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這次我們聊的是CT的文章〈神聖的「不幸福感」〉是從作者同名的書Holy Unhappiness改編的文章。作者挑戰了基督教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情緒版本的成功神學」,這種神學認為真正的信仰應該始終表現為積極正面的情緒,如快樂、平安。但這種期望會導致自我懷疑和不健康的情感壓抑,因為我們在破碎世界不可避免地會經歷負面情緒。 反而,不快樂是正常且神聖的:經歷不快樂或缺乏持續的喜樂並不意味著失敗。相反,這些情緒提醒我們世界的破碎,並指引我們走向基督的永恆盼望。信仰的重點不是我們與上帝達成某種交易以獲得快樂的感覺。 我們也討論到,還是應該去渴望平安和喜樂,只是不需要把悲傷或是痛苦排除在外;我們在悲傷中,或許也可以有淡淡的喜樂。 最後,雨虹聊到要帶的讀書會。報名連結如下: https://forms.gle/MnVySchCLZsRW9hE8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近年有很多創傷對身心靈影響的研究。這些研究對於我們如何讀聖經、我們與神的關係有什麼影響? 在這一集中,雨虹和Eltice探索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Post-Traumatic Jesus: Reading the Gospel with the Wounded。這本書的作者David W. Peters是美國聖公會牧師,也是伊拉克戰爭退伍軍人。Peters經歷了戰爭的創傷所帶來的總總影響,這些經歷深刻影響他對福音書的解讀。他透過創傷的視角,探討耶穌的生平,強調耶穌如何在充滿壓迫和暴力的羅馬帝國中,為受創者帶來希望和療癒。 當我們看福音書是受創者寫給受創者的好消息時,我們就能看到浪子回頭是神如何與受創者互動的故事,而天使與馬利亞的敘事與希臘羅馬的神話形成對比,透過恢復女性的自主權逆轉壓迫和強暴,為神與人(特別是女性)之間建立顛覆性的合作關係。 我們對於耶穌的印象通常來自他的神蹟和教導,他是全能全知的神聖救主,卻與我們日常經驗相隔甚遠。Peters帶我們從一個受創者的角度來理解耶穌:他生在難民家庭、成長在弱勢群體當中,祂的死亡則是一場公開的羞辱與酷刑。當我們意識到創傷在耶穌身上的影響與在我們身上的影響是相似的,我們與耶穌的距離就拉近了。受創者常常因為創傷所帶來的影響被棄絕,但我們在聖餐中紀念的是創傷後的耶穌。 我們都活在破碎世界中,總是不免經歷各種創傷。知道耶穌也經歷過創傷、這些傷痕甚至在他身心靈留下永久的印記,好像真的能讓我們可以更靠近他,從他的傷痕中得到安慰與盼望,以不同眼光看待我們自己的創傷。 Peters讓我們看到耶穌深知如何與經歷創傷的人互動,他並沒有忽略創傷所留下的影響,而是處處耐心、溫柔、有節制的幫助受創者重建安全感與信任、為他們撐出選擇的空間、尊重他們的自主權。教會是從耶穌的傷痕中誕生的,作為耶穌的身體,教會可以如何從耶穌學習怎麼牧養受創的人? 一起來聽聽! ========================== 讀書會報名連結在這:https://forms.gle/MnVySchCLZsRW9hE8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Saknas det avsnitt?
-
這一次我們聊的是陳思韞寫的〈你經歷過屬靈低潮嗎?〉。一篇很真實、接地氣的文章,也談到一個非常重要但常被忽略不談的情形。大概是因為福音派有奮興運動的DNA,以致我們好像不太能接納「屬靈低潮」的發生?但就如同各種關係,我們與神也會有關係上的低潮,但若沒有心理準備,反而造成傷害。 其實,面對社會動盪不安和生活上的困難,對上帝失望,或對會友和教牧感到沮喪,都是可以預期的。包括活在世俗時代中的事實,常感受不到上帝,都可能是信仰的一部分。 這篇文章提醒我們1)接受並談論它2)適當休息、好好生活 3)也要接納和支持他人的低潮。 趕快來收聽和閱讀這篇文章!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其實我們都「活在時間裡」,但是卻從沒有好好理解那是什麼意思?那到頭來,或許我們也從未認識生命是什麼,好好生活過? 這次聊的是校園今年出的《時間神學:承繼過去、盼望未來、信實地回應此刻》。這是本有趣但不見得容易讀的書,至少對我而言。明翰說這本書我們聊得很散,但其實我覺得還算恰如其分,一方面就是因為這本書就是很「散」,另一方面書本要和生命經驗對話才有意義。暗自覺得能夠被明翰輔導的學生很幸福,因為他會細膩地去辨別弟弟妹妹妹們的生命季節,而不是塞一堆東西給他們。 我們的確聊得很雜:包括「現象學」以具體的生命經驗來理解信仰;「無時」nowhen基督教的問題;人是時間的受造物,要透過過去來認識自己;發呆,其實是很有重要的屬靈操練?;還有對未來錯誤的想像(比如PRAYING FOR ARMAGEDDON這個紀錄片所說的),是基於扭曲的「懷舊」,也造成現今許多錯誤的行為……。 其實時間是個奧秘的東西,所以這本書(英文書名)「活在時間內」也是一本探索奧秘的書。歡迎來收聽、來閱讀,一起想想如何更好地「活在時間裡」!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次聊的是CT網站上的一篇有趣的文章〈我的救主是個猶太建築工人〉。 如果耶穌不是坐在家裡做家具的木匠,而是到處去做大型工程做工的人?這不只是一個冷知識,可能至關重大! 這樣不同的畫面,會讓我們對耶穌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會不會讓我們對道成肉身的教義有不同的體悟?對於「效法耶穌」有沒有不同的想法? 以前真的沒有想過,原來耶穌用了很多「石頭」來做比喻,可能跟他的工作經歷有關。 最後我們也聊到一些工地經驗,鼓勵大家都去體驗一下工地人生。至少可以對家裡請來的工人更有人性:)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大家有沒有好奇伊甸園的兩棵樹有什麼意義? 伊甸園的蛇似乎在跟上帝競爭誰比較聰明有智慧? 這跟智慧書又有什麼關係呢? 舊約這麼冗長又複雜的經典,當中有什麼交匯點?特別是智慧書,所討論的主題似乎跟舊約其他經卷不太一樣,跟救恩歷史看似沒什麼關聯,要如何整合?這在舊約神學中一直是一個難題。 華裔學者Kevin Chen最近在IVP出一本新書 Wonders from Your Law: Nexus Passages and the Promise of an Exegetical Intertextual Old Testament Theology, 用地鐵中轉站的比喻,帶著我們探討舊約聖經中幾個重要的交匯點,從文本互涉建構舊約神學。 這次主要探討創世記前三章和箴言、傳道書、約伯記之間的關係,這讀法真的讓人腦洞大開。不是把關注放在創造的時序(或與進化論的辯論),而更是著重在人類的倫理抉擇。其實,創世記是非常實際、down to earth接地氣的。 其實按上帝形象造的人類,也應該按上帝的智慧來進行次創造(sub creation),到底是有智慧地讓更多生命繁盛還是選擇愚拙的方式邁向滅亡,這對於許多科技倫理議題,給了許多討論的基礎。 趕快來收聽!看看你會想到什麼其他的應用?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次聊的是《校園雜誌》2024年11、12月號,由呂子容寫的〈眼觀聖像、手劃十字,基督徒可以嗎?大公教會的物品神學〉。 這篇文章主要在談聖像、劃十字,我們卻歪樓聊到洗腳禮和聖餐……但背後的關懷是一致的:一個看不見的信仰,需要透過具體形式來呈現,以表達出我們的神學信念的另類性。與其看到一些美好物品害怕會偶像崇拜,其實更要去透過可見的事物,去感受到上帝的恩寵。 當初改教時對於天主教的過度禮儀化的矯枉過正,導致新教更加強調言說,某些新教傳統甚至把教會弄得空空蕩蕩。 但只強調聖道,卻不看重也可以「傳道」的空間和物質,可能也導致信徒喪失了經歷神聖的體驗感。而近年來,許多福音派開始回到大公傳統中去找回禮儀這個重要的資源。 其實,按照這物品神學的思路,還有很多可以聊,包括我們可以如何把每一餐飯聖化,當成「聖」餐……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次跟Yiting和雨虹一起聊《今日基督教》的文章〈川普再次當選總統對全球福音派的意義 〉。這篇文章呈現了非常多元的立場,來自世界各地的福音派領袖,有歡呼的,也有非常擔憂的。或許也能幫助我們看到,即使信仰相同,在同一個事情上,大家可以有這麼不同的看法! 我們也各自聊了可以為川普再次執政禱告的事。Yiting希望他可以悔改,雨虹希望他不要再拉仇恨,我希望他能夠顧到全世界(特別是氣候變遷),而不是只有美國利益。 我也想到,其實應該要為全世界最大的權力和平轉移而感恩。在過去的人類歷史中,大部分都是透過軍事政變的,要不掌權者就是死在他的皇位上。今天你就算不喜歡川普,或選了他卻後悔,他也只能再做四年。我們要好好珍惜民主的遊戲規則,這真的得來不易!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美國選舉結束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特別是對於川普再次當政有懷疑和恐懼的基督徒,可以稍微放鬆一下接納自己不安的情緒,相信真正掌權的是誰。 不管是哪邊的支持者,我們也都需要為川普來禱告,求神給他謙卑和公義的心,不是去製造更多分裂而是帶來和解;不只是讓美國偉大,也讓整體世界更好! 這集繼續聊《國度、權柄與榮耀》,看似談到美國政治與福音派,但其實更大的問題是,到底信仰與政治是什麼關係?到底愛國與愛上帝的邊界在哪裡?在這麼激進對立(國與國、黨派與黨派、人與人)的世界中,到底上帝國具體該是怎樣?上帝國的公民又該如何不同? 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很容易追求的是地上的國度,自己的權柄和榮耀,求上帝憐憫! Podcast裡面談到的一些「覺醒」的人是Brian Zahnd, Russell Moore, David French, Curtis Chang, Rachael Denhollander, Julie Roys等人,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去Google……。 Podcast提到的文章:谈美国福音派的变质、Sean Cheng 基甸: 美国福音派人士关于基督徒政治参与的信念告白(2024年)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該不該過萬聖節」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好像每年都還是會遇到。王星然這篇去年文章的〈文化聖戰—從取消萬聖節到取消聖誕節? 〉特色在於把一些雙重標準的問題點出來,比如說過年、中秋節、端午節本來也是很怪力亂神的。作者對如何看待這些節日沒有標準答案,認為個人存著良心去判斷即可。 所以Yiting愛開趴,趁萬聖節找朋友歡樂團契很OK!但毛叔覺得不環保懶得過,也OK。所以,大家不必互相傷害XD 我個人覺得,重點不在於根源是什麼,而在於我們如何更有創造性地去詮釋那個節日,把節日的真正精神體現出來,甚至去賦予新的意義。 重點是,我真的很想看Yiting扮蜘蛛人騎重機….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在美國選舉前聊這本書,沒有要影響選舉,我們也沒那能力。我們關心的是什麼才是基督徒健康的政治參與…… 我和Harry聊的這本由一位基督徒記者Tim Alberta所寫《國度權柄與榮耀》(The Kingdom,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American Evangelicals in an Age of Extremism)這本書於2023年出版,得到不少關注。Alberta發揮記者的專長,採訪了許多福音派人士,探討到底美國福音派為什麼從勉強挺川普,變得更為激進,為何和共和黨綁得更加緊密了? 這本書談到福音派的受害者情節,在面對文化變遷和世俗化的過程中,他們感受到宗教迫害和被邊緣化,而想要透過政治結盟來找回社會影響力。但是這樣運用權力,真的是聖經教導的嗎? 我們探討到1980年代左右美國福音派的一段歷史,特別是Jerry Falwell等人透過組織「道德多數」動員保守派基督徒參與政治。這段歷史,其實蠻關鍵的,頗為影響華人教會的方向,但卻很少被了解、探討。 歡迎來收聽,來探討當前政治現象背後的原因!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總算有次聊自己寫的東西,看來對於推廣美,我還是比較不害羞的:) 文章出自於《海外校園》166期,網路上也有〈敬虔与美,非此即彼?——从反美到创造美〉 總算跟老蕭有機會聊美,我們從文章延伸出來,更多聊起他在教會的美學經驗。 她如何從一個非重注重美的藝術人,但是在多倫多找教會的路上有些波折,到現在很享受在歌德式的教堂中感受上帝的同在與美。 我們聊到,華人比較務實,所以好像把美放在邊緣,因為美看似並不實用。但我突然想到,或許美才更務實,透過實際的身體與感官,去經驗體會和實踐,才算真正活著,信仰更為實際而非空靈縹緲。 老蕭也提出很實際的建議,如何培養自己成為有美感的人。比如liturgical穿著的IG連結在這:Liturgical Style(@liturgicalstyle)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前兩次講到泰勒對於世俗的定義和教會不太一樣;並且,也提到其實宗教改革也是帶來世俗化的其中一個因素。事情比我們想得複雜很多。 我們繼續來聊今天該如何在世俗時代生活,這是「how」的問題,而非「whether」,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住在這個「內在框架」(Immanent Frame),無法逃脫,也回不去了(回去也不見得好)!我們沒有簡單的答案,只能持續探索…… 我們討論到兩種姿態,一種是Spin,是「旋轉」或扭曲現實,將事實或情境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呈現,是一種固守自己框架的姿態,對於其他可能的詮釋拒絕接受。不只是無神論者,強調有超越性的宗教基要主義者也可能抱持這種姿態。 另一種是Take,泰勒建議的方式,是對不同的敘事框架抱持一種開放的態度,承認自己所看到的只是一個take/我的理解。同樣地,無神論者也可能是持Take的態度。 英俊也提到「新星效應」(Nova Effect),談到我們的世界不是簡單的去宗教化,而是產生了更多信仰的可能性,或簡單說更多元化了。 具體該怎麼生活,我們都在探索。但我們都算是同意一點,「世俗」或許不是敵人,反而更多是契機,給我們有機會以更道成肉身地方式去展現真善美:對真理的探索而非「擁有」;對道德生活的肉身參與;對美的感知與呈現……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我和Yiting這次聊的是在CT上的〈洛桑信約:多元中求合一的神學紀念碑〉。原因是Yiting最近去韓國參加了L4第四屆洛桑大會,回來之後非常的興奮和感動。 我這次代表吐槽方,好奇到底這個十幾年一次的大會,能夠帶來多少實質的影響?比如節目中我談到關愛受造仍舊普遍不太被關注,儘管2010年的《開普敦承諾》說得很漂亮(Christopher Wright作為主要架構者)。 不過,對於世界上這麼多不同種族和國家的基督徒,能夠齊聚一堂,放下一些次要的神學立場,彼此打打氣、凝聚共識、一起往前走,還是覺得挺好的,雖然自己沒參加到。 但身為外圍的觀察者,至少可以看看到底哪些是「福音派」早已達成了共識,而實質上卻還待努力之處! 還有,Yiting最後提到的《大使命報告》在這!大使命现状报告 - Lausanne Movemen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次雨虹和他的兩位學生Henry和Liz聊曾思翰的《被誤解的福音書政治:那些埋藏在馬太、馬可、路加筆下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 正值美國大選,政治話題沸沸揚揚,在教會我們還是比較多遵行「教會不談政治」的立場? 但怎麼跳出我們的敬虔傳統,看到聖經中無處不政治, 而耶穌的政治到底是什麼?真的是當代信徒不可迴避的事情。 天使向牧羊人報好消息、耶穌在約旦河受洗、耶穌呼召稅吏、耶穌餵飽五千人、這些事件有什麼政治涵義? 福音書是如何看待權力和地位? 這會怎麼影響教會裡的權力關係? 讀到耶穌醫治的神蹟時,通常會想到耶穌的大能或憐憫。 但作者提出耶穌的神蹟是在補足羅馬政治體制的缺欠,讓耶穌國度的社會願景呈現在人的眼前。 這個願景是要讓身心障礙者可以重回社會、重拾尊嚴。 我們今天的教會可以如何活出耶穌對待弱勢群體的方式,與他們同行? 盼望當我們對新約世界的政治有更深的體會,我們對於當代的政治也會開始有不同想像。 大家趕快來收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我和Yiting這次聊的是的Tish Harrison Warren在CT發表的〈教會沒有討論的「性別歧視」問題〉。這篇文章還挺有意思的,她試圖超越平等主義/互補主義神學立場的辯論,而提出性別歧視的複雜實況,其在教會內無所不在: 性別歧視不是一種神學立場,它是一種心志模式和狀態。它往往以一種微妙但根深蒂固的傾向忽視或詆毀女性的聲音;它是一種堅持認為女性就是符合某種狹隘的個性特質或模式的傾向;它是一種(容易被人忽視的)對男性這個性別的偶像崇拜。性別歧視存在於教會內,在持互補論和平等論的教會內皆有蹤跡。 我和Yiting,基於不同的經驗,所以觀點也不完全一樣。她更想強調的是女性在教會被歧視的現況。而我自己的經驗中,大概算是有優勢的男性,無法感同身受,甚至從小比較能交心、聊天的常常都是女性朋友,目前也是好多女性基督徒是我的「貴人」。因此,我所看到的點,是人類有歧視的普遍罪性。 這說明了我們的確需要多多對話,才能了解不同人的世界! 但話說,有誰要來說說女性在教會被歧視的經驗,來幫助我更多理解嗎X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我和雨成、英俊繼續聊經典著作《世俗時代》(A Secular Age)。 一開始聊到泰勒比較方法論的部分。不同於思考後所得的抽象知識體系(世界觀),泰勒用的是「社會想像」,社會想像是人們「想像」社會的方式,沉浸於其中的文化氛圍,更多是透過影像、符號、故事、習俗、神話傳遞。也因此,泰勒比較不會像許多福音派陷入比較簡單的二分法(比如神本與人本),更強調歷史的複雜性,也可以讓我們理解自己早已深入其中,並無法輕易站在一個「神聖」的高地。 後來大部分在聊宗教改革所不小心帶來的後遺症。也就是說,宗教改革者帶著熱心改造/規訓社會,却也是不小心加速了世俗化的進程。因為他們越來越依賴制度性權威,比如法律、教育、醫院、監獄等來維持社會秩序、規範個體的行爲,而不是依靠宗教信仰的內在道德權威,容許有空間,讓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慢慢受聖靈的引導改變。 雨成用的詞彙是「扁平、無差別社會改造運動」,其實這樣的思維和作法,儘管目標看似神聖,本身就是很世俗的。這樣的改造思維,不僅是極權政府所專有,在許多基督徒的思維中似乎也不例外,特別是當基督徒改革社會的熱情跟政治緊密結合之時。你同意嗎? 那到底基督徒到底還該不該有想要改變社會的企圖心?我們的答案時,還是可以有,但是改革者不能沒有謙卑,否則世俗的手段,只會更加引發世俗的反彈!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一期我和Yiting聊陳建宏在《校園雜誌》2024年9-10月號所寫的〈離職傳道人的非典型見證〉。他就是之前跟我聊《工作魅力》我的好友大建。他和許多獻身當傳道人的路線不同,而是從傳道人獻身當專業經理人。當然,這樣「叛逆」的選擇,也不是沒有被批評。 文章想要反思的一點就是,其實沒有什麼全職帶職的呼召,呼召就只有一個,上帝對跟隨祂的人的呼召:「門徒在不同階段、不同角色、按著聖靈所賜的不同恩賜,與上主在這個世界同工」。 當然我們也聊到Yiting的近況,你覺得她當傳道人還去騎重機送Uber,很不成體統嗎?還是其實更接地氣, 更道成肉身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為了逼自己把經典著作《世俗時代》(A Secular Age)從書架拿下來好好讀一下,總算約了兩位有讀過此書的朋友英俊兄和雨成老師,一起來尬聊。 三個臭皮匠(特別是我)閒聊,不代表泰勒(Charles Taylor)立場。不過,這本書的確幫助我們更深地認識現在所在的世界。我們也都同意,聖與俗,不是想像中容易區分……。 聽不懂沒關係,多聽幾次,哈哈。我把這次談到的一些名詞,做一個簡單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世俗化(Secular):泰勒定義出三種世俗,他強調的是第三種「世俗」定義,並非是指宗教的影響力衰退,而是充斥著各種靈性選項,彼此競爭,(基督教)信仰成為一個選擇,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在此社會想像中,不再需要「超越」作為參照點,便可以找到意義和價值。內在框架(Immanent Frame)現代社會中,人們所建構出來的社會空間,完全可以以自然秩序來(物質、科學、理論…)架構我們的人生,不再訴諸超越性或超自然。本真時代(Age of Authenticity):強調真實的內在感受、自我實現的時代,而非去適應外在的規則和期待,甚至將傳統、外部的規範視為對「本真」的限制。緩衝的自我(Buffered self):相較於中古世紀的porous self,自我對外開放於「附魅」的世界;現在人的自我,有緩衝、較為封閉在個人的內在思維中。 ============================== 另外,還沒報名付費讀書會的,連結如下: https://forms.office.com/r/CCBN1PkXA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次我們聊的是道德發表在舉目的〈趕出教堂裡的大象〉。這篇文章從使徒行傳第六章的教會危機管理,來談現今教會中有許多權力結構或是文化張力,但是我們常常避而不談,久而久之,那些邊緣、弱勢的人到了臨界點,就只好默默離開了。 華人教會中的大象中很多,因為太難談所以乾脆避而不談,包括政治分歧、世代差異、對LGBTQ+的態度、權力濫用、領袖的道德失敗、性別平等……。當然,還有一些是文化差異、教會事工重點不同所帶來的問題,正如Yiting提到的教會單身者在教會內被邊緣的例子。 有人就會有問題,教會的確會很多問題真的很難談。但求上帝給我們勇氣和智慧,去面對一些困難的分歧、甚至是衝突;甚至在衝突之前,就能夠因為看到他人的需要,願意多走一哩路。 ============================== 另外,歡迎來報名毛叔帶的Surprised by Hope讀書會,連結如下: https://forms.office.com/r/CCBN1PkXA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Visa f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