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感谢这次的嘉宾:狮子妹妹
我先为她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从浙江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转专业申请到了fit(纽约时装学院)的服装设计研究生,最近又在攻读人类学博士。(是我的聪明朋友!)
她这段时间同时与【Veritas唯理】合作新开了一门线上课程,从时尚的角度探索当下中国青年自我的身份性,以及我们如何摆脱后资本主义符号世界的商品崇拜困境,着手构建自己的时尚语言。
这期播客的中心思想是讨论了我们需要警惕我们在被什么控制,被什么影响,当所有东西都在变化的时候,什么东西可以留下来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们从如下几点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1.我们的审美是被什么构建的?我们真的能够确认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是由自己选择的吗?
我们从互联网如何影响观众,服装流行趋势如何影响买家的审美选择为例讨论了以上问题。
2.如何去判断一件作品是否能够担得上“艺术”,我们用什么角度来判断这个作品是否优秀?诚恳,去感受这个作品是否诚恳,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感受力能够区分作者在做这个作品时的心态以及他是否足够对这个作品负责。
3.积极地去寻找自己的身份性,主播小林以自己为例,剖析了她是如何层层递进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思想,如何一步步的确认自己的身份。
4.当代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性”的表演,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够了解国家的文化,那我们的文化性应该如何传承。
(对了 狮子在播客中提到的“伊壁鲁鸠”为口误,更改为伊壁鸠鲁。
感谢大家的收听~
推荐书单:
《景观社会》—— 居伊·德博
《中国文化的精神》—— 许倬云
《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 周宪
《文化间的理论旅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 周宪
《从酒神狂欢到道家的意境——批判后现代文化》—— 梁燕城
《文化研究关键词》——汪民安 -
本期节目谢谢嘉宾Logan与Kid.
Kid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在听到上期的节目前他一直在探索与挖掘与恋物癖的种种,在各个新闻媒体中听到了百分之一百关于恋物癖的讨论,他对于恋物癖也有一些想要添加与补充的问题,非常欢迎他来节目中做客和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讨论了:
1.为什么会从本带来安全感的妈妈的感觉的皮衣演化成了性爱好?
2.认为恋物癖是病是因为害怕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害怕自己不被伴侣接受。
3.批判新闻媒体使用主观偏见进行小众群体报道。
4.正常?不正常?如何界定?
5.像爱自己包容自己一样去爱别人,从标签中跳跃,去面对一个真实的人,才是真正的尊重别人。
5.东亚性导致我们在“做自己”“爱自己”时会担心别人的眼光以及爱自己的人是否会受伤。
6.爱自己是需要勇气的。
小林有一些想说的:
非常希望大家能够一起讨论交流,也希望我们的交流能够鼓励到一些少数群体去面对真实的自我。以及希望本期节目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或者是批判也可以,都可以将你们的想法留在评论区。
-
Saknas det avsnitt?
-
这一次的采访对象Logan是一位恋物癖者,他喜欢穿女装尤其是对皮衣有独特的情节。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我的朋友在高铁站相识,原因是因为我朋友当时穿了皮衣。朋友把这次经历告诉我后我非常感兴趣的向她取得了logan的联系方式,所以在认识的五个月后,我们进行了这次深度交谈。
Logan是一位很有分享欲的朋友,通过我们这次的聊天,我想我们对彼此都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与了解,他在本次录制中介绍了为什么他会对皮衣有特殊情结,以及他对自己的性别认知的怀疑,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以及与女朋友的伤害与照顾,我们同时也对他的identity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背景音乐: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Que Sera, Sera)
-
这次的嘉宾是b站时尚区博主——ding刺猬
她在这次的播客中会与我们分享时尚是如何占据了她的学习与生活
为什么想要成为up主?
服装设计学生与时尚博主的身份是如何相辅相成的?
面对不同平台的差异性,她又是如何分析与取舍的?
-
本期从男女思维差异引入,共同探讨了以下几个现象:
女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呢?我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放下这个问题,还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男生:我怎么要面对这么多问题?还是抱怨一下比较方便。
女生:但你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某一刻还是要解决啊。
男生:所以到这一步就结束了。
以及,
研究生报考明明女生成绩更好,但为何男生只需要进了复试就能有更高的录取概率?
女权是新时代的女德吗?
女权应该要收彩礼吗?结婚是资源并购还是合伙创业呢?
女生只要足够强,就能不被厌吗? -
没事做的可以听 有事做的请移步 不要浪费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