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2021 年聖誕節前夕,她收到來自台北市婦幼隊警察人員的來信,告知她可能是偷拍受害者。偷拍者調查她的公開行程,並潛入現場公廁進行偷拍,之後將影片附加她的社群帳號、身分等打包上網販售。
她是張希慈,她是一位作家、NGO 工作者,她從北一女、台大畢業後開始創業,她從沒有想過,在她追求她夢想中的生活時,她得承擔其中的「職業風險」——有人會因此盯上她,並且將她作為攻擊、意淫的對象。
她如何決定公開被偷拍事件?她一路所承受的壓力、遭遇的善意與惡意,她內心的轉折又是什麼?她有後悔過嗎?
她最後提到,今天自己有機會拿麥克風說話,她想對其他也有相同遭遇的人知道,「性暴力的根本是剝奪了你的自主權,而你怎麼回應這個事件也是你的自主權;你要讓人知道、要報警,或者不要,都是你的權利。沒有哪個比較好,或比較應該。」
【知識小單元】遇到偷拍該怎麼處理?
如果可以請立即收集或保留證據,例如收到對方偷拍影像、拍下針孔的位置、看到對方正在拍攝行為,並進行報警;因為警察才能進行調查、聲請保全證據扣取對方偷拍的工具和影像,也才有公權力可以調取被偷拍的公共場所監視器畫面。若是發生在公共場所,可以大叫制止,或請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協助處理。若確定有被偷拍,但你考慮種種原因不想報警,可以告知對方,以他的行為已經違法,並要求對方把影像刪除。記得,要刪兩次 (第二次是資源回收資料夾),同時可以記住對方的名字和通訊方式。若是認識的朋友或親密性關係者,可以要求刪除外,可以請其書寫切結書,以確保其刪除且日後不會散佈。本集重點:
02:16 2021 年聖誕節前夕,我收到台北市婦幼隊的來信.......
08:07 沒人告訴我,這是我要追求我想要的生活,我要承擔的事
13:56 性暴力倖存者,共同經歷的「失語」過程
18:36 公開被偷拍經驗後,我得到這些來訊
24:52「教育還是我現在看待性暴力的根本解法」
29:37 沒有哪種做法比較好,或者比較「應該」
32:10【小單元】杜瑛秋社工師:遇到偷拍該怎麼處理?
【本節目為「臺北市社會局」委託鏡好鏡製播】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劉寶苓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我們經常以譴責的角度討論偷拍加害者,然而面對社會上偷拍事件的增加,比起責備,也許更需要去了解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些行為,以及如何進行溝通。
本集邀請到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社工師杜瑛秋來到現場,她過去接觸過不少偷拍受害者個案,就她的觀察,偷拍者常見的手法有哪些?他們為什麼想做這些事?以心理學角度看,除了得到性滿足,也包含透過偷拍緊張刺激的過程紓壓,或有些人已經到了強迫性行為,看到了就想拍。
然而,常常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偷拍的法律規範也不是太了解。譬如,我只是看到一個人很漂亮、想留作紀念,這樣也不行嗎?我只是拍他的人、沒拍到私密處,有違法什麼規定嗎?或者說,我只是拍,沒有上傳,也可能觸法嗎?
【知識小單元】偷拍會構成哪些法律問題?
本集重點:
02:35 偷拍者常用的手法有哪些?
09:19 偷拍心理學:他們為什麼想做這些事?
15:10 「只是覺得他很漂亮,想拍照紀念」這樣有犯法嗎?
18:56 在街上發現有人偷拍自己,你理當有權利制止
22:29 若已經有偷拍上癮行為,想給你的建議
30:16【小單元】杜瑛秋社工師:偷拍會構成哪些法律問題?【本節目為「臺北市社會局」委託鏡好鏡製播】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劉寶苓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Saknas det avsnitt?
-
在人手一機的數位時代,是否導致了偷拍事件的增加?這樣的現象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偷拍者為什麼覺得自己有權利做這件事?
本集邀請到長期關注數位性暴力的政大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以社會文化的角度討論包含「偷拍者」與「被偷拍者」間的權力關係,以及數位媒體倫理。
她提到,當我們習慣隨處可拍,拍完了就放上臉書、拼命賺點閱;當整體社會以娛樂角度看待影像的重製、加註、上傳,只要可拍,其實就無所謂「偷」﹔「這個節目的名稱叫『你的鏡頭我的痛』,但當代每個人最深刻的經驗是『我的鏡頭我驕傲』。」
她也觀察到被偷拍者往往被偷走的不只是影像,還有聲音;他們的經驗經常是,如果說出來了,有人真的可以理解嗎?作為旁觀者,社會大眾仍大多不認為偷拍屬於公共安全範疇。然而,今天你關注受害者,其實就是關注自己明天如廁的安全。
【知識小單元】如何預防自己被偷拍?
本集重點:
02:41 偷拍事件愈來愈多?只要有手機可拍就無所謂「偷」
06:11「犯罪者的娛樂已經不只是要看肉體,是要有控制權」
10:42 今天關注他,就是關注自己明天如廁的安全
13:40 「只是拍照、沒少你一塊肉,哪有傷害你」
22:23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高度警戒「被偷拍」已成集體經驗
27:20 如果在「你的鏡頭我的痛」之前,是「我的鏡頭我驕傲」
29:54【知識小單元】杜瑛秋社工師:如何預防自己被偷拍?
【本節目為「臺北市社會局」委託鏡好鏡製播】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劉寶苓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