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不是賭場,就是小城,其實亦是刻板印象」


    近年一些拍攝澳門舊建築與爛屋,以及因citywalk興起的澳門街拍都在社群媒體上吸引不少眼球,這種影像潮流有背後原因嗎?藝術攝影者又如何看待?


    今集內容,Jasper 和澳門獨立攝影社「方言社」的Alan,一起討論關於澳門攝影文化的各種議題。


    節目上部份,Alan 嘗試分析影爛屋的背後成因,他認為與近年社會發展和外部刻板印象有關,他一再強調攝影作為一種民主媒體,必須思考背後的權力機制,亦分享自身作品是如何回應與突破。


    從街拍、P圖到AI製圖,這些作品與技術在近年不斷挑戰人們對何為真實影像的定義,但Alan卻認為這些疑問大多沿於人們未清楚理解何為真實,而人們對所謂 「紀實攝影」 亦多有誤解。


    節目下部份,Alan從「紀實攝影」談開去,既講述該類攝影的發展史,同時亦討論澳門攝影文化的現況。


    如果你亦是澳門爛屋與舊建築的愛好者,或一直想要了解如何「正確」欣賞攝影,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講座】 澳門特色的群眾行為:研究方法與觀察:現場票|線上票訂閱連結方言社方言社攝影圖書室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當今澳門,什麼人適合讀文科?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和阿恆繼之前討論「文科仔金錢觀」的議題後,延伸討論另一問題,即當今世道,讀文科在澳門「搵食」(找工作)還有否前途?


    節目上部份,兩人先討論各自從中學到大學,是如何選擇專業。各人在當時接受的資訊與社會氛圍,如何左右了個體選擇。又到即將大學畢業時,大家是如何規劃與面對回澳門或在異地求職的問題?


    Jasper 大學畢業時澳門仍處黃金年代,「工找人」仍是常態;但到阿恆碩士畢業,卻要面對寄投N封求職信均無回音的惡劣環境。


    節目下部份,兩位文科仔借自身求職經歷,反映近年澳門經濟與職場環境如何變遷,看到了什麼現象,以及文科仔如何由 job hunter 變成 loser 的過程。


    最後,兩人亦分享自身認為怎樣的人與條件,在當今澳門適合讀文科。


    如你也是被現實毒打的文科仔,歡迎收聽此集抱團取暖。

    參考資料: 訂閱連結EP75. 澳門翻譯界、AI 衝擊與行業現況:專訪本地資深譯者 PansyEP59. 文科仔談錢🤑甄慶悅讀政經-數據反映不到的失業:澳門人搵工超艱難!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澳門Sales 眼中,那個地方的遊客最「西」?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請來十年零售經驗的Harold,一起聊聊澳門侈奢品行業內幕與近年大環境變化。


    節目上部份,Harold 分享他是如何看待各國遊客,在他眼中「西客」的嚴謹定義是什麼?如果要強行排名,那個地區的客人最難搞?


    原來各大侈奢品店都有內部手冊,從如何處理各種奇難雜症,到心理戰讓客人付錢,Harold 認為最有效的「招數」是什麼?他看到的頂級sales又是如何服務客人?


    另外,兩人亦討論了近年澳門零售業狀況。從Harold 說的「客人追你買野」的黃金時代,到現在說只是「夕陽行業」,他認為那些政策在發揮作用?最新的行業變化又是什麼?


    最後,依照「澳門人返馬交工」系列慣例,Harold 推薦了適合入行的人格特質,那類零售行業仍有發展空間等等。


    如你對各國西客也感興趣,或純粹想入行賺快錢,今集都會有所得著。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澳門人如何才生育?👉訂閱連結

    如何看待賭場 「野蠻擴張」?

    又公眾諮詢制度發生什麼事?


    今集內容,Jasper 分享三篇去年最愛文章,這三篇文章與研究的寫作動機來自當時發生的社會事件,一年過去,這些事件與議題同樣有不同的後續發展。


    值得我們重新作討論。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派錢就生?養兒防老?澳門職業女性生育意願研究具民意的野蠻擴張?澳門博彩業與抗議的研究填海,其實是一部澳門公眾參與消亡史EP61. 崔世安做左乜 X 野?|澳門選舉專題 02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澳門的翻譯業者做什麼?👉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請來入行八年的本地資深譯者Pansy,聊聊行內狀況、前景及面對AI的衝擊。


    節目上部份,Pansy 先分享自己的入行經歷、行內競爭狀況與日常工作內容。我們會了解澳門譯者的主要服務對象;行內有那些主要業者;以及從入行到成為資深譯者的 「升級」 過程。


    「AI 將取代譯者」 是目前業界的熱議題,人們已經用上各種AI工具快速處理語言,譯者還重要嗎?現在入行是否好時機?


    節目下部份,我們討論了AI取代譯者的可能性。配合自身工作經驗及目前研究,Pansy 坦言譯者面對的挑戰與角色轉變,以及更重要的,自身的應對之道。


    最後,她也說明怎樣的人適合做譯者與目前的求職現況等。


    如果你正在考慮入行或對AI議題感興趣,不要錯過這集來自前線業界的觀點。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翻譯就是「你給我英文,我給你中文」?香港翻譯「泥水匠」十五年見聞錄译学文献丨大语言模型对译者主体性的冲击及化解策略研究劉世界、張灧、黃立波 - GenAI時代的翻譯倫理:概念重構、倫理變遷與行為選擇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今集內容,Jasper 和阿恆回顧(懺悔)了在2024年初設立的各種目標,並各自分享對16號新一年的展望。👉訂閱連結


    節目上部份,兩人回顧並分析各項目標的執行與滿意度。誠實面對自己也面對爐友,那些進度為0、那些看似能成功卻中途腰斬,大家的感受又是什麼?誠然過程中讓人灰心的不少,但兩人仍就各種計劃想像其未來可能性。


    16號這個科普計劃已邁入第四年,每年我們都會分享自己對計劃的想法和定位。今年亦不例外,節目下部份,兩人各自分享對16號運作整整三年後的看法,以及未來自己在計劃內的可能角色。

    參考資料EP 49. 新一年,擺大個頭!訂閱連結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按照總體規劃,十年後將有五分一澳門人在橫琴合作區生活或工作。這將是一種什麼體驗?👉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客席主持澳大楊鳴宇請來澳科大管理系老師王振宇,聊聊他在橫琴和坦洲兩地,通勤澳門的生活體驗以及相關政策。


    節目上部份,王老師分享自疫情開始,在「橫琴-澳門」兩點一線的通勤生活。明明目的地就在對面,卻要花上一小時到達。又橫琴的衣、食、住到底是什麼狀況?work-life balance 能真的達到嗎?


    每天通勤兩小時似乎不合澳人時間觀,但這其實是大城市常態,澳門人能接受這種生活形態嗎?節目下半部,兩人也就這種區域融合展開討論。


    最後,王老師作為外地高教專才,亦分享了自身對於澳門職場文化與人才政策的看法。


    推薦給對相關議題感興趣的聽眾收聽。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澳門居民跨境珠海都會做什麼?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當街坊不融洽,你請張學友來唱歌,人地都會覺嘈」 👉訂閱連結


    人們說澳門是人情味和社團社會,但數據看澳門人的社團和社區參與度其實持續下滑,原子化社會下,人們為何仍需要社區?今集內容,Jasper 邀請可能是全澳門最活躍社區的組織者,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的值理會理事長David,一起討論從廟宇到社區工作等大小事。


    節目上部份,Daivd 作為年青人先分享自己的意外入會過程,面對一班最後生都已是40至50歲、不少更是退休級別的前輩們,David 如何進行日常溝通工作,既延續傳統廟宇慶典,又為雀仔園帶來新元素?


    雀仔園的特別在於整個社區的街坊與店舖,仍然圍繞兩百年的土地廟展開各種互動。全區祭拜的盂蘭節、洋人葡人也會幫襯的街市中藥店、各種雀仔園限定的都市傳說,什麼歷史因素造就了今天的雀仔園?


    節目下部份,兩人從社區延伸討論今天澳門人參與社團的動機,David 的答案或許不能滿足所有人,但卻言行一致。


    如對傳統廟宇或社區工作感興趣,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專書:《澳門.雀仔園.福德祠》Facebook: 澳門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為何本地人能輕鬆入讀的高校,這些外地生卻為求學位以身試法?📣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與澳門大學楊鳴宇(Leon),一起討論這次科大假學歷事件背後拆射的各種問題。


    節目上部份,Leon 從內地升學制度與競爭環境,解答為何澳門高校學歷在某些內地生眼中,特別具吸引力。這些內地生多來自那裡?拿到澳門學歷對其人生有何好處?


    這次事件在網上激起不少輿論,既有人質疑澳門高校水平,也有人說犯法內地生都屬混學歷的富二代。


    Leon 作為澳門最高學府的前線教職員,決定在節目下部份為大家更新目前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現況,以及更重要的是,實際告訴大家目前高等教育遇到的,所謂 「難以調和的教學質素理解差異」。


    與其討論是非對錯,今集我們更希望讓大家了解事件背後的動機與制度問題。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假學歷|澳門司警拘4內地生 涉偽造DSE成績入讀澳科大 20人潛逃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當封關不再,各地可自由交流;當北上消費成為常態,藝文不能只靠本地人撐起(可能從來不是),獨立的本地藝文活動要如何調整定位?📣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與本地藝文書展Bookery 成員Alan 和Sara 對談,討論從澳門藝文活動遇到的新問題,以及今屆書展的新搞作。(門票折扣見參考資料)


    節目上部份,Alan 和Sara 反思為何去年書展大搞後,今年卻縮小規模,當中遇到什麼難以解決,甚至算是內在矛盾的現實問題。


    我們從Bookery首屆跟蹤其發展,希望透過它們了解澳門的獨立藝文活動,跌撞下Bookery 來到第三年,面對新舊問題,Alan 和Sara 似乎「領悟」出一套更健康的mindset 讓活動生存下去,這又是什麼?能否套用到其他類活動?


    今年Bookery 繼續跨界交流,將書展移師澳門傳統茶樓:大龍鳳茶樓。他/她們是如何說服唱大戲的老朋友,讓其在樓上賣書,樓下飲茶?背後又拆射出什麼城市意涵?


    如你也是藝文友,或純粹好奇書展如何辦在茶樓,歡迎收聽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門票購買|專屬折扣碼:#16macaology訂閱連結EP33. 電影、音樂、攝影與插畫,在澳門如何將藝文活動在地化?ft. Bookery藝術書展2.0EP16. 在澳門搞獨立書展有什麼困難?feat. Bookery開爐!藝術書展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據統計局資料,2020年澳門咖啡店達117間,整體虧損破千萬;2023年最新數據為121間,屬飲食業唯一負增長。雖然店量已變少,但一般認為開cafe仍難賺錢。


    📣 訂閱連結


    為何在數據上已證明難以盈利的行業,不少澳人還不斷入行?


    今集內容,澳大楊鳴宇與Jasper,請來老朋友「原咖啡」 老闆Johnson,一起討論此業界現象。


    節目上部份,Johnson 簡述自己的入行原因,以及自疫情以來,嘗試過那些轉變與努力,現在的經營現況如何。甚至,什麼時候他才會止損離場?


    過去數年,澳門也曾出現咖啡價格戰,這場戰役帶來什麼結果?整體來說澳門飲啡的人有增加嗎?


    北上消費直接衝擊全澳飲食業,但不少咖啡店仍在掙扎,更有人接手入行。節目下半部,Leon 和 Johnson 也提出各自解釋,這可能關涉澳門人的價值觀以及社會風氣?Johnson 也給出一些過來人建議。


    如也是啡友或曾想過入行創業,不妨先聽聽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原咖啡咖啡是一種對美好生活想像的鄉愁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為何換上一個看似沒有本地背景的特首?📣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借用近年關於澳門菁英政治的學術研究,嘗試回答以上問題。


    節目上部份,Jasper 先討論目前的主流論點,指出所謂「京人治澳」或「家族政治」觀點的不足之處。


    社會與政治發展並非簡單因果關係,而是一個漸進過程,近年學界討論澳門政治聚焦於管治聯盟的重構,了解此觀點,亦有助理解目前發生的事。


    節目下部份,我們將說明澳門管治聯盟為何及如何重構,此重構如何影響現在的結果?以及未來可能要關注的議題。


    如果不滿目前主流觀點,或不希望將澳門政治視作陰謀論,希望今集內容能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換個角度看澳門特首選舉岑浩輝參選澳門特首:北京栽培四十年的「南下幹部」與「京人治澳」的爭議Ruling coalition restructuring under Macao's Hybrid RegimeOne formula, different trajectories: China’s coalition-building and elite dynamic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怎樣才算正宗嚤囉雞飯?📣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請來「嚤囉雞飯關注組」 組長Toni,一起聊聊這道澳門特色平民菜的歷史、變化與推廣。


    節目上部份,Toni 分享自己如何自小學五年級和嚤囉雞結緣,至今吃上百間的經歷。數年前因不愛吃嚤囉雞的老婆的一夕話,如何激發Toni 認真分享與研究此菜的決心?


    有人說一間道地的澳門茶記必須包括嚤囉雞飯,但該飯演變至今從配菜到飯本身,也已是變化多端(邪教臨立)。


    依靠歷史資料與食譜,節目下部份Toni 嘗試還原嚤囉雞飯從源起到開枝散葉的過程,並仔細比較土生葡人和茶記版本的巨大差別。對此,Toni 是如何看待「正宗嚤囉雞飯」的命題?如果正宗已難以確認,我們又認如何推廣?


    最後,他亦推薦了心中Top3 嚤囉雞飯,並分享他現在如何計劃帶嚤囉雞,衝出澳門。


    如果你也是嚤囉雞飯Fans,不要錯過今集內容,會流口水!

    參考資料:澳門嚤囉雞飯關注組Toni 的專頁:旅途上的仨倆事幾難食都有人幫襯:茶餐廳在港澳的存在意義餐廳推薦:彩香園、新鴻、新金城、老地方、澳葡之家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我覺得宣稱萬能的軟體,都是違反人性」


    從工具到方法論,今集Jasper 分享自己N 年來,在「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上的探索與反思。


    節目上部份,Jasper 分享為何對知識管理產生興趣,自己對 「知識管理」 的定義是什麼。從研究所到工作,曾用過那些軟體及背後的方法論。


    現今的工具發展通常是越多功能越好,但他卻不太認同似趨勢。簡目下部份,Jasper 分享了三個知識管理上的反思。為何放棄萬能(All in one) 軟體?又如何抵抗演算法控制?


    如果你同樣有知識管理需求,或厭惡注意力被社交媒體控制,今集內容或有幫助。

    參考資訊:EvernoteOneNote《卡片盒筆記法》EP53. 從輟學到Web3創業,專訪斜槓青年Jason|澳門人不做正經事 03Roam ResearchNotionObsidianHeptabase (附折扣優惠)RSS介紹ReadwiseInoreader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香港人閱讀口味又有何變化?


    📣 訂閱連結


    早前我們和本地獨立書店 「邊度有書」 對談關於書店經營和澳門閱讀風氣等議題,那麼線上書店會較實體書店簡單嗎?同一屋檐下的港人,面對近年社會轉變又如何反映在閱讀風氣上?


    今集內容,客席主持澳大楊鳴宇邀請主打香港史的獅墨書店店長Dexter,一起討論相關議題。


    節目上部份,Dexter 分享為何會想經營一家專賣香港史、且學術味濃的線上書店,他是如何分析自身定位與優勢,以及如何維持與讀者關係。


    除了香港史,獅墨亦會推介澳門史著作,而港澳社會近年也經歷大轉變,從讀者口味,Dexter 又觀察到什麼變化?

    參考資料:獅墨書店EP60. 商業模式、讀者群像與世代焦慮,專訪澳門獨立書店「邊度有書」|澳門人不做正經事 06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誰是梁彥明?


    📣 訂閱連結


    他是上世紀初澳門華人領袖,他至少有兩個身份:


    一個是華人教育家,創辦首間具規模華人學校,更前尖性地引入葡語教育;他也是國民黨在澳門的最資深黨員之一,從黨支部成立到抗日戰爭鞠躬盡瘁。


    今集節目,Jasper 請來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生阿鈿,講述他是如何重新發現這位,曾深遠影響澳門近代政治與社會發展的華人領袖。


    這位集詩人、教育家與政黨領袖一身的歷史人物,又是如何因一次暗殺,突然殞落…

    參考資料:EP 44. 愛國商人何賢是漢奸?「何賢引渡案」分析 ft. 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研究生阿鈿國民黨澳門支部的民國往事系列:(一)入主澳門、(二)黨同伐異、(三)權力洗牌、(四)戰時風雲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什麼人適合做澳門研究?


    📣 訂閱連結


    雖然我們常說澳門人不做澳門研究,就只能被別人定義。但面對全球惡化的大學就業環境,繼續讀博士,甚至以澳門作為研究主題,又是否理智?


    今集內容,Jasper 請來將到北美升讀社會學博士的友好作者阿Don,一起與澳大政政系老師楊鳴宇(Leon)探討升學、申請策略,以及本地學術社群缺失等問題。


    節目上部份,Leon 講述了目前全球高校博士面對何等嚴峻的競爭與就業環境,阿Don在知道這些後為何仍要讀博;Leon 更提供一個思考是否適合讀博的「30秒快速測試」。


    阿Don的特殊性在於,他是以澳門作為研究主題申請上北美頂尖高校。他研究的主題是什麼?如何引起那些可能連澳門在哪都不知道的北美學者們的興趣?而Leon 每年也需審查無數博士申請,作為教授他看重的又是什麼?


    節目下部份,Leon 進一步分享一個社科博士生,應如何「精準」規劃數年博士生涯,甚至學習什麼技能為佳?最後,兩人各給了一個讀博最重要的建議,以及本集目的之一:討論建立學術社群的重要性。


    今集乾貨與知識量十足,如果對學術界有憧憬、立志繼續深造,或只是好奇學界人士為何常患心理病的聽眾爐友,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訂閱連結台灣的申博社群:政治學、社會學吳樂旻《離開學術界》報名升學輔導暨學術社群交流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躺平、小確幸、身份模糊」,出生自澳門回歸後的首批00後,今年已正式進入社會,面對各種刻板印象,怎樣聽到他/她們的聲音?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 與拍攝澳門00後紀錄片 《零.聲》 的導演團隊:雷Sir、Sam和Nicky 對談關於紀錄片內容、00後特質與青年進入大灣區等議題。


    《零.聲》 紀錄四位澳門00後的各種人生抉擇,他/她們的故事某程度代表澳門不同階層背景。節目上部份,雷Sir 等人介紹該系列開拍原因,為何想要了解澳門00後,他們看到的00後特質又有那些?


    類似紀錄片經常遇到是否尊重被拍者意願等倫理問題,雷Sir是如何獲得信任並維持4年的拍攝關係?甚至讓各人自拍自己的生活?這些自拍又有何意外收獲?


    節目下部份,我們討論了4位角色帶出的各種社會議題,從邊緣青年、校園欺凌到大灣區發展,00後其實面對更多自身與大環境的不確定性,他們選擇如何回應?


    有興趣爐友、前線教育工作者、或你聯想起香港那部 《給十九歲的我》 ,都推薦收聽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零.聲》 宣傳片放映會報名連結(8月3日)那些選擇離開澳門的青年那些選擇離開澳門的青年:(上集)、(下集)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你對崔世安的施政十年(2009-2019)有何印象?


    📣訂閱連結


    今集 「澳門選舉專題」,阿恆繼續和Jasper 回顧第二任特首崔世安的十年工作。


    崔的任內澳門經濟繼續高歌猛進,庫房大浸水,那麼他任內最重要的政策與基建又是什麼?人們能夠為其施政風格做總結嗎?


    今次我們除公布上集對何厚鏵的滿意度調查,亦繼續請大家為崔世安評分。


    選舉已進入下半場,但人們對往事健忘,政施卻應連續觀察,對議題有興趣的爐友聽眾,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EP55. 何厚鏵做左乜 X 野?|澳門選舉專題 01【投票】 崔世安施政值幾分?分析十七年來的「施政報告」用詞,到底發現了什麼?EP28. 學術分析:「反離補運動」不應出現?土生葡人企業家華子鋒:「這裏有官方論述,但無生意」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 「如果靠澳門文青,死左好耐啦」


    📣訂閱連結


    今集內容,Jasper對談澳門獨立書店「邊度有書」老闆子嬰,探討從書店商業模式、日常營運到在社會角色等問題。


    節目上部份,子嬰分享了為何「邊度有書」能在小城屹立廿載的秘密,聽來簡單,執行很難。而他是如何看待不斷轉變的讀者口味?


    或者說,澳門文青的口味又是什麼?


    常說「澳門閱讀風氣差」、「澳門出版無人睇」,甚至「邊度有書=文青書店」云云。但子嬰在節目下部份,通通質疑這些迷思。他提出了什麼思考與數據?


    節目最後,子嬰亦坦言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的原因,自己對書店甚至社會發展的渴望,以及一些「真實」的呼籲。


    如果自認文青、同樣擔心「邊度」執笠、或純粹好奇澳門閱讀風氣的聽眾,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參考資料澳門電子書閱讀交流區論盡專訪:只要世道還未夠好 獨立書店仍然存在 Get bonus content on Patre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