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欢迎来到明鉴认知学苑。
上一讲我们留下一个奇怪的问题:作为作者的“曹雪芹”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难道这个名字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细看,其实这个名字不是像现在出版图书都必须署名的作者,不管是真名还是笔名,总有一个作者,而《红楼梦》当时并没有署名,否则就不会这么大费周折了。
而“曹雪芹”这个名字是从书里来的,我们节录书中的一段话: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这说的是什么?曹雪芹是拿到别人传下来的故事,只是一个编撰者,而不是作者,那么又何以认定曹雪芹就是作者呢?为什么不是空空道人呢?书里已经明确说了,大石上的话是由空空道人记下来的,而且自己还改名情僧,书名也由《石头记》改为《情僧录》,显然,《石头记》的名称是因为故事来源于大石头的记录,那么第一作者应该是这位空空道人、这位情僧。再不济,还有第二个经手人孔梅溪,这个不像空空道人那么虚无缥缈了,为什么作者就不能是孔梅溪呢?曹雪芹因为看到孔梅溪的《风月宝鉴》已经记载了空空道人之事,自己又重新编辑整理了《风月宝鉴》,改名为《金陵十二钗》,为什么一定认为作者就是曹雪芹呢?
因为认定了作者是曹雪芹,又因为成书的大概年代,这样反过来去查找当时的曹氏家族,而且还要是大家族,因为有一个前提假设,作者一定是经过荣华富贵的实际生活的,否则根本写不出来书里的那些细节,基于这样的假设,寻找到当时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曹氏家族,那么我们的作者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出自这个曹家了,其实后面的考证,是考证曹寅一家的情况。而这两点假设其实是存在漏洞的:一是,“曹雪芹”是不是真名本是未知,与曹寅一家到底有没有关系,也无人可知!二是,即便作者需要经过书中描述的大富大贵的实际生活也不必只能是接待过皇帝出巡的家族,之所以研究者非要往曹寅一家靠,还是因为假定作者是“曹雪芹”的缘故。可是为什么没人考证空空道人和孔梅溪呢?很简单,无从考证!
而且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红楼梦》的成书年代还要往前,只是在那个时间段被人陆续传播到市面上的,如果是这样,整个的研究时间点都错位了,硬往曹家生搬就更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书中说,曹雪芹给这部书起名《金陵十二钗》,那如果程伟元、高鹗在后面接着续写:“后又经程伟元、高鹗二人整理编撰成百二十回,并题名《红楼梦》。”那么我们是否必须承认程伟元和高鹗才是真正的作者呢?
其实,真正令人费解的是,此书流传之际根本未署作者姓名,哪怕是笔名也没有,后人只能通过这些间接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一种可能是当时作者有所避讳或者担心,以至于,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只能隐藏名姓。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理所当然地推断,曹雪芹是一个像空空道人、情僧、孔梅溪一样的虚名虚字,因为,如果根据袁枚或者脂砚斋等人的说法很容易就推测出作者是谁,那么作者隐藏名姓的目的岂不是在当时就被揭穿了?那这个作者隐藏自己的技巧实在是太拙劣了,而且这岂不是违背了作者想要隐藏的本意,所以从这儿倒是反证了脂砚斋等人根本不了解作者的想法,成了多事之人了(有研究认为后来出现的有脂砚斋等多人点评的版本可能本身就是后人伪造的),所以这个名字的信息一点也不比空空道人的名字传递的信息更多,甚至还不如另外两个人,也就是说,作者更可能是携大石入红尘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或者是其中的一个!(当然也只是虚名)
故事的开始就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遇见石头,大石经历红尘若许年之后回到大荒山,没有说是怎么回去的,但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当然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回去了,缘起缘终都是要有缘人去了结的。那么大石上的字迹又从何而来,总不能是石头自己刻上去的吧,最佳人选还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所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空空道人、孔梅溪和曹雪芹都可能是作者的名号,也都可能是作者的写作手法,真实作者确有其人,可惜现在还无法确定。所以,《红楼梦》的作者即便是叫曹雪芹,也很难说就是曹寅家族的人,现在的考证不仅没能证明,反而让人觉得更像是反证,因为如此搜集一个人的信息却还漏洞百出,按一般的判断,其实早已可以反证出曹雪芹不是曹家人的结论了。曹雪芹更可能是作者的笔名,所以,茫茫大士、空空道人、曹雪芹等几个名字对应的真实人物,也即真正的作者当然存在,却仍然未知,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而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在我们分析完之后,我相信大家定会有新的理解,这可能本就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设定,而不是传播中的意外缺失!
其实,《红楼梦》的谜团远不限于这些细枝末节,它的出现本身就很奇异。它的横空出世是将一块写满文字的大石扔到了世间,从此就不再离开,而是一下子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从而也存在于我们的历史之中了。在我看来,我们甚至可以用《红楼梦》作为划分人类历史的节点,把历史分为《红楼梦》出现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出现之后的历史。这话说的也太大了吧,再怎么样也只是一部小说而已,至于抬得这么高嘛,这样的疑问当然是合理的,也是一定要提出的质疑,不过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思考之后才能真正地回答和体会到。
回到作者的问题,《红楼梦》的作者当然是一位伟大的人,但《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伟大不在于作者到底是何人,曹雪芹又是何人,这些纠缠了所谓的红学界很久的梦魇应该让位于对作品本身的思考。其实,作者的伟大正是因为作品的伟大,而不是相反。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探讨的是还有没有更配得上这部作品的有价值的解读?
如果书友你是一位《红楼梦》的爱好者,请问你又是从哪个角度开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呢?
-
欢迎来到明鉴认知学苑。
《红楼梦》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它所包含的丰富营养来自几千年的文化基因。这棵大树以文学为主干,汇集了古典诗词、散文、戏曲等多种形式并融合统一,以故事为枝叶,散枝开叶表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警示为果实,警醒人们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以情感为脉络,关照世间的芸芸众生,而其根基在于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以儒道释为根基,滋养着整棵大树。
我们想要充分地理解《红楼梦》,就必须穿过繁枝茂叶,深入内里,并沿着脉络寻找到根源,看红楼不光是看故事,更是一个探寻世界和自我的心路历程。
从《红楼梦》问世以来,从始至今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如今依旧引人入胜。最令人惋惜的是作品最终没能修订完稿,徒留一份永远的遗憾。
不过围绕着作品还有太多的谜团一直无解,而最受关注的可以总结为四点:一是作品的成书年代难以确认;二是有无后四十回众说纷纭;三是即便对一本著作最基本的作者是谁竟也扑朔迷离;四是书中的故事按理已经写得很清楚,但到底是要讲什么却从始至今争论不休。
而《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大概在明末到清乾隆之间,距今不到三百年,为何留下了看似最不该成问题的问题呢?而且,在乾隆的年代,无论是书写手段、印刷技术、传播渠道早已成熟,与现代相比只是没有大规模的机器印刷而已。虽然当时的书写、印刷和传播不可能像现在的网络化、电子化那么便捷,但相比更早的甲骨、竹简那是天壤之别。加之中国人特别爱记录,历朝历代都要为上一代修史,不管褒贬都要记下来,中国的历史不仅全面而且连续。从古至今众多的历史人物都有很多的记载,不仅有出生年月,而且当时的生活起居,参与的重要事件都有记载。原则上,《红楼梦》四大谜团的前三个:成书年代、有无后四十回、作者是谁,都应该不成问题,可事实偏偏是至今无解。
关于时间,比较明确的是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广为传抄了,手抄本都能卖出天价,但是作者写作时间至今无法确定。关于后四十回,是从程伟元、高鹗编辑出版时成了问题,原书是否完成也不得而知。而对于作者更是奇怪,不仅没有记录,反而需要考证了。大家不妨想想,在当时就被辗转传抄的一本奇书,按现在的说法,那绝对是现象级的一部书,但是作者却像空气一样——虽然如此重要——却还是被人忽视和遗忘。难道大家如此喜爱这部书,却都对作者一点好奇心也没有吗?一点有效的记载都没留下来吗?也许事实是当时就有很多人寻找作者了,只是也同样没有找出来而已。
关于作者之谜一定有人会反对,说,现在不是已经考证出来了吗?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出生在当时的大家族曹家,不仅是一般的富贵人家,更与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小时候经历了怎样怎样的繁华,后来家族没落了,怎么来的北京,最后在西山黄叶村穷困潦倒而死等等。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些是直到民国时期才得出的结果,而早在清代其实就已经开始讨论《红楼梦》了,按照现在对作者生活年代的推算,当时的文学大家袁枚应该与《红楼梦》作者是同时代人,袁枚在文章中已经辗转提到过这部书,并认为作者雪芹是曹楝亭之子,加上脂砚斋等点评中提到的只言片语就成了后来考证的最初线索,实在不知道这些“吉光片羽”又是从何而来,也许同样来自书中所说的“曹雪芹”,就像当时也有人说《红楼梦》是写明珠一家的事,然后联系到当时的大家族。胡适先生所做的考证也只是一种研究(《红楼梦考证》)(另,戴不凡早已在《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中考证曹雪芹不是作者)。大家一定能明白,诸葛亮的事迹可能有种种偏差,但是这个人物在三国毫无置疑,为什么?人物、事件,各种关系都实实在在,而曹雪芹呢?只在考证的研究里,难道这本身不奇怪吗?如果他们所说的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这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引人注意的,但却没有任何关键性的线索。而作为作者的这个“曹雪芹”的名字又从何而来呢?
大家不妨一起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一部受人喜爱、流传广泛的著作的作者却如此神秘莫测呢?是作者本人有意如此,还是意外丢失了线索?
-
Saknas det avsnitt?
-
发刊词一
研究《红楼梦》的人实在太多了,那到底值得吗?
值不值得有两层含义:一是为研究红楼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值不值;还有一个是红楼本身值不值得被人这样关注。两个回答都是肯定的,这也是我们的课程要证实给书友的。
可是这部人人关注的《红楼梦》到底在写什么呢?人们讨论了快三百年了,居然一直含混不清。首先,它和《西游记》一样,从一块神石开始,而且石头通灵会说话、会思考,神仙道士都冒出来了,这难道不是一部玄幻小说吗?可是,大家却很自然地把这些玄幻部分当作整个故事的辅助情节,而没有几个人能解释清楚作者为什么安排神仙出场,最终好像也没变成玄幻小说。
还有一种最普遍的看法,整个故事虽然内容丰富,但要说故事是围绕着宝黛钗三人展开的爱情小说总不会离谱吧,这个观点即便不深刻至少没错吧,真的是这样吗?另外还有许多人觉得《红楼梦》不过如此,被捧的太高了,对比四大名著里的主角就只有这个贾宝玉最没用,不管对哪个女孩子都体贴备至,能伺候平儿梳个妆就神魂颠倒了,能帮丫鬟们弄个胭脂就开心好几天,就这么一个花痴,值得说几百年吗?剩下的,从贾赦到贾珍、贾琏、贾蓉之流更是低俗不堪,就是一群吃祖宗饭、享祖宗福的渣男群,这怎么就成名著了呢?有这些想法的人更应该听听我们的课程,一定会有新的认识和领悟。
除了这些还有太多的疑问,这也是我一直思索并持续关注红楼的原因。这一想就想了近三十年。
尽管红学研究浩如烟海,但后人基本没有突破前人奠定的三个研究红楼的角度,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派——评论派、考证派和索隐派,后人是沿着这三个路线在修补、添加、完善,仅此而已。这并不是说后人毫无建树,而是在根本上没有出现大的突破,这也是事实。
所以,很多人只能从一些细节,诗词啦、服饰啦、语言文字啦,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比如,某一句方言说明作者可能是什么身份了,某一个词反应出某个人物的什么性格了,某一个表情暗示了某个人物是什么出身了,等等,结果就陷入到去追究妙玉的出身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去猜猜薛宝钗家里到底有多少钱,去推测秦可卿房间里的摆设是真品还是赝品……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之中,大家觉得呢,这是真正的突破吗?
对于红学研究也是如此,没有现代性的研究工具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就只能在文字上打转转,当然也就无法形成新的方向和高度。就像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步,总也看不到整个森林的全貌,这就是“见树不见林”,有些人换成骑马,甚至开车了,但还是不行,因为手段依然没达到。这时有两个办法来改变这一处境,一是可以通过改变观察的角度,比如爬上高山俯瞰;二是可以通过新的手段,比如有了无人机技术,这件事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尤其是第二个办法,很容易看见整片森林的全貌,而且是让任意一个人都能轻易地实现“见树又见林”,这不代表每个现代人都比之前的专家学者更聪明更有学问,而是掌握了新的工具带来的便捷。正如荀子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不是非要是天才,和别人不一样,超人一等才能做到更好,而是要善于利用工具。
而在我们的课程中,我希望提供给大家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观察《红楼梦》乃至世界和人生的“无人机”和“全息技术”。所以说,我们选取的是迥异于之前任何一个研究红楼的角度,这就是我最后找到的,想分享给大家的人类最底层的认知思维的方法。我们是一个完备的体系而不是一些字句诗词的简单解析,所以这一体系自然能全面包含之前所有的结果。
所以我们这门《红楼八十讲》的课程有三大特色:
一、颠覆:迥异任何研究红楼的角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角度看红楼。
二、超越:跳出以往研究红楼的窠臼,也就是打破之前研究红楼的固定框架。
三、包容:容纳所有研究红楼的结果,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给大家一个既简洁又清晰的观点,能解决之前出现的所有疑问和疑惑。
因为我们有“无人机”,有“全息影像”,所以才能一边散步欣赏森林中每一片局部的美妙景致,一边还能领略这份美妙来自森林整体的根源。
有些书友难免还有另一个疑惑,我们讲透红楼又如何,看透红楼又如何,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是卖弄一些文词,卖弄一些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整个课程的讲解,让书友能真正学到东西,提升自己的认知,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而不是看一部小说那么简单。所以,我们不仅要讲《红楼梦》的故事,还要教会大家我们是怎么研究、怎么做到的,要把方法教给大家。
我们要从红楼中学的,或者说我们要体会和感受的是源自书中那份人心中最宁静的温情,这才是真正能解决现代人现代病的一剂良方妙药。
所以咱们这门课的功效就是:给现代人干涸的心灵带来最温润的滋养。
我们的课程会深入带给大家以下收获:
一、通过理清书中故事主线,让书友深入了解红楼的世界,不再模模糊糊人云亦云。红楼中的故事线索众多、人物关系复杂,让人很容易陷在故事情节里,很难理解作者到底在讲什么,当然也就很难有自己的看法。而我们要化繁为简,抓住主线梳理最关键的思想根源,书友就会觉得很清楚了。
二、通过分析书中人物内心,让书友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不再只看热闹没有收获。对故事的清醒认知只是第一步,看小说不是为了看看表面的故事就完了,好的作品是因为能影响我们的内心,如果没能体会作者的一片用心,那真是入宝山而空手归了。我们的课程就是要揭示故事深层的内涵。
三、通过建构新的认知理论,让书友掌握认知形成的过程,不再浑然不觉已过半生。人的认知是决定一个人成为自己的全部所在,但是每个人又很难发现自己的认知状态,我们的课程在分析书中人物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细致地分析这些人物的认知基础,让书友学会反思自我,一定能发现比以往都更真实的自己。
四、通过对情节的层层解析,让书友感知幸福快乐的源泉,不再假装快乐以鹿为马。我们总是为了快乐而快乐,为了幸福而幸福,殊不知越是追求外在的标准距离真实就越远,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幸福和快乐长什么样,因为从未体会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的办法就是亲口尝到,我们在课程中就是要给大家分享这个幸福的“梨”。
五、《红楼八十讲》综合运用了认知思维的四组方法(分类概括、分析综合、抽象具体、逻辑历史)。书友通过课程中的一步步分析,逐渐熟悉并掌握这些思维方法,不仅能得出自己的观点,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实际中帮助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六、从始至终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帮助书友学会概念分析的过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了方法,书友就可以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也才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听友你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在《红楼八十讲》中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