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oft59v0a5c01w4fuwi4dil/comments

    《創作者个一句話》池田大作:「畫家用心靈創造,是真實的。」五月畫會郭東榮說:「我喜歡走自己的創作路,他人批評亦不為所動。」
    《藝術答喙鼓》「黃金比例」(1:1.618)在視覺與藝術創作上的意義。
    《文化趴趴走》訪問大媒體董事長辛澎祥,分享他藝文報導的經驗。辛先生新聞系畢業後曾在美國深造,回國後媒體工作原本和藝術文化無關,因小時候家庭常有音樂書畫聚會,讓他萌起專心傳播藝術訊息的志業,乃專心從事網路藝文專業媒體,無怨無悔。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辛澎祥 董事長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版畫家暨藝術家李錫奇說:「藝術最重要的是要有個人的風格與面貌。」

    《藝術答喙鼓》談臺灣風景畫中的電線桿,象徵台灣現代化的開始。

    《文化趴趴走》訪問北藝大雕塑教授黎志文。1949 年生於香港,1973台灣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後赴義大利著名世界雕塑中心卡拉拉石礦區、亨魯石雕工作室,從事石雕創作。1977年獲美國雕塑家羅伯•魯辛研究金赴美,1980年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1984年回台灣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至2016退休。確立回歸的東方精神,型塑出富含傳統文化內涵的當代雕塑創作。
    黎志文作品從中國傳統文化出發,將東方古典元素轉換成當代藝術語彙。其創作取材於大自然,運用自在的刀法呈現出石雕最大的張力。自七〇年代起便建構自身的創作理念,將中國造字六法中之象形文字的抽象意涵,結合古玉之美感經驗,透過西方的推理辯證,求取視覺表現的最大容量。黎志文的創作將六書法則中的象形與會意,延伸至對自然、人、宇宙與生命的關係探討。萃取特質,經藝術手法轉化。純粹的造型美感下,蘊含圓滿、和諧、中庸之道等東方哲學命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黎志文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創作者个一句話》油畫家吳承硯教授說:「繪畫是一輩子的事,要穩健踏實地走,要享受其中的艱苦與快樂。」
    《藝術答喙鼓》談左右腦和藝術的關係,右腦掌握文字語言與圖像思維。
    《文化趴趴走》訪問留西班牙陶藝家謝嘉亨的亮光釉陶,暢談他勇闖西班牙學習藝術的過程。為了精進陶藝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陶藝家 謝嘉亨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校長藝術家吳榮隆:我強調創作要從自我出發,回到傳統與自然,並且有狂熱的精神進入藝術的世界。

    《藝術答喙鼓》美國科羅拉多州藝術比賽,某位遊戲家以AI資訊獲創作第一名,引發熱烈討論,有人認為,藝術將死的疑慮甚囂塵上。藝術與科技的關係再度引人思考。

    《文化趴趴走》訪問書畫家李蕭錕。1949年生,台灣省桃園縣人,原就讀文化大學法文系,因熱愛藝術轉學美術系,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作品曾獲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書法類首獎,於禪畫、書法皆深契心地。曾任華梵大學美術系創系主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他強調書畫與身心修練的關係,鼓勵年輕學子加強文化基本素養。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李蕭錕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介紹攝影家林慶雲所說的一句話:千萬不要把攝影當作是機械呆板的紀錄,攝影是無限的,藉由藝術家的眼睛心靈來呈現視界,因此不要被工具所限制。
    《藝術答喙鼓》以主題「我變我變我變變變」談論日治時期橋頭糖廠黑銅觀音變成原銅色觀音的故事,文物修復往往讓文物變身。西班牙某處教堂之耶穌像被老奶奶修成猴子造型耶穌,因發熱議但也因為逗趣而以來觀光熱潮,為地方帶來意外收益。修復學問大不同。
    《文化趴趴走》訪問多元藝術家袁金塔,彰化縣員林人,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年輕時師大畢業展獲得水彩國畫油畫三冠王。以創新為標竿,常常思考突破之道,他說他要畫別人不敢畫的、做別人不敢做的作品。他的創作分四期: 1970~1980 鄉土寫實 、 1980~1988 自然圖像、1985~2005 影像文化系列、2005~2009 立體陶書系列、2009-2017年 紙鑄藝術。袁金塔鼓勵台灣藝術要走入國際,建立獨特的文化品牌。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袁金塔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介紹海港畫家陳瑞福對海洋風景畫的看法,認為海洋題材和人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讓畫面充滿生機,海的故事就是人的故事。
    《藝術答喙鼓》討論荷蘭畫家靜物畫的文化、宗教意涵。靜物畫不只是描繪靜物,也是宗教、科學、文化的反應。
    《文化趴趴走》訪問設計藝術家游明龍,1957年生於台灣桃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設計組畢業。現任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教授、台灣美術院院士、游明龍設計有限公司藝術總監。2013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我的世代‧我的設計 游明龍設計藝術展」。他以台灣民間文化為養分創作「澎湃」系列,文字系列則將文字圖案畫,充滿圖地反轉巧思與趣味。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游明龍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黃土水:不了解藝術,人生是黑暗的,精神力量從藝術來。剩餘生命,究竟能做什麼作品?
    《藝術答喙鼓》歐洲美術館一展覽已傾斜三度展出15張風景畫展,警示地球暖化溫度上升,不僅將造視覺不舒服,而且造成人類浩劫。
    《文化趴趴走》雕釉藝術家蘇世雄(1935-2023)懷念專輯:1935生於台灣台南市,1959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曾任崑山科大工業設計科科主任、台南家政專科學校美工科科主任、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系專任副教授、高雄師範大學應用設計系兼任副教授。「絢爛南國 虹彩夢幻」作品是以25×25公分見方的「雕釉瓷板」拼貼而成的巨幅壁畫,以其獨步藝壇的「雕釉」技法結合鮮明的現代風格,永久陳列於南美館一館。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雕釉藝術家 蘇世雄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顧重光說:「於自然中找尋自己的色彩。」
    《藝術答喙鼓》鄭芳和女士去年接受文化趴趴走訪問後來一封信,感動受訪,深覺那次訪問真正挖角她內心的心聲,如打開她心內的窗。
    《文化趴趴走》訪問青雲畫廊李宜洲,暢談畫廊二代如何走出畫廊經營的新方向。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英國現代藝術家大衛霍克尼說:「我們所需要的藝術可以解脫壓力,藝術就是當下,可以解脫煩惱。」
    《藝術答喙鼓》台南億載金城古蹟介紹以台語文導覽介紹文,是創新的作法,實現文化平權的理想。
    《文化趴趴走》訪問細密靜物畫藝術家顧何忠,擅長描繪不起眼的硬幣、腐壞的魚、簡單的水果,造就。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認為文物和人的生命都是同等的,反而我們要向沒有生命的物件學習。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顧何忠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藝術英雄陳澄波:藝術寫實的技術不是藝術所追求的目標,而是需要投注情感與用心。

    《藝術答喙鼓》蒙德里安(1874-1922)的構成作品放反七十七年,最近才在杜賽道夫博物館展覽時被策展人於發現上下顛倒。藝術圖像在呈現時偶而出錯,成為藝術趣談。

    《文化趴趴走》訪問藝術家連建興,小時候因左撇子習慣而過著壓抑的童年,以繪畫抒發苦悶。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後開始展露藝術長才,曾獲雄美術新人獎,後在就讀北藝大創作研究所。他的創作風格被視為魔幻超現實主義,將現代工業廢墟再造為故事場景。建議年輕創作者腳踏土地熱愛鄉土,才能創作出有感情的作品。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連建興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書法家張炳煌,e筆書發明者:不論是書法藝術或其他追求夢想要有自知之明,一旦決定要全力以赴。
    《藝術答喙鼓》創價學會高雄館142檔展覽介紹 Part1。
    《文化趴趴走》訪問國家文藝獎得主莊普的現代東方極簡藝術的創作。莊普(1947-)出生於上海,1978年畢業於西班牙馬德里大學。1981年返臺後,參與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及伊通公園等藝術空間創立。其作品於國內外各大美術館及畫廊展出與收藏。2019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為臺灣當代藝術代表人物之一。從低限主義的創作精神進行實踐,作品富含東方哲學及詩意。繪畫以一公分見方的印章代替畫筆,開展身體感與物質間的精神性對話,運用現成物及材質特性於其裝置藝術,藝術風格兼具理性構成、感性抒發,時而幽默詼諧。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單元,介紹吳學讓從傳統出發走向現代創新的藝術路線,並利用幻想想像讓作品有更高的境界。
    《藝術答喙鼓》探討美術館紀念品的文明態度。英國一家畫廊展出梵谷自畫像,禮品店同時販賣左耳橡皮擦,隱射畫家過往瘋狂神經質的病徵,此舉引來群眾撻伐。主辦單位出面道歉。這裡說明藝術的幽默也不能過度傷害人的尊嚴。
    《文化趴趴走》訪問新竹生活美學館長葉于正博士、竹東高中美術老師張澤平暢談當年的高中美術教師蕭如松的教學點點滴滴,反映出蕭老師在藝術教育上的愛心、用心與匠心。蕭如松也是台灣應是水彩畫之外的另類表現,已構成、重疊創造出既理性又感性的藝術世界。他曾經獲得新竹縣美術展優秀作家獎、新竹縣政府學術研究獎、臺北第三屆西區扶輪社美術獎、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優良教師獎、中國畫學會水彩畫金爵獎、台灣省資深教師師鐸獎、行政院一等服務獎章證書、新竹縣政府指導學生美術獎、吳三連文藝獎。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新竹生活美學館長葉于正博士、竹東高中美術老師張澤平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單元,介紹水墨山水畫家夏一夫:藝術是一條艱難的路,沒有幸運,只有努力向前行。
    《藝術答喙鼓》談論台灣藝術家姓名中含有自然元素者,以這種新鮮角度來認識他們:丘雲、立石鐵臣、江漢東、李澤藩、林玉山、姚夢谷、施翠峰、郎靜山等等。
    《文化趴趴走》訪問書法家蕭世瓊。嘉義縣布袋鎮,從小嶄露天分,參加詩社活動,進入嘉義師專售陳丁奇教導,後再從杜忠誥處學的奚南薰篆書,獲得全省美展三次第一名獲免審查,得獎無數,如中山文藝獎等、第35屆吳三連獎。除藝事之外,他也勤於進修研究,攻讀師大國文所碩士、逢甲大學中文博士。成立「十駕齋書法研究室」培育許多學生。現於逢甲大學推動漢字藝術中心,建造書寫藝術平台,推動中部書風貢獻卓著。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書法家 蕭世瓊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的一句話》中,要來分享藝術家席德進的一句話!
    《藝術答嘴鼓》裡,接續上週談的國家文藝獎的歷屆得獎者,一起來認識這些大師囉!
    《文化趴趴走》中,特別邀請到台灣美術史作家鄭芳和,分享如何從學習法文的背景,踏入藝術史寫作?書寫的過程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呢?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的一句話》分享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的一句話。
    《藝術答嘴鼓》裡,歷經六個多月的推薦、提名、評選過程,備受藝文界矚目的第22屆「國家文藝獎」在去年底揭曉,阿田教授為大家詳細介紹得獎者的背景,以及創作故事。
    《文化趴趴走》中,馬上為大家邀請到剛出爐的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黃明川導演,他長年專注藝術紀錄片拍攝,也是藝術家、藝評人,對當代藝術、文學觀念傳播貢獻良多,來聽聽他是如何走入攝影創作的歷程,對於藝術風格呈現又有什麼想法。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
    來賓:黃明川導演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創作者个一句話》單元,介紹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侯翠杏展覽「微觀」的一句話:揮灑人生,如揮灑彩筆於畫面。

    《藝術答喙鼓》台灣雕塑家黃土水1927年曾為台灣新式糖業創始人山本悌二郎製作胸像,正在商洽讓這尊胸像,回到台灣典藏,再造跨國藝術姻緣。山本悌二郎乃擘劃台灣新式糖業的重要人士,選定高雄橋仔頭設置全台第1座新式糖廠,後擔任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社長,奠定台灣製糖產業邁向近代化發展之路。

    《文化趴趴走》訪問紐約當代環保藝術家楊金池的藝術人生。由美國民眾收集3萬個空鋁罐從高空撒向他的頭頂,象徵人類極致消費行為對地球的傷害,引起各界廣泛迴響。獲得紐約藝術基金會(NYFA)藝術名人堂表揚。來自板橋的小孩暢談他兒時記趣與藝術教育,雖身體有傷殘但仍正向積極迎向人生挑戰創造藝術高峰。
    --------
    主持人:阿田教授(廖心田)、土豆仁
    來賓:當代藝術家 楊金池
    --------
    更多收聽資訊請搜尋🎙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Channel+精選節目:http://bit.ly/499xCn5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說到養蜂人,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一個從頭到腳穿著不合身的白色「太空服」,戴著帽子和面紗,不疾不徐地在一片結實的木箱周圍走來走去的形象。多數時候,這個印象是正確的。但是黃基錩(阿錩哥)和師傅﹣李全成做法卻非常不同﹣自然野放、放養。
    阿錩哥說他一開始對蜜蜂為什麼放出去會飛出來,感到好奇,所以才開始養蜂。還好遇到李全成老師傅願意傳授他養蜂的經驗,讓他慢慢摸索出養蜂心得:很多人以為養蜂不就是弄個白色的蜂箱,很難嗎?平時維護蜜蜂養殖相當不容易,蜂群要健康之外,採蜜的能力更是由先天基因來決定。
    每個蜂箱都可視為是一個社會,而每個社會都只會有一個領導者,稱之為「女王蜂」,其他皆為工蜂,蜜蜂其實就像人類一樣,有勤奮更有懶惰蟲,怎麼挑蜂不只是學問更是專業,老師傅談笑之間告訴大家,蜜蜂怎麼養、用什麼養、不同季節就有不同蜂蜜,原來蜜蜂是典型的「母系社會」,所以生態上以母蜂為主。
    --------
    主持人:林娟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叔姨講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每年三月到六月都是恆春洋蔥的採收季節,經過落山風的洗禮,恆春的洋蔥吃起特別嗆辣鮮甜,獨特的恆春洋蔥氣味是許多老饕,每年到了採收季必造訪洋蔥產地旅行的目的,滿載而歸的一袋袋洋蔥伴手禮,這是支持在地青農繼續辛勤種植洋蔥的動力,恆春半島洋蔥種植面積最大遍的就是車城,今天我們前進到保力村站在9到11級的落山風中來看鐵人﹣古呈煥他所種植的洋蔥。
     說起廚房的萬用食材,一定少不了中西料理都必備的「洋蔥」。生吃帶辛辣,熟食帶甘甜,風味多變,又能融入任何的菜式,你知道怎麼分辨台灣本土及進口洋蔥嗎?
    --------
    主持人:林娟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叔姨講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留學英國博士李法憲原本從事人力資源與社會學研究等相關工作,食安風暴讓他深深感受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於是辭去教育工作投入有機農業,這些年來的經驗累積,他從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現在變成有機蔬菜達人。
    「自務農以來,太太和小孩特別開心,放假日全家就到農場採果摘菜。」李法憲認為,這是他以前在工作時,所無法享受到的天倫之樂。
     十年下來,法憲老師深刻體會到 土壤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根本,而農作物又是人類食物的來源。如果耕地土壤出現了問題,那麼田間種植的農作物就會長不好,因此,土壤的問題不僅直接關係著農作物的生長健康與收成效益,而且也間接關係到民眾飲食的健康安全,所以說,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
    主持人:林娟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叔姨講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幾乎全年都能種茶,但季節的變化讓茶 產生差異。
    例如採茶季節的雨量過多,茶味會變淡,因為寒冷導致生長緩慢,茶味就會變濃,季節或天候造就茶的個性。就算是廣受好評的春茶,早春茶與晚春茶的香氣與滋味還是不太一樣。
    詹宗翰回到那瑪夏青山茶園後從茶園管理到生產履歷建構,由手採、細搓、輕揉、慢烘、勻焙,用心做好每一個環節,並參加茶改場紅茶課程,研發自創紅茶品牌。選擇這樣的茶葉人生看似淡薄,回味時又覺清新甘甜。
    --------
    主持人:林娟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叔姨講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