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社心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第三部分群体的维持

    (一)群体压力

    1. 群体压力定义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约束力,它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的一致性程度,影响着群体效力的发挥。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群体压力形成的。

    2. 形成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为辩论阶段;第二为劝解说服阶段;第三为攻击阶段;第四为心理隔离阶段。

    3. 群体压力意义

    群体压力约束了群体成员的异端行为,促使群体成员采取一致的行动。群体压力对于群体至少有以下两种积极意义:

    (1)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及群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2)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增加个体的安全感,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摆脱孤独和恐惧感,保持安定和平衡的心态。群体压力维护了群体的团结,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对多数成员内心安全感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对群体内固执己见的少数人而言,却是一种威胁。

    (二)群体的维持

    1. 群体效力

    对于一个群体组织而言,效率和士气是衡量群体成就或功效的最主要指标。

    群体效力也称群体有效性,是指群体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有效满足群体成员需要的表现。任何一个群体若能同时完成执行任务与满足个人需求两种目标,该群体就是高效力的群体。群体的有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衡量,一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群体成员欲望满足的多寡程度。

    群体士气是指成员对群体组织的满足感及对群体目标的态度。它代表了成员在群体内需求满足的状态及为群体目标而奋斗的自愿程度。

    2.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如下:

    (1)群体的目标

    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是否赞同,即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凝聚力。成员赞成群体目标,才会对群体产生认同感。

    (2)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

    同质性是指成员在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成员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同质会使成员感到彼此接近,增加人际吸引,相互产生好感,因而能增强凝聚力;互补性是指具有异质性的成员在某些方面的互相补充、渗透、交融。如果具有异质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在某个或若干方面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时,也会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和密切关系,增强凝聚力。

    (3)群体满足成员需要的程度

    一般来说,群体对成员各种合理需要的满足度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大,成员对群体的认可度越高。

    (4)群体的成熟程度

    群体自身要经历一个发展周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发展,随着群体的成熟,成功率会不断提高,同时群体的凝聚力不断提高。

    (三)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指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

    1. 群体决策的作用

    (1)可以减少偏见。群体成员通过讨论,充分发表不同意见,使大家对问题有了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减少了片面性。

    (2)可以满足成员的自尊心并增强责任感,提高决策效率。

    (3)可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沟通,改善群体内人际关系,增进了解和信任,有助于群体目标的达到和任务的完成。

    (4)群体决策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2. 群体决策的偏差

    (1)冒险性转移

    冒险性转移是指原来倾向于谨慎从事的个体集合成群体后,倾向于冒险的现象。关于冒险性转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责任扩散论

    责任扩散论认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做出冒险决定,是由于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到了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对错误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群体比个体更大胆。

    ②文化价值论

    文化价值论认为,要看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推崇冒险行为还是谨慎行为。

    ③领导者影响论

    小群体中,恰恰有一些极富冒险精神的领导型人物,其他成员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倾向于冒险。

    (2)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倾向于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当群体成员最初意见为保守时,群体决策结果将倾向于更加保守;最初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结果将导致群体决策更加冒险。



  • 社心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第二部分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一个群体有别于个体集合的原因之一是群体有一套成员应该如何做的行为规范。

    1. 群体规范分类

    群体规范可分为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指在正式群体中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非正式规范往往是成员间相互约定的,大家一致同意却没有明文规定。非正式规范有时甚至与主体文化规范相矛盾,而它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制约能力往往还要胜过正式规范。

    群体规范还可以分为一般的社会规范和反社会的规范。

    2. 群体规范的作用:

    (1)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人们可以依据它对群体成员的言行的影响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2)群体规范使群体成员明确自身言行的准则,知道在群体内应该怎样行事;

    (3)群体规范明确了群体成员行为的奖惩标准,保障了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性,从而维护了群体的稳定,发挥了群体的正常功能;

    (4)群体规范对一个有效的群体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二)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交换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

    1.社会交换与群体规范

    霍曼斯提出五个基本命题来规定各种交换行为,并认为这些命题体现了群体规范形成的基本依据。这些命题分别是:

    (1)成功命题:对于人们采取的所有行动来说,某人特定行为越是经常得到报酬,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

    (2)刺激命题:假如过去某一特定的刺激或一组刺激的出现一直使某人的行动得到报酬,则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的刺激相似,该人现在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某人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则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报酬,则该报酬的任何追加单位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

    (5)攻击、赞同命题:

    ①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得到了他未曾料到的惩罚,他会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

    ②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期望的要大,或者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他就会高兴并更有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

    (6)理性命题:在选择各种行动时,某人会选择他认识到的结果的价值乘以结果实现的概率后,得到较大值的那种行动。

    3. 群体内的社会交换

    在三人或三人以上的群体中,社会交换的关系变得复杂。因为在群体中有人会试图操纵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或变换交换规则,从而使自己合法地获得最大利益。群体中获取不公平利益的具体方法是一些成员结成联盟。群体中联盟现象的出现依赖于三个因素:

    (1)联盟者想要获得的结果之间一定要有最低限度的一致性或相容性;

    (2)某些资源对于目标的实现会发生重要作用,因此拥有某些特殊资源的人最容易与他人结成联盟;

    (3)拥有特殊资源的人要尽可能地获得最大比例的利益,因此,他更可能与群体最弱的人结成联盟。

    3.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指在正式群体中,每个成员相互之间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这些期望可以是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要求,而对精神上,心理上的期望就构成群体内部的心理契约。


    (三)竞争与合作

    合作是指至少两个人通过相互提供活动,结果不仅有益于本人,而且也有益于对方。

    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更多报酬,或者至少获得不少于其他人收益的互动方式。

    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如下:

    1. 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 群体的奖励结构影响着群体成员作出竞争或合作的选择;

    3. 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社心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第一部分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集体记忆】由哈布瓦赫提出,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它定格过去,却由当下限定,并且规约未来。集体的记忆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并在个体记忆中得以体现。

    (二)群体的分类

    1. 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

    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

    (1)统计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而成为群体。这种群体主要存在于统计学中,如老年群体。

    (2)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实际交往,如学校的班级。

    2.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人的社会活动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个是正式的,一个是非正式的。正式的社会活动是指人们在群体中按照计划完成公开的、特定的、有目标地活动。非正式活动主要指人与人之间自发的思想感情交流活动。与此相应,群体根据自身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

    (1)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正式群体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正式群体和暂时性正式群体。

    (2)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3. 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1)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

    (2)参照群体通常包括3种含义:

    第一是作为比较的标准。

    第二是指望晋升其间的群体。

    第三是指个体以其他群体的价值和观念为行为准则。

    参照群体是令其他群体成员向往的一类群体,当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感到不满时,往往会寻找其他群体为参照,有时甚至在心目中树立起两个以上的参照群体。

    4. 大群体与小群体

    (1)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

    (2)小群体是指人数较少、成员间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群体。

    (三)群体功能

    群体的功能可分为对个人的功能和对组织的功能。群体要想有良好的表现,要善于综合其成员寻求需要满足的活动,使之成为群体活动,才能使群体的目标与成员的目标一致起来,才能顺利完成上级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

    (四)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 社会助长作用

    一些实验表明,他人在场能够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或准确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是否可以提高绩效取决于任务的性质。社会助长可以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并且会降低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群体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因素:评价顾忌、分心以及纯粹在场。

    2. 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是指在集体任务中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反而比较小的现象。在社会懈怠实验中,个体认为只有他们单独操作时才会受到评价。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如果人们不用单独为了某件事负责或者不会被单独进行评价时,群体内成员的责任感会被分散。如果不考虑个人贡献,而是在群体内一味地采用平均分配,那么群体内搭便车的行为就会出现。

    3. 去个体化

    当个体的身份被隐藏,就会出现去个体化;并且当所在的群体越大时,去个体化程度就越大。群体活动有时候还会引发一些失控的行为,群体一方面能对个体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同时也能使个体身份模糊。这种匿名性使人们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


  • 社心第十章 社会影响

    第三部分 模仿、暗示与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

    (一)模仿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模仿是对外显行为的模仿,而不能模仿内隐心理。

    (二)暗示

    暗示是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按某一方式进行活动。

    自我暗示是指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或加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

    (三)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

    1. 时尚

    时尚是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某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方式。时尚可分为:时髦、“热”、时狂三种类型。

    2. 流言

    流言是广泛传播的有关现实社会问题的不确切消息。流言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为数相当多的人对某一事件感兴趣或者非常关心;

    (2)大家缺乏关于该事件的信息。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以公式表示流言的强度:流言强度=事情的重要性x对事情的不明确性。

    3. 描述流言讹传原因的三个概念:

    (1)锐化,即断章取义,从全部内容中选择若干加以渲染;

    (2)调平,即重新编排,把某些细节省去,使故事简明易讲;

    (3)同化,即加工润色,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经验来接收和传达流言,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

    4. 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也被称为群众行为和集体行为,是指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布朗把它分为:侵略性集群行为、逃避性集群行为、获取性集群行为和表现性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有如下特征:

    (1)情绪支配性,每个参加者的情绪都异常兴奋,处于狂热状态之中,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思索,在认识上持有偏见,无法反省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2)迅速接受性,集群行为的参加者互相传递的每一种信息都会被迅速接受,并迅速引起反应,他们不愿意怀疑,也不会怀疑这些信息的真实性;

    (3)容易越轨性,虽然集群行为并非都有暴力行为出现,但是参加者受情绪支配,心血来潮,很容易背离正常的社会规范,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甚至出现杀人放火的暴行。



  • 社心第十章 社会影响

    第二部分从众、服从与顺从

    (一)从众

    1. 从众的定义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

    2. 分类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1)真从众: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里如一、心服口服地从众。

    (2)权宜从众:在某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并不认同群体的看法,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才暂时屈从于群体的选择。

    (3)不从众:是从众的对立面,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不被群体意见所左右,而保持自我原有选择的一种行为。

    3. 从众的经典实验研究

    (1)谢里夫有关规范的形成实验

    谢里夫利用诱动错觉研究个体反应如何受其他人反应的影响。实验者让被试坐在暗室里,在其面前呈现一个固定的光点,然后让被试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单独估计时,被试的判断差异极大;三人一组时,被试会产生相互影响,彼此的判断趋于一致,趋于大家判断结果的平均数。这说明群体规范一旦为个体所接受,便会有力地左右他的思想和行为。

    (2)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阿希设置了以下的实验情境:

    当志愿者来到实验室时,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参加实验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实际上,这6人是阿希的实验助手。阿希让真被试和这6个人围着桌子坐下,并依次指定为1号到7号。真被试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实验者一次展现18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上面有一条线段(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线段,分别标有A、B、C,其中一条与标准线段长度完全相同,而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与标准线段差异非常大。阿希告诉被试他们的任务就是报出A、B、C中哪条线段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呈现图片之后,7名被试按座位顺序大声报告自己的判断。显然,这一判断任务极为容易,只要视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B是正确答案。

    前两轮实验中,实验助手都选择了正确答案。所有被试反应都一致。然而,在第三次判断时,第一个被试仍像以前那样仔细地观察线段,但却给出了一个明显错误的答案。第二个被试也给出了相同的错误答案,以此类推,所有实验助手都异口同声地选择了错误答案。总体而言,被试平均在3次回答中有一次会附和助手的错误答案,而有些被试却总是给出错误答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76%的被试至少都发生了一次从众现象。

    4. 从众原因

    多伊奇和杰拉德认为,从众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1)信息性社会影响

    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有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而他人的行为通常能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性社会影响,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能导致个人接受而不只是公开顺从。

    (2)规范性社会影响

    从众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有渴望被接受的需要,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赞同,并避免其他人的反对。当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时,规范性影响便起了作用。由规范原因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因为群体成员一般都讨厌偏离者。

    5.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①群体一致性: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

    ②群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随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引起的从众率也就越高。

    ③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群体的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2)情境因素

    ①刺激物的性质:是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之一,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作出从众反应。此外,如果刺激物对观察者来说是无关紧要、不涉及原则问题的,人们越可能从众。

    ②时间因素:一方面,群体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从众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交互作用的早期阶段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因为这个阶段双方处在相互适应阶段,双方都试图建立规范。到了交互作用的后期,相互之间会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变得不易接受影响而从众。

    (2)个体因素

    ①性别和年龄:人们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从众。从年龄上看,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从众,因为这个时期的个体处于发展阶段,通常也被称为可塑期。

    ②个性特征: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发生从众。性格软弱、受暗示性强的人,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③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

    ④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促使人们保持自己态度的一致。不轻易屈服于他人的压力,从而使人们倾向于作不从众的选择。

    (二)服从

    1. 服从的定义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他人,二是规范。

    2.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实验者告诉被试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两人一组,抽签决定一人当老师,一人当学生。老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需记住这些词,然后在给定的4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如果选错了,老师就按电钮电击学生以示惩罚。实际上,每组被试中只有一个是真被试,另外一个是实验助手。抽签时,总是巧妙得让真被试抽到做老师,而助手则当学生。

    实验结果表明有65%的被试服从了实验者的指示,将电压加至最高的450伏,这证明了服从行为具有普遍性。

    3. 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另外,命令者手中如果掌握着奖惩的权力,也会使服从的行为大大增加。

    (2)他人支持与服从:社会支持显著增加了人们对权威的反抗。在群体背景中,人们会转向用同样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当人们发现不必忍受内心巨大的冲突而去伤害别人时,就更倾向于拒绝,而不是服从。

    (3)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在涉及道德、政治等问题时,人们是否服从权威,并不单独取决于服从心理,还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4)权威的靠近程度:米尔格拉姆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权威越靠近,完全服从的比例越高,反之则服从率越低。

    (5)行为后果的反馈:行为后果的反馈越直接,越充分,人们服从的权威,作出伤害别人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反,被试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了解越少,服从权威而对别人施加伤害性电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顺从

    1. 顺从的定义

    顺从也叫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顺从和从众的区别在于:顺从是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表现出的,而从众并没有他人的直接请求,从众来自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

    顺从和服从的区别在于:顺从来自他人的请求,是非强制性的,而服从来自他人的命令,带有某种强制的特征;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规定性的社会角色联系,而请求者和顺从者之间并没有规定性的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各种人际交往之中都可以产生顺从行为。因此,顺从是一种比服从更为普遍的社会影响方式。

    2. 顺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

    要想使他人顺从我们的请求,创建良好的顺从环境非常重要,有三个因素有助于建立使人们感到愉快的顺从气氛:

    (1)积极的情绪: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要求他人做出亲社会的助人行为时;

    (2)强调顺从行为的互惠性:互惠规范强调一个人必须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予以回报,如果他人给了我们一些好处,我们必须要相应地给他人一些好处;

    (3)合理原因的效果:我们对他人的顺从也需要合理的原因,当他人能给自己的请求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我们顺从的可能性也越大。

    3. 促进顺从的技巧

    (1)登门槛技巧

    登门槛技巧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是指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

    (2)门前技巧

    门前技巧与登门槛技巧相反,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马上提出一个小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小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

    (3)低球技巧

    低球技巧指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别人接受小要求后再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

    (4)折扣技巧

    折扣技巧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折扣或给对方其他的好处。和门前技巧不同的是,在折扣技术中不给对方拒绝大要求的机会,通过折扣、优惠、礼物等方式诱导对方接受这一要求。

    (5)引起注意技巧

    引起注意技巧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之上:人们有时会在没有对要求进行思考之前就拒绝了该要求。引起注意技巧激发了目标人的兴趣,干扰了其不经思考的“拒绝剧本”,从而增加了顺从的可能性。


  • 社心 第十章社会影响

    第一部分:他人在场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1.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定义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从事某项请分,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

    社会抑制也称社会干扰,是指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

    【结伴效应】是指结伴活动提高效率的现象。

    【观众效应】是指有人在场观看某人从事某一活动,会对此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其活动效率。

    2.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

    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查荣克以动机和内驱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他认为当有人在场时,会造成个体的生理唤醒状态,从而提高其动机水平,使其优势反应能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则会受到抑制。

    (2)评价与竞争观点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并且会逐渐变得关注他人的评价,争取赢得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因此,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者的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了动机水平。这种对评价的关注,被称为“评价顾虑”。在任务简单时,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评价会使个体更努力,而在任务复杂时,这种被评估的压力会降低绩效。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

    活动者觉知被评价的程度越高,其动机水平就越高。

    ②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评价者越具有权威性,活动者的动机水平越高。

    ③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年龄、气质、性格不同的人,受他人在场的影响也有差异。此外,他人在场不仅会唤起人们的被评价意识,还会唤起人们的竞争意识。弗里德曼解释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将社会情景作为竞争情景来看待。在有他人在场的社会情景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感到由社会比较引发的竞争压力,从而使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增加,产生促进作用。

    (3)分散冲突理论

    桑德斯和巴伦提出了分散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他人存在是一种干扰,当一个人正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在场会造成他注意的分散和转移,产生两种基本趋势之间的冲突:注意观众和注意任务,这种冲突能增强唤醒水平,对其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唤醒是增加还是降低绩效取决于该任务所要求的反应是否为优势反应。如果从事不熟悉或难度大的任务,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此时,分散注意就会干扰工作进度;如果从事熟练或简单的任务,人们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不需要全部的注意,为了补偿干扰,人们会更加专心、更加努力,实际效果会更好。

    (4)生理心理反应模式

    生理心理反应模式认为,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心理反应模式:激励或威胁。当个体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激励模式,在生理上,这种模式类似于做有氧运动时肌体产生的反应;相反,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威胁模式,肌体上会发生类似于应对危险时的反应。

    (二)社会惰化

    1. 社会惰化定义

    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 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

    (1)社会评价减弱(责任分散影响)

    社会评价减弱认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人的努力会淹没在人群中,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努力程度下降。

    (2)群体努力模型

    卡饶和威廉姆斯提出的群体努力模型认为,群体任务中个体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首先,个体认为他个人努力对成功完成群体任务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大小;其次,个体认为群体成功的价值大小。当个体结合成群体工作时,个体不再是决定群体成绩的唯一因素,其他成员的努力水平也会影响最终绩效,而个体努力工作的成果也可能被均分,个体的贡献最终也被抹杀。在付出和所得由于其他成员加入变得不确定时,社会惰化便会发生。并且群体规模越大,社会惰化程度越高。

    (3)群体绩效的不同报酬

    对群体高绩效提供报酬会降低社会惰化。当任务有意义、复杂或有趣时,社会惰化也不容易发生。当任务困难或有挑战时,个体一般也不会松懈下来。

    3. 社会惰化的预防

    虽然社会惰化普遍存在,但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减少社会惰化现象:

    (1)单独评价。即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让成员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是可被单独评价的。

    (2)提高认识。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努力。

    (3)控制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社会作用力越分散,社会惰化就越严重,因此,在群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要注意控制群体规模不要太大。

    除了上述方法外,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导向,增加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增加群体的凝聚力等都能有效地减少社会惰化,提高群体工作效率。

    (三)社会影响理论

    他人存在对个体绩效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拉塔内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该理论认为他人对个体总的影响取决于他人(影响源)的3个属性:数量、强度和直接性。

    (1)数量:当周围人数量增加时,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也增大。

    (2)强度:他人的强度也就是他人的重要性和权力。他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越强。

    (3)直接性:他人的接近性是指他人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个体的接近程度。

    社会影响理论能够帮我们解释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有时会导致社会促进而有时又会导致社会惰化。在促进的情况中,人们往往是他人影响的唯一目标,他人对个体的社会影响也会增加。相反,当很多人一起工作,而只有一名旁观者时,社会惰化往往就会发生。每个个体只是来自群体外的旁观者的目标之一,因此,旁观者的社会影响就分散到每个人身上,随群体规模的增加,每个个体感受到的压力则随之降低。

    (四)去个性化

    1. 去个性化定义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2. 去个性化的原因

    (1)匿名性

    匿名性是引起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群体成员身份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2)责任分散

    津巴多认为一个人单独活动,往往会考虑这种活动是否合乎道义,是否会遭到谴责,而个人和群体其他成员共同活动,责任会分散在每个人的头上,个体不必承担这一活动所招致的谴责,因此会更加为所欲为。

    (3)自我意识下降

    迪恩纳认为,引发去个性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失去这些控制功能。人们大多数的去个性化都是因为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丧失而引起的。



  • 社心第九章侵犯与利他

    第二部分 利他行为

    (一)定义

    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利他行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 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 自愿的;

    4. 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二)求助者的特点

    1. 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一般来说,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必须求得帮助的人;

    2.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3. 外貌特征: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4. 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应当承担的责任。

    (三)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1.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利他者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是他成人以后所做出的利他行为的重要原因;

    2. 人格因素:通过研究利他行为者的人格发现某些人格特征使人们容易去帮助别人,人格特征在利他行为当中起到某种中介的作用;

    3. 利他者的性别差异:有些研究表明,女性的人道主义思想比男性强烈,也有研究表明,女性不像男性那样爱帮助别人;

    4. 利他者心境的作用:积极的心境可以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四)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达尔文曾经指出,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

    2. 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人们较有可能在晴朗的天气里帮助他人,而较少在寒冷和刮风的天气里帮助别人。此外,噪音会使利他行为减少。

    3. 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1)旁观者的数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家达里和拉坦的试验结果表明:被试认为旁观者越多,就越不会轻易给予帮助。该问题的理论解释之一就是责任扩散。所谓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旁观者效应是指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也越长,这种现象称之为旁观者效应。其原因可能与责任分散、情境的不确定性以及评价恐惧有关。

    (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我们通常要在做出判断后才能采取行动,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4. 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社会规范就是行为态度和信仰的模式,社会中的个体面临着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的压力,如果他们违背了这种规范就有可能遭到社会排斥或各种各样的惩罚。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特别重要的社会规范有前述的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五)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按照传统的学习理论,利他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强化而建立的。



  • 社心第九章侵犯与利他

    第一部分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含义

    侵犯行为又称侵犯、攻击行为,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二)侵犯行为的类别

    1. 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可以分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

    (1)言语侵犯是使用语言、表情对别人进行侵犯。诸如讽刺、诽谤、谩骂等。

    (2)动作侵犯是使用身体的特殊部位(例如手、脚)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侵犯。

    2. 根据侵犯者的动机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1)报复性侵犯是指侵犯者只是想让受害者遭遇不幸,目的在于复仇和教训对方。

    (2)工具性侵犯是指侵犯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只是把侵犯行为作为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

    3. 广义侵犯和狭义侵犯

    狭义侵犯是有意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的伤害行为;广义侵犯涵盖了全部有动机的伤害行为,而不论其是否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

    4. 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主流规范

    可以分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三种亚类型。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不但不违背社会主流规范,还可以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服务。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是指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

    (三)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

    1. 动物行为学

    洛伦兹认为人类也是动物界的一个分支,其内部的侵犯能量会不断地积累,当特定的外部刺激引发了内部的侵犯能量时,侵犯行为就会发生,所积累的侵犯能量也得以发泄。然后,一个新的能量积累过程又开始了。

    2. 生物进化学

    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非常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

    3. 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领域也有大量的研究试图证明遗传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孪生子、染色体差异、被收养者与亲生父母的比较等研究是比较常见的。

    4. 激素活动说

    人们很早就发现,雄性激素在动物的侵犯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睾丸激素之类的雄性激素能够在动物身上起到组织和激活作用。

    (四)挫折侵犯理论

    1. 挫折一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挫折是指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多拉德提出,人的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这便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这项理论的主要论点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可以看出,在多拉德等人刚提出挫折侵犯理论时,他们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逐渐发现,挫折与侵犯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的关系。另外,如果在个体所处的环境之内不存在给人以引导的认识线索,挫折不一定能导向特定形式的反应。

    2. 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米勒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一对多的关系,他认为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

    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侵犯行为的唤起状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提供这样的线索,那么个体未必会表现出侵犯行为。也就是说,外在环境的侵犯线索是使内在侵犯冲动形成实际表现的必要条件,并且,侵犯行为的反应强度取决于其唤起程度。

    实际上,伯克威茨把原来的挫折侵犯理论中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引申为多对一关系,即一种侵犯行为的最终产生,除了受到挫折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诸多的其他因素影响。

    总结上述对挫折与侵犯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挫折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暴力的关联事件的侵犯反应。

    (五)社会学习理论

    1. 模仿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从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来探讨,人的侵犯反应的获得及侵犯反应的表现。社会学习论者认为,挫折或愤怒情绪的唤起是侵犯倾向增长的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对于已经学到采用侵犯态度和侵犯行为以对付不快处境的人来说,挫折就会引发侵犯行为。

    班杜拉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要条件:

    (1)有一个榜样表现侵犯行为,如一个人在观察者面前攻击、谩骂、殴打别人或表现出其他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行;

    (2)榜样的侵犯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如观察者看到榜样的侵犯行为得到赞扬和支持或观察者自己认为榜样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

    (3)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即观察者处在与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内。

    2. 侵犯与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普及性及深入性提供了人们大量观察学习的机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述条件下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产生影响人们行为的作用:

    (1)观众所看到的电视节目在某一主题和内容方面出现频繁而且相当一致;

    (2)观众经常地、有规律地收看主题内容的节目;

    (3)观众知觉并学习到该主题内容所表现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应付和解决一些问题;

    (4)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

    (六)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1. 宣泄

    对于那些受到挫折、体验到愤怒的人,让其适当地表现一些侵犯性的行为,能产生宣泄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道德和各种规范的限制,人们不能毫无顾忌地对使自己遭受挫折的人施行报复。因此,寻求社会容许的有效方式来达到宣泄的目的就十分重要了。

    2. 习得的抑制

    (1)社会规范的抑制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逐步懂得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自然侵犯行为的表现与否也包括在内,这就是接受和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

    (2)痛苦线索的抑制

    痛苦线索是指被侵犯者受到伤害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侵犯者的一种情绪唤起,使他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从而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侵犯。

    (3)对报复的畏惧

    当某人知道,自己伤害他人之后他人会加以报复的话,他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3. 置换


    当某人由于另外一个人的阻碍而遭受挫折和烦恼,但又不能还击他,因为那个人有地位、有权威或其他缘故时,他会通过另外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其中之一便是置换对象,侵犯那些与制造挫折者类似的人。


    4. 寻找替罪羊


    当个体虽感受到挫折,却不明白挫折的来源究竟是什么时,他就倾向于去寻找一只“替罪羊”,从而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并通过对他人的攻击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


  •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 人际沟通

    第二部分人际沟通过程分析

    (一)人际沟通心理分析

    1. 沟通动机

    沟通是由信息源发出信息开始的,沟通的动机问题是指为什么发出信息,以及向谁发送信息。人际沟通往往是在下述两种情况下进行的:其一,沟通双方有着相似的态度和共同的语言。其沟通动机是为了同对方一起了解和共同占有信息,扩大共同的经验领域。其二,具有亲密关系的伙伴之间出现某种态度不一致。

    2. 对信息的选择

    接收者对信息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有选择性地。人选择信息的倾向性大抵有下述四种情况:

    (1)倾向于选择自己赞同的信息,排斥自己不赞同的信息;

    (2)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并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3)喜欢选择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

    (4)越是不让接触的信息,人们越想选择。

    3. 对信息的理解

    接收者在理解信息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求真实含义。影响一个人理解信息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等。

    (二)人际沟通动作分析

    人际沟通往往要借助于沟通者的动作来实现,贝尔斯的实验发现团体内各成员间的沟通动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满足对方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为目标的,另一类是以提供信息、方向或指示为目标的。

    (三)人际沟通的分类

    1.按照沟通线路的分类: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从发送信息者与接收信息者的地位是否变换的角度来看,可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地位不变,发送者只发出信息,接收者只接收信息而不做出反馈;

    双向沟通是指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地位不断变换,双方互为发出信息的人和接收者。

    2.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在组织群体中,地位高低的差异使得组织里的人际沟通呈现上行、下行和平行的趋势。

    (1)上行沟通又称上沟通,是指组织中地位较低者主动向地位较高者的沟通;

    (2)下行沟通又称下沟通,是指组织中地位较高者主动向地位较低者的沟通;

    (3)平行沟通,是指组织中身份和地位相仿者之间的沟通。平行沟通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加强成员间的友谊,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3. 按照沟通方式的分类:假相倚沟通、非对称性相倚沟通、反应性相倚沟通和彼此相倚沟通。

    按沟通者之间相互依靠,相互联系的情况将沟通分为假相倚沟通、非对称性相倚沟通、反应性相倚沟通和彼此相倚沟通。

    (1)假相倚。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就是假相倚。

    (2)非对称性相倚。有时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这种沟通称非对称性相倚。

    (3)反应性相倚。是指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4)彼此相倚。是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

    4. 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

    按沟通功能可把沟通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1)工具式沟通。发送者将信息、知识、感情、想法与要求传给接收者,目的是想影响和改变接收者的行为,达到组织目的。

    (2)感情式沟通。沟通双方表达感情,获得同情、谅解与理解,获得精神上的需求,最终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组织里的沟通渠道,可以把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2)非正式沟通。指在正式组织系统以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它以个人为信息的主要传递渠道,非正式沟通传递的信息又被称为小道消息。非正式沟通的方式,包括组织员工间的非正式接触、交往,非正式的郊游、聚餐、闲谈及谣言、耳语的传播。

    6. 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按语言的不同形式,人际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1)口头沟通。以语言为媒介,借助口头言语进行的沟通称口头沟通。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灵活迅速,尤其可伴有手势、体态和表情,增强传递信息的效果;缺点是信息保留的时间较短,使用也受条件的局限。

    (2)书面沟通。以文字为媒介,借助于书面言语进行的沟通称为书面沟通。其优点是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对一时辨别不清的信息可以反复研究;缺点是信息对语言文字的依赖性强,沟通效果受文化修养的影响很大,对情况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7. 按照网络沟通的分类

    沟通网络是根据人际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方向而形成的路线形态,根据群体组织里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情况,沟通网络又分为正式沟通网络和非正式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莱维特发现沟通网络有四种形态:Y型沟通、链型沟通、圆型沟通和轮型沟通。

    (2)非正式沟通网络。莱维特认为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四种:单线型、集束型、流言型、偶然型。

  • 社会心理学 第八章人际沟通

    第一部分人际沟通概述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双方互为沟通的主体和客体。

    (二)人际沟通的工具

    1.语言符号系统:是利用语言进行的言语沟通。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也是信息传递的最有力的手段。

    2.非语言符号系统:是指在人际知觉和沟通过程中,凭借动作、表情、实物、环境等进行的信息传递。非语言符号系统一般有四种形式:视、动符号系统、时、空组织系统、目光接触系统和辅助语言系统。

    (三)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

    实现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有:

    1. 发出信息的人,即信息源。没有信源,就无法进行人际沟通。

    2. 信息。信息是沟通的内容。

    3. 信息渠道。信息渠道是信息的载体。

    4. 接收者。信息为接收者所接收,这是沟通的根本目的。

    5. 反馈。是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相互间的反应。

    6. 障碍。是沟通中阻止理解和准确解释信息的因素。

    7. 环境。沟通发生的环境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1. 影响信息来源的因素

    (1)信息源所使用的传播技术;

    (2)信息源的态度;

    (3)信息源的知识储备程度;

    (4)信息源的社会地位。

    2. 影响信息的因素

    (1)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

    (2)信息的内容;

    (3)信息的处理情况。

    3. 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同一信息经过不同的信息渠道传递,其效果大不一样。因此,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信息渠道,使之与传播的信息相配合,并符合接收者的需要。

    4. 影响接收者的因素

    影响接收者的因素有接收者的心理选择性和接收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在实际的沟通中,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通常是联合发生的。

    (五)人际沟通的障碍

    1.地位障碍

    社会中每个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地位上,由于地位各异,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

    2.组织结构障碍

    有些组织庞大,层次重叠,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太多,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和失真。也有一些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渠道堵塞,缺乏信息反馈,也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

    3.文化障碍

    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沟通带来的障碍如语言的不通带来的沟通困难,社会风俗、规范的差异引起的误解等等。

    4.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

    5.社会心理障碍

    社会心理障碍表现为个人在与他人或群体沟通时所产生的害怕与焦虑。

    (六)人际沟通的功能

    1. 协调作用

    人际沟通的协调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协调情感,即人际沟通可以使沟通者心理得到某些满足;其二,协调动作,即沟通者从沟通的信息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

    2. 保健作用

    人际沟通是人类特有的需求。如果人的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3. 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人的社会心理正是在同他人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人际关系

    第二部分人际关系的理论和人际吸引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而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1. 亲和需要:

    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体就会产生沟通、相容、相属等肯定性的行为特征,反之,个体就会产生孤立、退缩、排斥、忽视等否定性的行为特征。亲和需要的指向较广泛,是建立人际合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基础。

    2. 支配需要:

    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会形成使用权力、权威、影响、控制、支配、领导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拒绝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等行为特征。

    3. 情感需要:

    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即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产生同情、热情、喜爱、亲密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冷淡、疏远、厌恶、反感、憎恨等行为特征。情感需要的指向并不广泛,只针对特定的具有吸引力的个体产生。

    (二)社会交换理论

    根据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成本的评价和体验。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积极或消极的程度取决于:

    1. 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回报;

    2. 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

    3. 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更好关系的可能程度。

    总之,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除了判定某关系是不是获益外,人们还会对关系进行两两比较。有两个重要的标准:第一个是比较标准,指人们对他们在特定关系中可能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比较水平取决于人们在过去关系上的经验。第二个标准是备择关系的比较水平,是人们对于可替代旧关系的新关系中收益和成本的预期。

    (三)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

    不过,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都变得复杂起来。克拉克和米尔斯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关系: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在两种关系中,交换过程都在发生,但是规范利益的付出和回报的规则却有显著差异。在交换关系中,人们受公平原则支配,付出利益的同时期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回收同等的利益。相反,在共有关系中,人们会切实感受到自己对对方的需要负有责任,人们最关注的是对他人需要做出回应,表明自己对对方的关心,并不期望不久就要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共有关系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朋友和恋人之间。

    阿隆提出了自我延伸概念,解释亲密关系中复杂的互惠模式和交换原则。阿隆认为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会逐渐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因而让他人获益就是让自己获益。

    (四)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此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交往中。

    1. 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即人际交往的相互性。当一个人对对方表示友好、热情等积极的交往方式时,如果对方也给予相应的积极回馈,那他们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认为双方都有吸引力。相反,如果一方以冷漠、回避的方式对待另一方,这种消极性回馈会影响两人之间的继续交往,从而导致关系的破裂。

    2. 得失原则

    得失原则又称增减原则,由阿伦森发现,是指人们对于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3. 联结原则

    联结原则指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五)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 熟悉性

    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是从相互接触和初步交往开始的,通过不断接触,彼此相互了解,容易引发喜欢。

    单纯接触效应,又称曝光效应,由查荣克实验发现,指和某人的接触次数增多,就会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但如果一开始对对方印象是消极的,曝光效应则不起作用。

    2. 接近性

    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来往,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相似性和互补性

    (1)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2)互补性:具有不同特点的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4. 个人特征

    (1)能力

    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那些有能力的人。但是,当一个人的能力与我们相差很大,让我们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这种差距就会变成一种压力。

    (2)外表吸引力

    虽然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仍很难避免在外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我们更喜欢漂亮的人。

    (3)个性品质

    一般地,我们总是愿意与具有优秀品质的人进行交往。与这种人交往使我们具有安全感,同时可以得到恰当甚至更多的回报。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人的吸引力是持久、稳定和深刻的。

    (4)致命吸引力

    最初吸引个体的某种个人品质最终可能成为两人关系中最致命的缺陷,这样的品质称为致命吸引力。


  •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人际关系

    第一部分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可感性,以及情感性这几方面的特征。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1. 亲和需要

    阿特金森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多种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是人们追求与特定个体建立温暖与亲密关系的愿望。

    2. 人际关系的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魏斯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

    (1)依恋:指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给个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依恋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指向配偶或亲密朋友。

    (2)社会融合:指个体通过与一个群体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队归属感。

    (3)价值确定:当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得到他人的支持与肯定时,会产生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受。

    (4)可靠的同盟感: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人们会形成在需要时会有人帮助我们的认知。

    (5)得到指导:与他人交往可以使个体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

    (6)照顾他人的机会:价值确定的功能是通过他人的肯定而实现的,而照顾他人的机会则让个体感到被他人所需要,进而觉得自己很重要,也能够由此而确立自我价值。

    3. 摆脱寂寞

    寂寞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缺陷可能是数量上的,我们可能没有朋友或者朋友比我们期望的要少;也可能是质量上的,我们可能感到关系肤浅或达不到期望的程度。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 人际关系的状态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

    2. 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自我暴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人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①定向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做出交往决策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②情感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彼此共同的情感领域,进行了角色性接触,而不是仅仅停留于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

    ③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彼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确立,沟通和交往的内容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深层次内容,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

    ④稳定交往阶段:

    随着交往双方接触次数的增加,人们在心理上的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大,并伴有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也更深刻广泛。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

    (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

    奥尔特曼和泰勒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暴露对关系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亲密关系的形成是“渗透”一个人的表面,对这个人的内在自我加深了解的过程。

    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鲁宾等人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

    第二层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次是自我的人际关系或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曾经产生过的偷窃念头或自己的第一次性经验等。



  •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部分 态度的测量、形成、改变和偏见

    (一)态度的测量

    态度的测评即对人们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据此进行间接推断的过程。

    1. 量表法

    量表法又称自我评断法,是运用根据一定的测量、统计原理而编制的态度量表来测评个体所持态度的一种方法。态度量表有等距量表、总加量表和语义分化量表。

    2. 问卷法

    问卷法又称为自我报告法。根据问卷形式上的特点,可将问卷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问卷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由被试自由回答,使之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述出自己的态度。封闭式问卷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同时提供可能的几种选择答案,由被试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几种选择答案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回答。

    3. 投射法

    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测验方法,通常是向被试提供一种情境刺激,通过分析这一情境刺激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所持有的态度。

    4. 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通过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态度,是一种间接的态度测量方法。

    5. 生理反应法

    生理反应法是根据被试生理反应的变化来确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当态度发生变化时,总会伴有相应的情感变化,进而引起生理的变化,通常采用的生理指标有皮肤电反应、脉搏速度等。这种方法的道理就在于态度中包含有情感因素,情感在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态度的形成

    1. 态度的形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自个体出生至生命结束始终存在着。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②家庭的影响

    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氛围表现出来。

    ③同伴的影响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父母及家庭的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小,而同伴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作比较,并以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们保持一致。

    ④团体的影响

    团体对个体的影响和约束作用也可以促进个体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团体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样几方面的条件:

    第一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第二,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

    2. 态度的形成受到个体的学习的影响

    (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原理也被用来解释和说明态度的习得过程,即人们原先对不良品性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在联想的作用下扩展到了另一事物或对象的上面,这就是态度的习得过程。

    (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有研究者曾在实验中用言语的强化来研究态度的习得,结果发现,那些受到正强化的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不仅其基本观点没变,而且在程度上更为强烈;而那些受到负强化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态度,星然其基本观点也没有大的变动,但在程度上则明显不如受到正强化的学生强烈。

    (3)模仿与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可使个体学得许多新的行为。人们态度的习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观察来进行。

    (三)态度的改变

    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方向上的改变,即质的改变。另一是指程度上的改变,即量的改变。改变态度的方法大致有: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

    1. 态度的改变受到劝说宣传的影响

    劝说宣传法是指借助直接的言语交流及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神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其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也是在公共领域中较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态度改变方法。采用这一方法来改变他人的态度,是把整个劝说宣传过程看作一个信息的传递与沟通过程,分析的着眼点在于信息的传播者(劝说者)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接受者及传播情境四个方面。

    1. 传播者的特性

    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特点常常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一些重要特征本身往往就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证明,仅此就足以使人们信服而不再猜疑。与劝说宣传有联系的这样一些个人特性

    主要有:

    ①专家身份;

    ②社会身份;

    ③吸引力;

    ④相似性:

    ⑤可信赖性

    2. 态度的改变受到信息传播的影响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也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样的信息内容采用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技巧,产生的劝说效果往往是很不相同的,通过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合理地组织编排,就有可能提高其劝说效果,增加其对被劝说者的影响

    3. 态度的改变受到被劝说者因素的影响

    被劝说者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对说服效果也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或者是有助于劝说的有效进行,或者是妨碍和抵制劝说的进行。

    ①原有态度;

    ②人格特点;

    ③被劝说者的信息加工。

    4. 态度的改变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

    使态度改变的劝说过程并不是仅仅在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之间孤立进行的,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情境条件也会对劝说效果产生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信息繁多的情境;

    ②令人分心的情境:

    ③信息重复呈现的情境

    5. 态度的改变受到角色扮演的影响

    角色扮演法是以角色理论为依据的。角色理论的核心原则即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该方法在态度改变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6. 态度的改变受到团体的影响

    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团体中每不人的一言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7. 态度的改变活动参与的影响

    活动参与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此外,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四)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一)产生偏见的原因

    1. 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地位的不平等,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冲突导致敌视,敌视导致对对方的否定性情感和心理。

    2. 社会化

    各类文化传统中都包含着偏见成分,而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吸收并内化了文化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偏见。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偏见的具体途径有三种:直接学习、模仿学习和环境气氛的熏染。

    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在偏见倾向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

    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

    (二)偏见产生的结果

    1. 自我实现预言

    罗森塔尔等人所做的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的看法,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尽管教师的这种看法可能是完全没有客观依据的。如果学生知道老师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愚蠢,那么这种消极的期望可能会变成他自我实现的预言。他的成绩可能果然会变得很差,并且还会形成自卑感,社会或公众对某些团体、对个人的偏见也通常具有这种效果。

    2.性别角色偏见

    在社会中还存在着对女性的许多偏见,如认为女人是依赖的、被动的、软弱的等。这种偏见对于形成女性心理和女性性别角色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

    3.社会疏离

    社会的隔离会导致并强化偏见,而偏见又反过来会增加隔膜和社会疏离。

    (三)偏见的消除

    1. 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根据研究发现,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接触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可以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结果证明,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奖励的给予取决于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解群体之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外群体较为宽容,则生活在该规范下的人们对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偏见会减少。


  •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态度

    第一部分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具有如下特性:

    1. 社会性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在其后天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周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和习染而逐渐形成其对他人、他事、他物的一定态度。

    2. 主观经验性

    个体的意识世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世界,它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另一种则是经验的世界,它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态度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它本身就具有了主观经验性。

    3.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维持调整、协调的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倾向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1. 态度的认知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 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

    3. 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三)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分

    1.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准则,这种准则就是事物或对象本身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而一种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价值观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

    2. 态度与信念

    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能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

    (四)态度理论

    1. 强化论观点

    (1)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

    度布等人认为如果把态度作为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或情感的话,那么以态度对象作为条件刺激,将其与人已经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则对于条件刺激的态度对象也就会形成与无条件刺激同样的评价和情感,即形成特定的态度。

    (2)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对态度改变的基本观点认为,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可以有效地使态度发生改变。

    (3)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关于态度改变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们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是在强化原理的支配和控制下所进行的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的联结过程。

    2. 认知论观点

    (1) 紧张减缓理论

    紧张减缓理论模型以认知统合倾向的态度形成与变化研究为核心。所谓认知统合倾向是指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性,当这种倾向性受到干扰破坏时,人就会产生否定性的评价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努力排除干扰维持认知结构关系的平衡稳定性,在达到目的以后便会产生肯定性评价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认知的失调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

    ①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

    ②每一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

    这两个条件与认知失调之间的关系如下述公式所示:

    失调程度=(失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的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的重要性)

    根据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②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③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2) 归因理论

    以归因理论来说明态度变化的心理机制称为自我知觉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并常常积极主动地将当前的认识对象及其有关评价与过去的经验相比较。

    (3) 社会判断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具有较明显的认知色彩和个人主义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是先于态度改变而进行的。同时,这种理论还认为,每一个人对他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是了解知晓的,对自己所愿接受的态度和不愿接受的态度也是知道的,由此个体才可拥有一个关于某一事物或对象的态度区域,并能够据此而进行判断。此外,根据这种理论对态度改变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所探讨的态度改变基本上是局限于强度改变的范围之内,而较少涉及态度方向改变的问题。

    3. 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应首先了解态度所能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态度。

    态度的功能理论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还承认态度改变中存在着个别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他人的内在需要,因此,通过改变需要来改变态度的方式也就因人而异了。此外,功能理论还具有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合各家于一体。其不足之处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很难对态度所满足的需求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因此,这一理论在应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4. 态度的功能

    卡茨等人关于态度功能的观点如下:

    (1) 功利性功能

    功利性功能,又称适应性功能或工具性功能,是指态度可以用于衡量客体的价值。

    (2) 自我防御功能

    在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下,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态度是协调一致并且能够支持自我价值的。

    (3) 价值表现功能

    在态度体系中,相对抽象的态度居于态度体系的上位,越是上位(抽象)的态度越接近价值观。

    (4)认知引导功能

    一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个体选择性地理解并相信某些信息,同时选择性地否定某些信息。

    5.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科尔曼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 服从

    服从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工具性行为。服从行为是暂时性的,并非出于个体的内心意愿,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的行为。

    (2) 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 内化

    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三部分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理论。

    (一)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

    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

    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特点、他人表现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

    他认为行为观察者在对因果关系进行朴素分析时,试图评估这些因素的作用。如果把某项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内在状态,那么观察者将由此推测出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即使这种推测不总是很准确的,它也有助于观察者预测行为者在类似情况下如何行为的可能性。但是假如某项行为被归因于外在理论,观察者就会推断说该行为是由外力引起的,那么以后能否再度发生则难以确定。海德认为对行为的预测与对行为的归因是相互联系的。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的归因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维纳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

    维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因素来源(内部、外部)或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应(自豪或羞耻)。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聪明导致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

    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维纳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以考试成败的归因为例:

    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就是自己的努力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就是自己的能力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针对学习的暂时的努力

    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学习时的心境和情绪

    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来自老师的偏见

    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考试的难度

    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来自他人偶然的帮助

    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一个人的运气

    总结一下,维纳的归因理论就是从3个维度进行归因:

    1. 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

    2. 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

    3. 可控因素还是不可控因素。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对应推论是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特有的内在属性(动机、品质、态度、能力等)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论。

    琼斯和戴维斯揭示了对应推论的程序,即先判定行为者的动机,然后由此推定行为者的品性。他们认为,当他人有某种行为时,行为的观察者就要判定这种行为是不是他人有意作出的,以及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中哪些是行为者所希求的。如果某种行为后果只是行为者无意造成的,就不能根据它来判断行为者的品性。

    琼斯和戴维斯还提出几种可能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社会合意程度很高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大多数人都会采取的行为。如果行为者采取的是社会合意的行为,人们就无法从中推论其品性。

    另一个因素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观察到某种行为是行为者自由选择的结果,通过这种行为和未采取的行为的比较,人们会假定该行为能够反映行为者的意图,据此就可以推论其品性。

    最后,如果观察者认为是外在力量迫使行为者这样做,就会以外力的作用来解释他的行为。因此,当行为者的选择自由没受到限制时,观察者更可能进行对应推论。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客观刺激物以及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1. 一致性信息: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

    2. 一贯性信息:行为者在其他场合的表现情况。

    3. 区别性信息: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

    另外凯利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这一原则广泛应用于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相对正确的归因:

    1. 区别性低、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原因在于行为者本身;

    2. 区别性高、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原因在于客观刺激物;

    3. 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原因在于环境。

    (五)自我功效论

    1.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1)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巨大;

    (3)言语劝说。包括他们的暗示、告诫、建议、劝告和自我规劝;

    (4)情绪的唤起;

    (5)情景条件。当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水平与强度。

    (六)归因偏差

    1. 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这种偏差主要是对观察者而言的,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2. 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活动者观察效应:

    与观察者的倾向相比,行为者很容易过高估计外在因素对于自己行为的作用。

    3.忽视一致性信息

    人们往往只注意行为者本人的种种表现,却不大注意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如何行动。

    4.自我防御性归因

    人们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对于自己的败绩往往从外在环境中寻找原因为自己开脱。另一方面,为了解释自己的失败,行为者还可能出现另一种防御偏差,即自我贬损。在这种情形下,行为者用各种消极的办法如借助酒精、药物等来逃避个人的责任。


  •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一部分社会认知概述

    (一) 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1. 选择性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作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2. 互动性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被知觉者影响知觉者,而且知觉者也会影响被知觉者,从而使社会知觉过程的发生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

    3. 防御性

    认知的防御性是指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

    4. 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即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

    特别注意: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努力、无意识的操作过程。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1. 图式的含义和分类

    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泰勒和克劳克区分了四种图式:

    (1)个体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2)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

    (3)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色的心理类型。

    (4)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包括社会事件在发生前后以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

    2. 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图式能帮助记忆。当我们对过去的人或事物形成图式化印象时,记忆效果最佳。

    (2)图式帮助自动化信息加工。当环境中的信息强烈暗示一个特定的图式时,或当图式涉及你极其关心的个体或生活领域时,这些自动化的效应最可能发生。

    (3)图式能够增加信息。图式能帮助我们填补知识中的空缺。

    (4)图式包含情感。特塞尔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仅在头脑中想象具有图式的客体,就能强化个体对客体的情感。

    (5)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启动效应。启动效应是指最近使用的图式在接下来的不相关情境中再次被使用的现象。启动效应的前提是先前激活的方式应用在新信息中是有意义的,当新信息与激活的图式无关时,启动效应就不会发生。

    (四)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1. 仪表的认知

    仪表是人的各种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人的具体形象。初次和一个人接触,我们先看到的是这个人的衣着、高矮、胖瘦、肤色以及肢体是否有缺陷等等。将这些属于物理方面的特征加以整合,我们就能直截了当地对对方做出某些判断。

    2. 表情的认知

    (1)面部表情:是以面部的肌肉变化为标志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观察面部各种肌肉的变化测定人的情绪是可能的。

    (2)身段表情:又称姿势,个体的情绪状态可以在身体姿态的变化中流露出来,如点头、招手、鞠躬致意等等。

    (3)眼神: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内在体验都可以表达在眼神之中。

    (4)言语表情:是指说话时的音量、声调、节奏等特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别人说话的方式判断其内心状态。研究也表明,言语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比言语本身更为可靠。

    (五)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外,更主要的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必须了解这个人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

    (六)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认知者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人际关系认知的另一个方面是估量他人之间的关系状况,确认具体认知对象在群体中的位置。



  •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二部分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及印象形成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

    (一)认知者因素

    1. 原有经验

    人们的已有经验对认知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个体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洁、明了。

    2. 价值观念

    个人如何评判社会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其价值观念影响。而事件的价值则能增强个人对该事件的敏感性。

    3. 情感状态

    个人的情感体验能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情绪饱满的人,活动领域也比较开阔,往往消息灵通;一个人情绪低落,则更容易把周围看得灰暗一片。

    4. 认知偏差

    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信息加工习惯和某些偏见时常会影响社会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带有规律性的认知偏差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意识发生的。

    (1)光环作用:如果一个人被认知者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认知者赋予其他许多未知的积极特征。

    (2)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在个性或态度上存在有相同之处。

    (3)类化原则:

    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

    (4)积极偏见:

    又叫宽大效应,是指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的倾向。

    (5)隐含人格理论:

    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的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6)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近因效应是指注意对方的“现在”表现,而忘了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二)认知对象因素

    1. 魅力

    构成个人魅力的因素既有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方面,又有内在的性格特点方面。但是,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个人往往只需具备其中的一两个特性就可能被认为有吸引力,如前面所谈到的光环作用。

    2. 知名度

    一个人知名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知。在一个人有一定知名度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某种社会传播媒介或周围其他人传递的有关他的信息,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个人的认知。

    3. 自我表演

    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三)认知情境因素

    1. 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显示交往双方的接近程度。在认知活动中,它构成一种情境因素。霍尔认为人际空间距离可分为4种:亲昵区(约46厘米),表现在夫妇、恋人之间;个人区(46厘米至1.2米),表现在朋友之间;社会区(1.2~3.6米),表现在熟人之间;公众区(3.6米以外),表现在陌生人之间或一般公开的正式交往场合。

    2. 背景参考

    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巴克指出,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

    (四) 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又称刻板效应,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作为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刻板印象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减轻认知负担,节约认知资源,提高认知效率,从而使人适应复杂环境。

    印象管理又称为印象整饰,即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印象的过程。我们通过印象管理试图给别人留一个好的印象。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人们都希望与自己交往的对象的行为与性格是比较稳定与一致的。反复无常的人会让人捉摸不定,产生失控感。因此,保持一致性的形象是给人良好印象的前提。

    2.讨好和自我提升

    讨好是使别人喜欢自己的一种策略。自我提升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或他自己讲述自己的积极事件来使别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策略。

    3.恰当的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自我表露遵循对等原则,要让别人对你展示真实的自我,自己也要做适当得到自我表露。

    (五)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 一致性

    在判断一个人时,人们趋向于把他作为协调一致的对象来观察,尤其是在评价这个人的时候。

    2. 评价的中心

    奥斯古德等人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的形容词涉及三个基本范围,即评价(好-坏)、力量(强-弱)和活动(积极-消极)。同时,在印象的三方面中评价是最主要的,能够影响有关力量和活动特性的描述。

    3. 中心特性作用

    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够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

    (六)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 增加模式

    增加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

    2. 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平均模式是在增加模式的基础上加了计算平均分的过程。

    3. 加权平均模式

    (1)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时,并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所有的特性。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处理方式;

    (2)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认知者不会同等地看待对方所具有的好的特性和不好的特性。为了形成一致的印象,认知者会将看到的相互冲突的特性加以平均或抵消,但是,与好的特性相比,更注重不好的特性。

    4. 中心品质模式

    中心品质模式突破了信息精细加工思维的限制,重新关注了人类认知的模糊性特点。其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只重视那些意义重大的中心品质,而忽略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性。中心品质模型被认为更接近日常生活中的印象信息整合的实际情况。



  •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自我意识

    第三部分自我过程

    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三种重要的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常发生在个体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尊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1.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社会比较常发生在我们对自己或环境的某些方面没有把握的时候。

    2.自我估价

    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二)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人们常用六种方式进行自我增强。

    1. 向下的社会比较

    当个体力图达到自我价值的目标时,常常会出现向下的社会比较。

    2. 选择性遗忘

    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于个体的自尊时,常常出现对回忆事件的选择性遗忘。个体对消极事件(除车祸和葬礼)尤其是失败事件比对积极、成功的事件遗忘得更快。

    3.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或有利于自尊时,个体常常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可性而夸张积极的、肯定地反馈评价的可靠性,常常全盘接受积极评价的反馈信息而拒绝接受消极评价的反馈信息。

    4. 缺陷补偿

    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个体常常可能会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以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

    5. 自我防御性归因

    自我归因经常是自我防御性的,它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6. 自我设障

    自我设障是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寻找甚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尽管个体常常将失败归于外因,但有时也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1. 自我表现的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自我表现是出于策略性的考虑。个体总是处心积虑地去形成或控制他人对自己的知觉印象。

    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与自我表现具有一定的关系。低自我监控者不善于自我表现,他们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持自身的一致性,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态度与感受。高自我监控者则善于自我表现,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与情境保持一致,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2. 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无所谓好坏。尽管有时自我表现被用作欺骗他人的策略性手段,但它对社会交往与互动是重要的。没有它,人们难以形成对周围人的印象,难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公开形象,也难以平息一些可能引起社会行为冲突的风波。

    (四)自我的认知表征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心理学词典》对其所做的解释是:“心理表象,根据理论倾向,它可指作是刺激的直接图示,刺激得精炼,刺激的心理编码,或刺激的抽象特征。”

    1. 自我图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指个体决定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的内在认知结构。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结构,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2. 可能自我

    自我认知中有一类是与个体的潜能和未来相关的,即可能自我。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知表象,它包括我们渴望成为的自我、不希望成为的自我和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可能自我不单是一些想象的状态或品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表征着希望和梦想,也表征着恐惧和焦虑。作为人格建构的一部分,可能自我也具有跨时间维度的相对稳定性。

    可能自我有两项重要功能。其首要功能是激励未来的行为;第二个功能是评价与解释,即为当前的自我提供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3. 自我不一致

    希金斯在自我意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自我不一致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表征有两大认知范畴:主体自我和他观自我。其中,主体自我包括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应然自我三种不同的自我认知表征。

    他观自我主要包括:他观的实际自我,即他人认为该个体实际是什么人;他观的理想自我,即他人希望该个体是什么人;他观的应然自我,即他人认为该个体应该有怎样的义务和责任。

    主观现实自我与他观实际自我反映的是自我概念,而其他自我表征的具体形式则构成“自我导向标准”或“自我指引”。“自我不一致”正是指个体的自我概念与自我导向之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从而产生的内部冲突。

    理想自我与应然自我是个体自身评价的两个标准,也是个体完善自己时所努力的方向。如果现实自我不符合这两个标准,或者说当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引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可能会引起心理和躯体的不适。根据研究,当现实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不一致时会产生失望、不满、悲哀等与沮丧有关的情绪;当现实自我与应然的自我之间不一致时则产生恐惧、烦躁、抑郁等与焦虑有关的情绪,它们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往往会促使人们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减少差异。

  •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自我意识

    第二部分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1. 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物-我知觉分化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1岁末婴儿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和结果产生了分化;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并知觉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这标志着最初的主体意识出现。

    (2)人-我知觉分化

    人-我知觉分化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对人微笑,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

    人称代词“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2. 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1)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

    (2)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4)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基础,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库利认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通过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生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

    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而逐步形成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玩耍(模仿)阶段。个体获得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

    2. 游戏阶段。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多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

    3. 博弈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许多研究者认为自我意识更多的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1.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它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2.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

    3. 家庭

    家庭是在个体早期生活阶段中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其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

    4.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个体的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促进更高成就意识的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

    5. 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6. 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



  •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自我意识

    第一部分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1.自我认知

    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

    2.自我情感

    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 自我意向

    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特别提醒:

    【自我概念】

    是个人现象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觉知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1.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

    (2)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3)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2.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1)现实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对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2)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它是对客观社会现实的整合,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3. 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1)公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方面可以公开的,或者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注意而产生的意识。

    (2)私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方面不想被他人了解或获知的隐秘内容的注意而产生的意识。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4. 当前自我与可能自我

    马库斯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当前自我,还包括可能自我。可能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当前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

    1. 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

    2.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