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为什么蔻小姐仍然与我们相关


    原创 醒客君 醒THINKER客

    收录于话题#乐评 #爵士 #DIANA KRALL


    01过气

    蔻小姐( DIANA KRALL )已经过气了!这些年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甚至没过多想过,觉得这不是很平淡的事实吗?


    但几天前无意间看到网络上的视频,蔻小姐上其夫ELVIS COSTELLO制作的节目。说实话啊,我对她的这个丈夫没什么偏见,只是早些年在看到他客串AUSTIN POWERS的电影后,找来他的歌听了听,没有发现一首好听的歌,不对路而已。在这个节目上蔻小姐接受SIR ELTON JOHN的采访,一番互相吹捧秀友情后,两人还合作了一曲《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听来仍然是那么顺畅,虽然两人都不在最佳状态。忽然意识到,蔻小姐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甚至细想之下,可能她这些年一直也是较活跃的吧,只是我们的关注点飘移了。总有新人出现,新乐风吹向各方,保持对一个歌手的关注其实挺难的。但每次新人出现,乐评人还都提醒“蔻要小心了”,事实也许是她一直没什么不开心的,或许并不在意会有那么多追赶者。





    总有新人出现,新乐风吹向各方,保持对一个歌手的关注其实挺难的。但每次新人出现,乐评人还都提醒“蔻要小心了”,事实也许是她一直没什么不开心的,或许并不在意会有那么多追赶者。



    02 出道



    蔻小姐90年代初出道时,带给我们那么多惊艳。那时候的她年轻、野性,除了天赋才华,那还是天赋才华。爵士圈起先不太认同她是爵士歌手(现在也未必认同),即使后来签了爵士大厂VERVE;她也不屑在流行圈混,虽然翻唱了很多流行老歌。但那时恰恰观众听音乐的口味发生了改变,已经有了这类风格女歌手的生存土壤。蔻的飞升恰逢其时。后来Norah Jones等一众爵士女歌手后辈,可说都是从她挤开的缝隙中脱颖而出的。


    从音乐表现力上讲,很多评论都非常中肯地认为她演绎别人的作品往往是最出色的,言下之意是经常比原唱更有味道——不妨让我在此替他们把话说明白吧。她的音乐感几乎可以肯定是天生的,现下无人能及。首先是近乎完美(在这里可以放心说完美好了)的速度控制,总是那么恰如其分,让她有实力放心大胆的尝试各种技巧,不必有失误的担心。再就是对发声的把控力,喉音、鼻音、唇齿音运用自如,让人觉得似乎可以在述说和演唱之间跳跃式转换,完全不存在生理的障碍。声线特色和演绎能力似乎没有必要再分析了,可以说演旧如新,演新如旧。


    要说不足呢,大家观点几乎一致。人们不情愿在音乐上将她和Ella、Shirley等前辈相提并论 —— “这形象完全不是爵士歌手的外形嘛!”关于这个话题的种种可能已如老唱片般让人听厌烦了。但后来一些年,蔻小姐越发大意了,无论照片还是唱片封面的形象,风格越来越让人不能直视,有种强买强卖的感觉,相信很多爵士乐迷本能抵触而敬而远之。偏偏蔻小姐不知是有意对抗古董乐迷还是真的喜欢这种风格,似乎满不在意,我行我素。也许是唱片公司过于追求商业效果吧,或是歌手本人试图改变,突破自我。蔻小姐音乐风格确实变了,迷上了华丽的管弦乐配器和大制作翻唱经典。更中意低吟浅唱的守旧派们对她逐渐淡了,觉得PATRICIA BARBER这样的中性风格更合他们的口味。



    03 追忆



    一个人的音乐口味往往决定于某一时刻的亲身感受。回忆起那年,后来查了查,居然查清楚是2000年7月13日,在欧洲某城市的游乐场(听着会比较奇怪,但事实就是如此)偶然荣幸地听到了她的音乐节现场。那晚工作之余出来闲逛,不觉到了游乐场(也许是老板特意给的免费入园票,让我们散心的,记不清了),听说正好有免费音乐会,如何能不看。到了舞台附近一打听,原来是如日中天的蔻小姐,心想不会吧,居然有这等好事,赶快从白沫纷飞的啤酒吧打好一大扎,静坐恭候。


    时近傍晚,台下已满座,青年老少各色人等,天边还挂着北欧夏日的亮边,一轮焦黄如奶酪蛋糕的圆月渐起,乐队试音手已在调试设备,三角大钢琴叮叮咚咚,撩人期待。那时的蔻小姐正是冉冉新星,获奖无数,意气风发,着皮夹克、紧身裙、高跟鞋,迈着你我都能想像得出的猫步走向舞台右侧琴前座下,挑剔地调整话筒摆位,时而甩动金发,眼神飘向台下观众,气场强大,按现在的话说拽酷拽酷的。蔻小姐与乐队吉他手、鼓手、低音用多年老友间才有的默契暗语交流了几句,几人相视一个眼神,乐声即起。

    那时的蔻小姐正是冉冉新星,获奖无数,意气风发,着皮夹克、紧身裙、高跟鞋,迈着你我都能想像得出的猫步走向舞台右侧琴前座下,挑剔地调整话筒摆位,时而甩动金发,眼神飘向台下观众,气场强大,按现在的话说拽酷拽酷的。蔻小姐与乐队吉他手、鼓手、低音用多年老友间才有的默契暗语交流了几句,几人相视一个眼神,乐声即起。



    那晚的曲目记得不太分明了,但后来有一场巴黎的现场出了DVD,找到看时,曲目基本一致。印象最深的是两首JONI MITCHELL的曲子《A CASE OF YOU》和《BOTH SIDES NOW》。演唱会现场的扩音效果十倍于家庭音响,乐器音以物理的方式冲击听众的感官,当唱到“Oh, you are in my blood like holy wine”, “I've looked at clouds from both sides now”这些高潮段落时,蔻小姐的金属丝般的声线轻抚着听众的后脑,恍惚中仿佛能看到众人头发随着乐声冉冉起舞。


    音乐会临近终场,观众皆已微熏,空气中飘浮着啤酒花的暗香,天空现出宝石般的蓝色,蔻小姐手指正升至中天的圆月,发出一声悠长的狼嚎,舞台下方众狼一并随之而嚎,一时间响彻在空旷的城市上空。虽然我没有听过真的狼嚎,但几乎信以为真。



    04 回归




    蔻小姐要出新专辑了,先推出的单曲《How deep is the ocean》居然惊人地好听,编配也回归传统,完整专辑应该是9月推出,我是不是该考虑收一张黑胶了?


    是蔻小姐回归了吗?还是我们的注意力又扫回来了?可能我们的艺术家们从没有过气,他们只是在记忆的凝胶中滞住而已,当我们再次通过时光的透镜观察,他们仍鲜活地在那里,没有一丝改变。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删。


  •         “从评价负面的 '烂片'中挖掘宝藏绝对是小森之流的癖好,也是我们一众观影者的期待,毕竟对于我们芸芸大众,无人指望人生能活出精彩大片,成为有趣烂片的不烂演员已属不易。

                                                                                                                       —— 醒客君

    圣托里尼和她的《夏日情人》


    「小森」


    很多年前,曾一个人在欧洲北部的某个国家工作过一段时间。这里的冬季漫长黑暗,阴云飘卷,雨雪绵绵。无所事事的夜晚,常喜欢开着电视做背景,靠在沙发里看书,偶尔望一下黑漆漆的窗外,雪片在橙黄的路灯下飞舞,比电视上的评论节目更加无趣。电视是那个年代的主要娱乐,但免费频道只有三四个国家台,放完无聊的政论节目后,也放些纪录风光片和各国文艺老片,选片口味独特而执拗。我时常想,电视台负责选片的可能一直是某君吧,假定他的名字是约翰森,干脆简称小森(或小松,这个地区几个国家语言的区别不大于我们方言间的差别,所以怎么翻译都行)。总觉得小森应该是典型的该国中年男,外表严肃,头顶微秃,架着厚重的眼镜,语速平稳,深思熟虑。小森为电视观众们选的尽是些口碑并不突出的小众文艺片(?),早前文艺片与商业片本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些文艺片节奏缓慢如这里的冬天,而且同一部片子隔段时间小森就会翻出来给大家播一遍,即使再漫不经心的观众时间长了对全剧也会了解个大概:咦,又是这个片子!第几次播了?这也可能是小森的得意设计,用自己的品味统治着这个国家冬天夜晚的电视银幕,用拼图似的重复制造记忆错乱,消化掉我们这些观众的脑中故事情节,只留下鲜明的画面和场景。所以我记忆中的老片经常搞不清楚片名,例如Dirty Rotten Scoundrels. 直到若干年后的DVD时代才明白是这么个名字,也才得以静下来完整看完全片。 


    「小桑和小娜」


    同样存在记忆档案馆并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部《夏日情人》,也是后来网络电影资料空前丰富的时代才探案推理般地搞清楚片名。我在小森的安排下看这部片子时,算来已距《夏日情人》1982年公映过去了近15年,算是当时一部不算太老的片子了。《夏日情人》是典型的小森口味,商业上不算成功,情节也有些牵强,细节讲究优雅。故事很简单,青年情侣小桑和小娜(这里的名字既不是剧中人物也不是演员本名,只是方便称谓的代号)如同现下热衷旅行的青年男女一样,朝圣般地来到了圣托里尼。小桑神似年轻时的球王桑普拉斯,虽没有球王战神似的身材,倒也纤长优美,目光晶莹。饰演小娜的是正值青春的DARYL HANNAH,同样挺拔秀丽,健康而略带几分傻气,若干年后,她在《KILL BILL》里奉献出一段张力远超第一主角的火爆演出,这是题外话。小桑和小娜的旅行计划随性而飘忽,似乎打定主意要逃避毕业后必须面对的生活抉择,希望沐浴在远方神话之岛的灵气之中,能让他们做出困难的人生选择,又似乎情愿就此驻足,幻想永远享受这里的阳光海水,永远告别北美的阴冷风雨。


    「小黛」


    这时神秘的小黛出现了,之所以叫她小黛,看过原片之后就不难明白。小黛拥有电影里神秘第三者应该有的全部要素,导演赋予她的身份是在圣岛进行古代遗址发掘的法国考古学家。姑且认为小黛的神秘气质是考古专业自带的,虽然现实经验让人无法将她和考古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小桑按照电影逻辑自然会被小黛的气质吸引,通过几个无对白场景的转换,两人不出意外地发生了必然会发生的一切,在刺眼的沙滩、碧海蓝天、白墙与橄榄树之间,一切自然而然。这期间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小娜除了享受慢节奏的地中海生活,全部注意力当然放在街拍,这对体验过地中海生活方式的北方观众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小娜没注意到男友的可疑变化实在是情有可原。三人碰面的一刻不可避免地出现。接下来就是各种开脑洞的情节了,作为那个年代的编剧,只能说对各种道德框架少有顾忌吧,观众也特别包容,这也是70、80年代电影的特色。也许我们的主人公们在古老的海岛上找到了他们渴望的古希腊享乐主义的精神启示,也许是古代文明的道德禁忌比现代要宽容许多。青年们也就不那么跟自己较劲了,之后的冲突和解也就随之自然而然地潮起潮落。毕竟年轻人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也可以原谅自己,一如剧中台词“人皆如气体,随形而变”(全凭印象,未重看确认) 。最后是一个梦幻地近乎反讽的结尾。


    「我们」


    其实对于小森和我们这种背景派观影者来说,《夏日情人》的价值不在于松散而毫无禁忌的感情线,反倒是被圣岛精神强化了的那个时代年轻人无忧无虑的闲散。又快20年过去了,高强度生活节奏的现代人开始向往80年代的轻松缓慢。对于我们这类不太在意从技术分析角度观影的小众而言,好的电影的价值与电影自身技术是否完美无关,从剧本形成到发行可能只算是影片生命的三分之二,观众自身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三分之一,电影需要他们将个人的经历情感带入电影中,赋予其独特的变化和含义。同时对于北方观众而言,他们对地中海生活方式向来有根深蒂固的向往,也是生活中必须的定期补给,海边假期是不可替代的远方。


     《夏日情人》对圣岛精神的描述是充满诚意的。蓝天白墙鲜花海水无处不在,但似乎不是重点。小酒吧里的背包客和本地人老友般的攀谈,海滩夜晚的吉他弹唱,搭载游客上山的苦命小毛驴等鲜活的生活琐碎才是圣岛趣味所在。现在的圣岛已相当商业化,虽然衣着艳丽的游客成群结队,依亚的泳池别墅日渐奢华,在人群中仍能发现固执的朝圣背包客,他们身上带着小桑小娜的影子,虽然我不认为他们中的大部分曾看过《夏日情人》或受到其感染。


    「我」


    若干年后,当我开着租来的小车在岛上环行的某一刻,这部电影又突然在眼前回闪,也许是因为干热海风中夹杂的沙土,也许是路边传来的嘈杂笑语和橄榄香气,也许是离境时机场候机室四处横躺的背包客。之后忍不住又把片子翻出来看了一遍,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些夜晚,在那样阴冷的背景中,想必同时有寥寥同好,分散在这个国家的各处一起看着电视发呆,思绪已随着电影的画面飞到了遥远的南方海岛。我想象在演播室的小森,静静与我们一起欣赏,满墙监视器的蓝光在眼镜片上闪动,仿佛推开演播室门就是圣岛外的蓝色爱琴海,四处飘浮的都是阳光海水和无忧无虑过往的青春记忆……


     「你们」


    这部片子2019年2月居然出了修复版蓝光,还有导演评论音轨等额外花絮,具体信息可以在blu-ray.com上查到,网站上关于片子本身的评论也很值得一看,不出意外的准确并语带讥讽。


    但从评价负面 “烂片” 中挖掘宝藏绝对是小森之流的癖好,也是我们一众观影者的期待,毕竟对于我们芸芸大众,无人指望人生能活出精彩大片,成为有趣烂片的不烂演员已属不易。


    文章来自“醒THINKER客”微信公众号,期待您的关注。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