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1993年《楊逵.鵝媽媽出嫁》音樂會為台灣音樂史寫下珍貴的一頁。文學發聲、全台語搖滾音樂會,都為華語流行樂壇帶來了新開創。這場音樂會充滿了楊逵精神,也有社運青年關懷,在清一色演唱歌手都是男性中,有一位女性現身,她創作、演唱了〈春光關不住〉,以溫柔又堅定的聲音唱出楊逵的反骨精神。即便到了2021年,當嘉義「阮劇團」演出《十誡》時,也用她的歌聲代表行經地獄時的撫慰天使聲音,這麼有魅力的聲音背後是什麼樣的歌者?這集我們就來訪問這位特別的歌手,黃靜雅。 🎙️本集最後,靜雅將繼續以台語文唸讀,分享楊逵文章〈墾園記〉精選段落。 主持人與來賓簡介 ⛏️ 主持人: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來賓:黃靜雅 台南市人,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碩士(主修大氣環境),著有《台灣天氣變變變》(合著),譯有《看雲趣》、《觀念地球科學》(合譯)、《第六次大滅絕》、《如果這樣,會怎樣?》、《薩克斯自傳》、《愛因斯坦最大的錯誤》、《解密雙螺旋》等,曾獲第八屆、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翻譯類佳作。 除了大氣科學專長,也曾出版音樂專輯「看月娘」、「生活是一條歌」;創作兒童音樂專輯「春天佇陀位」、「幸福的孩子愛唱歌」、「最棒的就是你」等。曾獲金曲獎傳統藝術類最佳作詞人獎、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2002年之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從小就愛討論的魏揚,造就了擅於獨立思考的特質。這集曾經是黑島青的魏揚和母親楊翠將一起回顧318(太陽花)學運前後的運動歷程和實踐過程,並回應了楊逵當年的內在精神。魏揚也將在這集與大家分享他心中這場318到323社會運動與當代台灣社會的關係,也聊聊他經歷過政治工作後,如何選擇實踐路徑。節目最後將回過頭來分享他當年在楊逵文學音樂節時與信允合作的歌曲〈愚公幾代〉時,詩詞創作的當下心境。 🧬本集最後,請魏揚將繼續以台語文唸讀,分享這首與楊逵對話的詩詞創作〈愚公幾代過去〉精選段落。 ( 王信允/魏揚|愚公幾代 https://youtu.be/49-vfjBZpPU?si=zBSTbj_EXOHm3L-A ) ⛏️ 主持人: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本集來賓: 魏揚,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碩士、台灣大學博士研究生。楊逵外曾孫,楊翠之子,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異議人士魏廷朝則為魏揚叔公。曾為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參與323佔領行政院行動,2017年加入社會民主黨並出任政策部專員。楊逵文學音樂節時創作詩詞〈愚公幾代過去〉,首度以創作與楊逵對話,由王信允譜曲、演唱;2023年「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音樂會上同台重新編曲發表。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Saknas det avsnitt?
-
🧬楊逵一生不畏強權、不戀權貴,一路往充滿浪漫理想的道路邁進;他的孫女楊翠,也承繼著祖父的精神,以溫柔和草根的堅定交揉在書寫創作、投身教育、轉型正義社會實踐上;而非常特別的這一集,首度邀請到了楊逵的外曾孫、楊翠的兒子魏揚同堂錄節目,談談他們心中的楊逵以及家族血脈給予自己的力量。也請和上一集來賓信允同世代的魏揚,談談當年如何在一起楊逵文學音樂節行動中,分頭進入大學校園,用自己的時代經驗,回頭聽楊逵、說楊逵。 🧬本集最後,請魏揚以台語文唸讀當年楊逵文學音樂節時,具有時代感的、與楊逵對話的詩詞創作〈愚公幾代過去〉。 ⛏️ 主持人: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本集來賓: 魏揚,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碩士、台灣大學博士研究生。楊逵外曾孫,楊翠之子,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異議人士魏廷朝則為魏揚叔公。曾為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參與323佔領行政院行動,2017年加入社會民主黨並出任政策部專員。楊逵文學音樂節時創作詩詞〈愚公幾代過去〉,首度以創作與楊逵對話,由王信允譜曲、演唱;2023年「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音樂會上同台重新編曲發表。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王信允、張嘉祥兩位文學音樂創作的新聲代,都曾因為三十年前台灣第一張文學發聲「鵝媽媽出嫁」專輯受到啟發,也都是楊翠老師的「資深學生」,受老師影響極深;楊逵的精神,召喚著兩位新世代「行動者」的老靈魂;本集我們接續一起來聽聽小師兄信允以「楊逵文學音樂節」推動「楊逵文教協會」和楊逵東海花園保存的行動路徑。以及小師弟嘉祥創立「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背後少為人知的心像風景、創作靈光與繼續前行的行動願景。 🌱也讓我們一起敲碗,希望明年新聲代的集結有新的楊逵文學音樂的產出囉。本集最後加碼請嘉祥以台語文唸讀楊逵的《剁柴囝仔》,這篇小說精彩段落唷。完整有聲書請搜尋前衛出版社《春光閘袂離:楊逵經典台文有聲讀本》。 ⛏️ 主持人: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本集來賓: 王信允,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立法院國會助理,立委辦公室執行秘書、副主任等。現任楊逵文教協會理事、台灣中社秘書長、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專業顧問、國家交響樂團諮詢委員、台灣茶藝文化學會執行長等。現專職除了持續投入文化政策與政治工作外,也為台灣文史獨立策展人、台灣茶藝文化講師與中華花藝教授;創作生產斜槓文字、詞曲、花道藝術、肢體劇場、科技互動展示設計、文化觀察評論等領域。 張嘉祥,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畢業,目前就讀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嘉義民雄人,火燒庄張炳鴻之孫。從事音樂製作及創作、文學創作、Podcast主持等。現為「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負責人、台語獨立樂團「裝咖人Tsng-kha-lâng」團長、Podcast《台灣熱炒店》節目主持人。2021年出版《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專輯,入圍第33屆金曲獎最佳新人。曾獲文化部110年度青年創作獎勵、文化部110年度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計畫補助、文化部110年度語言友善環境及創作應用補助等。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993年《楊逵.鵝媽媽出嫁》音樂會寫下了台灣文學發聲新里程碑,直至今日仍是時代標竿;2023年《楊逵.鵝媽媽出嫁》三十周年復刻版音樂會,不但邀來原班人馬重聚,也多了新血吳志寧、王信允、張嘉祥、朱雨民等歌手、樂手演出。其中,信允和嘉祥都是楊翠老師的學生,在台灣文學傳承與社會實踐歷程上都有令人動容的投入。本集將訪問同門的小師兄信允、小師弟嘉祥,談談他們不同時期與楊翠老師在校園交會的點點滴滴,也談談他們在音樂創作與楊逵文學上的邂逅、當代楊逵精神的連結。 🌱本集最後加碼請信允以台語文唸讀〈春光閘袂離〉(〈壓不扁的玫瑰〉)的精彩段落唷。完整有聲書請搜尋前衛出版社《春光閘袂離:楊逵經典台文有聲讀本》。 ⛏️ 主持人: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本集來賓: 王信允,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立法院國會助理,立委辦公室執行秘書、副主任等。現任楊逵文教協會理事、台灣中社秘書長、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專業顧問、台灣茶藝文化學會執行長等。現專職除了持續投入文化政策與政治工作外,也為台灣文史獨立策展人、台灣茶藝文化講師與中華花藝教授;創作生產斜槓文字、詞曲、花道藝術、肢體劇場、科技互動展示設計、文化觀察評論等領域。 張嘉祥,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畢業,目前就讀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嘉義民雄人,火燒庄張炳鴻之孫。從事音樂製作及創作、文學創作、Podcast主持等。現為「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負責人、台語獨立樂團「裝咖人Tsng-kha-lâng」團長、Podcast《台灣熱炒店》節目主持人。2021年出版《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專輯,入圍第33屆金曲獎最佳新人。曾獲文化部110年度青年創作獎勵、文化部110年度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計畫補助、文化部110年度語言友善環境及創作應用補助等。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去年底楊逵《鵝媽媽出嫁》三十周年復刻版音樂會再次感動了許多人。本集我們繼續邀請跨這三十年重要音樂會推手&參與者朱約信、陳淳杰老師來分享精采的籌備花絮、創作軌跡和動人的心路歷程點點滴滴。談笑中這些動人的詞曲、土地的芬芳和楊逵的身影再次召喚每個時代愚公們的繼續前進,繼續創作下個世代。 ☀️本集最後請陳淳杰老師唸讀楊逵《綠島家書》中〈我未曾落過伍〉這篇書信。推薦閱讀完整內容,請搜尋大塊文化出版《綠島家書:沉埋二十年的楊逵心事》。 ⛏️ 主持人: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本集來賓: 豬頭皮,本名朱約信,台灣音樂創作人、歌手,是新台語歌運動的成員之一。目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長老。2005年至2013年擔任真理大學通識學院兼職副教授。2023年「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音樂會專輯重要推手與製作人。 陳淳杰,台大電機博士斜槓歌手,為音契、榮光、八角塔等合唱團主力團員。現為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教授邏輯電路設計、電腦輔助類比電路設計、混合訊號積體電路設計、射頻積體電路設計等。曾參與《辦桌》、《楊逵—鵝媽媽出嫁》、《鯨魚的歌聲》、《黃色聖誕》、《美麗之島、人之島》、「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等合輯演唱。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 2023年對楊逵最有意義的一件事,絕對是《楊逵.鵝媽媽出嫁》復刻版音樂會三十年後再現。不只對家屬和協會有意義,也是對文學發聲、台語搖滾運動三十年後的一場回顧。在1993年當年,水晶唱片的搖滾歌手們帶著社運青年的使命感,與社運老靈魂文學家楊逵的一場相遇,這場音樂會最大的靈魂人物就是製作人朱約信,沒有他就沒有這場音樂會,而陳淳杰則是音樂會的靈魂歌手,他優美的歌聲讓楊逵的真善美傳遞到四方。這集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兩位歌手,一起來談談他們三十年前與楊逵文學音樂的交會。 ☀️ 訪問最後將會聽到朱約信老師講古〈鵝媽媽出嫁〉的精彩片段唷。完整有聲書請搜尋前衛出版社《春光閘袂離:楊逵經典台文有聲讀本》。 ⛏️ 主持人: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本集來賓: 豬頭皮,本名朱約信,台灣音樂創作人、歌手,是新台語歌運動的成員之一。目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長老。2005年至2013年擔任真理大學通識學院兼職副教授。2023年「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音樂會專輯重要推手與製作人。 陳淳杰,台大電機博士斜槓歌手,為音契、榮光、八角塔等合唱團主力團員。現為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教授邏輯電路設計、電腦輔助類比電路設計、混合訊號積體電路設計、射頻積體電路設計等。曾參與《辦桌》、《楊逵—鵝媽媽出嫁》、《鯨魚的歌聲》、《黃色聖誕》、《美麗之島、人之島》、「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等合輯演唱。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再次回到 向陽 談楊逵的時光廊道裡。歲月悠悠,在向陽老師與楊翠老師的漫談中,我們再次感受到楊逵文學中的溫潤與盼望。本集節目,我們除了聽到向陽老師回憶楊逵的點滴,也將進入向陽詩人胸懷,聽見他對生命的期許以及如何度過生命難關的錦囊妙計,精彩內容都在這集〈與楊逵的回憶與交集—專訪詩人向陽(下)〉囉。 ● 訪問最後將會聽到向陽老師親自朗讀向陽老師寫楊逵的詩作〈寫佇土地的心肝頂〉唷。 主持人: 楊翠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 來賓:向陽 向陽(1955年5月7日—),本名林淇瀁,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人,台灣作家。除了以詩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在身分上,他是詩人、作家,也是作詞人、政治評論家。現任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十屆董事長。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千呼萬喚,本週終於邀請到向陽老師來節目坐坐了!向陽老師豐富的生命經歷也呈顯在詩寫的多面向與關懷;和楊逵一樣,立定當代社會,以書寫作為社會實踐的路徑;教職一個段落後,老師去年更擔任起國藝會第十屆董事長。今天,我們將透過向陽老師的回憶,走入他與楊逵相遇的點點滴滴,看詩人的真性情與楊逵的珍貴側影! ● 訪問最後將會聽到向陽老師親自朗讀楊逵詩作〈臺灣美麗島外一章〉唷。 主持人: 楊翠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 來賓:向陽 向陽(1955年5月7日—),本名林淇瀁,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人,台灣作家。除了以詩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在身分上,他是詩人、作家,也是作詞人、政治評論家。現任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十屆董事長。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本集簡介 接續上集精彩的內容,本集楊翠老師將繼續專訪吳晟老師,聚焦在〈和平宣言——致楊建〉這首詩的創作故事。這首詩不但是 吳晟 老師對受難者家屬的詩人關懷,更有吳晟老師小兒子歌手 吳志寧 譜成曲,由吳晟老師大兒子 吳賢寧 以深厚的台文基礎翻譯成台文,收錄於前衛出版《春光閘袂離:楊逵經典台文有聲讀本》。一首詩父子三人的傾心創作,精彩的幕後花絮都在本集唷! ●節目介紹 楊逵一生傳奇,以文學家之姿投入社運,為底層發聲、面對社會不公義勇於直面對抗,也成為當代受人景仰的文學家與社運家。然而伴隨楊逵一生抵抗的背後,他的家人成為政治受難者的家屬,又面臨了怎麼樣的可能與壓力,如何在苦難與光環中成就自己完整的生命?本集特別邀請到作家吳晟,由楊翠老師專訪吳晟,在訪談同時也是對談中,聽吳晟老師分享他寫下〈和平宣言——致楊建〉的出發點,也聽他談與楊逵、楊逵家屬交會的點滴故事。 ● 訪問最後將會聽到吳晟老師親自朗讀詩句開頭,完整吳晟老師〈和平宣言——致楊建〉朗讀也敬請期待推出唷。 主持人: 楊翠 楊翠,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暨系主任。 來賓:吳晟 1944年9月8日生於台南州嘉義郡小梅庄大草埔,世居彰化縣溪州鄉小村庄。屏東農專畜牧科畢業。曾任彰化縣溪州國中教師、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1980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現已退休,專事耕讀。 創作文類以詩與散文為主。創作起步甚早,初二以16歲之齡寫詩至今。對大地鄉土的認同,以精神的關懷和身體力行並重,筆觸真誠樸實,以大自然和現實社會為文學依歸,詩情動人,傳達濃厚的鄉土關懷,近年更以實際行動捍衛農及生態權益,對濁水溪風土、民情與自然環境的貢獻,樹立了台灣知識分子身體力行、關愛鄉土的典範,被視為「農民詩人」、「有機知識分子」。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楊逵一生傳奇,以文學家之姿投入社運,為底層發聲、面對社會不公義勇於直面對抗,也成為當代受人景仰的文學家與社運家。然而伴隨楊逵一生抵抗的背後,他的家人成為政治受難者的家屬,又面臨了怎麼樣的可能與壓力,如何在苦難與光環中成就自己完整的生命?本集特別邀請到作家吳晟,由楊翠老師專訪吳晟,在訪談同時也是對談中,聽吳晟老師分享他寫下〈和平宣言——致楊建〉的出發點,也聽他談與楊逵、楊逵家屬交會的點滴故事。 ● 訪問最後將會聽到吳晟老師親自朗讀詩句開頭,完整吳晟老師〈和平宣言——致楊建〉朗讀也敬請期待推出唷。 主持人: 楊翠 楊翠1962年10月13日出生,為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 來賓:吳晟 1944年9月8日生於台南州嘉義郡小梅庄大草埔,世居彰化縣溪州鄉小村庄。屏東農專畜牧科畢業。曾任彰化縣溪州國中教師、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1980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現已退休,專事耕讀。 創作文類以詩與散文為主。創作起步甚早,初二以16歲之齡寫詩至今。對大地鄉土的認同,以精神的關懷和身體力行並重,筆觸真誠樸實,以大自然和現實社會為文學依歸,詩情動人,傳達濃厚的鄉土關懷,近年更以實際行動捍衛農及生態權益,對濁水溪風土、民情與自然環境的貢獻,樹立了台灣知識分子身體力行、關愛鄉土的典範,被視為「農民詩人」、「有機知識分子」。 ●總策劃:楊逵文教協會 ●製作: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蕭青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