

    这期节目里,Eve不仅和我们分享了这些经历背后的故事,还谈到了她未来的事业目标:研究并服务于“小镇做题家”这样的资源匮乏群体。Eve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勇敢试错与拥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丰厚回馈,以及学术研究兴趣在象牙塔内外的多种实现方式。


    【嘉宾】Eve,剑桥大学教育学在读博士生,陆本陆硕,欧洲gap申博,从大一开始实现经济独立,尝试过几十种兼职,读博X打工X创业三线并行中


    小红书/公众号:伊娃Eve


    01:26 国内本硕阶段,如何薅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羊毛

    07:16 本科期间做过二十多种兼职?!那些你想到的和想不到的赚钱渠道

    10:30 哪里可以找到适合学生的打工/助研机会?

    13:44 如何避坑那些得不偿失的兼职?

    19:19 在花式打工的同时还保持全系第二名,精力是怎么分配的?真的有时间睡觉吗?

    27:54 有没有怀疑过:如果把更多时间精力集中在学术上,是否会更好?

    35:40 芬兰交换与欧洲gap:如何一边旅行一边挣钱

    50:43 有没有考虑过留在芬兰?

    55:50 上岸剑桥PhD,Eve却觉得自己的申请不算成功?

    1:04:11 为什么想研究小镇做题家这个群体?Eve如何理解自己的identity和mission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要说学术人最常见的两大症状,那大概就是拖延症和休息羞耻症了,它们听起来是如此矛盾却又如此合理,让人每天在“不想工作”和“不敢休息”之间反复拉扯。

    拖延症咱们之前讨论过两期,今天来聊聊休息和休闲。


    00:38 Gillian:要想治好学术人的休息羞耻症,可能得找个班儿上

    03:36 Zeyuan:如何让一个INTJ意识到别把自己卷死

    05:32 潜伏的羞耻症:允许自己休息,但是心里真的放下工作了吗

    07:44 来自前学术人的感叹:原来下班后的休闲时刻是这种感觉!

    10:00 茶水时间:你管这个叫休息?

    11:44 运动算休息吗?

    16:33 社交对 i 人来说算休息吗?

    17:49 如果做饭也算休息方式,那打扫卫生呢?

    19:35 你还别说,艺术创作类的活动真的管用

    20:56 来点接地气的吧:刷视频、刷社交媒体、打游戏,这些活动的休息效果如何?

    25:25 文学专业的人来谈谈,看小说的休息效果怎么样?(这还真不好说)

    28:44 哪些行为属于“假休息“:以为花时间休息了,结果反而更累了

    31:17 有没有所谓的“最佳休息时间”?

    38:09 从“假期综合症”到“学术会议后遗症”

    42:00 计划休息一个小时,到点了却不想回去工作,怎么办?

    46:03 生了几次病之后,突然悟到了克服休息羞耻症的终极mindset

    47:18 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博士生来说)

    51:09 四个维度评估最适合自己的休息回血方式

    56:00 碎片时间休息:与其拿起手机,不如试试放空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为了帮广大博士生解决学术社交难题,两个 i 人主播这回可算是请来了一位社牛嘉宾。


    【本期嘉宾】 李一凡,艺术史博士,美国某高校博士后。狮子座,ab型血,单身,ESFP或ENFP(……画风愈发转向相亲节目)


    一凡从博士入学开始,仅用短短两三年就迅速成长为领域内男女老少皆知的社交明星,aka 学术媒人、业界共友、八卦资源宝藏。

    他的人脉网络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这么多关系要如何维持并推进?这些人脉资源又为他带来了哪些实打实的学术红利和发展机会?

    虽然「向上社交」这个词可以让人有无数嗤之以鼻的理由,但作为学术萌新的博士生与教授大佬之间的权力差是不容否认的。想给教授留下好印象,想让教授记住自己,想请外校的教授给自己写推荐信,这些也都是博士生实实在在的需求。

    那么在众星云集、蜂蝶逐香车的学术会议上,我们究竟要如何体面地、专业地、舒适地与各种陌生学者“套近乎”,会后又该如何有来有往地维持这份关系,让它开花结果?


    希望一凡的经历可以帮助初入学界的你了解美国学术人脉的运作方式,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Disclaimer:本期节目内容基于美国人文领域场景。


    00:46 “啊对对,我也认识一凡!”

    02:41 套磁的 next level

    07:09 如何与全院博士生打成一片,为什么要与「非同门」的同学建立联系

    13:00 毕业之后与老同学关系的维系和推进

    16:30 利用导师和同门发展社交网络(如果导师是一只绵羊的话,她已经快被我薅光了)

    25:14 跨校活动、学术会议,如何在陌生地点与陌生人迅速熟络起来

    31:42 留下联系方式:要不要加微信?

    34:24 会场上认识的人,会后如何保持联系?

    40:31 在会场上想和教授大佬搭讪,需要注意什么

    45:54 你会介绍自己的研究吗

    48:25 了解领域版图,收集学术情报

    53:14 在学术会议期间适合社交的场合大盘点

    58:47 对教授的研究领域不太熟,如何灵机一动找话题

    1:01:14 如何优雅地结束对话

    1:03:49 不好意思向大佬开口索取?学术萌新如何克服”向上社交“的心理难关

    1:13:00 一凡通过“向上社交”获利几成,赚到过哪些机会?

    1:18:48 社交中尽量不要……

    1:22:20 社牛也有社交困扰?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小宇宙 喜马拉雅 荔枝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接着第71期的内容,这期咱们来挖一挖Gillian博士毕业后的工作经历。


    Gillian:艺术史PhD(中国古代方向),毕业后在北美某著名博物馆做策展研究员


    在博物馆工作,每天与琳琅满目的稀世藏品亲密接触,是怎样的体验?除了读艺术史专业之外,其他专业也能进博物馆吗?

    这个行业求职卷不卷?求职者的研究成果、工作经历、人脉关系,哪个更重要?

    与高校教职相比,博物馆策展人的薪资待遇如何?工作量和压力会小一些吗?

    除了高校和博物馆之外,艺术史博士还有哪些对口的就业选项?


    Disclaimer:本期内容主要针对北美博物馆的情况,其他地区酌情参考。


    00:00 策展研究员与策展人有什么区别

    02:19 读艺术史PhD有哪些对口的就业路径?拍卖行vs美术馆vs博物馆,哪里更香?

    07:21 如果想去博物馆工作,需要读什么专业?必须读到博士吗?

    13:20 博物馆策展人薪资待遇如何?与高校教职相比怎样?

    14:10 艺术史PhD如果想进博物馆,求职有多卷?需要怎样的履历背景?

    18:50 什么?策展研究员还需要社交能力很强?

    20:20 Gillian平时的工作内容

    32:17 Gillian在工作中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方面

    36:15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策展人?咱们 i 人还有没有希望?

    37:23 在Gillian看来,博物馆工作比高校更香吗?

    45:28 博物馆策展人最不喜欢被问到的问题

    48:53 如何像内行一样看展:通过展示牌揭秘收藏史

    52:15 防火重于防盗,防盗最怕家贼:大英博物馆重大盗窃案件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小宇宙 喜马拉雅 荔枝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看吧,该放的假总是要放的!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小宇宙 喜马拉雅 荔枝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早听说博士毕业求职已经卷到中学了,事实真是如此吗?主播Zeyuan现身说法,聊聊海归博士与国内二线城市的国际高中之间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01:00 大陆国际学校的三种类型以及主流国际课程

    08:20 Zeyuan神奇的求职经历

    16:56 海归博士背景到底是不是加分项?

    21:45 Zeyuan当时的工作内容:行政+教学两手抓

    26:18 博士期间的学术训练对这份工作的两大帮助

    32:31 教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差别在哪里

    36:20 同时服务学生和家长两个客户

    40:25 除了教学之外还要“育人”?育人怎么育?

    45:02 关于工作时长

    46:24 国际中学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49:16 工作量和薪资待遇与高校教职相比如何?

    1:00:14 职业上升空间=对标企业高管

    1:05:35 近年来国际学校频频暴雷,这条赛道还靠谱吗

    1:09:30 最后的离职原因究竟是?

    1:14:22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这个行业?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一期欲鸽未鸽的节目,随便聊聊。


    句型:

    Somebody does…, doing…

    例子:

    This paper explores Phenomenon X, using Method Y.

    为什么说这个句型要慎用?什么时候才适合用?


    写作课咨询请加:ze2yuan1


    ———————————————

    本期主播: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又是开学季,两个已经离开了校园的人也来凑一波热闹,聊聊当年初到美国留学时感受到的槽点。


    别错过最后的小彩蛋


    00:51 关于M记和K记

    06:02 关于小费

    15:59 关于支票

    18:19 关于快递

    26:28 关于出行

    30:44 关于安全

    37:21 关于生活习惯

    45:09 关于求生欲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 随机掉落的番外,集合了Ep68部分未收录片段。

    【音乐】

    嘉宾马帅(aka 行走的曲库)点播:

    Rina Sawayama, Catch Me in the Air

    Marina, Man’s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