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是一期特别重播,是去年11月更新的天才职业第168期,嘉宾是消防员程雪力。这期严重被低估了,实际超级好听,好到我要用更新日来重播(我本来这周是有备播节目的,这是真的)。


    程老师是一位消防员,主要是面对山火,同时他也是一位摄影师,记录山火中的战友们。第一次发布的时候我包装的方向是讲讲山火消防员这个职业,但最核心的故事我没有在标题里体现。肯定耽误了大家听节目,因为这期播放量不太高,完全不符合它的实际水平。


    虽然咱不是为了流量做节目,但播客形式想包装好,手段太少了,一个小时的内容要通过一张图一个标题来吸引人,注定要有取舍。好故事不应该被埋没,这期节目今天发是最合适的。


    程雪力刚当消防员的时候,参与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十几年后,他遇到了当年地震中幸存的男孩蔡茂强,此时已经成为了他的新队友。


    2022年8月,蔡茂强在救火任务中表现突出,受到嘉奖。2022年10月,蔡茂强在一场山火中牺牲。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一张高速路上的照片,配文是“还有30秒到达战场。”


    这期节目的后半段,程雪力作为蔡茂强的队友,也作为一个记录他最后一次任务的摄影师,一起回忆了送蔡茂强回家的故事。程雪力哽咽地描述汶川百姓在街头等待英雄回家的画面,是这期节目最重要的意义。


    512刚过去,这一天总是能让我们记起,我们是一个多么坚韧的民族,我们有多么可爱的同胞。


    除了这个故事,节目前半段是关于山火的科普,即将到了山火高发的季节,这部分也值得大家了解和分享。也不是说非得让大家分享到小红书什么的,但分享给朋友和家人,也算帮帮我们这期滞销的好节目了。


    一起听节目吧!


    嘉宾:

    程雪力 森林消防员、纪实摄影师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程雪力镜头下的蔡茂强: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依然是我和戒毒警高一丈的对话节目,文案写了两版,总是审核不过,有些关键词太显眼了,比如**、**、***等等。所以我简单说说这期都聊了什么吧!


    我们从标题里的故事讲起,沿着戒毒警高一丈的工作转变,探讨了**对人的危害。以及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立于安全的境地,不被**侵害。


    随着科技进步,高一丈单位收纳的**越来越少,他们也开始做社区矫正的工作,也就是与缓刑中的人打交道。上一期我们聊到了缓刑的种种要求,这期我们讲了一个缓刑中的女孩的故事。


    以上文案中的**都是我手动打字打出来,跟大家开个小玩笑。希望我们线下的生活中不像线上审核一样非黑即白,有争议的东西都变成**,允许世界存在一些灰色,然后再向往光明。


    一起听节目吧!


    时间轴:

    06:39 缅北真正的高薪工作

    17:09 只有3%的人能做到

    29:53 在夜店舞台上宣传禁毒

    34:54 为哥哥顶罪,因为你是女儿

    49:44 卖自己的银行卡被判刑

    61:05 重新做人的仪式


    嘉宾:

    高一丈 戒毒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我记得在节目里说过,我住在北京戒毒所对面。可是搬来这里两年了,我发现对面的大院根本没什么动静,整天空空荡荡,还不如隔壁的警犬基地人多。


    上周我跟天才的作者戒毒警高一丈聊了聊,这基本是全国的戒毒所的现状,人满为患的时期早就过去了。比如我家对面,据说戒毒的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到80人,管教都比学员多,已经可以实现一对一服务了。


    高一丈告诉我,过去几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从他所在的单位到整个行业,都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挑战,强戒所里没人了。


    这个喜闻乐见的局面,除了禁毒工作取得了进展,还有一个原因是毒品检验技术实现了飞跃,出现了一种黑科技,叫做“污水毒品检测试剂”。


    通过检验城市污水中的尿液,根据毒品含量进行毒源追溯,最精确可以到具体楼层。这种试纸精确度极高,往西湖里撒一勺毒品,都能检测出来。并且成本极低,已经普及全国,大大降低了警方的筛查难度。


    虽然单位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但是作为警察,高一丈看到很多人真正告别毒品,还是非常欣慰的。单位也迎来了改变,调整为了女子强戒中心。


    已经从业十年的高一丈,自认已经对学员们足够了解,包括对他们行为的下限也不陌生,但了解到一些女性的遭遇之后,毒品对人的侵害再次刷新了他的认识。


    这期我们聊聊高一丈的新发现,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05:16  戒毒所也有失业潮?

    14:35  “富婆花钱逼我吸的”

    22:43  服刑也能线上打卡

    31:36  误吸之后的自救指南

    39:23  在里边不让喝可乐

    46:35  没有人天生是毒枭



    嘉宾:

    高一丈  戒毒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你怀疑过医院会给病历造假吗?


    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连续高烧二十天,住院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却在第七天时突然恶化,三天后离奇死亡。


    在这十天里,主治医生始终没有查出具体病因,但从患者被送入ICU抢救开始,医生对患者家属的态度大转弯,从冷漠变得殷勤。


    家属找到医疗律师康不医,说要起诉医院掩盖实情,假装给丈夫的尸体抢救了三天。


    “不可能吧?”这是康不医在接触患者和家属时,最常出现的第一反应,哪怕她已经看过数不清的病历,仍然能被一些匪夷所思的纠纷震惊。


    和大多数医学生不同,康不医毕业后选择站在医院的“对立面”,专打医疗官司,只接患者的诉讼。她会花尽心思为患者多要几万块赔偿,也会对无意中犯错的医生感到惋惜。


    在医患关系逐渐紧张的今天,医疗律师是个很难获得理解的职业,甚至被恶评为“搅屎棍”。但康不医对这份工作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她说自己是在解除患者对医院的怨恨。


    因为从业越久,她越明白,有很多人坚持打医疗官司,根本不是为了钱。


    就像她接手的第一起案子,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儿,执意要给九十岁高龄的母亲尸检,只为了确认导致母亲死亡的真凶,究竟是不是她自己。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4:24  最招医生恨的职业

    10:13  在ICU里被抢救三天的“尸体”

    19:57  “母亲去世了,是我呛死了她”

    28:52  死者家属在卫健委有“人脉”

    37:12  身上布满花纹的新生儿

    47:57  谁有本事消除医患矛盾?



    本期原著故事首发于天才捕手计划公众号,搜索「康不医」或「我在医院当律师」,阅读更多发生在生死与法律之间的故事。

    △「我在医院当律师」原著插画



    嘉宾:

    康不医  医疗律师、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一个月只有95元收入,你会怎么分配?这是大部分布隆迪人每个月都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非洲之心”布隆迪的人均月收入折合人民币只有95元,但这不是布隆迪人最头疼的事情,比这严重的还有物资匮乏,甚至战乱。


    今天的故事里,援非医生谢无界有一位开着敞篷轿车造访的布隆迪客人,他年龄不大,一身华服,身后站着两个保镖。他们的目的和其他不速之客一样,是为了取谢无界身上的一样东西。


    为了这件东西,军阀、高官、穷人、神童轮番上阵,他们明争暗斗想要得到的,无非是谢无界从国内带过去的一对二手助听器,这在布隆迪,珍贵到难以衡量价值。


    谢无界想公平地解决这个问题,但经历了各种强迫和游说过后,他开始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公平?在这片大陆上,真的有公平可言吗?


    今天是【我在非洲当医生】的第4集,谢无界在酒吧里录下了这段声音日记,继续讲述他在非洲行医遇到的人和事。


    这个故事,终于不那么让人揪心,却如此令人纠结。


    一起来听节目吧!



    “那个孩子又来找我要面包,我看到他的右手虎口处有伤口,正往下滴血。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正在吃我分给孩子的面包。那时我才意识到,布隆迪没有公平可言,只有丛林法则。弱者被分配了东西,也不一定能得到它。”


    “一个年轻人从布隆迪最豪华的车上下来,进了我的诊室。跟着他进来的保镖先踢了一套正步,才清了清嗓子告诉我,眼前这位年轻人是某位功勋卓越的大将军的遗孤,并敲打我说,这次捐助会影响两国邦交,是一个考验!”


    “我问本杰明,配上助听器以后最想听到什么?本杰明告诉我,他经常看见妈妈偷偷流泪,但只能看到她的嘴唇在动,却听不见她在说些什么。想知道妈妈为什么难过,就是他的愿望,但我还是没有把助听器给他。”



    讲述者:援非医生谢无界

    编辑:小旋风、卡西尼

    制作:@猛哥天才捕手、小船、高一雪

  • 大家好,我是猛哥。


    成为厉害的运动员,一直是我的梦想,经常想象站在领奖台上的感觉,能支撑我一直做这个梦。直到前两年小区篮球赛,我凭借优秀的发挥,成功带领球队止步于小组赛阶段,让我理解了站在领奖台上到底有多难。


    因此我做梦的次数更频繁了,在体育场中捧起奖杯,感受山呼海啸的呐喊,那种感觉一定很爽吧?


    今天的嘉宾就是一位顶级运动员,体验过真正的登上巅峰,她就是前中国女足门将赵丽娜。她说了,那种感觉真的很爽,当运动员很值得。但到达那一天之前,她走过了一段外人无法想象的孤独生活。


    从小学开始,赵丽娜就接受了专业足球训练,专业也意味着枯燥,比如每天对着墙踢一万脚足球,在煤渣上练习扑救。但最让人意外的是,她踢球18年后才见到观众坐满球场的画面,那一刻她才刚刚爱上足球。


    现在赵丽娜已经退役了,这两年她有很多不错的尝试,比如公益、模特、乐队、综艺、影视等等,还做了自己的播客叫【上下半场】。


    她把退役后的生活比喻为下半场,我和很多人一样也是在这个阶段才认识她,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她的上半场,那些没有人看到的努力,和最终站在巅峰的辉煌。


    这期节目,我们就聊聊赵丽娜的上半场,一起体验一下顶级运动员的重要时刻。



    时间轴:

    06:21  班味儿很重的球星

    18:34  隐藏关卡:手洗训练服

    27:50  体校里的爆裂鼓手

    43:27  改变命运的照片

    56:35  义乌批发奥运硬通货

    70:18  退役女足野球场什么水平?


    Ps.

    我们录节目那天,意外频发,连合影都忘了,所以我选封面的时候,特意跟丽娜要了她和史炎老师录节目时候的合影。我准备简单P一下凑合用。除了封面这张,还有好几个备选也很好玩,发出来一起开心开心。


    (封面贡献:听友WangYi,听友急速冷冻侠)



    嘉宾:

    赵丽娜  前女足门将、播客《上下半场》主播


    客串主持:

    史炎  猫头鹰喜剧主理人、播客《不开玩笑》主播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我今天更不出来了,下周估计也更不出来了,我现在真的扛不住了。


    有一位女士非常严肃地告知我,你的节目不能再更新了,至少要停两周,你没有时间了!


    因为咱们播客的访谈录第二本今年就要出版!我3月内不把书稿整完就出不来了!


    朋友们,所以我节目先停一下,最多两周,我把书稿弄完!




  •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的嘉宾是一位眼科医生,他的名字叫小胖鸡,这是他的网名。


    你可能觉得眼科医生就是看看近视、开开眼药水,但小胖鸡的工作远不止这些——他每天面对的,是那些让人难以置信的病例。


    比如铜水溅入眼睛,眼皮下嵌满铜珠;水手在海上漂了一个月,眼睛变白,里面竟是个空壳;老工人因为拖延治疗,眼睛感染无法挽回,儿子在诊室里崩溃……


    透过这些故事,小胖鸡发现了一个规律,眼睛受伤的总是同一群人,他们就是处在一线的体力劳动者,因为要长时间从事生产工作,所以更大概率弄伤眼睛。


    小胖鸡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医生的身份,他还是一名记录者。他写下这些患者的经历,希望通过记录,让更多人看见那些被忽视的痛苦和命运。


    小胖鸡医生说,他记录的主题是“看见”,我很喜欢他节目中的一句话:“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愈眼睛,更是看见那些被忽视的痛苦。”


    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02:15 眼睛变空壳的水手

    08:30 把眼里的铜水取出来

    15:45 受伤后最宝贵的时间段

    22:10 向无法挽回的眼睛告别

    38:50 雪花一样的视网膜

    45:10 最后的愿望:能继续打工

    52:30 为何记录这些痛苦?


    嘉宾:

    @小胖鸡医生,眼科医生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上周我看了一张思维导图,刷新了我对职业化的认知,文件全名是《身后事安排表》,作者叫柱子哥,五个月内这个表格就要执行了。


    这份清单分为七项,遗体、财产、通知、葬礼、工作交接、待办事项和遗物。


    表格中每一项都标有具体执行方法和指定联络人,确保在柱子哥去世当天,家里人能轻松完成她最后的计划,包括但不限于遗体捐献、海葬预约、抚恤金领取、社交平台告别。


    甚至在遗体殡葬一栏注明,“裹头巾,身穿皮毛一体貂皮大衣”,这还只是简略版。


    作为第二个读过这份职业化遗嘱的人,我忐忑地问她,死后也要专业交付,是不是太卷了点?


    她哈哈一笑,“东亚卷王名不虚传!”


    柱子哥在28岁确诊淋巴瘤晚期,去年8月确诊胃癌晚期。


    与其说她是抗癌博主,我觉得她更符合职业病人,她也这样描述自己。日报总结、月报规划,严格管理治疗时间,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工作中,柱子哥是一个完美的乙方,人生最后一个项目里,她也实现了完美交付。不同的是,这次她既是乙方也是甲方。


    这期节目是我和柱子哥的对谈,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柱子哥说应该也是最后一次,我不想承认也难以反驳。


    从旁观者的角度我希望她轻松一点,但转念一想,轻松只是我的追求,不是她的。我尊重她职业病人的身份,也钦佩、赞叹她在这份“职业”经历中的表现。


    希望这期节目能记录我眼中的闪耀的柱子哥。


    一起来听故事吧!


    △ 柱子哥(右)心有蔷薇,细嗅猛虎


    Ps.

    小红书心理联合小宇宙在清明共同发起「关于我的墓志铭」特别企划,通过生死议题的讨论,在这个特别的季节提供一个契机,让大家停下来认真思考「究竟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度过这一生」。


    欢迎在小红书和小宇宙搜索「关于我的墓志铭」进入活动页了解更多。写完这一句,人生还有下半场!



    时间轴:

    10:04  在腹腔里撒一把癌症种子

    25:19  去住院还不如去坐牢

    42:33  “被恐怖分子爆头是好事”

    60:42  身后事操作指南(傻瓜版)

    84:18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95:58  “精致病”VS“壮烈死”

    112:40  成为“柱子哥”的代价 


    嘉宾:

    @一只狗腿子柱子哥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在澳洲,司法社工要管的事,比警察多多了。


    除了暴力和刑事案件,教老人用手机,代写罚款减免申请单,甚至丢了一盆花,都是来找社工帮忙的正当理由。


    让社工侯小圣最无奈的案主是一位女大学生,她主动找来说要自首,因为买过一个盗版软件。


    小圣告诉她停用就行了,但她支支吾吾不肯走,直到被带进一对一咨询室里才小声说,她在网盘里发现了一起谋杀案。


    这个盗版账号被卖给多人共用,她在历史记录里看到了一百多篇“日记”,详细记录了一场谋杀的动机和准备过程,包括如何领取镇静类药物和购买注射器,甚至用自己的胳膊练习注射。


    最让她害怕的是,这位记录者想杀死的是自己的妈妈。


    女孩走后,小圣从第一篇开始看起,起初一切正常,到后来,“她怎么还不死”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当嫌疑人一切准备就绪后,日记戛然而止。


    真的动手杀人了吗?有多大的矛盾能对自己的母亲起杀心?怎么才能找到写日记的人?


    就在小圣毫无头绪时,她脑中突然闪过女孩离开的背影,心里犯了嘀咕:


    写日记的人,究竟是谁?


    今天是新系列节目「不陀枪师姐」的第二期,继续讲述侯小圣在澳洲当司法社工的见闻。


    上期我给大家介绍过这个职业,相当于不配枪的派出所民警。但今天这个故事,恰好展现了社工与民警在办案时的区别。


    不但要查清真相,小圣也希望能为“日记”的作者提供更实际、更久远的社会支持。


    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03:31  在这穿鞋上街就是体面人

    13:10  和房门一样宽的蜘蛛

    18:12  文字直播谋杀

    26:22  “你是不是想看我死?”

    34:39  跟嫌疑人打个赌

    40:03  社工第一课:“冷漠”

    46:57  每位社工都有独门绝技

    51:34  妈妈留给我的“成人礼”



    嘉宾:

    侯小圣  澳洲司法社工、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最近我听说有一栋“柔软”的房子,布置着充气的桌椅,橡胶的餐具,铺满泡沫的墙和地,找不到任何硬质的物品。


    这是一家澳洲的康复中心,住着二十多位女孩,她们都患有严重的神经性厌食症,一个身高160公分的患者,体重只有30公斤,瘦到在木桌角上磕一下就会骨折。


    这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心理疾病,患者几乎全是女性,会经历节食、暴食、催吐、进食障碍的循环,重度患者将死于饥饿与器官衰竭。


    澳洲社工侯小圣来到康复中心的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女孩们对她露出惊恐的眼神,“你竟然在吃饭?”


    侯小圣也穿着统一的病号服,其实是来帮她们治病的,她负责配合医护的认知疗法,当“领吃员”,也就是大口吃饭给她们看。


    朝夕相处的四个月中,侯小圣发现这些女孩非常相似。


    她们有着同样的能力——精确计算食物热量,不同烹饪方式、剥皮还是带皮,她们把每种食材的热量背得一清二楚,但凡摄入超出一丁点,立马催吐。


    她们对待侯小圣总是张口就骂,“都胖成这样了照照镜子吧”,“胖成猪了别吃了”。后来她们选择小圣当“比美”裁判,因为公认她最胖最丑,没有参赛资格,所以最公平。


    最后,小圣发现她们也有共同的致病因,每个瘦成“骷髅”的女孩,都能讲出雷同的故事。


    今天是新系列节目「不陀枪师姐」第一期,该系列将讲述侯小圣在墨尔本当司法社工的见闻。从暴力事件到宠物走失,需要援助先找社工,是澳洲老百姓的常识和习惯。


    这个职业对生活在国内的咱们来说比较陌生,我也是跟小圣聊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其实相当于澳洲本地的派出所民警。唯一区别是司法社工不配枪支,有必要暴力执法时,侯小圣可以冲进警局,拽走一名警察辅助办案。


    在犯罪频发的墨尔本,侯小圣带着幽默和善意,拉起陷入困境的人,教他们如何撑起一把自我保护之伞。


    希望她的故事能给你带来一些跨越低谷的力量。


    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05:59  社会工作者为谁工作?

    13:33  报案现场反击“老白男”

    27:23  澳洲版“爆破手”真有礼貌

    33:52  陪一群女孩吃饭月薪十万

    47:42  厌食症患者能感受到饿吗?

    59:49  let's逃离审美邪教



    嘉宾:

    侯小圣  澳洲司法社工、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刚过完年,给大家分享一个炸裂的消息,仅仅过去四个月,爆破手圈子已经彻底癫了。


    这群孩子现在随身带刀,见谁不顺眼,二话不说就往身上捅。他们甚至敢当街袭警,对着监控摄像头撂下一句,“专门弄你公安局的”,就一窝蜂冲上去砍人。被砍伤的正是陈文章的同事,抢救时头上缝了二十多针。


    陈文章气坏了,接连抓了不少爆破手,审完却大跌眼镜,这些行凶的少年犯,竟然也是受害者。


    在录前两期节目的时候,我对爆破手的印象还是有钱、能造,比如拿钞票点烟,拿茅台洗头,一掷千金大摆生日宴。但这次陈警官抓来的爆破手都穷得叮当响,4个小孩总共凑不出20块,每个人还欠了好几万的债。


    他们不光穷,还很惨,动辄被带到狗场,扒光衣服和鞋子,和藏獒关进同一个笼子,或者被烈犬追着绕圈跑。虐待尺度堪比缅北,但没有一个孩子敢报警。


    陈警官把这些一边犯罪、一边受害的孩子“抓捕”到审讯室里,顺藤摸瓜找到了局势变化的根本原因——他们都听命于同一个幕后大哥,名叫旺仔。


    刚要查旺仔的案底,陈警官就收到了外地派出所所长的提醒,“别轻易招惹他!”


    旺仔到底是什么来路?靠什么“本事”在爆破手圈子里一手遮天?这次他也能无罪逃脱吗?


    这期节目是爆破手系列的阶段性完结篇,也是最紧跟实况的一期。在节目结尾,我问陈文章能否预测他们今后会向什么模式发展,他没有任何犹豫地说,变化一定会有,但我们永远猜不到下一步。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7:06  已经“上岸”的爆破手现状

    12:51  从小偷小摸变成当街砍人

    18:15  刑警被爆破手围攻如何自救?

    24:37  搞钱新套路:先抢再骗

    29:44  少儿不宜的视频证据

    40:20  他从警察局讹走3万块

    48:26  全城爆破手的幕后大哥

    55:00  最穷的爆破手



    嘉宾:

    陈文章  刑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进了审讯室,再嚣张的杀人犯,刑警陈文章也见惯了,但这次他有点心虚。


    眼前这位嫌疑人,正气定神闲地坐着,油头锃亮,满身血污。给饭就吃,给水就喝,十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也没张口要过一根烟。


    不久前,陈警官所在的辖区发生了一起枪击案,案发地点在村外的农田里,监控覆盖不到,没留下一点证据,眼下这位嫌疑人是他们仅有的线索。


    最让陈文章忐忑的是,坐在那张审讯椅上的人,几乎都没什么胃口,可今天这位不但吃得香,还吃得很细致,小桌板上一滴油都没落下。


    陈警官意识到,他的抗压能力远超一般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有没有抓错人?枪从哪里来?他和临村的老太太有什么仇怨,要一枪打穿她的肺?


    天亮就得放人了,陈文章审得很疲惫,心里越来越慌,眼睛却盯着他不敢挪开哪怕一秒钟。零点过后,嫌疑人突然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说,兄弟给我根烟行吗?


    今天的节目里,陈文章继续讲述重组预审队后,他们接手的第一桩要案。不了解预审制度的朋友,可以先收听《给尸体拍一张证件照,让她再看看嫌疑人的脸|刑警陈文章06》。


    听完整个故事,我也沉默了,录过这么多罪案,这一期的结局最特别。


    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06:27  被狙击的农村老太太

    15:51  吓退一队刑警的抓捕现场

    22:47  “网购”一支枪

    33:48  “杀猪佬比杀人犯更难审”

    44:47  最擅长说谎的职业

    55:38  想招供?先核算成本!

    65:06  小学生荣获“最有面子奖”



    嘉宾:

    陈文章  刑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是刑警陈文章的系列节目,每次我去找他聊故事都大受震撼,作为当地的刑警,他能看到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难以触及的事儿。


    比如未成年组队盗窃的“爆破手”案,在我们节目发布之后,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后来节目中提到的某短视频平台因为青少年模式不完善而被处罚,更让我有一种生活与案件同时进展的紧张感。


    我在想大家是不是习惯了“大城市”的故事,以播客为例,订阅数高的播客几乎都来自北京和上海,也许让我们偶尔忽略了中国到底有多大,比如祸害了很多省份的“爆破手”们,在北京就不存在。


    这让我意识到一线城市之外的罪案,可能更值得警惕和关注,因为在技术手段难以触达的角落,犯罪手段正在疯狂的生长。


    为了搞清楚这些“病毒”演变的过程,陈文章组建了一支预审小队,由当年警队最传奇的老预审专家坐镇,专门处理那些技术覆盖不到的案子。他们要在与罪犯的海量对话中找到线索、摸清规律,甚至预防恶性案件的出现。


    今天的节目,就是推动了这支小队成立的故事:一个发生在山里的抛尸案,没有监控和信号,只能依靠走访、审讯这些“过时”的技术破案,年轻的警员们毫无办法。


    还有最后五个小时就要释放唯一的嫌疑人了,一旦他出了警队的门,这个案子就会成为悬案,这时候该和嫌疑人聊些什么呢?


    一起来听节目吧!



    ---福利专区---


    本期节目由小雨伞保险经纪赞助播出,今天我们携手小雨伞保险经纪为大家带来了“天才捕手”专属福利!


    一分钱保险咨询

    点击https://www.xiaoyusan.com/pay/consult?id=1004&consult_id=8324&chn=tf-yp-zt-team2-skylar-tcbs-250116-01#/entry,花一分钱领取1对1保险咨询服务~


    免费旅行意外险

    预约咨询的同时,可以直接跟保险顾问领取一份免费的畅意玩旅行意外险~



    时间轴:

    08:04  “大拿”警种的没落

    19:37  尸体处理与刑侦概率学

    27:04  藏在500片睡衣里的证据

    38:38  “你看这具女尸美不美?”

    47:42  决定动手前,凶手在想什么?

    53:04  重组全能预审队



    嘉宾:

    陈文章  刑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大家好,我是猛哥。


    做一份和故事打交道的工作是什么体验?


    聊起这个话题,天才捕手计划的编辑们可太有发言权了。作为非虚构创作团队,我们的工作简单说来,就是听故事、写故事、讲故事。


    受限于稿件的篇幅和结构,很多故事背后的信息无法完整呈现,于是我们在去年开设了新栏目「天才编辑部」,分享近期更新的故事和创作过程。


    今天的节目是去年年底录制的,编辑和运营全员上麦,回顾过去一年里最打动我们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带给创作者的成长和变化。


    节目中提到了11篇文字故事,均已刊发于天才捕手计划公众号,为了方便大家查找,我按顺序列下标题:


    1、《我的病连精神科医生都没辙,却被一个5岁小孩治愈了|有爱孤儿院01》

    2、《“女孩都是养不熟的外人?”成为律师后,我把亲人告上法庭|女律师进化史08》

    3、《疯狂尼泊尔:在这里卖手串给中国人,是最危险的生意|疯狂尼泊尔01》

    4、《网红公园有多危险?法医:这是城市里最容易出事儿的地方之一|我的骨头会唠嗑40》

    5、《我在澳洲做社工:我能拯救所有人,中国女孩除外|我会拯救你14》

    6、《你注意过秋天的虫子吗?有个男人靠捡虫子,一年赚了上亿元|身边的陌生人27》

    7、《别轻易收父母的转账,有个男人因为这事被判赔偿150万|亲密之诉 02》

    8、《精神科医生:想让孩子活下去,这些妈妈得杀死一部分自己|精神科医生陈百忧21》

    9、《我被上百个未成年包围了:他们都说,哥哥救救我!》

    10、《被遗弃的7岁女孩:抛弃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人|有爱孤儿院03》

    11、《这个绝症妈妈的临终心愿,被一个骗子实现了|我在非洲当医生15》


    新的一年,让我们从故事和旅行开始聊起。


    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12:16  卖手串是最危险的生意?

    23:02  “我救不了华裔女孩”

    34:25  当律师卸下职业的伪装

    48:27  “爸爸妈妈,请遗弃我吧”

    61:43  “t人”改造计划 

    75:58  编辑们的“班味儿”旅行

    86:22  爆破手圈子的最新变化

    99:12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小旋风、赵岛泥、大耙子、迪恩、卡西尼


    天才捕手计划运营:

    赵土司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 本期嘉宾:

    王景春,演员

    戴莹,迷雾剧场总制片人

    张荣吉,《风中的火焰》导演



    大家好,我是猛哥。


    我们单位做了很多警察的故事,在看这类题材影视剧的时候,我就会变得很挑剔,总感觉和我们深度采访中见过的警察不太一样,味儿不对。


    最近终于出现了一部悬疑题材的剧集,我一看就觉得味儿对了!它就是爱奇艺出品的《风中的火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三十年前中国西北部的罪案故事。


    主角是三个高中生,他们在废弃矿坑目睹了一场谋杀,然后卷入其中被纠缠了十年,由蒋奇明、杨采钰、黄澄澄扮演。


    但最让我喜爱的是其中警察老褚这个角色,由我特别喜欢的演员王景春老师扮演,他往画面里一站,再配上旧茶缸,皮夹克和嘉陵摩托,气氛一下就对了。


    当然这还是最表层的,真正让我觉得味道对的地方是对老褚这个角色的塑造,从表演到剧情,都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克制。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听友在评论区问我,为什么电视剧中的警察都是面对大案要案,而且对陈年积案痛心疾首,感觉特别假,我回复她说,现实中警察会把这种情节藏得很深,只有特定情况下才会崭露峥嵘。


    《风中的火焰》里就有我描述的这种克制,老褚这个角色的沉稳展现了演员、导演、编剧的实力与格调,甚至包括美术、摄影、剪辑等等环节水平都非常高。


    这是爱奇艺迷雾剧场的跨年大作,本期节目是我在《风中的火焰》首映式结束后,按住三位主创完成的录制,其中就包括老褚的扮演者王景春老师,还有迷雾剧场总制片人戴莹,一个常年生产爆款大作的人。


    以及本片的导演,来自台湾的张荣吉导演,一个在热带季风气候里长大的男人,拍出了西北的干燥和寒冷。


    说实话,跟他们三位每个人都值得聊很久,但这次录制很可惜,只能一起聊聊,记录一下《风中的火焰》这部作品上线前夕,三位主创的感受和心声。


    一起来听节目吧!



  • 大家好,我是猛哥。


    最近我才知道,夜店也有办公室,工作时间和营业时间一样,昼伏夜出。你能猜到这间办公室在哪吗?


    有个朋友告诉我就在夜店的地下室,在这坐班的可能是最嗨的一群白领,每天都在纸醉金迷的氛围里工作。


    我这个朋友是一位艺术家,名叫阿感,她用非常明快的色彩去画非常可爱的人物或小动物。但是,出现在她画作中的每双眼睛,都藏着不同的图案,仔细看能发现那是另一幅面孔。


    这是她的核心创作概念「双瞳」,即不存在绝对真实的世界,那只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而已。


    我对阿感的作品很好奇,于是邀请她一起录期节目。她给我分享了不少夜店的冷知识,因为她刚开始工作时,就在夜店的企划部当设计,一干就是好几年。


    在她眼中的这份工作,和我们关于夜店上班的想象完全不同,用她的话说是在给人造梦。而这,恰恰与她现在对创作的理解是一致的。


    这期节目我们讲讲阿感造梦的故事,以及她在夜店工作的见闻,聊聊她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有何不同。


    一起来听故事吧!



    △ 我和阿感在录音棚的合影



    时间轴:

    07:36  被嫌弃的潮流艺术

    14:46  画成什么样才算艺术家?

    19:37  “我想和鬼聊聊天”

    26:01  夜店打工人的职业素养

    37:38  在杭州漂泊的本地人

    45:27  “我才是阿感”

    55:14  画画就像剪指甲 



    嘉宾:

    阿感  艺术家、「感说」主播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