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第二個單元來聊聊「大火肆虐中的洛杉磯蓋提美術館」。洛杉磯大火令人觸目驚心的新聞中,也包括位於災區、岌岌可危的蓋提別墅美術館(Getty Villa),還好美術館因為事前做足了萬全的準備而倖免於難。到底美術館做了什麼防備措施呢?又為何美術館行有餘力,還可以資助洛杉磯地區受難的藝術家與藝文機構呢?
大火毀滅了許多人的家園,甚至失去親友,在大自然的災害中,人類何其渺小、何其無助。祈祝大火帶來的災情快快結束,洛杉磯早日復原,並以更充分的準備,面對未來的挑戰。
BGM: Esther Abrami, “No. 6 In My Dreams”, 取自YouTube Audio 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文小筆記
第一個單元是「再探維美爾」。
睿思已經幾次在節目中聊過荷蘭17世紀畫家Vermeer,今天再來聊聊一部精彩的紀錄片「靠近維美爾」(Close to Vermeer)。紀錄片跟著去年荷蘭國家博物館Vermeer大展的策展人的腳步,尋訪各大公私博物館典藏,過程中有時要面對被拒絕的挫折,有時無法辨別作品的真偽而心生困惑,有時卻又欣喜獲得新的研究成果與洞見,最後終於一步一腳印集結多達28件作品,推出空前絕後的維美爾大展。而一檔好的展覽,是否真的足以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呢?
BGM: Doug Maxwell/Media Right Productions, “Renaissance Castle” ,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Saknas det avsnitt?
-
#漫遊博物館
今天來聊聊奇美博物館正在展示的「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展,以奇美的典藏畫作,討論16、17世紀荷蘭黃金時期畫家的養成、當時流行的繪畫主題,以及「揭密」掩藏在層層油彩之下的秘密,這些秘密可是奇美團隊過去12年來,經由科學檢測而慢慢發現、累積的成果。如果您好奇畫家的養成、油畫的繪畫過程,以及顏料下到底藏了什麼秘密,可千萬別錯過這檔展覽喔。
BGM: Aaron Kenny, “A Baroque Letter”,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文小筆記
歷經5年多,投入2000名人力,花費鉅資修復的巴黎聖母院,終於在12月7日重新對外開放。大家一定對於2019年的那場大火記憶猶新吧?大火吞沒了聖母院的建築,巴黎市民齊集於聖母院附近,齊聲禱告與頌唱聖歌,歷經5小時的煎熬之後,大火才終於撲滅,但原本的聖母院已經面目全非了。還好眾志成城,巴黎聖母院終於又重新對外開放。開幕式當天冠蓋雲集,但真正的英雄是當時的打火英雄與後來的修復匠人,而真正的明星則無庸置疑地,是800歲、浴火重生、煥然一新的聖母院。
BGM: Aaron Kenny, “Parisian Cafe” (CC By-4.0),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文小筆記
歷經5年多,投入2000名人力,花費鉅資修復的巴黎聖母院,終於在12月7日重新對外開放。大家一定對於2019年的那場大火記憶猶新吧?大火吞沒了聖母院的建築,巴黎市民齊集於聖母院附近,齊聲禱告與頌唱聖歌,歷經5小時的煎熬之後,大火才終於撲滅,但原本的聖母院已經面目全非了。還好眾志成城,巴黎聖母院終於又重新對外開放。開幕式當天冠蓋雲集,但真正的英雄是當時的打火英雄與後來的修復匠人,而真正的明星則無庸置疑地,是800歲、浴火重生、煥然一新的聖母院。
BGM: Aaron Kenny, “Parisian Cafe” (CC By-4.0),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漫遊博物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Special.aspx?id=779)整理了過去百年的膠彩畫發展歷程,展出作品包括日治時期的鄉原古統、陳進、郭雪湖、林玉山等,及當代畫家的作品,展場還設有「膠彩自習室」,讓觀眾體驗畫膠彩。但展名為何是「喧囂的孤獨」呢?膠彩畫、日本畫、東洋畫三個名詞又是否相同呢?
BGM: Aaron Kenny, “Love Letter” (CC By-4.0),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她」的聊天室
最近因為NHK正在播出的,以紫式部 為主角的時代劇 「致光之君」,以及林水福教授重新翻譯源氏物語,加上10月號的《聯合文學》也以源氏物語為主題,於是,紫式部與源氏物語好像成了最近的熱門關鍵字。今天就來分享聯合文學的報導內容,聊聊這部文學鉅著如何影響日本文化、體現平安時期的美學,以及對女性史有何重要?
BGM: Moji, “Kaiseki cuisine” (no copyright music), 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mSiOkNwl0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文小筆記
博物館看似每天只處理風雅之事,但其實偶而也會碰到爭議事件、踢到鐵板,此時博物館可就得竭盡全力,發揮專業與大智慧了。這個單元來聊聊幾件博物館碰到的爭議事件,包括最近與常玉畫作有關的新聞、歷史博物館因為常玉畫作而捲入的訴訟事件,以及,連歷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館,例如大英博物館,其實也難以避開爭議,更難以兼顧理想與現實。
BGM: Chris Haugen, “Sunshine Samba” (CC By-4.0),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漫遊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經過6年的整修,終於在今年初重新對外開放。新的常設展意圖重新定位歷史博物館與現代臺灣社會的關係,但為何卻讓老粉絲看不習慣?甫下展的「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在暌違7年後首次展出旅法畫家常玉(1901-66)的畫作,而且這次也一併展出約略同時期留學法國的幾位藝術家的作品,讓我們對當時旅法、留法藝術家的不同風格有更豐富的認識。
BGM: Aaron Kenny, “Parisian Cafe” (CC By-4.0),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文小筆記
睿思之前曾經分享過荷蘭17世紀大畫家 #維美爾( #Vermeer )的展覽,最近又正好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收藏 #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 這幅Vermeer名作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與神經科學家合作,做了一系列的實驗,有一些關鍵的發現。他們除了觀察到觀眾在觀看這幅名畫時眼光皆會不約而同地聚焦於臉部,也發現觀看真跡時腦波的活動遠遠高於觀看複製品,後者以科學證明了參觀博物館展覽真的具備刺激腦波等實質效益,而且可以帶來”好心情“😊。
BGM: Alexander Nakarada, “Fantasy Motion” (royalty free music), 取自https://creatorchords.com/@anakarada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個單元介紹修復完成、重新開放的前輩作詞人 #李臨秋 的故居─ #臨秋居。李臨秋的詞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李詞」之稱,他與作曲家鄧雨賢合作的臺灣歌謠,應該算是家喻戶曉吧。逛逛臨秋居,可以遙想詞人當年創作的樣貌。此外,睿思前一陣子也參加了 #埕樂通 的導覽,由家族後人親自分享住在這棟迪化街老宅中的生活經驗。而最近衡陽路/博愛路口的 #菊元百貨 舊址,正發起「守護城中、再現菊元」活動,以展覽重現日治時期菊元百貨的樣貌。這個單元就來聊聊這些日治時期的古建物。
BGM: Chris Haugen, “Hannah’s Song” (CC By-4.0),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漫遊博物館
第一個單元介紹故宮正在展出的、珠光閃閃的「大美不言」展。這是故宮、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梵克雅寶珠寶三方合作的展覽,三個館舍各顯神通,各自選出彼此呼應的展品。不管您想看閃耀華麗的珠寶、炫目鮮麗的色彩、或是神乎其技的技術,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展品。雖然「大美不言」──真正的美無須文字語言的描述,還是來聽聽睿思聊聊展覽有哪些好看的展件吧。
BGM: Chris Haugen, “Sunshine Samba” (CC By-4.0),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文小筆記
3月的京都奈良之行,讓睿思深切體認對於日本神道的理解實在太有限,因此近期參考了日本古神話研究學者平藤喜久子教授撰寫的《日本神樣解剖圖鑑》,多增加了一些知識。今天來聊聊神社中必備的鳥居、注連繩的起源,以及天照大神等幾位神祇的故事,希望對您未來參訪日本神社時有些幫助。但睿思也不禁好奇,這些故事到底是神話,是古歷史,還是真假參半呢?
BGM: Scott Buckley, “Growing up” (CC By- 4.0), 取自www.scottbuckley.com.au/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個單元介紹桃園市立美術館的橫山書法藝術館正在展出的韓國現、當代書藝展。韓國的書法家在20世紀上半葉提出了「書藝」這個概念形容現代的韓國書法,與中國傳統慣用的「書法」、日本的「書道」不同,只差一個字,但對於韓國書法的發展影響深遠。展覽中呈現了現代、當代的韓國書法家如何從傳統中創新,如何既寫漢字又寫韓文,並從材料、技法、跨媒材/跨領域創作中發展出獨特的韓式書藝。今天也聊聊「橫山書法藝術館」的建築特色。
BGM: Aaron Kenny, “In the temple garden”(CC By-4.0), 取自YouTube Audio Librar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漫遊博物館
Doug Maxwell, “Lao tzu erhu” (no copyright music),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Sappheiros, “Awake” (CC By-4.0), from https://stream.sappheirosmusic.com/awake;Aaron Kenny, “In the temple garden” (CC By-4.0), 取自YouTube Audio Library
第一個單元介紹故宮正在展出的「公主駕到」展,展覽從奏摺等清代文獻出發,爬梳公主的人生,發現清代公主或許享盡富貴榮華,但平均壽命居然只有26歲,而且從出生後在宮中的地位、結婚的對象、死後埋葬的地點與規格,甚至連婚後的居住地等這些人生大事全都由皇帝與宮廷作主,完全由不得自己。
BGM: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文小筆記
2024巴黎奧運的開幕式真是讓人看得目眩神迷,對法國這個文化、藝術、創意大國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運動賽事中也可以融入這麼多歷史、文化、藝術典故,而且既傳統又創新,還傳遞了自由、平等、博愛、團結、共融等訊息,讓人看得目不暇接。今天來聊聊開幕式表演中出現的藝術作品、美術館與博物館,以及這些橋段背後的可能含意。
BGM: Aaron Kenny, “Parisian Café” (no copyright music),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個單元介紹中正紀念堂正在展出,來自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的「怪獸與大自然的奇幻生物」展,展出博物館典藏的標本、模型,還加入了「怪獸與牠們的產物」系列電影的劇照、道具、影片,試圖找出小說電影中的虛構怪物與真實動物的連結,以此推廣生物多樣性與物種保育。自然史博物館擁有8000萬件的標本,這些標本是如何蒐集的呢?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黑暗歷史呢?
BGM: Chris Haugen, “Natural Light” (no copyright music),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漫遊博物館
Doug Maxwell, “Lao tzu erhu” (no copyright music),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Sappheiros, “Awake” (CC By-4.0), from https://stream.sappheirosmusic.com/awake;GoodBMusic, “Melody of nature” (CC By-3.0), from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
第一個單元介紹故宮正在展出的「看得見的紅樓夢」展,策展人認真比對小說中的各類物件,選擇故宮典藏文物中的相似文物,讓大家一飽眼福,想像一下賈府中的繁華風景。這些物件代表清朝權貴階級才能擁有的豪奢與極致品味,但其實也訴說了小說中人物的性格、命運,以及繁華過後的蒼涼。
BGM: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三個單元介紹梵谷 (Van Gogh) 的”長草地與蝴蝶”,此時梵谷住在法國南部聖雷米(St. Remi)的精神病院,因為病況嚴重被限制不得離開病房,因此只能從病房的窗戶遠眺風景,而畫下了視野受到侷限的窗外的草皮。梵谷畫出了百草叢生、蝴蝶飛舞、陽光普照的生意盎然,彷彿正在享受著這美好一日的戶外風光,讓人渾然不覺創作時,梵谷已逐步接近生命的尾聲。
BGM: Aaron Kenny, “Parisian Cafe” (no copyright music),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個單元介紹林布蘭(Rembrandt)63歲的自畫像。畫家不忌諱畫出自己老來的面容──眼袋明顯、眼皮垂墜、皺紋滿佈、膚色黯沉,這些「老態」反而成為畫家展示畫技的場域。他也成功畫出老年的林布蘭的眼睛──看似疲倦無神,卻又通透世事與人心,直視著觀者,讓人不捨得將眼神移開。
BGM: Aaron Kenny, “A Baroque Letter” (no copyright music), 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f4qsm90ohl0897kfwj9aj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Visa f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