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特别感谢陈姐姐的鼓励,以后每一个字我会更加注意发音。今天重新录了《论语.八佾篇》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诗曰:衣锦尚炯。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斧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子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遒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