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济州岛之行,亲眼所见韩系车企的实力,来自围棋投研。

    我在文章里经常会聊到制造业出海,尤其是海外新能源车渗透率情况。但无论是再美化的图表,落在报告里都是冷冰冰的数字,有机会还是要亲眼看看,才有更直观的感受。

    上个月有朋友去澳洲待了半个月,回来就说,油费很贵,但路上依然都是燃油车,偶尔有看到几辆电车,不是特斯拉就是比亚迪。这种场景描述就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很有画面感。

    这两天我自己去了趟韩国济州岛,有些见闻和体会,今晚和球友们分享。

    首先,肯定要聊聊汽车。

    我现在好像有点“职业病”,出差到每个城市都会观察路上汽车品牌,如果滴滴打到了新能源车,还会对司机刨根问底,好在大部分的哥都挺愿意交流,没人嫌啰嗦要揍我。

    飞机刚落地济州岛,就被现代和起亚两家车企“刷屏”,出租车排队区都是这两个牌子。你可能说某个街道不具有代表性,但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一定是能说明些问题。

    通过后面几天观察,更确认了现代和起亚的重要地位,大概能占到乘用车90%以上。本质还是性价比高,毕竟不交税,就有点像在上海买荣威。

    其他品牌,B B A 、大众和日系都有,还遇到过几辆特斯拉,至于咱们国内车企,确实是一辆都没看到过。

    有个品牌比较特殊,路上偶尔会看到酷似迈巴赫的加长车型,车标是“GENESIS”,其实还是现代集团下面的高端品牌,有点类似于雷克萨斯和丰田的关系。

    实际上,韩国车企不仅在她们本国卖得好,在全球卖得也很不错。

    去年韩国汽车出口额同比增加超过30%,超过70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虽然在咱们国内并不起眼,但韩国车企实力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尤其在北美很受欢迎。

    至于新能源车,数据显示,2023年整个韩国电动车渗透率大概是9%左右,但有新闻说,济州岛电车尤为普及,这次本是想去一探究竟。

    结果发现,难度还挺高:一是新能源车牌和燃油车牌几乎一致;二是语言不畅,无法和出租车司机沟通,“调研”不顺。

    大概看下来,几款著名新能源车型的出镜率挺高,比如起亚E V 6和现代IONIQ5。同时,出租车里依然有不少起亚K5和现代索纳塔或雅尊等车型,这些有点吃不准,从乘坐感受来看,应该是混动居多。

    那个新闻还说,济州岛出租车新能源渗透率要达到100%,不知进展如何,如果有了解的球友们,还请不吝赐教。

    当然,这一路上还记录了不少其他内容,也简单做个分享。

    1、支付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没搞清楚可能就会扫兴离场。

    例如,我有天晚上只带了手机出门,本来想尝尝韩国啤酒,没想到去了几家酒吧都碰壁,只能默默走进便利店。

    韩币现金和Visa信用卡是所有场合都能用,包括乘坐出租车都能刷卡。

    支付宝和微信是三分之二的场景能用,尤其是免税店、美妆店和大超市很方便,这些都是最容易产生消费的地方。

    想想已经不容易,在海外能用上国内互联网产品,背后既说明国人消费能力确实强,也说明国内互联网发展确实快。

    2、物价情况:这个只有60多万人口的小岛,因为旅游属性,消费水平并不低,衣食住行都和上海相差无几。

    顺便聊几句免税,就像去海南必到日上免税城看看,去济州岛肯定也要到乐天或者新罗瞧瞧。

    两个特点:一是工作人员里有很大比例是中国人,二是部分商品确实性价比够高,有免税、有折扣、还有活动优惠。

    挺有意思,很多地方似乎都是为中国人“量身定制”。在一家当地大卖场里,特产柜台边上竟都有一行醒目中文“外国人购物商品”,真的是贴心。

    3、景点感受:说实话我出酒店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对景点说不出什么所以然。

    有个地方印象深刻,某天下午去到网红景点,好像是叫月汀里,刚到时候还能看到美景,后来才过10分钟就出现大雾弥漫,什么都看不清了。

    联想到在股市里,有时候上午还是涨势如虹,下午由于某个消息就变脸大跌,甚至出现“天地板”。

    矫情一句:无论是景色还是股票市场,短期都会有很多突发因素,但只要是真的美景或好公司,待迷雾散去时,依然会赏心悦目。

    4、攻略平台:原来到异国他乡之前,都是“百度一下”,现在年轻人搜索平台慢慢变成了小红书,而小红书本身就是以旅游分享起家,众多“红薯们”撰写的攻略都很有参考意义。

    当然,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会有,平台做大了,就会出现部分利益至上的帖子。小红书有时候也会踩到雷,尤其在吃饭环节,建议在大众或美团平台做个交叉印证。

    还有个小技巧:如果一家餐饮店里顾客很多,而且不能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有挺大概率值得品尝。背后逻辑是,这家店口味很受当地人喜爱,不愁没有生意。

    有没有很像几年前的宁德时代?不开业绩会也不接受调研,就默默做大做强,不愁没资金青睐。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房地产市场真的迎来了十年一遇的好机会吗?来自Valentinompx。

    近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政策调整。2024年5月17日,多个部门联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在各个平台上,我发现,很多房地产中介以及相关的投资者一直在吹这是房地产市场十年一次的机遇。

    然而,在这里我只想泼个冷水,这些政策的核心在于维持市场稳定,而非刺激市场进一步上涨。

    通过降低购房成本和提供支持性贷款,新政旨在缓解当前市场供需失衡,防止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将从房地产新政的具体内容、市场现有状况、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市场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本次房地产新政的具体内容

    2024年5月17日,多个部门联合宣布了一系列房地产新政。这些新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降低首付款比例,即首套房和二套房贷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别降低至15%和25%。

    2.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即取消全国范围内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政策下限。

    3.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即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4.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即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我们来了解一下房地产市场现有状况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数据显示,前四个月房地产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均大幅下降,房价显著下跌:

    新房市场,截至5月17日,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6.0%,但同比下降28.6%。今年前五个月累计成交量同比下降42.5%。

    二手房市场,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9.8%,同比增长7.0%。

    尽管市场表现有所回升,但整体销售额和成交量仍较去年有明显差距。

    此外,还存在库存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7.45亿平方米且还在增长。存量房中的空置房数量超过一亿套。

    关于库存问题,这里插一些题外话,目前全国各小县城都在推动拆迁换新。

    比如我家,一个浙江小县城。我家的两套老房子最终换成了一套市区120多平的学区房、100多个单位的现金和几套乡下的商品房。

    然而实际上,这些乡下的商品房其实很难有市场。

    因为我们家小县城的人口是净流出的,缺少外地务工人员的租房需求,而本地年轻人其实大多因为拆迁而获得了一两套商品房,也不再有购乡下房的需求。

    因此极其缺少买家的这些商品房,最终的命运可能还是空置或者折价卖出。

    人口增长方面,去年中国人口净减少了200万,进一步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新政的出台旨在通过降低购房者的财务负担和支持开发商的融资需求,以实现市场的稳定:

    1.降低购房成本,通过降低首付款比例和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购房者的购房门槛降低,预计将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

    2.支持开发商融资,通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帮助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未售商品房,减轻开发商的库存压力,同时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优化市场供应结构。

    3.缓解库存压力,通过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未售商品房,

    政策意图在于缓解市场上的巨大库存压力,防止市场供需失衡进一步恶化。

    那么,市场预期与未来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尽管新政出台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核心仍在于维持市场稳定,而非激进刺激市场进一步上涨。

    当前政策更注重长期经济稳定,通过政府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为市场提供支持,而不是引发投机行为。

    在需求侧管理方面,新政的出台标志着政策重心的转变,更多侧重于刺激实际住房需求,而非推动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种的价值。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多地被视为满足刚需的工具,而非高性价比的投资品。

    在市场平稳发展方面,考虑到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趋于冰点,随着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政策逐步落实,预计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步恢复健康状态,价格波动将趋于平稳。

    一二线核心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望释放,但整体市场仍将以稳为主。

    在人口因素的影响方面,由于人口减少,购房需求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必须通过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结构调整来应对需求不足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重心在于维稳,而不是大力推动市场上涨。

    通过降低购房成本、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措施,政府希望能够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工具,而不再是一个性价比高的投资品种。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理想战略失败和新能源车市场的升级,来自中年电竞选手。

    理想还是很像当年被云计算公司O V H 狙击的小米,历史会重复但是不会简单重复,之前觉得理想比当年的小米更高明,其实是被市场证明错了,大家犯的错误是很类似的。

    打造高端产品有两个办法:

    1、给人独一无二的体验和高级的审美。

    这个典型的代表是苹果。从iMAC第一代开始就是这样,从乔布斯回归做ipod到iphone,一直都是。

    在汽车行业有一个代表其实是沃尔沃,沃尔沃真的试图追求在安全性这件事儿上跟其他品牌有差异,而且是全系的。

    通过营销,让用户相信自己的产品品质比别人更好,这个在汽车行业的使用非常的普遍。更普遍的是,营销的产品和走量的产品除了logo一样可以说压根没什么关系。

    比如,保时捷对于扭北的圈速非常沉迷,基本是长期都是走量的量产,如GT3,和赛车的第一,如919EVO。

    宝马为了”驾驶乐趣“,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营销,从最早盖里奇的宝马广告,到最近请王杰克等一堆媒体跑瑞典去雪上漂移。

    然而M power这些车和走量的丐版3系5系,可以说体验天差地别。

    F1冠军红牛车队挂个本田标,可以说跟本田的走量车毛关系都没有。

    奔驰的投入主要在F1和其他关于历史的品牌营销,可以说跟G L B 、G L C 毫无关系。奔驰的大多数走量产品,除了S级、E级之外,可以说是除了车标很难找到亮点了。

    比亚迪和华为,也在最近两年加入了这个群体,代表作一个是仰望易四方,一个是智驾小视频。

    同理,这些技术和走量款的车根本就没啥关系,比亚迪20万以上的销量甚至都进不了排行榜。

    而华为的智驾,大多数时候提供的也是社交价值,给朋友吹牛的时候用,实际体验价值对普通用户不大,出来很多新闻都是用户买了非智驾版,然后瞎搞出车祸。

    这里的技术,主要是为了打造品牌用的,所以我个人称其为“技术营销”,之前的事实证明,奔驰宝马的操作是有效的,沃尔沃的操作是要被收购的。

    为什么汽车行业要“技术营销” 而不是跟iphone一样,搞全系统一体验,

    原因是:

    1、软件统一容易但是之前的汽车的软件体验没那么重要。

    2、硬件统一要花钱,会有用户钱包和不安全感的矛盾。

    用户既需要品牌能给他提供放心的感觉,但是预算却是越低越好,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丐到不行的1.5 T 奔驰、3缸宝马、A柱减配高级车、非智驾版的华为问界M7。

    其实特斯拉和雷总也加入了这个群体。雷总发布会孜孜不倦的讲3个小时,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但是特斯拉和s u 7是接近全系标配的,所以技术也是可以拿来用的,不纯是“技术营销”。

    理想的战略误判

    我猜测理想的战略,是用苹果的策略,对汽车进行改造,在体验上做到比竞争对手好,搞“全系统一体验”,战略性的放弃了“技术营销”

    但是事与愿违的是:

    汽车的软件的领先,不能带来足够大的产品体验差异。

    iphone和安卓的体验差异在很长时间内是很大的,最近几年才接近,且软件体验几乎是手机的80%到100%。

    但是理想虽然有行业第一的智能座舱,最好的 N V H ,最好的车内空间和体验,但是这个可能只占开车的20%到60%,当然,对不同的人不同。

    对于保守的、预算有限,但是又特别“注重安全”的客户,这些实际体验的优点,不如“技术营销”+“魔法攻击”来的实在。

    我个人挺看不上这些群体的认知的,这类群体大量的人因为知识和思考的匮乏,是不系安全带不用安全座椅的,同时却希望厂商尽量找一些理由说服他们这个车很安全,最后部分人会因为自己的认知为自己的生命买单。

    但是没有办法,现实如此,nova不也卖的挺好的么。本身并不能做到全面的产品领先,比如,智驾不如华为小鹏。领先的地方别人很容易抄,比如华为像素就copy了理想L9。

    理想MEGA的失败

    除了舆论这个不可控因素之外,我觉得是产品过于注重实用,在高价位未能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

    所谓“豪华的本质是浪费”。

    50万以上的产品,用户买的基本都是社交价值,社交价值可以来自于上面提到的“技术营销”,

    买个保时捷Macan,虽然车就是个换壳Q5,但是可以说我这个是扭北车王。

    我开宝马X5,证明我事业有成,虽然这个车的体验全面不如奔驰L系的任何一辆车,但它是C级车,不懂的老乡可能以为我这个车要接近100万。

    理想MEGA的处处都透露着实用,低风阻是为了让电池更小,这样可以成本更低,但是省下来的成本并没有用到其他地方去“浪费”,而是显得“非常克制”。

    有朋友说,如果苹果做一辆车,可能就是mega这样子。

    周鸿祎问李想,为什么不能做4座车,李想给了很专业的答案,但是周最终还是买了光辉,因为他要的只是一辆“看上去更高档的车”,至于抖不抖,远没有少3个座位更高档,所以更高档对周有价值。

    最终的结果就是问界M9的技术营销非常成功,配上华为的品牌,拿下了李想的目标:50万以上销量冠军,不分能源形式。

    理想MEGA对于足够有钱的人来说是一辆好车,因为他的体验非常好。

    但是对于相对来说没那么有钱,需要既实用又有面子的群体,问界M9更有话题性,大家也都认识,非常有奔驰的感觉。明显MEGA的用户群体数量是远不如M9的。

    因为战略性的放弃了技术营销,而自己体验优势跟对手又没拉开太大差距,所以现在问界品牌已经明显的变成了更高端的品牌,理想成了性价比的选择。

    当年的小米,战略性的放弃了手机领域的“技术营销”,说的就是单反照片、月亮P图,包括最近的伸缩镜头,以及放弃了线下渠道,跟理想遭遇的打击相似,花了好多年才缓过来。

    当然,之前我也死命吹过理想mega,我之前也是相信高用户体验,一致性的iphone策略是在目前的汽车市场能走得通的。

    事与愿违,被市场教育了。

    我猜测,因为李想玩的车很多,对于高端车早就去魅了,所以觉得苹果的策略才是上策。

    但是长期来看这个想法到底对不对,到底技术营销只是个短暂的复辟,还是未来的主流,还等市场告诉我们。

    华为手机的案例,说明后来者得用技术营销或者“浪费”,才能证明自己比iphone更好,小米的策略只能卖的比iPhone便宜。

    后续的市场会怎么走?

    行业的风险指数是很差的,包括特斯拉、理想都在调低预期,问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M5、M7的订单很差。

    小米花了好多年,甚至遇到华为被制裁这种机遇,才缓过来,雷总受了很多磨难,但是也因此更厉害了。

    理想的格局比当年小米更好,小米当年的产品体验,在2015年左右,甚至都不如oppo、vivo。

    现在理想的产品体验,除开智驾依然是行业第一,智驾也在肉眼可见的追赶上来。

    如果能做到智驾赶上,理想的车依然可以做到是市场上全面体验第一的车,理应拥有最高的净推荐值,车主越来越多之后,自己宣传渠道和品牌认知的劣势也会被逐渐抹平。

    问界的产品优点明显,缺点也特别的突出,不知道M9的订单还能好多久。

    推迟纯电发布,也是好事儿,面对市场的反馈,积极调整才是正道。

    至于是要继续体验优先,还是要卷技术营销,或者另辟蹊径,我依然相信厂长的判断力。但是这个可能要1到3年后才能作用到股价了

    重复我之前的判断,判断输家还是比判断赢家容易的。大家都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时候,2024年可能都不会有很好的表现。

    如果真的想投资这个行业,建议多考虑多空策略。纯多的策略在今年估计会特别的难受。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各行业竞争方式与特点,来自巴芒实践者。

    我之前谈过,A股实际上99%的生意都有竞争,绝对垄断的股票很少,今天再深入捋一下这个话题。

    如果你看过A股足够多的行业,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各个行业的竞争方式完全不同,所发生的时间点也完全不同,因为它们受各种关键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今天,简单谈一下各行业竞争方式与特点

    空调行业

    空调属于中游加工企业,上游原材料是铜,上游原材料价格走低,中游加工企业利差扩大,市场大量的产品就会出现,价格战就不可避免了。

    这个需要大家留意一下行业运行情况,与行业之间自发的竞争。

    实际上,格力可以打出一个特价空调,与低价竞争者去竞争,高端机继续消费升级。

    如此,竞争者就很难受了,持续的亏损就会让他退出市场,只要行业老大、老二和平共处就行了。

    总结一下。

    空调属于可以消费升级的产品。

    消费者这个词太广泛了,14亿消费者,每个人需求都不同,钱包也不同,想法更不同,不能让每个人都认同你,产品只能卖给适合他需求的人。有的人就是追求高品质,愿意买好空调。

    这个时候,如果格力与对手处于囚徒困境,那么,整个产品价格带下移,肯定是不划算的。

    牛奶、肉制品行业

    这类生意都属于中游加工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上游原材料影响,也就是养牛养猪。

    上游原材料过剩的时候,利差扩大,就会影响公司的价盘,需要时间等待上游出清,等到出清完了,就会进入顺周期,下游加工企业会迎来戴维斯双击。

    牛奶行业弄一个低价产品竞争好像行不通。和空调不一样,这个行业只能是理性促销,消费者是认品牌的。

    白酒行业

    白酒行业其实也有竞争,主要竞争的是品牌与渠道。

    尤其是次高端酒。大家都往渠道压货,你不压,别人就压,你不涨价,产品品牌力就落后了。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也是一种变相的囚徒困境。

    高端酒相对好很多。玩家少,特定的客户认品牌。这样的话,渠道端也愿意压货,只要公司自己能控制整个渠道库存比例就行了。

    就算上游原材料走低,竞争对手也没有办法去抢走你的生意。大家认的是品牌与产品力,所以只需要关注产品的渠道库存就可以了。

    就怕行业提价猛烈渠道库存货多,最后也变成了周期性行业了。

    油煤电

    煤油电三兄弟自己就是上游,所以不存在什么上游原材料走低,担心利差空间大的问题。它们只需要看行业的供求关系就行了,找成本低的企业投资就行了。

    油是国际定价,国内直接垄断经营,外资定价相对好很多,他们很注重产品利润的,根本不着急扩张。

    煤国内定价,逻辑上虽说煤是普通商品,但竞争是很激烈的。

    但是现在有发哥控制节奏,行业维持供需平衡是常态化。

    电就不用说了,供不应求。

    这三个上游资源行业可以长期关注,里面有很多赚钱的机会。

    钢铁、水泥、光伏、快递服务、家居、服装、养猪、养牛。

    这些行业基本属于普通商品行业,直接pass掉就行了。

    这些行业总是在被迫竞争,每轮降低单位成本都是让利消费者,股东根本赚不到钱,长期就是价格战。

    除了供给紧的时候能赚几片钱,大部分时间亏到裤衩都要掉了。

    因为大家都在追求单位成本的降低,被迫加入竞争,你停下来是完,往前冲也是完,最后只能是产能过剩了。

    这些行业都是固定资产很高的生意类型,需要规模效应带动竞争优势。

    总是在降低单位成本,实际上同样会死于成本,因为你的对手也可以这样去做。

    这些行业最好用1pb的价格去购买,因为这些行业长期有破产出局的风险,利润都有夸大成分,有周期性风险,有利润上下波动剧烈的风险。

    企业要把大部分钱保留下来,大量的再投入,却很多时候连一块钱市值都反应不出来,不投吧又会出局。

    投资者只能拿一点可怜的分红了,这种股最多是有短期博弈价值,每天都在面临竞争,真的是觉都睡不好。

    关于行业先简单和大家分享这么多。

    最后有一些关于竞争方式与特点的特别说明。

    大家发现没有,行业不同,企业的竞争程度不同,供需不同,决定了企业毛利润与毛利率情况。

    简单的说,任何生意只需要看量价本就行了。

    拿老凤祥来说,他只赚10%的品牌与加工费,当黄金价格上涨100%的时候,企业如果按照等比例基数上涨,毛利率不变,利润也上涨了100%。

    你会发现,单克黄金的毛利润增加了1倍。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会有竞争者出现的,所以老凤祥没有办法赚到这个超额收益的,具体要看竞争对手的情况,行业的供需情况来决定。

    相反,黄金下跌50%,公司基数不变,毛利率不变,绝对毛利润减少了,利润也下跌50%。

    这个时候就看企业是保毛利率还是毛利润了。如果毛利润能保持住,实际上,价格下跌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它只是一个加工企业。

    同样这也要看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公司的定价策略竞争优势等等,这里没有公式,一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像水泥行业就不同了,行业供需失衡,成本又没有办法控制,企业单边价格下降,这样就会直接面临戴维斯双杀,只能依靠降价抢量了,用量补价。

    这实际上很难,行业周期下行,需求减少一大堆,很难从对手那里抢来多少份额的。

    谈到乳制品、空调行业,实际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游原奶过剩,这个时候考验企业的竞争优势了,原奶走低成本肯定跟着走低。

    如果等比例基数一样的话,利润也是等比例下降。那么只要价格理性促销,费用端控制一下,那么绝对毛利润可能还会变多,企业利润还能保持增长。

    当然这也要看行业的发展情况,供需情况,竞争情况。

    商业的世界没有简单的公司,它是灵活变通的,会随着竞争环境变化而变化。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为何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更高?来自非完全进化体。

    关注及研究出海板块的投资者都会发现,不少公司外销或海外业务的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内销或国内业务。

    比如这两年的大牛股宇通客车和杭叉股份,均是外销业务毛利率大幅高于内销业务,外销业务净利率水平推测大约在内销业务的一倍甚至以上,拉动了利润大幅增长。

    不少消费品公司,做跨境电商的盈利水平同样也优于国内电商销售。

    一些主做出口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让很多内销公司羡慕不已。

    比如保温杯公司、水泵公司、布艺公司、人工草坪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分别为26%、29%、22%、18%。

    基本上与海天味业的盈利水平相差无几,而消费品龙头伊利股份的净利率水平仅为8%。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必然会思考,为何这些公司外销业务盈利能力这么高或比内销要高?长期是否能够持续呢?

    我们对数十家出海公司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接下来谈谈我们的研究结论及观点:

    第一个方面,市场的分散程度不同。

    相比于内销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外销面向多个国家与地区。

    不同的市场经常面临着不同的监管法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基础设施环境以及不同的产品需求,这就需要公司去进行差异化的产品与市场部署。

    其实不难理解,分散的市场很难一家独大,这样有利于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拓张初期,头部公司井水不犯河水。

    非正面、有序的竞争直接决定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第二个方面,市场的准入门槛不同。

    对于大多数品类,外销最大的市场是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会设置较高的市场准备门槛。

    尤其是偏向于B端或大型零售商的业务,在公司规模、环保安全、研发投入、专利保护、用工,等多个方面进行要求,规模不足、规范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很难进入。

    而国内市场,中小企业在“合规”方面具有不小成本优势,各种销售及电商渠道门槛也很低,再加上专利保护的不完善,品牌产品很容易受到低价白牌产品的冲击。

    第三个方面,产品品质要求不同。

    与上一条类似,发达国家B端客户或终端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时,由于消费能力更高,并对安全、环保等因素更加重视,会给与产品品质更高的权重。

    这一倾向削弱了单纯的价格竞争。

    而在政府、企业或居民收入或财务状况承压时,价格更容易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

    第四个方面,优势品类处于快速渗透时期。

    许多我国占有显著优势的创新型品类,在外销的渗透初期,往往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一是缺少国际上有力的竞争对手,

    二是快速渗透时期国内竞争对手尚不需要进行直接竞争。

    比如扫地机器人、新能源客车、叉车以及一些家电和电子产品都展现出了这一特征。

    第五个方面,电商平台规则与竞争不同。

    在居民消费压力及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下,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越来越倾向于价格优先策略。

    刚搜索完某大牌潮鞋,平台立马会推荐给你某白牌类似甚至几乎一样的产品。

    而亚马逊平台的搜索排名及推荐各项因素,所占的权重则更加多元与均衡。

    据说,亚马逊搜索排名依赖于A9算法,综合考虑销量、好评率、绩效指标、类目相关性、搜索相关性等要素,其中销量和好评率尤为关键。

    不同的规则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竞争策略,种种原因导致了现阶段国内电商平台更加鼓励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竞争环境的恶化。

    这5个方面也基本解释了为什么国内市场内卷如此严重。

    上述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持续的,有些可能会产生变化。

    比如渗透初期的高盈利能力有回落的风险。电商平台的规则可能因其他平台的竞争而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受到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

    比如某家公司解释其超高的盈利能力时,说是因为它所在的低线城市人工成本很低。某些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高盈利能力也很难去证明其合理性。类似于这些因素很难去实证。

    有些公司过高的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而言不见得是好事,反而可能面临均值回归的风险。

    对于可以持续的较高的盈利能力,则大概率是优秀公司竞争优势与良好行业竞争格局的体现。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大宗商品价格的成本支撑和“宏大叙事”,来自许舒。

    据我观察,“宏大叙事”一词最近被使用得愈发频繁,当互为交易对手盘的两拨人相互diss的时候,经常会指责对方“宏大叙事”。

    言下之意就是,对方的观点没有充足证据,只有自己才是理性客观的一方。

    具体到黄金、原油、有色品种上面来,空方就经常指责多方,动辄搬出现代货币理论的宏大叙事,坚持认为今年以来这些品种的上涨不合理,并在每一次价格回调的时候幸灾乐祸。

    但是,黄金、原油和金属的多头们真的在搞“宏大叙事”吗?

    并没有。以布油、伦铝为例,2022年一季度的130美元一桶的布油、4000美元一吨的伦铝,确实可以被称为“宏大叙事”。

    现在80美元一桶出头的油价,2600美元一吨的伦铝,这算什么“宏大叙事”?只不过是成本支撑罢了。

    先说油价。

    自2022年二季度美联储暴力加息、白宫暴力抛储以来,原油市场上的关于需求即将暴跌的鬼故事,和OPEC+即将大幅增产的各种谣言层出不穷。

    时至2024年5月下旬的现在,我实在已经很心累了,都懒得搭理这些垃圾信息了。

    直接说结论吧。过去几年不论发生过怎样的宏观货币层面的利空、政策打压的利空、产业造谣的利空,始终没能把油价砸到70美元一桶以下,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个位置就是中东原油主产国的财政盈亏平衡价格,以及美国页岩油的边际生产成本。

    70美元的油价,是过去几年被反复捶打、反复蹂躏、反复测试过的铁底,如此多的重大利空都没能真的砸穿这个铁底。

    所以当我看到中海油港股的页面很多人都在讨论60美元、50美元的油价环境下,本公司的盈利测算问题,不仅感到一阵深深的沉默。

    如果连未来油价的走势心里没数的话,那还投资什么石油股。

    如果真的判断油价未来将长期下跌的话,难道真的傻乎乎地去做“价值投资”,一遍背诵美国价值大师们的语录,一边以自身血肉之躯去和宏观硬趋势做对抗吗?

    时至2024年的现在,随着宏观通胀的逐年累积,70美元一桶的油价铁底,今年已经进一步推升至了80美元。

    没错,当前80美元出头的油价绝非什么“宏大叙事”,只不过是成本支撑罢了。

    一旦跌破这个位置,将直接触发石油输出国组织进一步深化减产,以及美国页岩油的产量见顶回落。

    再来说铝价。

    截至2024年4月底,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成产成本在1.9万元一吨以上的铝企,占比为8.25%;根据安泰科的统计,生产成本在1.9万元以上的铝企,占比约5%左右。

    进入5月之后,氧化铝继续大涨,目前已达到4000元一吨附近。最近一、两周,5500k动力煤价格也提前于夏季用电高峰就触底回升了,5月22日已恢复至870元一吨的一季度平均价格。

    电力和氧化铝在电解铝制造成本中的占比分别为38.7%、41.6%,是最大的两块成本项。

    所以说5月至今,电解铝的全行业边际生产成本相较于4月的1.9万元,肯定是进一步大幅上行的,很可能已经逼近2万元一吨。

    在高达2万元一吨的电解铝全行业边际生产成本的支撑下,目前这2万1 一吨 左右的电解铝出厂价格和“宏大叙事”扯不上任何关系,仅仅是在4500万吨年产能的刚性供给约束下,获取了一点点可怜的溢价罢了。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宏大叙事”呢?

    当然是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和国债增发速度系统性地抬升并长期化,导致所有人类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相较于实物资产系统性下降的“叙事”。

    以及,以黄金价格为基础,油金比、铜金比、铝金比的“叙事”。

    因为黄金作为天然的货币,以黄金计价才有资格去定价其他实物资产嘛!

    人类货币,都是现代“央行、商业银行”系统无中生有、凭空记账产生的信用。

    以任意增发的人类信用货币,去定价数量有限的实物资产,且实物资产价格稍微涨一点,一堆人就跳出来喊“周期见顶”、“马上暴跌”、“金铜油不准涨”,实在是很幽默的一件事情。

    当前黄金价格约2350美元,按照过去20年的比价中枢,油金比至少得到0.05吧?

    那么2350乘以0.05,即117.5美元一桶才是布油的稍微合理价格,以黄金计价的原油目前处于历史最低位。

    铝金币按照过去20年的经验,至少也该有个1.5至2倍的映射关系吧?

    意味着伦铝的合理价格等于1.5乘以2350,即3525美元,到2乘以2350,即4700美元之间,取个中间值,毛估估,4000美元一吨吧。

    如果按照2008年之前的铝金比,基本上都是按4倍来估算,那么伦铝要涨到4乘以2350,也就是9400美元一吨才行。

    看着这个数字,我简直都没办法按计算器去计算,9400美元一吨的铝价时,中国宏桥每年能赚多少净利润了。

    所以说什么才叫大宗商品的“宏大叙事”。上面讲的这些,所属的内容才叫“宏大叙事”。

    至于目前80美元一桶多一点的油价,2600美元一吨或者2万1一吨的铝价,跟“宏大叙事”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前仅仅是成本支撑罢了。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A股继续上涨会带来财富效应吗?来自思想钢印9999。

    如何提升风险偏好呢

    第一,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滑坡谬误”

    股市涨起来,就有人开始找原因,一直有人跟我探讨一种可能性:

    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入场,推动市场继续上涨,到了一定程度推动“全民皆股、全民皆基”,创造人造牛市,引发财富效应,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回升,估值下降,确认或者再次推动股市上涨,形成逻辑完美闭环。

    说实话,问我有没有这个可能,答案当然是有的。

    这个观点其实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上涨,新资金入场,新一轮上涨”正是从资金层面描述的一轮牛市的形成过程;

    后半部分就是“财富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1年以前的房地产市场,房产上涨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刺激经济。

    学过逻辑学的朋友一定能看出来,这个观点是典型的“滑坡谬误”,即不合理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想的结论,这也是大部分阴谋论文章的伎俩,可以通过“滑坡谬误”推导出任何他想要推出的结论。

    上述观点,实际上包括了前后四个独立的推论,假设每一个推论的概率是75%,实际上达不到,四个75%相乘后的概率为31.6%,整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骤然降低。

    当然,如果真有大牛市,31.6%的概率对应的期望值仍然是很高的,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研究探讨一下。

    第二,“买涨不买跌”还是“高抛低吸”?

    “上涨,新资金入场,新一轮上涨”这个逻辑只是描述了市场行为之一,同时发生的另一种常见行为反应是“上涨,有资金卖出,下跌,有资金买入”,前者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后者是“高抛低吸”的习惯,两者同时存在,导致了指数是高开低走、高开高走、探底回升、冲高回落,等等。

    两种行为背后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因素呢?

    我们来看市场流动性与风险偏好的关系:

    股票交易就是一个“你卖给我,我再卖给你”的游戏,如果双方的风险偏好都在提升,每次交易都把价格向上涨一点,不需要新增资金,就能把股价拉上去。

    所以新增资金并非股市上涨的直接原因,风险偏好上升才是,新增资金的真实作用是改变供需平衡,让低风险偏好的资金卖出股票并且买不到股票,从而提升市场的平均风险偏好,最后提升股价。

    所以说,对于单个投资者而言,“买涨不买跌”体现的是风险偏好上升,“高抛低吸”体现的是风险偏好不变。

    对于市场整体而言,大盘在一个区间内震荡,市场平均风险偏好不变,投资者的风偏有升有降;而向上突破区间则代表市场平均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的风偏升多于降。

    以市场看得比较多的上证综指为例,近两年两次在3400点左右遇阻,这并非偶然,代表市场平均风险偏好在这一阶段各种条件综合后能到的极限。

    那么风险偏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你可以去想一想,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愿意“追涨”或者“杀跌”?

    之所以要分成外部和内部,因为内外两种因素作用于风险偏好的机制不一样:

    外部的因素风险偏好变化是“并行提升”,大家一起,或先后觉得好或不好,相互不影响,最后引发市场趋势性变化;

    内部因素的风险偏好变化是“交互博弈”,你的风偏提升了,我也跟着提升,但接着你和他都下降,最后是在一个区间内宽幅震荡。

    所以仅靠内部因素,突破3100、3200都有可能,但要靠外部因素才能突破3400,再引发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这也是很多趋势理论描述的,突破一个区间后,会有一段单边上升行情,然后在一个新的区间内实现平衡。

    再来看一看后半部分的“财富效应”是不是存在。

    第三,A股为什么没有财富效应

    用股市上涨促进经济,对不对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这个观点并不新鲜,每次经济不好但股市反弹时,都有人这样说,只能说代表了股民的美好愿望。

    事实上,除了美国和几个金融业发达的国家之外,大部分国家的股市都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原因很简单,证券化率不够。

    首先,美国金融体系是直接融资为主,股票和债券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也是居民的主要财富形式,而中国是间接融资为主,贷款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存款和各类理财产品是居民的主要投资品种,房地产才是最大的财富形式。

    其次,资本是全球流动的,喜欢到活跃的、好公司多的市场找机会;好公司也是全球上市的,喜欢到估值高流动性好的市场去,美股之所以可以有“财富效应”,因为证券化率高,它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公司,而股价上涨的收益,大部分又都归于美国人;

    而A股的优秀上市公司只是国内企业,中国最有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腾讯、阿里、美团和拼多多等企业,大部分也都在海外股东手上,总量并不足以支撑太多的散户,不足以形成财富效应。

    即便是美国企业,越大的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也越高,七巨头来自海外的营收全部超过50%。而A股前20大市值公司,除了两桶油和宁德时代达到30%以上、中国银行和比亚迪20%以上之外,其他都是10%以内。

    最后,美股大公司的市值大部分都在社会公众股东手中,而A股市值大部分都掌握在大股东手里,股市上涨对社会财富的影响自然就很小。

    最直观的数据,A股总市值90万亿,扣除一半的产业资本和海外持股,45万亿市值,人均3.5万,而中国人均房产面积41平米,就算扣除一部分贷款,房产的财富量也是股票的数倍。

    所以美国的股市和中国以前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财富效应,其上涨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左脚踏右脚”的关系,但股市离这个标准还差得远,当下能不能继续涨,还是要看风险偏好是否能持续上升到突破这两年的区间。

    第四,左脚踏右脚、右脚踏左脚

    前面说过,突破长期区间的风险偏好提升,需要外部经济的配合,如果经济不好,是不是就无法提升呢?

    其实近十年的两次牛市,2015和2020年,都是在经济比较差的情况下产生的,但是,不要以为这很容易,需要对未来经济的转好有强烈的一致性预期,最后这个预期又被证实

    先看2020年:

    2020年的大牛市的风险偏好是由预期推升的,春节后到6月,疫情刚刚传播到全球时,当时几乎没有人想到疫情会延续如此长的时间,所以在风险偏好短暂的快速下降后,投资者用以前的经验,将之视为一次性事件,不影响世界经济的长期运作,而此前的恐慌挖了一个超级大坑,自然要先把坑填上。

    等到7月把坑填上,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疫情不会那么快结束时,大家又发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消费能力依赖各国政府发钱,制造能力依赖中国顽强的制造业,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事实也证明,除了少数行业,大部分公司又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经营水平,2021年是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最高的一年,东升西降的顶峰,2020年这个大牛市,是有道理的。

    再看2015年:

    参与过2014至2015行情的投资者应该都记得,虽然经济下降,企业业绩差,但政策鼓励资产重组,传统企业纷纷转型新经济,市场并不是瞎炒“流动性”,而是预期资产重组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一种典型的由微观基本面的剧变带来的高风险偏好。

    事实证明,2016至2017年,宏观经济阶段性向上,特别是那些资产重组的公司,至少拿出了一年的漂亮财报,也引发了2019年的商誉爆雷潮。

    在强烈的预期下,你确实可以“左脚踏右脚、右脚踏左脚”上升几步,创造出一个水牛,水牛也是牛嘛。

    而这个一致性预期,必须非常“一致性”,并不是你觉得经济会好,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强有力的执行

    那么周五刚刚发布的一系列地产救市组合拳会不会改变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呢?毕竟房地产是这两年最大的拖累项,从周五的南向资金流入程度看,至少外资是抱有一定希望的。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巨大的海运价格周期从哪儿来?来自陈嘉禾。

    在商业研究中,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成功抓住周期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周期的起伏,获得巨大的财富。反之,在周期中迷失的投资者,也会亏损惨重。

    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同为运输行业,运输价格周期在海运中更容易出现,而在陆运、空运中不容易出现?通过分析这个商业问题,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周期是如何产生的。

    海运价格更容易出现周期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包括海运、空运、陆运,海运的价格,是最容易出现暴涨暴跌周期的。

    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为例,这个指数由多条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加权而成,在2002年仅为约1000点,到2004年底就上冲到了逾5000点,到2005年暴跌至不足2000点,而在2008年5月20日上冲到11793点。

    之后,指数快速滑落,到2009年初跌到不足800点,在2009年年底则飙升至接近5000点。之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步入漫漫熊途,在2016年初跌至不足300点,可谓惨不忍睹。

    从接近12000点跌至不足300点,变动高达40倍,这是在2008年到2016年的短短8年中发生的事情,海运的价格周期让人不寒而栗:

    想象一下现在从北京寄一公斤包裹到上海,要花费大约10元,如果这个运价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幅度波动,那么你也许今天花费10元、8年以后就要花费400元、或者0.25元,对于我们日常接触的快递价格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变动。

    在2013年年初,国际航运价格处于低谷时,我曾经与当时72岁的希腊船王有过一次交流。当时,老船王告诉我两点关于航运周期的经验:第一、国际航运价格周期非常巨大;第二、没人能预测航运周期什么时候来,你只需要在周期过热和过冷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利用每一个牛市、度过每一个熊市,长期下去总能赚钱。

    站在2013年年初寒冷的航运周期中,下一个涨价周期似乎遥遥无期、让人绝望。在3年以后的2016年年初,国际航运价格更是降到了冰点。但是,从2016年年初开始,国际航运价格又一次步入了上涨周期,指数在2019年一度突破2,500点,但是到了2020年又一次跌破500点。

    不过,随后价格又一次暴涨,周期的顶点在2021年达到极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2021年秋天一举突破了5500点。而到了2023年初,指数又一次下跌到了接近500点,只有一年多前的十分之一。到了2024年5月,指数又回到了2000点附近,是一年前的4倍。

    如此众多的周期,也反映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

    以中远海控为例,这家以国际航运为主业的公司,在2005年到2009年、2020年到2023年这两个航运价格较高的大周期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净资产回报率,而在2011年到2016年的低谷期则录得了大量亏损。

    在一些其它航运公司的报表上,如招商轮船、中远海发,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投资者只需要调出这些公司过去20年的财务数据,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它们利润周期的变动。

    在陆运、空运行业,我们则很难观察到以上的巨大的周期。在一些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如顺丰控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大秦铁路、东航物流等公司,我们都不容易看到海运行业那么巨大的、单纯由运价波动而导致的盈利变化周期。

    在这些行业中,利润的变化周期更多来自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大幅波动的运价。

    海运的价格周期由何而来

    那么,海运行业相对陆运、空运更大的运价波动周期,究竟从何而来?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海运货轮更长的建造周期,以及海运更少的替代方式。

    首先,相比于陆运使用的货车、火车车皮、航运使用的货机,海运所使用的大型货船的建造周期要长得多。

    这也就意味着,当价格周期上涨时,海运更不容易立即提供更多的运力、运力更容易出现缺口。而当运力缺口出现时,价格的上涨就属于必然:想象一下春运时一票难求的场景,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根据行业内的经验,一般的大吨位远洋船舶,建造周期在12个月左右;集装箱船则相对更长,建造周期在16个月左右;一些更加复杂的船型,比如大型LNG运输船,建造周期则可能高达24个月。同时,造船厂的生产排期,也会随着航运景气周期上升而加长,波动周期一般在1.5年到3年之间,越是市场景气则排期时间越长。

    根据造船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历年的年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航运景气周期来临时,新船订单的完成时间会明显拉长。

    从2015年到2019年,由于国际航运价格相对较低,中国船舶在此期间累计承接了152艘民品船舶的订单,但是交付完工了215艘,其中包括一些之前承接的订单,完工与承接比值达到1.41。

    但是,从2020年到2023年,随着国际海运价格上涨、航运订单暴增,公司累计承接了402艘船的新订单,但是期间只交付了294艘,完工与承接比值下跌到0.73。

    反之,对于陆运、空运来说,由于重卡、火车车皮、货运飞机的生产建造周期,明显短于远洋货轮,同时生产企业增加产能的速度也更快,因此当运力不足、运价上涨时,新增运力可以很快投产,因此其运费就不容易出现像海运运费一般巨大的周期。

    比如,一架运输机在零件不断货的情况下,总装只需要几周时间。对于陆运的主力、重型卡车来说,一般的订单生产周期也只有20到30天。这些生产周期,相比远洋货轮动辄以年计算的生产周期,不可同日而语。

    造成海运价格巨大周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它的各种运输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互相替代,但海运的运输方式却是几乎没有替代品的。

    比如说,重卡的运输和铁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在中短距离上重卡更快、更便捷一些,但是铁路也慢不到哪里去;铁路运输在长距离上更加廉价一些,但是重卡也不是贵到不可接受。

    同时,航空运输的明显优势在于速度,但是其优势并非完全不可替代。在500公里以下,航空运输的速度优势相对陆运并不太明显,而在1000到2000公里的中长距离上,航空运输虽然更快,但是也没有快到不可思议的地步:陆运最多慢1到2天而已。

    也就是说,重卡、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虽然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是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的。当一种运力出现短缺、导致价格上涨时,另一种运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进来:就好比早餐店的包子卖完了,吃点面条也能顶饱一样。

    但是,海运却具备两个特征,导致其很难被其它运输方式所替代

    首先,海运一直是人类最经济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其运输成本极其低廉,吨公里成本只有陆运的零头,和航空运输更是无法比较。这就导致当海运运力出现缺口时,即使涨价,价格也比其它运输方式低廉的多,其它运输方式无法弥补。

    其次,尽管有些火车运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海运,比如中欧班列就承接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部分运输需求,但是这在全球运输格局中属于特例,许多海运航线无法、也不可能被陆运取代,比如中国到南美、中国到澳洲的航运路线,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方式。

    因此,由于新船建造周期超长、几乎没有其它运输方式可以替代这两个特征,海运行业在经济周期波动、货运老化等因素作用下,自身运力产生缺口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运力,由此导致了价格的暴涨、以及同时海运企业的暴利。但是,正是这种暴利,又往往导致过多的资本蜂拥而入,从而容易在下一个周期中造成运力过剩。

    由此,海运行业的价格周期就变得特别明显。而这种巨大的价格周期,在其它运输行业中则是比较罕见的。正是对这种周期的深刻认识和成功利用,成就了包玉刚、董浩云、利瓦诺斯、奥纳西斯、贝格森、沙兰、尼亚哥斯等富甲天下的船王。通过理解这种周期,今天的投资者也能更好地把握海运行业的投资脉络。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讲讲近期的白酒大乱斗,来自简不知。


    我对江苏这边熟悉,主要说说江苏的情况。


    近期,洋河水晶梦一方面给渠道上较大的反向红包,一方面给消费者搞4送1的活动,原本400多元的酒,和水晶剑、古16、国缘4k、汾20等产品是一个档次的产品,现在结合四送一的活动的话消费者单瓶价格折算下来接近300元,真的是太卷了,能拿到接近300这个价位,水晶梦基本是不怎么要犹豫的选择。


    这个是很反常的现象,每年,市场基本都是春节、中秋两档厂方给经销商压大货的时候,市场上各款酒才会出现较低的价格,今年这种情况是提前发生了。


    内卷之下,现在的市场普遍还喜欢降维竞争,比如说:

    1、茅台出1935和千元系的五粮液、1573、青花郎、君品竞争,抢走了百亿份额;

    2、泸州老窖也疯狂推38度的1573,卖个600多来和梦6+、红花郎15年、古20这些酒竞争,对梦6+打击巨大,同时也对自家的特曲60、窖龄90等产品形成影响;

    3、再比如说现在水晶梦折算价格打到接近300了,不仅影响原来的竞品国缘4开、水晶剑这些酒不说,弄得洋河自己的天之蓝、国缘的对开这些都开始尴尬。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不同酒企同级别产品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家酒企不同事业部之间也开始挖墙脚,高端事业部的产品开始和中低端事业部的产品竞争,和大家最喜欢讲的那句“白酒高端化发展”好像背道而驰。

    2019年以后,白酒倒挂的幅度开始越来越大,今年的价格甚至比去年更低下来不少,神奇的是很多酒企还通过提价的手段来压货,经销商、烟酒行的生死线是越拉越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崩掉。


    但是白酒投资领域有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很多投资客看了些大v的言论后,把经销商、烟酒店这个角色的重要程度看的太轻了。特别是看了茅台、五粮液的美丽报表的直销数据后,感觉经销商和烟酒行其实就是很不起眼的角色,反而渠道上侵占了太多利润影响了这些酒企的毛利率。他们认为没有这些腐朽的经销商和烟酒行,酒企能更好。


    这真是无知者无畏,经销商其实绝对是酒企的命根子。甚至说,我对白酒行业最大的担忧,就是未来烟酒行这个渠道的逐渐没落和退出市场。因为酒企的好日子很大一部分是经销商和烟酒行这样一个渠道体系带来的,这个体系充当着酒企资金、库存的缓冲垫,充当着酒企推广的排头兵。


    所以很多业外的投资人是看不到这点的,他们被酒企的直销数据所迷惑,茅台另说。因为茅台的很多直销本身可以视为一种利益输送,市价3000元直销价1499元的话,本身也没什么难度。


    茅台以下大部分酒企业的直销,其实都是经销商、烟酒店提供的客户资源,只是让企业自己打款给酒企能享受到更多的市场投入罢了。通常都是经销商或者烟酒店打款以后,酒企再把多出来的钱和投入返还给经销商,经销商再拿出部分返给企业客户。


    所以我说经销商-烟酒行这个渠道体系还是酒企的命根子,依然占酒企销售额来源的绝对大头。行外人是很难意识到这份重要性的,但是酒企门清,所以这几年酒企一直给渠道上各种福利,来争取让渠道主推自己的产品。


    这几年烟酒行受网络挤压越来越严重,随着房租等各项费用上涨,生产空间也越来越小,但是能存活下来的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如果你不能理解,你不妨反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平台百亿补贴价格850元不到的五粮液,烟酒店政策后拿货价格现在930到950元,销售价960到980元才有微薄的利润。

    如果是你去开烟酒店,你一年能以这个价格卖几箱?不仅五粮液,其它产品更是如此,让你现在去开烟酒店,你能做到赚钱吗?

    2、都说白酒在高端化发展,你一年大概买几箱五粮液?或者你一年喝几箱?你是在什么渠道买的?

    3、假如你是古井贡酒企销售高管,今年针对江苏南京这个省会城市的销售额需要增长5000万,你会如何去做?靠区域内砸广告?还是靠自己团队去挖掘南京地区企业资源?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下。大部分高管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所有合作门店里找出1000家门店,每家多拿5万就好了。大方向是这样,如何让每家在现在倒挂严重的行情下多拿5万,是需要细化考虑的问题。


    这个例子可能稍微会让你感觉到经销商、烟酒行这个体系的重要性。事实上,营销工作方面,除了茅台以外的所有酒企都是围绕这个体系去规划和展开工作的。


    而茅台没有这样做,是因为茅台好卖,前人树栽的好,前面的因造成了今天的果,但今天的果也会造就未来的因。很多城市茅台地方上的经销商就是雇几个收银员收钱,酒企联动的市场活动开展能力越来越差,很难想象茅台如果再经历一轮下行后如何起来?届时估计少不了一轮招兵买马


    最后,在当下环境,给大家两个买酒建议:


    1、618要来了,官方平台的百亿补贴虽然有数量限制,其实是可以囤货的。不要怀疑真假,你在平台官方店买到假货的几率是比你在线下低的。

    2、线下买时,多问有哪些宴会活动,红包活动和开瓶活动,多问几句,会有惊喜的。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要清楚普通投资人的护城河,来自厚恩投资张延昆。

    1、关注企业生命力:为未来现金流买单

    我觉得减少关注那些瞄着净资产估值的企业,因为往往这些企业处在一个无法长期持续满意成长的好赛道里。为什么要瞄着那些靠净资产来估值的企业呢,本身企业是一台印钞机,是哪怕就是一个老母鸡,他也不能按照其重量来说明企其生蛋的能力。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你买的是企业未来的生命力,而不是买了企业的净资产。对于资产的估值有很奇妙之处,如果资产不能产生利润,未来只能不断的折损。所以,我建议要远离那些瞄准资产估值的企业。还是要贴近那些未来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现金流的企业,尤其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

    去找能够真正运转起来的印钞机,不要去到废品站收购那些折旧的已经接近报废的看起来估值很低的旧机器。

    2、要学会展望未来:洞察成长

    如果你持有股票在10年,20年里,翻几十倍或上百倍,那你就是天选之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在有野心和毅力之外,还能洞察企业成长发展的细节,清晰梳理企业发展的逻辑。当然了,除此之外你还有一直抹不去的运气。

    来到了股票市场,我们都想当这个天选之子,但注定这是极少数人的事。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肯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枯燥的重复,也不肯在投资理念上进行孜孜不倦的修炼!

    3、要学会升华:简化集中持股

    我做股票投资已经二十七年了。回忆过去,当看见我账户市值都不断向上奔跑时候,能记起来的最重要的股票其实不超过五个,最好的也就两个却贡献了自己百分之八十多的利润,并且是持有时间最长的两个。而且,持续持有的话,到现在收获利润会更大一些。

    芒格曾回忆说,总结他们这一生来折腾过的股票,90%的操作都是多余的。三两个好公司,拿一辈子就够了,什么都不用做。做多了都是多余,而且还不讨喜。

    于是,我五十岁以后,决定就这么做了,选择能安静持有后半生的或能传承下一代的股票,尽力持有。

    普通人和成功人士他的主要差距就是对任何挑战或者可以成功的事情,他们都有两个“不”:一个是不敢开始,一个是不愿坚持。

    4、学会坚持:敢于迎接挑战

    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不敢开始是懒于学习懒于尝试,非常怕输所以不敢开始;

    不愿坚持是因为过程太枯燥,失败太残忍,所以,开始做了也会中途放弃,不愿继续坚持。

    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如何能把投资做好:你要勇于开始,开始学习开始尝试开始拜名师开始迎接挑战开始迎接失败,然后不断积累经验,历练自己的意志品质,继续坚持,把一路上的风险和困难都考虑全面,把自己的这个方向和逻辑想清楚想好,相信坚持到底最终迎接你的就是辉煌的成功!

    所以,赶紧开始做和能坚持到底,就是我们普通投资人的护城河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寰球同此凉热?中美公共事业大爆发,来自躺平指数。

    在当下的市场,有一种同频共振,叫公共事业。

    5月第二周,港美股市场罕见地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火爆题材——公共事业。

    港股这边,水务、电力、港口、通信和地产等等公共服务事业题材股,都收获了不错的涨幅。当然,这些股票表现好其实并不令人惊讶,毕竟今年以来在港股上涨的过程中,这类题材受益于高分红、稳定收益、和涨价政策等等利好因素,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表现。

    而在美股那边,出现类似的状况,就多少有点令人意外了。标普500指数的所有板块均有上涨,其中公用事业的涨幅最大,增长了4%,然后类似题材如必需消费品、工业、房地产和通信服务也均上涨了2%以上。其中,领涨的依然是电力股,如Vstra energy和NRG energy等。

    乍一看,美股的领涨题材和A、H股如出一辙,这在2022年末以来的大模型风暴之后,还是第一次。A和H市场这边倒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这些发力上涨的题材要么具有极高的安全边际、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分红水平,要么就是走预期反转的路线,让他们成为最炙手可热的题材。

    而美股这边,公共事业长期不受投资者待见,最近的火爆多少体现出投资者对于未来的悲观预期。自4月中旬美联储对外释放延期降息甚至不降息的信号之后,投资者就开始逐渐转向这些在经济低迷时期也能有不错表现的行业。特别是公共事业和必需消费品这两个去年表现垫底的题材,基本在四月中旬至今的一个月时间里都是领涨大市的存在。

    不过,纵观中美两个资本市场,这些股票的上涨都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中国这边,今年以来水、电、高铁等等公共产品有了涨价的政策预期,并且已经在部分城市、线路实施涨价。这些标的由于长期低估、业绩非常稳健,大多都有不错的股息率,相比地产股和科技股等题材,政策的倾向性更加明晰,在这轮牛市中的启动时间更早、涨幅也更高。

    而在美国这边,尽管并不存在什么涨价政策的倾斜,但因为AI计算中心需要大量的电力基础设施支持,电力股一直和英伟达等芯片股一道,被视为AI大模型驱动的题材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可能会从2022年的460太瓦时飙升至650至1000太瓦时之间,这里1太瓦时等于10亿千瓦时。

    当然,传统的观点认为,公共事业股票的上涨,有很大程度上是反应了投资者对经济未来的信心不足。毕竟,像水、电和燃气等等“必需消费品”,社会对于它们的需求往往不会变化很大,意味着这些公司的收入预期比较稳定,通常作为防御性的投资选择,对冲经济下行或是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

    去年年末至今年初,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在拉扯中反反复复,通胀仍然居高不下,加上AI的热度一直还在,美股在去年表现较差的公共事业股,因此成为了一个既能沾上成长股的光,如AI,风险又足够可控的题材。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美股公共事业其实多少已出现了超买的迹象,后续其实有不小的可能直接掉头向下。

    反观A股和H股这边,公共事业类股票其实就没有美股这么高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港股。

    首先,是行业本身的特性。港股中,公用事业板块,如银行、保险、煤电、水务和能源等公司,一直以来都以慷慨的分红率著称。在国内整体偏低的利率环境中,其实投资者很难找得到和高息股相媲美的稳定收益资产,这个优势是其他行业很难做到的。

    其次,则是政策的预期。有不少消息渠道都在传出,国内监管机构正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上市公司时,在取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的所得税。这项潜在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减少投资者的税务负担,提高港股分红的吸引力。

    最后,即便已经涨了这么久,公共事业类股票的整体估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截至5月13日,恒生指数PE为10倍左右,PB为1倍左右,在全球范围内看,都算得上是“洼地”。即便将20%的红利税纳入考虑范围,对于当前已经实现A股、H股两地上市的高息股而言,其红利也有足够的吸引力。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站在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美元指数正好与港股指数呈现负相关的关系。降息预期之下,美元指数有了走弱的可能性,正好A、H两地市场并没有积累多少泡沫,大量资产处于低估状态,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投资A、H市场是相对更好的对冲策略。

    无论流向港股的资金,是冲着高性价比的估值,还是高确定性的基本面,或是单纯就想买了之后躺着收息,A、H公共事业股票的确定性要强于美股,后续的增长潜力也大很多。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收储”引爆地产板块,拆解政策的逻辑,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政府「收储」这个事,简单理一下逻辑。

    地产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本质上,是一个财政问题,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其收入,可以归纳为三块,一是自身预算内的,包括税收等,二是预算外的,主要是土地出让金,也就是卖地收入,三是上级政府的拨款,即转移支付。

    1997年启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大头,变成了房地产相关的营业税,和土地出让金。所以,地方政府能不能顺利运营周转,核心是看地产开发商,能不能持续的从地方政府手里买入地皮,如果土地出让金下滑,那么地方政府的收入端,也会断崖式下滑。

    房子分一手房和二手房,对政府来说,一手房和二手房是两个完全分割的市场。假设风险千头万绪但精力有限,它大可以先不care二手房是涨是跌,交易情况如何,因为二手房交易的契税等,和一手房带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相比,属于小巫见大巫。

    但目前的现实是,在购房力量总体下行的情况下,按照财新的说法,因为房企暴雷,很多人对期房失去了信任,所以优先考虑二手房,甚至折扣力度大的法拍房,这就导致一手房,也就是新房市场,供需更加不平衡,供给多,需求少。

    比如,全国现在新房库存最夸张的两个地级市,广东韶关、青海西宁,去化周期是153个月、113个月,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光是存量的新房,就够卖12年、9年。而合理的去化周期,是12至14个月,看全国百城均值的话,现在是25个月,是合理值的2倍,其中41个城市,去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也就是偏离合理值2倍以上。

    那么,这个「收储」政策,你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逻辑是这样的,我最终的目的,是要土地出让金收入恢复,那么就得让开放商重新买地,但开放商手上没钱,只有一堆刚建好、甚至还没完全建好的新房,但卖不出去,而有限的购房需求,还是倾向于二手房,且各地限购政策放开后,二手房的挂牌量反而大幅上行,导致二手房的供给更加充分了。

    那怎么办,现在这个「收储」政策,就是,让银行,或者说国有银行给地方政府放贷,然后,让地方政府,从开发商地方,直接把卖不动的新房,一栋一栋的买回来,价格呢,可能是周边二手房市价的7折、8折。

    对开放商来说,7折、8折也很好,只要资金可以快速回笼资金,至少边际是好转的,股价修复一点合情合理。之前资本市场给它定价的过程,是按资产和负债双杀的逻辑来走

    但是你最终发现,这个「收储」政策,本质上,是供给侧的政策,从开发商地方收购新房,减少市场里新房的供给,解决开发商短期的现金流问题,但是,光靠这个政策,是不够的,因为,它似乎没有解决需求端的问题。

    对需求来讲,唯一直接的好处是,开发商缓过来后,有更大的概率确保其他已出售的新房的顺利保交楼,恢复老百姓对新房的信心,从而带动市场好转。

    总之,有政策,比没有政策好,边际肯定是改善的,但是仅靠这个政策,似乎也无法解决更多需求端的问题。

    目前的房地产环境,完全不同于以往,情况非常复杂,单一政策大概率很难真正起效,需要的,是一套组合拳。

    我也不太懂,但是有三个想法,可以分享一下。

    1、从需求端着手,进一步压降居民存款利率,肯定是正确的方向,我一直说,今年最大的风险,是居民无风险利率下行不够快,其实,在房地产领域,同样适用。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有个亲戚,年初拆迁分了一套房,大概80平米,周边的二手房均价1万左右,他一门心思就想卖,因为80万市价的房子,一年的房租一共就1万2,租金回报率1.5%左右,而楼下的农信社,当时存款利率贴息后超过3%,这促使他积极卖出,增加了市场的二手房供给。

    从5月15日的新闻看,招行,也开始暂停了高利率的智能通知存款,原来签约的,今天开始全部作废了,这都是正确的方向,说实话,监管在这块,其实是动晚了。

    现在新的问题是,存款整顿后,理财成了新的资金蓄水池,理财规模跨越式攀升,从降低居民无风险收益角度看,这不是什么好事。一方面,居民奔着高业绩基准、高过往收益的表现,买入进去;另一方面,面对1.8%回购价格,2%的存单价格,2.5%以内的信用债,理财子的投资经理,你说有什么好配的?

    最后,又是抬升无风险利率,压制了房产等其他资产的配置性价比。

    2、没有人不想住好房子,以旧换新的需求,肯定是有的,但是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在国内,最大的问题,是透明度太低了,尤其是新房。有没有可能,通过机制的建设,提高新房全流程的透明度?类似透明厨房,食客看着厨师操作的全流程,是可以为食物付出溢价的。

    3、跳脱出来来看,要注意到,现在的很多问题,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处于美联储加息的大周期中,咱们的地产周期,是加息周期叠加了人口等其他周期,问题自然会放大,如果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那么,工具自然也可以多一点,比如降存款利率这事,在降息周期,显然阻力会小很多。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金价会否再上攻?来自中欧瑞博吴伟志。

    最近,有投资者朋友问黄金前期涨了不少,目前是见顶还是回调?短期价格预测意义不大,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尝试为投资做一些指导。这里分享一下我们负责研究黄金板块同事的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长期看,金价上涨的驱动因素,是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持续下降。

    美元是信用货币,从购买力角度,是长期贬值的。

    美元与黄金脱钩的1971年至今,美联储公布的美国城市平均消费美元购买力指数,从1971年8月至今贬值了87%。

    而金价从脱钩前的38美元每盎司上涨至目前的2300美元每盎司,上涨了59倍。其背后反应的是民众在长周期对美元这一信用货币的不信任。

    第二,中期看,金价上涨的驱动因素,是央行的持续购金。

    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量从2009年一季度末的3万吨,持续上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61万吨。对应的金价也从2009年一季度末的917美元每盎司上涨至目前的2300美元每盎司。即使在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金价持续下跌的期间,央行也是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从3.1万吨增持至3.29万吨。

    若分国别来看,增持黄金储备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发达国家黄金储备基本变化很小。

    第三,短期看,金价受到美国实际利率波动的影响

    2003年至2021年,绝大多数时间金价运行方向与美国实际利率相反。而观察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虽然仍呈现负相关性,但该负相关性明显下降。

    具体表现就是,金价对实际利率的上行钝化,但对实际利率的阶段性下行却反应积极。

    例如,美国实际利率从2022年3月的-0.71%大幅上升至2022年10月的1.5%,但同期金价仅下跌21%。随后实际利率从2022年10月的1.59%下降至2023年4月的1.19%,金价上涨25%创出当时的历史新高。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近两年全球突发的局部冲突增多,导致对避险类资产的需求增加。而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类资产,显然受益于当前的环境,这也导致了金价向上的弹性大于向下。

    总结来看,金价的长期影响因素在于美元购买力平价的持续下降,中期因素在于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而短期因素由于避险需求的增加导致金价对实际利率上行钝化而对下行反应积极。

    第四,黄金的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美元作为信用货币,其购买力平价继续下降仍是大概率事件,这也是从长期看,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能持续上涨的最核心原因。

    从央行购金这一中期影响因素来看,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分散外汇储备的风险,以资产配置多元化的思路购金。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一做多黄金的力量仍在继续。

    短期虽然由于避险需求的增加导致金价对实际利率下行的弹性增加,但大体仍和实际利率负相关。

    因此,美联储利率的走向仍然会对金价造成短期影响。对于美联储利率的判断,我们认为目前已经处于观察期,今年大概率会进入降息周期,分歧在于降息开始的时点。

    综上,我们认为金价本轮上行周期仍未结束。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R O E与PB估值,来自泡沫艺术家。


    说在最前头,此估值方法最好用于宽基,而对于一些财务面另类的个股无效。比如净资产亏成渣的周期股,周期反转后R O E会接近无限大;麦当劳那种市净率负40的也没法算。


    首先,净资产主要来源于啥?


    净资产的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另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创造的收益,这包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的积累。


    也就是说净资产主要由企业初始投入的资本和经营过程中创造的收益所组成,也就是说每一份账面上的净资产数字曾经都是真金白银。


    那么PB的估值是啥呢?


    就是你想从市场上买下这些资产,所要支付的价格。


    有可能是溢价,比如人家曾经投入了10个亿,可是资产盈利很好,每年能赚2个亿,那么你往往需要溢价到30-40亿人家才会卖给你,不可能平价给你。


    也可能是折价,比如钢企投入了100亿建了高炉厂房,现在亏炸了,那么这些资产还要100亿的话,肯定没人要,因为有彻底变成废铜烂铁的风险。所以往往折价到50亿,甚至30亿,才有人肯冒着风险“收破烂”。


    收得好就是乌鸡变凤凰,比如前些年钢企从一年亏几十亿,变成赚几十亿,股价疯涨。当然了,收不好,就是血本无归,变成了一堆可能都得花钱请人处理的“真正”的废铜烂铁,比如巴菲特当初就吃了伯克希尔纺织厂的大亏。


    因此,实际上PB是啥呢?


    其实就是市场对于资产盈利预期给与的溢价与折价,因此,高PB未必是风险,说明资产的质量很高。比如茅台PB就没低过。


    而低PB也不意味着低风险,就跟垃圾债一样,都折价到50%,甚至30%了,还没人要自然有没人要的理由。可能真的是一堆不值钱的废铜烂铁,所以才如此做出高风险折价。


    所以从这点就能看出来,PB估值最匹配的指标就是R O E,高盈利的资产适用高PB,不盈利甚至亏损的资产自然折价。


    那么怎么定量分析PB与R O E的估值对应关系呢?


    我个人倾向于用20年期无风险国债收益作为锚点。


    这样做的理由在于股票是久期资产,大部分公司存续期也就20年左右,这个数据段更能说明长期持有资产的相对回报段。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说1PB买入的,其R O E跟20年期无风险国债一样为2.671%就能支撑呢?


    当然是不行了。


    首先,国债是100%无风险现金流收益,而股票赚到了钱,可能你却见不到钱。假设分红率为50%的话,实际上你只能得到50%的现金流收益。


    其次,股票是有风险的,R O E不固定,高R O E其实除了特殊生意模式的之外,都不能长期持续。其实,看看A股长期保持R O E在20%以上的才有几家?所以必须给予风险折价。


    综合上面这两点,可以得到一个模型:

    股票每点PB的R O E= 20年无风险收益率 乘以2 + 1%风险折价


    算出来结果为6.3%,这个数其实不需要太精确,但之所以为啥我每次进行PB估值都是用每PB对应5%至6%的R O E数据,就是这个原因。


    也就是说不想跌破净资产,就要有5%至6%的R O E作为底线,一般3PB至少要有15%R O E,5PB则需要25%的R O E,而更高的PB不是高R O E能够弥补的,还需要长期高成长性的预期。


    还有要说一下,为啥茅台PB一直那么高,因为成长性强,而且净利润含金量高,分红率可以极高,其实就是公式中的20年无风险收益率倍率参数要降低。


    相对的,一些基建股票看着R O E不低,为啥PB那么低?因为现金流差,分红率太低,那个参数出现了更高的折价。银行其实也一样的,即使不考虑行业几乎无增长的趋势,低分红率之下,即使R O E在10%以上,也只能估值折价。


    而周期股是最有迷惑性,周期股估值R O E要用长期平均R O E来衡量风险度,高位时,实际上是R O E最高,PB最高,但是,是偏离均值最高的时候。所以周期股一跌,都是杀业绩,叠加杀估值,很快就5折,甚至3折。当然本质就是PB值回归长期R O E均值。


    举个宽基的例子


    为什么现在做价值投资的都说美股严重高估?甚至巴老拿着快2000亿美金不知道买啥,只能买债吃息去了。


    因为标普500的17.87%R O E,按照A股估值标准,3.5PB撑死了,而问题在于美债20年期高达4.729!也就是说如此超高利率下,1PB需要至少8%-9%的R O E才能支撑,这点看看美国按揭利率多少就知道了。


    所以美股现在严重高估,是绝对值严重高估的流动性溢价主导。巴老为啥手握天量现金,不买股票吃息,是有原因的,凭啥那么高的无风险利率下,去买高估资产?


    至于A股,上证50别看只有10.69%的R O E,远低于标普,但是PB才1.1,很低呀。实际上,从上证50的股息率高达3.83%,已经达到了债券的快1.5倍,就知道了。


    最后要说的是,凡是PB估值严重不符合长期R O E的,基本上在流动性潮水的情绪过后,都是哪来的回哪去,毕竟市场不会为一个赚不到钱的资产长期支付高溢价的。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深度解析4月社融为何转负,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上周末,有两件大事。

    一是5月10日晚上,央行发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结果还没来得及学习,11日,又发布了4月份的社融数据,2005年以来,月度新增社融首次转负。

    而事实上,二十年难得一见的负增长社融,更像一次超大幅的矫枉过正:4月发起的,对公、对私两条线的,存款手工补息的严查,使得原本可能应该摊销在过往12个月里的实际融资需求下滑,一把在4月原形毕露。

    负增长的社融,是果,而央行,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把“因”都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今天还是想从“因”讲起,摘取一些央妈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货币政策报告中最体现央妈观点的,就是报告里面,每季度的4篇专栏。是针对央妈认为最关键的数据的解读,再作进一步讨论,能反映央妈内心深处,最想说的东西

    我们重点来看下,24年,第一份货币政策报告,央妈在专栏里,关注了哪四个问题。

    分别是:

    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

    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

    为什么说专栏重要呢,央妈周五发布了货币政策报告后,隔天,又依次,把四篇专栏,用单篇的形式发在了公众号上,依次发布,这样,你就能收到4次推送,央妈真的很想让你们,好好读读这些内容。

    我们依次聊聊,每个专栏目的是什么、写了什么,最后总结一下有什么启发。

    第一、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很显然,央妈起草一季度货政报告的时候,就知道了4月的新增社融数据转负,而且清楚市场一定会过度解读,所以用专栏,解释了社融乏力的原因,即需求不足本就存在,严查存款手工补息是事件性原因,这是“预期管理”的工具。

    主要讲了:

    1、信贷增速放缓是符合逻辑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两大信贷需求大户,都严重收缩了,如果信贷数据还大幅长,那才是不正常的吧?

    2、市场里存在着一类很恶劣的行为,企业通过低利率从银行贷款再高补息存入,最后银行年报打开来一细看,新增的全是没有收入的规模,没有利润的收入。

    3、低效企业长期占用信贷资源、难以出清和优胜劣汰,最终造成产品端的低价恶性竞争(比如锂电、光伏),拖累经营高效企业。

    4、要增加直接融资占比。

    第二、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

    写这个专栏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企业和居民的需求不足,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货币政策已经够够的了。

    主要说了两件事:

    钱去了哪儿?讲的是贷款,说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贷款需求严重不足。

    钱在哪儿?讲的是存款,重点是居民存款的占比,总存款上升,居民存款的定期存款比重也在上升,存款定期化不断加速

    三、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写这个专栏,明面上,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持续提及的今年头号工程——引进外资的述职报告,是向上管理的一部分。

    而实际上,引进外资的目的,从央妈的角度来看就是涉及汇率管理

    核心是央妈自己说的,逆全球化盛行,剔除少数几个对资本转移征税少或不征税的欧洲国家后,2023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18%,整体在下降,我们的基数大,压力更大一点。

    四、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

    写这个专栏是告诉市场,我4月收拾你们的前因和结果。

    主要说了:

    经济增速不错,过低的长债利率,和经济表现以及对未来应该有的预期不匹配

    债券供给不足,是长端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季度,20-30年的超长债,成交了8.9万亿,同比增长5倍,主要一是公募债基规模涨了36%,拉久期做收益的比较多,二是农商行交易比重增加了10.5%。

    一季度流动性放的比较松,主要是为了经济平稳发展,也为了对冲一季度“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影响。

    今年财政政策力度比较大,后续发行节奏会加快,供需会进一步平衡。

    总结一下以上四个专栏得出的启发:

    1、对企业来讲,如果你有制造业、专精特新等等的标签,一定要亮出来,这是银行偏好的新增贷款方向,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2、对银行对公业务来讲,在汇率管理和专业性上的差异,下阶段可能是决定客户粘性,和银行口碑的关键。

    3、对银行的个贷,特别是消费贷业务来说,下阶段,依然会很痛苦,两条大腿,地产可能中短期都靠不上了,希望在于股市的结构性回暖,产生持续一定时长的赚钱效应,举个例子,如果借3.0%的钱,买7.5%的港股高股息,能够持续赚钱,那就会有资金后续的正反馈,以上,都不考虑合规因素。

    4、对银行的财富业务而言,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是明牌,重点是存款替代的资管产品,或许应该进一步关注高股息,红利的细分方向,核心是和资管机构的产品创设,比如之前提过两次的港股红利相关的二级债基,就是一种可能性。

    5、对券商的投行以及拟上市企业而言,ipo的重新开闸,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的表现和民意,另一方面取决于监管对信息披露真实性的全链条监管,打补丁和进一步建章立制的速度,换句话说,你们自己本身,就是ipo何时能重启的决定因素。

    6、对二级市场投资而言,一方面,要想一下,如果财政力度加码,中央和地方拿了钱之后,资金会去哪里,除了夯实地产的基本盘之外,会不会是所谓的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控制低效产能也是明牌了,对光伏、锂电这些行业而言,核心是看产能是否能顺利去化,以及后续龙头能否掌握一定的定价权。

    7、对固收产品投资而言,长债投资的难度加大,上下空间有限,掣肘很多,机构投资的管理人自己可能也比较犹豫,周六社融出来后,长债只下了2bps左右。从性价比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明朗,建议大家如果择时能力有限、不想忍受大幅波动,那么还是谨慎投资长债产品,多配置短债、存单、宝宝类产品。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港股红利集体暴涨,解读两大底层逻辑,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5月9日傍晚传出的,监管正考虑减免港股红利税的消息,如期引爆市场,所有港股红利相关的ETF几乎都是一柱擎天,全线霸榜。

    涨完之后,回过头来,大家还是一个问题:能不能追?

    答:如果你是中长期的配置思路,那没有问题。

    对于港股红利而言,可以拆解为两个大的维度,一是红利本身的投资机会,二是港股红利的弹性。

    我把两者的逻辑再给大家简单捋捋,不说大道理,只是一些朴素的观点,如果你是银行的理财经理,可以直接把以下内容转给你的目标客户,用以解释。

    ......

    1、红利本身的投资机会。

    第一,红利,也就是能够高分红的上市公司,而能够实现高分红的企业,往往是利润不错,且现金流比较好的,在当下比烂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现金流更重要的经营指标,如果你家里恰巧是做工程的,你可以问下,手里一堆应收账款,而没有现金流,是一种怎样悲催的体验。

    第二,低利率的环境,会持续凸显红利策略的性价比。

    我从年初开始一直提醒大家一条主线:

    “2024年最大的机遇:持续不断下行的居民端无风险利率;2024年最大的风险:持续不断下行的居民端无风险利率,下的依然不够快”。

    存款利率,现金理财代表的无风险利率,正在,且将持续下调,从股债性价比的角度看,这将持续凸显红利策略的性价比。

    这话,不仅对机构客户有效,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同样适用。

    这个资产比价模式,同样适用于房价,目前,很多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在2%左右,也就是持有房产,一年的租金收入,大概是房价的2%,如果,后续房价进一步下跌,那么租售比,就将超过2%,比如到2.5%,而无风险利率,比如活期理财,跌到1.5%,那么,房价可能也就真的阶段性见底了。

    2、港股红利的弹性。

    结合本次传出的取消港股红利税的消息,我给大家举个直观的例子。

    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的前三名,是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海油,都是典型的港股高分红企业,我们以中海油为例,中海油港股今年涨幅57%,差不多又创历史新高。

    中海油的A股,相对港股,溢价了56%,明明是同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在香港上市的票,就是要比在A股上市的,便宜近60%,为什么?四个明面上的原因。

    一是资金体量,能买A股的多,能买港股的少,很多人,到不了开港股通的门槛;

    二是流动性,A股流动性好,港股流动性差,所以会产生流动性溢价;

    三是交易费用,A股交易费用低,港股高,买卖贵,同样会造成价差;

    四是红利税的影响。

    因为股价不同,所以同样的现金分红之下,两者的股息率是不同的。

    中海油,港股股息率是6.76%,因为是红筹股,红利税高达28%,所以,客户投资的实际到手股息率是4.87%。而中海油,A股的股息率是4.19%。

    那么,这里就有三个趋势。

    其一,即使红利税高达28%,但因为港股股价跌太多了,投资港股的扣税后股息率,4.87%,也还是比A股的4.19%高,如果有客户奔着更高的股息率去投资,那么本身港股就有折价修复的空间。

    其二,如果后续红利税减免,那么就是重大利好,港股的股息率就太香了,就会发生今天的这种情况,加速上涨,加速修复。

    其三,对A股的机构投资者,比如保险资管而言,本来就是不用交红利税的,本来就在持续配置,那么,当它发现第二个趋势,也就是有新增资金进来的时候,就会进一步左侧增持。

    以上,就是港股红利的弹性来源。

    ......

    最后,给三个明确的想法。

    第一,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在低利率时代,不管是A股红利,还是港股红利,都值得长期增配。A股红利的优势在胜率、在确定性,港股红利的优势在赔率、在弹性,没必要顾此失彼,最好是多投点,我建议大家可以分散投资不同的红利策略,没必要做太多研究,核心是红利策略在你持仓当中的比例得提高,吃到收益的贝塔就行了。

    第二,对基金公司而言,如果港股红利是一轮确定性的机会,那么港股红利相关的产品多的基金公司,可以好好把握一下了。

    第三,还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港股红利相关的二级债基,是中短期内,确定性、上规模最强的策略之一。如果有存量可以做港股通的二级债基,可以改改策略,没有的话,可以考虑新发一个,相信不少机构的固收投资部门,会很有兴趣。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出海公司调研情况总结,来自非完全进化体。

    截止4月31日,基金持仓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完毕,其中大部分公司的股息支付率均有所提升。基于管理层或卖方基于一季报和接单情况对全年做出的展望,基金持仓公司对2024年预期业绩的加权平均市盈率约为12倍,股息率水平约为4.5%,净利润增长率预期为20%左右。上述公司在股价上涨后,伴随着业绩的同步增长与股息率的提升,投资的性价比仍优于历史大多数时期。

    近期,我们陆续参加多家公司的电话或现场调研。对于我们重点投资及关注的出海投资方向,多家公司、信息渠道可以相互印证,在此我们对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总结:

    1、产能的全球化布局,响应了客户对于供应链分散的要求。这一趋势对各行业率先进行海外产能建设的头部公司十分有利。小公司大多实力不足,且早几年布局成本要比现在低得多。这一趋势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优化竞争格局。

    2、疫情后,各类展会与海外客户拜访得以重新开展,上述需求被压制了三年,2023年、2024年集中释放,我们重点关注的公司均拓展到新的客户、新的渠道以及新品类逐步向老客户导入。这是出海企业在去库存结束销售回归常态后叠加的第二层重要增长逻辑。

    3、美国降息预期一再延后,耐用品终端销售数据表现仍未有明显改善,需求改善的逻辑或在四季度及明年才能得以显现。这并不影响前述增长逻辑,如果美国降息在明年落地,会进一步提升并延续出海企业的未来两年的销售增长速度。

    4、中国很多产业的高效率及低成本优势是基于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生产工艺、设备智能化、技术与生产管理经验的长期积累。从这个层面而言,出海更多是中国制造优势的延续。

    在全球渠道与信息越来越高效的背景下,大多数品类销售端趋向于同质化竞争,反而生产制造端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代工这门生意的核心所在。结合去思考为何很多代工企业能够很顺利地切入跨境电商。以及为何在消费品公司中,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家电龙头过得越来越好,而大多数品牌消费品公司却由原来的溢价成长模式陷入红海竞争。

    5、出海企业的主要风险在于贸易战包括ZC的加剧及出台。对此,我们更多投资于产能及客户已基本实现全球布局、经营小生意的公司。小生意的内涵我们已多次论述,我们长期持有某经营纽扣拉链的公司可以作为小生意的代表。

    整体而言,对全球化经营企业投资布局,弱化单一市场风险,是我们重要的长期投资战略。对于一些出海企业而言,未来2到3年业绩快速成长的可见度较高,鉴于部分优秀公司的较低估值水平,仍是整个市场的价值洼地所在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一个量化小散对西蒙斯的纪念,来自持有封基。

    我对每种投资方法都没什么偏见,每种方法中总有一些大师式的人物成为我们追逐的标杆。可惜的这几年连续走了好几位大师,比如指数投资大师博格、组合投资大师斯文森、价值投资大师芒格。这次,轮到了量化投资大师西蒙斯。

    西蒙斯不仅仅是量化投资大师,准确的说应该是今天量化投资的鼻祖。而且还是一个世界顶级的数学家,1961年,23岁的西蒙斯拿到博士学位后,当年就被聘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1974年,和著名的华裔数学家陈省身一起发表了论文《典型群和几何不变式》,创立了著名的陈-西蒙斯定理。

    1978年起西蒙斯开始进入投资,1982年,西蒙斯创立了著名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基金产品——大奖章基金。

    和巴菲特不同的是,西蒙斯完全是依靠数据和数学模型来做出操作的。他的公司的员工也没有华尔街人士,而是全部都是数学、物理学等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从1988年到2019年,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年化收益率为39%,这还是扣除了5%的基金管理费和44%的业绩提成后的数据,扣费前是惊人的66%。远远超过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业绩,在规模100亿美元这个级别中,全世界无出其右!当然缺点就是这个规模不能再扩大了。但对于绝大部分A股的公募基金来说,这个级别已经是天花板一样的存在了。

    我在2006年年末开始投资,很幸运的投资了当时的封闭基金。封闭基金除了价格、净值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因子,比如折价率、分红比例、年化等等,阴差阳错的用了现在称之为“量化投资”的方法,17年来一路过来,因为种种原因,改换了很多种投资标的,也改换了各种投资方法,但用数据模型来做投资这个方法贯穿了17年,也得到了丰厚的收获。

    虽然我没有从西蒙斯这里学到一个公式,西蒙斯也从来没有像其他大师那样详细透露过量化模型的细节。但当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个成功的投资大师靠数据和模型能长期获利,增添了我对自己的方法的信心。至少知道了我的方法并不是什么“野路子”,而是师出有名。

    不仅如此,西蒙斯还在当年为美国安全局做破译密码的时候,因为反对越战,宁可丢失工作也不放弃自己的观点。西蒙斯的五个孩子,两个都由于意外而先于西蒙斯去世,还有一个女儿又是自闭症。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西蒙斯并没有一蹶不振。西蒙斯成立的慈善基金会已经超过10亿美元。我从西蒙斯身上不仅学到了量化投资,还学到了正义、坚强、慈善。

    最后,我想用西蒙斯在《数学、常识和运气》的演讲中的结尾来结束本文,西蒙斯说:我不喜欢和大部队跑,希望尝试新的东西。其次,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合作。你发现一个杰出的人,尝试和他合作,能打开你的视野。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你会觉得这是一个美丽的事情。第三,不要放弃,至少尝试不要放弃。最后希望有一些好运气。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美国利率居高不下,背后是中美“再全球化豪赌”,来自思想钢印9999。

    1、美国的利率到底高不高?

    对全球投资者而言,这四年都是宏观大年,不管是股票、黄金、债券、数字加密货币还是商品,交易的核心都是利率:从2020年的利率要降到多少,到21年的什么时候加息,再到22年的加要到多少,再到23年的什么时候开始降息,直到现在的还TM降不降息了?

    不过,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人云亦云,并不知道,当我们在谈论利率时,我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

    说现在的利率高,这是跟过去十几年比,2008年以后,联邦利率长期维持在1%以下,可再向前到2008年以前到1990年,利率中枢就上升到4%左右了;可但如果放宽到上个世纪的70和80年代,5%的联储利率只是下限,上限高达18%。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看得更清楚,在1950年初,从最低点2%一路上升,最高点在1980年初,接近16%,之后是一路下跌,70年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

    所以周期并不能给出高还是低的答案,站在小周期看,可能是高了,会降下来,但如果站在一个70年维度的大周期看,万一我们正站在类似上个世纪的1960年那个高利率时代的开始呢?

    另一个让大家觉得美国利率太高的原因是中美利差,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利率几乎都是高于美国的,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国家与美国的利率之间都要维持一个信用利率,如果长期低于美国,就会导致贬值。

    可这个利差倒挂,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美国的问题,除非你不在乎贬值,比如日本。这就导致我国这两年央妈很忙,一边要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一方面又要维持汇率。

    所以不能用中美利差说明美国利率太高。

    当然,还有更有道理的说法,美国经济承受不了这么高的利率——而这正是加息要达到的效果。

    高通胀的原因在于居民端收入增长快,至于原因,之前是财政大规模补贴,但从今年开始,财政支出实际上已经开始紧缩,主要驱动力变成了工资的上升。加息的目的,就是要以经济衰退和失业率提升为代价,打压需求,解决高通胀的问题。

    不过,“高增长+高利率+高利率”的宏观组合本身并不危险,这应该是我们更熟悉的剧本了,在2015年以前,我国代表真实利率供应关系的民间利率长期在20%以上。这么高的利率,也没有把经济弄垮,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太快了,各种投资和消费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会自然推动利率的上升。

    目前美国的房贷利率高达7%,房价还是一路上涨,像不像我们2015年以前的房地产市场?

    所以利率高也高不过我们当年。

    还有人认为,长期高利率的国债日后产生的利息,就会让美国财政破产。

    这件事,有可能会发生,但也有可能不会发生,关键在于通胀和收入增速的对比,高通胀本身有利于债务人,5%的票面利率减去3%的通胀,实际利率只有2%——或者换一种更容易理解的说法,只要工资收入增速不低于利率,增加的税收就可以弥补增加的利息支出。

    所以,真正危险的是滞胀,加息的目标一达到,通胀一降下来,就必须马上降息,才能让“收入、通胀和利率”这三者达到平衡。

    这也是市场一直在预期降息的原因,但正是这一点让人疑惑,为什么通胀和收入增速没有明显下降的痕迹呢?是不是说利率还不够高?

    2、利率倒挂还会持续多久?

    现在代表长端利率的10年期国债利率却只有4.5%左右,比2年期国债低0.5个百分点。

    我们到银行存款时,都知道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因为资金的成本就是时间,利率一般都是长端高于短端,其差称之为“期限差”,而像现在这种长端低于短端的,我们称之为“期限倒挂”,期限差为负。

    以前有一种说法,美国一旦发生“期限倒挂”,接下来就会进入衰退,过去十几年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但这一次“期限倒挂”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说实话,美国的经济是越来越好了。

    在金融界,所有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规律早晚都会被打脸,这是唯一不会被打脸的规律。

    想要知道这个规律为什么会失效,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利率倒挂?这里有两种解释:

    前面说过,短端利率的锚“联邦利率”是受美联储控制的利率,是一个人为的利率,而长期利率都是市场交易出来的,就算是大权在握的日本央行想要实行货币宽松,不是发一个红头文件,而是下场疯狂购买长期国债,才能把利率压到零。

    既然是市场行为,说明很多人宁可买利率更低的长期国债,锁定未来10年的利率,其潜台词是——高利率无法持续,美国经济早晚会衰退,利率也早晚会降下来,如果此时买入,可以坐享未来降息的收益。

    这就是第一种解释,衰退论。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经济数据变差,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变强,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下降比2年期国债更明显。

    相反,短期国债受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影响更大,而且是公开的目标——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利率维持在高位,谁敢作对呢?

    短端利率是实实在在的利率,而长期利率是“实实在在的利率+对未来的预期”,国债期限越长,“对未来的预期”占比越高,变动弹性就越高。

    “衰退论”是以往历次倒挂的通用解释,它能解释短期倒挂,但对持续两年的倒挂解释力有限,特别是在二次通胀越来越明显,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越来越弱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倒挂,就有点解释力不足了。

    所以还有第二种解释。

    3、再全球化下的利率倒挂

    不考虑央行的主动调节的话,利率与经济状况成反比,经济越好,对资金的需求越高,利率也越高,经济越差,对资金的需求越少,利率也越低。

    但美元有点特点,美元是全球的货币,它体现的经济状况,不仅仅是美国国内经济。

    简单说,利率倒挂是因为美国经济相比全球经济更强,或者说,加息对全球经济的伤害比美国更大。

    但是这个解释可能会让我们不舒服,因为全球GDP第一是美国,第二就是中国,不就是在说,中国经济拖累了全球?可明明中国GDP增速还有5%,而美国只有2%,凭什么说是美国更强。

    以往,美国、中国和全球经济通过“制造业全球化”连系在一起,中国和美国是共同的发动机,美国提供消费需求,中国提供制造业产能,美国的信用扩张提供美元把消费需求带到中国,中国央行就必须印人民币换美元,进行相应的货币扩张和信用扩张,支持制造业扩大产能。

    大家都是同一个经济周期,谁先衰退谁先繁荣都是前后脚,自然利率倒挂只是短暂的。

    但2018年以后,美国开启了“再全球化”,制造业供应链从中国再次向全球分散,这个过程叠加疫情对各国经济的割裂,导致了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通胀与通缩并存,美国利率长时间倒挂等怪现象。

    分析到这里,我们看到美国利率居高不下的时代大背景,中美围绕“再全球化”的博弈,这对双方而言,都是一场豪赌:

    对美国而言,“制造业再全球化”背后是全球资本的重新分配,美国是最大受益者,其核心机制是资本回流造成的股市上涨和高就业率造成的居民收入的增长,但推升了国内的通胀,被迫加息。

    对中国而言,“再全球化”造成了大量的产能过剩,经济通缩,资本撤离,地产危机,但还是凭借庞大的规模维持国民经济不至于崩溃,并且熬到了一季度对美出口的向上拐点。

    现在的赌局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双方仍在牌桌,而高利率的恶劣环境就是对双方最后的考验:

    如果美国经济继续长时间经受高通胀高利率的考验,则再全球化的节奏加快,进入一个“不带中国经济的复苏”阶段,各种脱钩的动作不断加大,则“再全球化”无法逆转,美全胜,最终实现其战略意图,而其中一个后果是通胀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利率也无法回到从前,进入类似1950´s开始的长期上行周期。

    如果美国经济率先撑不住走向衰退,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软着陆,通胀、收入和利率三者先后缓缓回落,中国经济的压力减轻,中美双赢,但“再全球化”的趋势无法改变。

    另一种是美国经济硬着陆,经济先失速,美联储被降息,但因为通胀而力度不够,全球经济快速陷入衰退,则中美全球经济三输,但“再全球化”的趋势有可能被逆转,对中国只是短痛。

    三个剧本,最终会走得哪一个呢?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新的市场主线是什么?来自青山隐士。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新的市场主线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是高息红利吗?是“中特估”吗?显然都不是。

    经济下行阶段,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资金喜欢抱团高息红利做防御;经济复苏阶段,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资金要么流向周期股赌困境反转,要么流向消费股赌经济复苏,要么流向成长股赌业绩爆发,资金可选择的标的变得丰富。

    过去两年,宏观经济受脱钩断链等外部因素影响,呈现了“低增长、低通胀”的通缩迹象,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市场预期央妈会出台降息、降准等一揽子货币宽松政策,因此,与债券类似的高息红利股就大行其道。

    新的概念层出不穷

    可以发现,最近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前期突然爆火的低空经济,近期热起来的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看似毫无逻辑地一通乱炒,其实背后的主线是很清晰的。低空经济的底层逻辑是军工股,合成生物的底层逻辑是化工股和医药股,量子科技的底层逻辑是通讯股和软件股。

    肖志刚老师在他的著作《投资有规律》中为我们揭示了军工股在市场中的独特角色。军工股,作为市场上估值最高的行业,其实扮演了市场估值的“天花板”角色。在牛市来临之际,尽管所有股票的估值普遍会上升,但各行业估值的提升是存在一个先后顺序的。军工股的市盈率会先从50倍涨到100倍,随后才是医药、环保、软件、旅游等行业市盈率从30倍涨到60倍。

    更有趣的是,军工指数的走势往往领先于沪深300指数。这意味着,当沪深300指数还未见底时,军工指数可能已经率先触底。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军工指数似乎更适合作为判断牛市的先行指标,甚至可以说比券商指数还要灵敏。

    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低空经济(军工)、合成生物(医药)、量子科技(软件),不过是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的先头部队,是股市走牛的重要标志。最近暴涨的中概互联、恒生科技也是一个道理。

    市场主线是什么?

    (一)新质生产力。这个绝对是排名第一的市场主线,具备穿越牛熊的能力,题材够大、政策支持、资金认可!之所以我选择长期跟踪赛力斯,正是因为我认为,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被新闻联播点名的最具“新质生产力”特征的赛力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属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好标的。

    (二)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主要是手机、电脑、TV等,涉及面板(京东方A)、半导体等周期成长题材,属于我能力范围内的投资标的,说实话,有些标的,我都跟踪了一年多了,一直没出手,也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三)医药。医药的面很宽。像CXO、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我基本属于零研究,化工医药,属于我的能力范围,因为化工医药属于“化工+医药”,化工具有周期性,因此,化工医药也具有周期性,一旦经济回暖,化工医药就具备了“困境反转”和“周期+成长”双buff。

    (四)军工。说实话,军工,我只对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等造船企业有所研究。低空经济涉及的卫星导航、无人机等,我可能还得补补课。

    (五)周期股。周期股就比较多了,最近比较火的化工股就是周期股的范畴。炒周期股,一是要学好元素周期表,二是要抓住供求关系,三是要别把周期当成长。

    小结

    说实话,市场风格转化,更加考验一个投资者的综合能力。因为可选择的标的多了以后,很多人反而会无所适从。

    不过我觉得,只要把观念和心态改变——从原有的衰退思维转变为复苏思维,从原有的防御心态转变为进攻心态——剩下的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