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華宗旨》是聞名國際的內丹著作。20世紀20年代,德國漢學家尉禮賢 (1873-1930) 把此書譯為德文,心理學泰斗榮格 1875-1961) 受其手稿啟發,進而研究歐洲煉金術。1929年,二人合作出版《太乙金華宗旨》的德文譯注本,題為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 ein chinesisches Lebensbuch(「金花的秘密:中國的生命之書」),《太乙金華宗旨》由此聞名,出現多種語言的譯本。其實衛禮賢和榮格對原著多有誤解。
1899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汉学家尉禮賢来到中国,在他住中国的21年间,他在崂山有机会接触到了正宗的全真道龙门派的经典,学到了一些正宗修炼方法。回国后,他将《太乙金华宗旨》翻译成德文,取名为《金花的秘密》,介绍给西方世界。尉禮賢也是最早翻译《易经》的西方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心理学鼻祖卡尔·荣格的好友。榮格为德文版《太乙金華宗旨》作序。荣格對中國道教的《太乙金華宗旨》、《慧命經》、《易經》,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經》、禪宗皆深入研究。荣格在《太乙金華宗旨》及西方煉金術找到與他個性化觀念相同之處。
德文版的出版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金花的秘密》又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朝文等多种文字。
卡尔·荣格的自传(《回憶、夢、反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373-377页 )中有一段关于他的朋友尉禮賢的内容,“在中国,他有幸遇到一个旧式学院派的圣人,这个圣人的内裡修炼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这个圣人的名字是劳乃宣,他向卫礼贤介绍中国瑜伽中的哲学和易经中的心理学”。因有这两个人的合作,我们才有了在翻译的《易经》一书中绝妙的注解”。 可以推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金花的秘密》这本关于中国瑜伽哲学的书中。 虽然卫礼贤的德文版最初于1929年秋天面世,也就是他死前的几个月(根据貝尼斯的英文版序文),荣格在他给《金花的秘密》写的序文中指出尉禮賢早先就将此书的手稿送给了他,并指出将此书付诸出版最先是荣格的主意。
《太乙金華宗旨》阐述传承自唐朝的吕洞宾的内丹大道修炼和验证的思路和技术书,而不是一本着重论述内丹大道哲理的书。
在卫礼贤的德文版本里,中国老师传授给他的内容之一是:性功修炼有成者练功时能看见眼前出现一幅幅奇妙的、闪光的图案,卫礼贤将这个奇妙的光图称为曼陀罗。欧洲人首先是从佛教经典中知道曼陀罗的。一些佛经,如《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等借用这个词以比喻性功修炼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 中国道家认为这种现象是修炼人的眼前天目穴处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奇妙的图案。把这种修炼中看到的图案画了下来,被称为丹青曼陀罗,世人所见过的只是一些丹青曼陀罗,惟有性功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见到自己的曼陀罗,这才是真实的曼陀罗,这一图案能反映自己与宇宙及生命的信息感应的情况。在《金花的秘密》书中卫礼贤给出了一些他收集到的曼陀罗图案。
修炼中所见的曼陀罗与元神、金华、回光这些《太乙金華宗旨》所说的概念有重要的关系。 修炼人所见曼陀罗就是人的性光或称元神之光,炼出了曼陀罗意味着人开始见到了自己的性光,书中称之为“光之始回”。 性光由发散转为回归是这一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有意义的现象,是入了门的证明。 书中称回光有“金华乍吐”、“金华正放”、“金华大凝”的不同层次,到了“金华大凝”的境界那一直如如不动的元神就要动了,元神一动人就可窥见到生命的实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