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巧克力是許多人喜愛的甜食,但市面上真正天然的巧克力卻是少之又少,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如何辨識真正天然的巧克力。今天節目帶大家到位於土庫鎮上的「土庫驛可可莊園」,從巧克力的「媽」--可可樹開始介紹起,經過工作室繁複的十道工序,歷經至少一個半月的過程,才能將真正的巧克力送到消費者手上。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品嘗巧克力的酸甜之味吧! -
今天要帶大家去位在雲林縣口湖鄉的「好蝦冏男社」
一起聽蝦、抓蝦、聽蝦!重新感受熱鬧的赤腳季!
好蝦冏男社老闆李富正曾經分享
對的事情就堅持做下去!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讓雲林變成最好玩的地方!
-
老闆阿正如何結合智能科技養出肥美又健康的蝦?
銷到美國的乾燥蝦又有甚麼魅力呢?
快來聽聽看! -
Saknas det avsnitt?
-
雲林縣水林鄉被稱作 #開台第一庄
是台灣第一個漢人上岸開墾的地方
對於這裡貢獻最多的人物
就不得不提到 #顏思齊
這次節目特別邀請到水林鄉水北村的村長 #洪茂仁
與大家道來400年前水林鄉的故事…… -
為了推廣雲林詔安客語言文化,105年正式啟用的詔安客家文化館每年舉辦詔安十景攝影及寫生比賽,同時於年節期間也會辦理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讓來到館舍的人透過這個平台更認識詔安客文化,每年也舉辦詔安客語研習班,輔導考客語認證成績顯著。
詔安三寶之一的開口獅,一直是詔安文化的推廣重點,近期詔安客家文化館志工為了導覽,更親自學習製作開口獅。在節目中訪問到文化館負責人黃衍明主任,跟大家介紹館舍的各項活動及展出內容,以及館舍的建築意義,有別於以往的節目中中英雙語遊雲林,本集節目中特別邀請到二崙國小李幸妃老師指導主持人及聽眾說詔安客語,一起來跟著瑄瑄、Sangye學詔安客語囉! -
認真努力、踏實耕耘的口湖鄉,實在太美好♥口湖遊客中心經理蔡云姍,用將心比心的態度服務每個人,為家鄉小農們創立~甘苦人品牌,包含在地農特產及無菜單料理,從不放棄家鄉的她和這裏的夥伴們為口湖打造一個與外界連結的窗口,讓更多人認識口湖、愛上口湖♥♥♥
#宜梧滯洪池
#成龍溼地
#好蝦冏男社
#善水咖啡
#沐藝家
#甘苦人料理鲜美可口 -
#古坑從2003年舉辦第一年台灣咖啡節
到現在只要想到古坑,就會馬上聯想到咖啡
TGC搭著這班順風車
#2004年徐老闆夫婦從高雄回到古坑老家
從 #即溶咖啡 賣到 #滴濾式掛耳咖啡
與臺灣各地咖啡小農契約栽種
#將咖啡企業化管理
更在去年藉由 國發會的 #地方創生計畫
#推動咖啡的智慧農業
#減少人力又能準確監控數據
這有可能嗎? -
#你知道毛巾的故鄉是在虎尾嗎?
素有「#巾都」之稱的雲林縣虎尾鎮
曾經歷過七零年代臺灣毛巾產業的輝煌時期
後來因各種因素導致產業沒落
至今仍處於非常艱難的時期
#近年來13家傳承50年織造工藝的二代子弟們
肩負著上一輩的使命
共同打造出「#雲御織 YUNCLEAN TOWEL TAIWAN」的國家毛巾品牌
以「#品質」、「#品味」、「#品格」為核心價值
除了提升毛巾品質,讓觸感更輕柔、吸水力更好
更融入文創概念邁向「#DIT台灣設計」品牌精神
提供大家既優質又美觀的 #頂級毛巾 -
你喜歡吃糙米飯嗎?
現代人飲食講求健康,選擇營養成分較高的糙米作為代替白米飯的主食,但是論口感,其實是白米勝於糙米,玉山碾米廠為了讓糙米更好入口,精選稻穀「胚芽」與「糠層」部位,推出了臺灣獨家方便纖食產品-醬好糠。
時代變遷,碾米廠已經越來越少見,但是玉山碾米肩負著推動健康飲食與教育的使命,從民國42年一直經營到現在屹立不搖,這集節目瑄瑄與Sangye訪問到第三代經營者,與大家分享碾米廠於飲食上的意義。 -
西螺延平老街是早期水陸貨運交流的重鎮之一,裡頭大多是日據時代時所引進的巴洛克式風格建築,古色古香的街道中還保留六十多年前診所、茶行、旅社……等的外觀樣貌,而裡頭的捷發乾記茶莊更是現今西螺文化平台-螺陽文教基金會的所在地,今天瑄瑄跟Sangye要帶大家走入西螺老街,品嘗充滿西螺醬油與米香氣的九層粿,訪問到螺陽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何美慧,告訴大家要怎麼玩西螺!
-
馬蹄蛤是水產養殖達人曾界崇老闆於民國88年在雲嘉南海域發現即將瀕臨絕種的貝類─紅樹蜆,因體型像馬蹄,在2003年命名為「馬蹄蛤」,但牠其實是蜆類,也有蜆的營養成份,跟蛤礪不一樣喔!
自從馬蹄蛤主題館成立以來,不少人都想要嚐嚐這超大蜆的獨特鮮味及口感,尤其館區內處處可見的裝置藝術品都是出自老闆的巧思,這裡有好玩的蚵貝DIY活動、外面吃不到的雲林沿海美食、網美打卡拍照浪漫景點,讓人能夠消除生活中緊張繁忙帶來的疲勞,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一趟口湖馬蹄蛤主題館,好好放空吧! -
「一瓶醬油,一輩子的情分。」這是御鼎興醬油經營一甲子以來始終如一的初衷,他們堅持「手工柴燒」、「古法釀造」,為的就是要讓大家品嘗到令人難以忘懷、屬於西螺的好味道。
國際小鎮在雲林podcast節目第二站來到「御鼎興純手工柴燒黑豆醬油」,由瑄瑄、Sangye訪問到製醬第三代,帶大家了解老品牌如何以新的包裝、新的概念重新出發,更困難的是如何從競爭激烈的醬油業、堅持走自己的柴燒路呢? -
雲林縣是布袋戲的故鄉,大部份早期布袋戲團的戲偶都是出自於斗南「偶的家」戲偶文創園區,這是全台首座布袋戲偶觀光工廠,已設立五年多,園區設有戲偶製作工坊、DIY手作教室、戲偶工藝展場和文創賣場等。創立「偶的家」的「炎卿戲偶雕刻公司」是台灣極少數製作布袋戲偶的家傳統式家族事業,由第一代徐炎卿先生於1974年所創立,目前已傳承至第二代的徐家兄弟姊妹,並延續炎卿大師之精神,在布袋戲偶雕刻創作上努力經營,也為完成炎卿大師生前夢想而成立了布袋戲博物館。園區內除了有文創市集,還設有展場和迷你戲棚可以讓遊客拍照並與各式戲偶親近,亦展示全台最大和最小的布袋戲偶,以及各國戲偶,可說是認是布袋戲最好的地方,歡迎跟著瑄瑄、Sangye的腳步前往「偶的家」戲偶文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