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今天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智能眼镜VUE glasses的联合创始人张甜甜。Vue glasses是针对日常穿戴的一个智能设备,他们在近视度数或太阳镜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接打电话、听音乐、‍‍播客这样的功能。‍‍同时他们用骨传导技术,通过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VUE眼镜产品推出的时间是2016年的10月,‍‍但在2014年张甜甜和她的合伙人桂家勋就已经成立了vigo tech这一家公司。‍‍他们的第一款产品是针对货车司机的防疲劳蓝牙耳机,而2016年他们整个团队的方向就‍‍从蓝牙耳机转到了智能眼镜。‍‍

     

    张甜甜本人2012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曾主持过当时风靡留学圈的“留美三人行”节目,同时她也在2017年被评选为福布斯30岁以下青年精英(30 under 30)。


    今天我会和张甜甜聊的问题包括:他们是如何‍‍体察和验证用户需求的,又是如何决定从蓝牙耳机转换方向到智能眼镜的。我们还会聊到他们的产品研发过程,以及作为一款硬件‍‍,和制造商合作与博弈的过程。‍‍最后张甜甜的公司还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成就,就是他们在短时间(音频纠错:不是三天,是45天)之内,‍‍在美国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融到了220万美金,也是kickstarter‍‍当时创下的融资最高的记录,所以我们也会聊一聊他们团队是如何在‍‍ kickstarter上成功融到这么多钱的。‍‍


    分时简介: 

    02:12'' Vigo tech公司和团队介绍

    04:20'' 第一款产品(抗疲劳耳机)想法的由来,和想法变成产品的过程

    05:58'' 从第一款产品改变方向到第二款产品的决策逻辑(智能眼镜)

    12:35'' 如何验证产品需求,寻找product market fit 

    14:53'' Vue眼镜的产品研发过程

    17:05'' 和零件制造商的沟通和博弈

    21:55'' 如何确保制造商按时交货? 

    25:04'' Vue眼镜是如何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融到220万美金的?




    感谢大家收听我们这一期的一千零一个创业故事,今天我们跟‍‍智能眼镜VUE glasses的创始人张甜甜一起聊了他们产品的创意、市场调研、和研发的过程,我们同样也了解了他们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什么样的模式在‍‍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融到的第一笔资金。


    下一期节目我们会和张甜甜继续讨论他们产品的市场模式、市场竞争等情况,我们当然也会更多的了解一下张甜甜作为一个‍‍创始人是什么样的人。‍‍欢迎收听下期节目,我们下期见,拜拜。‍‍‍‍


    想要了解更多的创业故事,阅读采访文字实录,欢迎扫描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关注Rita的公众号。








  •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硅谷的科技大麻公司ICS的创始人Sue。‍‍ICS全称international CBD supply。‍‍这家创始于硅谷的公司专注用技术赋能大麻行业,完成对行业的整合和改善。‍‍公司从事的领域包括了整个垂直渠道的整合,从‍‍种植、育种到提取、精加工,一直到工业大麻的c端零售。ICS公司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他们全博士组成的团队,他们团队拥有几十项专利,‍‍并且一直在从事尖端并且可商业化的科技的研究。‍‍




    我们具体会聊以下几个方面——


    1.  Sue和团队最初选择赛道的逻辑

    2.  ‍‍公司是如何用科技赋能大麻行业的

    3.  公司运营过程中、行业整合时,‍‍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方案


    具体访谈实录,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Rita三分甜”的最新文章。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一千零一个创业故事,我是主播rita。今天我们继续邀请到了易思汇的创始人高宇同,在上期节目当中,他跟我们分享了易思汇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以及他自己如何在过程当中提升易思汇的运营、和他自身的效率的。(感兴趣的请听上期节目)


    采访对象简介:

    高宇同,留学缴费平台易思汇(easy transfer)的创始人。易思汇创立于2015年,是一个帮助海外学子快速、低手续费地缴纳学费和生活费的平台。创立之初获徐小平、薛蛮子等人的天使投资,2019年完成一个亿的B轮融资,用于建立留学生金融商城。2019年易思汇总交易额突破89亿人民币。高宇同本科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后录取哈佛大学MBA项目,2017年被福布斯评为30 under 30。 


    今天他会给我们分享更多他在商业世界中社交和学习的心路历程,以及他是如何管理他的00后铁军,使他们提高使命感和工作效率的。




  • 本期采访到留学缴费平台易思汇(easy transfer)的创始人高宇同。易思汇创立于2015年,是一个帮助海外学子快速、低手续费地缴纳学费和生活费的平台。创立之初获徐小平、薛蛮子等人的天使投资,2019年完成一个亿的B轮融资,用于建立留学生金融商城。

    高宇同本科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后录取哈佛大学MBA项目,2017年被福布斯评为30 under 30。 


    本期为采访的上半期,内容涵盖:易思汇是如何发展至今的?最初没有宏远计划的高宇同,是怎么获得的天使投资?易思汇如何精准获客,怎么做增长? 易思汇发展经历什么困难、怎么样克服的? 00后天团的管理方式——80%标准动作,20%自选动作,什么意思? 


    具体的分时内容如下: 

    02:06'' 介绍易思汇,7年的发展和商业模式

    04:34'' 易思汇“购汇换汇”和缴学费,到底在做什么?如何做到手续费比银行低

    08:15'' 在没有远大的计划的时候,如何获得的徐小平、薛蛮子等人的天使投资? 

    14:26'' 最初创业的艰辛,精准获客的逻辑

    17:02'' 高效复盘对于成功创业的重要性;高宇同最终目标:做更精准的机器

    19:16'' 公司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如何做增长? (scale up)

    21:10'' 发展过程中对高宇同来说经历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如何克服?

    25: 52'' 高宇同的能力和信仰的来源是哪里? 谈成长经历和价值观

    28:10 '' 高宇同对公司的战略规划——谈公司的生命线和增长曲线

    33:39 '' 团队特色:重效率,80%标准动作,20%自选动作


    听更多易思汇的管理哲学,包括如何让00后每天心甘情愿加班到深夜,请关注这个栏目,下期节目见。




  • 今天的访谈邀请到的是中医新零售品牌本草生活的创始人罗峰老师。


    本草生活于2015年创办,先后得到长岭、莲花、中路等顶级VC数千万投资,迅速成为中医界创业领域的新锐派领军人物。品牌首创胶囊诊所概念,结合日本、香港、台湾、北美的健康服务实体店经验,把疗愈场景体验、传统诊疗栀子花、线上红人运营、日式视觉设计、健康产品新零售整合在一起并进行连锁门店运营。


    访谈时段分解:

    01:50'' 介绍个人创业经历,分析传统中医的商业逻辑问题如何解决

    09:18'' 市场调研通过自家的中医门诊做——用户痛点和传统中医服务的诟病

    11:59'' 具体的产品——服务和商品的比例(传统中医3成服务,本草生活5成)

    14:23'' 用户地图——从电商导流到进店消费,再到有赞购买商品

    15:40'' 用户黏性如何提升?从管理用户预期开始

    20:27'' 用什么速度去开店?血的教训。

    25:59'' 疫情后的战略——等待产能恢复,交给市场,算法支持,变中求胜

    28:18'' 罗峰老师自己是如何长成的?家庭、周边的朋友、职场发展

    36:16'' 聊燃烧向的创业型人才 VS 守业型CEO 

    43:18'' 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关店,什么时候转型? 


    谢谢大家的收听。老规矩,有任何建议,或者是想听的内容,欢迎给我留言或者私信。





  • 本期节目采访到了张一驰,反客为主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福布斯30 under 30, 领英年度行家。张一驰毕业于美国里士满大学,在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读完品牌运营的硕士后,和曾为耐克做过广告的业界大佬Jeoff合伙,在洛杉矶成立了广告公司。公司一度大放异彩,广受媒体和业界赞誉,无奈1年之后由于运营问题未能继续。2017年一驰回国,二次创业,成立反客为主公司,为公司和个人提供品牌管理和策划服务。本节目对一驰的两段创业经历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节目中和一驰聊到的内容如下:


    02:53''  一驰进入广告业的开端和原因

    05:22''  一驰使用linkedin(领英)给自己打广告,成功申请到广告行内实习+美国顶尖硕士项目

    08:38''  一驰和Jeoff合作开始做公司的初衷和想法落地

    13:00''  当一驰作为年轻人和前辈jeoff合伙做事,权力分配会不均吗

    15:41''  到底是什么核心因素,导致了公司没有能做成 

    18:20''  一驰回国后,从上段经历中恢复、总结、重新开始

    22:11''  第二次创业,成立团队的经历(网聊3000个人)

    24:27''  “创业公司用人最好的策略是,开人要果断”

    26:13''  反客为主公司的 to-go market, 市场定位

    31:30''  一驰如何在各个社交媒体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

    34:22''  中小型公司怎么“讲故事”? 

    38:23''  疫情让公司大部分人去楼空,但好处是节省成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0:14'' 一驰给创业者的建议: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大致内容】


    今天会聊的话题是,我在做了一个小小的公司,又将它卖出之后,怎么样去理解创业的持久、驱动力、与生活的平衡?换句话说,尝试解答: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怎么样坚持?创业的生活是怎么样去平衡的?

     

    但开始之前,先聊一两句时事。毕竟时事是创业和生活的大环境,不一定能准确洞察,但不能忽视。我就用一点自己不成熟的观点,来抛砖引玉,请大家一起思考,时政环境之下,我们如何能:

    1.过好自己的生活  2. 尽力去帮助一点点身边的人

     

    新冠疫情这场灾难,对所有国家,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国际上来看,各国政府在学习应对。就美国来说,由于美国政治体系下,州政府有一定的独立于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个时候州长和州政府们都挺身而出,在联邦政府做的不够的地方给自己州的人多做一些防控,医疗,经济和民生方面的干预。

    个人层面,就讲一下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拿我们学校的同学来说,大家除了自己隔离,上网课,还在努力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学校的小小范围内,去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呼吁整个学校用事实说话。驳斥那些偏激的,受政府的propaganda(宣传、引导、煽动)影响而持有和表达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是仇视中国,抨击中国,把所有的疫情问题都一味归咎于中国。由于特朗普本人的大力引导和美国媒体的报导,持这样观点的不是少数。

     

    我的同学们的努力不是,或者说不仅是一腔热血,有实际的意义。少一点点偏激思想和言论,或者多一点事实依据,就有那么一点可能,遏制正在蔓延的种族歧视、排斥、甚至暴力。

     

    国内呢?经济上,大中小企业都还在新冠疫情冲击的余韵当中,在努力的从打击中恢复。在用一切办法维持现金流,改变模式,生存下去。民生上,受影响最大的是湖北人,尤其感染了病毒的---健康,复工,和低收入人群—断了经济来源。湖北农产品卖不出去。


    个人层面上,隔离和减少社交都让我们我们经历了生活方式甚至精神状态的改变。改变或小或大。但我希望,疫情过后不仅是回归一摸一样的生活,更能思考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也就是我今天想说的。对我来说,创造一个事业,就是意义。就是热情,就是我愿意花有限时间做的事情。我希望听众们还没有创业的,如果要创业,也是有这样深层的热情和驱动力。如果已经创业的,就重新唤起这样的信仰,来度过难关。

     

    进入今天的正题。

     

    很多人会问两个问题,1.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创业成功究竟靠什么? 有一份标准答案吗? 2. 创业如何保持持久的驱动力? 3. 创业和生活如何平衡?

     

    三个问题相通。适合创业的人,才能有持久的驱动力。自己能接受这样的生活,能处于平衡的状态,才能持久。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我研究了很久。听了很多播客。我也做了长时间的自我审视。我得出的结论是,最重要的是对01有热情。孕育一个生命。理解生命成长的本身一定是不确定的,一定是有酸甜苦辣的,但这种不确定,这种没有确定的框架和形态的事情,使你充满热情。

     

    我觉得我的性格非常适合创业。不是因为我很强。我一定能做独角兽,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我的性格。我不喜欢涂颜色,在框架里。我可以强迫自己,控制自己,但我就是不喜欢。很多创业的人,都是不喜欢体制内,不喜欢条条框框限制本来可以有的发展空间,才开始创业,或者出去创业的。

     

    一个合适的创业者,他把创业当作生活。合适的创业者,创业就是他的生活。我创业时睡觉、吃饭、和朋友玩、洗澡、每时每刻想着公司。但就是不觉得苦。就是充满爱。爱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这是养育的责任和快乐。养一个孩子。充满希冀。太神奇了。你也觉得有责任。公司和孩子一样,刚出生时,自己没有能力生长,需要你帮助,而如果你好好帮它,它会长得很好,给你很多的惊喜和感动。这是生命的奇迹。


    爱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意义感。而很多人到了中年,都没有意义感。没有意义感的生活很空虚的。而你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公司,是帮助你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价值和意义的一个媒介。你想你的价值在这个上面,能不爱吗?

     

    有了爱,day to day grinding,每天一些烦心事,一些不顺利,一点点往前爬,都可以接受。过程起伏也会让你情绪波动,但这种痛苦和无意义感加班的痛苦不一样。

     

    说到这里又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我自己觉得,爱是持久的动力。爱里包含责任,包含价值,包含期待。爱能带你走向成功,是我的答案。我之前分析过很多其他的创始人,比如jetblue的创始人说,要能hyperfocus la colombe的创始人说, 要偏执,birchbox创始人说,她就是习惯了拼命讨好别人,让别人满意。投资人。但我觉得这些都不够快乐。爱是快乐的。

     

    我做了两年半为什么不做了,说实话,不是因为难。我不怕难,真的不怕。是因为我看不到意义感了。刚才说了,爱来自两件事,一个是孕育生命本身,一个是价值感。公司创始人必须深信公司创造的价值。丧失价值感的那一刻很致命。


    我记得有一天我突然就觉得,是,我帮助到了一些人。但好少。我们的产品也真的没有那么多的差异。没了我们也能行。那一刻告诉自己 不要冲动,情绪主导。然后我反复想,想这个你带到世界上的东西。我想到非常多让你觉得值的时刻 但最终 你觉得 不够。它不够,我也不够。它像一艘船,停滞在静水中,我划不走了。它的周围就那么一圈。我最终决定抛弃船,自己游走。

     

    我和很多创业者聊,他们都说,做不下去了,不想做了。想下船。但想是一回事,说是一回事,他们不会走的。他们没说的,就是内心的爱和坚持。真的走了,总会若有所失。很重要的一部分,心血和爱,割舍了。

     

    当然也没那么苦情,割舍过去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只是想给大家用我的亲身经历讲讲,创业的心路历程和背后的精神动力源。

     

    总结,只有热爱0-1的,才适合创业。只有能从创业中获得创造的喜悦和价值感,才能有深爱,才能持久。有深爱,创业成了生活方式,就不纠结平衡。串起来了。


    刚有一个东西没讲。创业和家庭平衡。我没讲第一个是因为我没经验。第二是因为我觉得没有完美的平衡。两份责任,两个孩子,你的爱怎么分?你的时间和精力怎么分?这个问题没有完美的答案。多给点时间事业,就少点时间给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尝试让孩子和家庭也看到你的事业的价值,获得他们的真正的理解和支持。脱不花采访里面说的。老公很支持她,而女儿说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在家陪我。

     

    女性创业比男性更多的要面临这样的抉择。很多女性选择家庭,无可厚非,没有任何指摘,她们都很伟大。而留下来的,就是要面临痛苦的选择。

     

    我只能说,我很珍惜自己现在年轻还没有家庭,能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也希望,社会对女性更加理解和尊重。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作为未来还是想创业的人,我也在持续的学习和思考。我和你们一起,互相启发。大家有什么不同观点,自己的经历,欢迎给我留言或发私信。


  • -讲三个故事,体现的都是商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的缺乏。三个故事分别是:


    1. 忽视了言论的外部性——脱粉 01:51'' 

    2. 没有能理解好行业生态——失去合作机会 04:45''

    3. 设计产品时带有过多主观臆断——产品不适销。09:15''


    感谢大家收听,望多提意见!



  • -投资看团队还是看行业?投行业的理由主要是因为创投公司都非常渴望投出独角兽来。创投公司的投资分布,遵循91原则。也就是说,创投公司每年90%的回报来自它们portfolio10%的公司。如果不能在投每一个公司的时候都把它们当成未来那个10%来衡量,创投公司很难消解掉自身的风险。这是看行业的理由。


     -由于我自身的经历,会更加倾向于看创始团队。在我看来,一个好的创始团队是可以自行进化,不断去找更适合的垂直细分市场,直到获得成功的,但是一个差的创始团队,市场再好它也只可能喝一会会肉汤。等到有能力的人进场—在中国,他们会很快进场—它们就出局了。

     

    -创始团队中,创始人自己又是灵魂。我坚信,创始人给公司封顶。你的谋略在哪里,公司谋略就在哪里。华为有任正非,阿里巴巴有马云,连北洋水师也是因为有李鸿章才能成。没有这些人,这些企业和组织,不会能够做到那么好。换句话说,你的缺点在哪里,公司的缺点就在哪里。

     

    -那创始人从哪些维度影响公司呢? 本条音频从我自己的经历出发,讲4条。第一,创始人自己的认知模式。第二,创始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第三,创始人的个人品牌。第四,创始人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