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本期是第01期,我是星睡眠咨询师王淇,今天我们来聊聊奶睡和奶不睡。
首先抛出一个观点啊,相信,也是很多妈妈都在耳濡目染的一个观点,就是:奶睡不可怕,可怕的是奶不睡?
从业多年来,经常听到有一些睡眠咨询师,劝妈妈们通过戒奶睡的方法,来避免宝宝频繁夜醒,也希望,通过戒奶睡或者断奶的方法,来避免宝宝后面出现的「奶不睡」的情况。
先说结论,奶睡并不是奶不睡的根源。如果说睡眠咨询师不能懂这个道理,大概率的原因,是对母乳喂养不太懂行。换个说法:奶睡是一种安抚方式,奶不睡原因就很多了。
-
播客原文速记:
这是我们第一次决定用播客的形式来讲讲我们是谁,和我们做的事情。
本期是第0期,分为两个部分:阶段和变化。
阶段
我们是一家成立在2018年的母婴公司,是一个主要做宝宝睡眠、喂养、母婴心理的内容和服务平台。
目前有5年的时间了。
如果用孩子的一个状态来形容的话,我们现在在学前班,马上要去上小学的一个状态,有新鲜感,时刻紧张,也始终对未来充满敬畏。
5年间,我们有3次身份的转变。
成立之初,我们的slogan是关注妈妈本身,懂得宝宝需要。
当时想到这个slogan的时候,就觉得我们的团队是在发光的。因为在截止18年以前的所有的母婴产品里面,很少有母婴公司能同时关注妈妈和宝宝的一个生存状态和养育诉求,而我们的团队却非常愿意,做这样一个能让母婴同时受益的事情,并且愿意为之坚持。
在20年到22年,我们把slogan升级为关注母婴,关注家庭。
随着服务的家庭越来越多,我们的视角变大了一些,我们发现,所有的母婴问题,最终是带养问题。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家庭养育的观念、方式、态度还有家庭里时时刻刻会面临的冲突。
我们开始在内容上做一些调整。把母婴心理作为底层的逻辑基础:希望能在底层上,消解掉用户对未知的养育问题的恐惧感,调整好心态,才能在每一次的养育节点上,做更好的选择,不断重新出发。
23年,我们再次把slogan升级为养育是一个机会,母婴共同成长。
机会是一个很不一般的词汇,为什么不一般呢?
是因为你要去发现到这个机会,就意味着成本、代价,意味着难受和蜕变。而5年间,如果说做一个总结的话,我们其实本质上在为每一个我们服务的家庭,找到那个机会。
比如说去实践科学喂养的机会,让家庭从按时按量吃奶里的慌张里走出来;比如说大运动发展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赶得上每一个符合月龄的大运动发展的阶段;比如说科学睡眠的机会,让妈妈从失控的哄不睡、彻夜不眠中走出来。
这些机会是我们和用户一起沟通、实践、反复证明的机会。
很多用户,会在服务结束的时候说:幸亏我自己有能力,发现了这个机会,自己是这样做的,才会走到这里,才会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来说说变化。
应该说,变化很大,但是....我们自己本身也在控制这种变化。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聊聊看。
从21年开始,我们尝试做抖音,在21年6月的时候,把线上和线下的业务,完全分开。
以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的老师在做完上门服务咨询后,会把后续的业务跟踪转到线上来,线下为主,线上作为延长线存在。所以本质的用户都是线下的。
但是为什么,21年开始,做这样的一个变化呢。
我们发现线上的服务流程,和产品设计本身是不一样的,而且很重要的一个点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线下解决。
因为,要搞明白一个新的事物、一个新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很多人来说难以避免。
上门服务一次,699,在限定的时间里,能交流的内容,却很有限。甚至就母乳喂养而言,怎么喂养的动作,你可能很快就学会了,但是在后面遇到一个个具体的、微小的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转圜的余地:我的知识库里没有这一条,比如怎么判断宝宝的喂养是不是足够。
再有一个就是,线上的交付应该是持续累积的,持续实践的。换句话说,就是人跟着内容迭代走。
你学了内容,接下来要实践,实践又需要再学习。一方面要保证你学到的内容是靠谱的,这个信息源是科学的;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操作是靠谱的,你得有办法得到进一步的回应。
底线
对于线上的宝宝睡眠咨询,我们内部做了大量的讨论,我们梳理了,4个底线逻辑:
1是只做线上1对1宝宝睡眠咨询,这和线下是一致的。
因为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每个宝宝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把宝宝做很泛化的群体对比,对宝宝和对妈妈而言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伤害。
2是半年起做服务。
实际上后面虽然有过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这样的尝试,最终我们还是把重点放在了半年和12个月这样的周期上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睡眠咨询业务,需要经历周期;要清楚知道实际在咨询期内每个家庭宝宝睡眠的进展情况。
这是我们做这个行业的决心,我们要真的懂线上宝宝睡眠咨询这条路径。
我们不能认同,做短周期的比如7天、14天的睡眠训练营。营期结束之后,用户拿到了一个作息模版,然后使劲的把自己和孩子套进去尝试。这样的咨询,初衷是短期利益,结束后就是长期难受。因为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刻舟求剑是无效的。
3是记录为准。
记录分为作息记录和视频记录。我们会在用户客观记录的事实上做分析,而不是根据用户的主观描述来做推测:比如用户说我家宝宝出生以来就睡不好、我家宝宝宝不爱睡觉、我家宝宝不喜欢妈妈、我家宝宝不喜欢做抚触,不喜欢做大运动.......但是,记录为准。
事实上,记录为准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我们提升宝宝睡眠改善质量,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4是我们不做社群。
当你做第一个社群的时候,群里面有一些人的时候,这个社群就会很快被击穿。每个妈妈都会受到无数打扰,而且你提一个问题,之后会被很多人的问题覆盖掉,很难回顾;同时,群管理员不清楚你的状况,因为没有上下文,所以就会给你一个模糊的答案,让你试试看。
这样本身违背了咨询的意义。如果咨询师都不了解你的情况,只是根据你的一个问题就给建议,那么可想而知,后面的结果会很低效,甚至是误导的。
线上
抖音的第一年还算顺利,我们和普通博主一样,在尝试了趴直播间、演情景剧、持续直播等等一系列的入门操作后,在做了6个月左右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大的爆发点,累积播放很快超过了1000万,同时也迎来了,很流畅的用户流量。
但是问题也有,而且很突出。
一方面是我们发现就睡眠这一块,很多用户是结果导向的。
希望快速的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一个万能普适的技巧、也有的用户表示,希望我们能直接上手控制孩子,能不能今天晚上就让她不要哭了,或者能直接就把她拍睡... ...
这类的情况是我们不太能接受的,因为养育不能假手于人,如果你都不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又怎么能在后面很长的时间里,积极的带好孩子呢。
我们发现,是我们内容里的快速、有效、3个步骤、7个技巧... ...类似这样的字眼,带来了这样的用户诉求。
这是我们方向选择的失误。
另一方面,有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和我的团队确实不太适应录视频、出镜这样的模式。
我们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晚上写稿子、背稿子,很早起来,选一些比较安静的外景拍摄,但是效果很一般;我们希望能边走边聊,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体验很差。
后面做直播和录播,坐在那里就会觉得很难受、满头大汗,你本来有一大堆话要说,结果就变成了读稿子。虽然你会发现,读稿子的视频流量也很大,但是完播率却很低,你很努力做的内容,却没有被用户看到,反而用户觉得你有快速改善的方法所以来找你,这个逻辑让我们觉得有一些厌恶,甚至抱着一些怀疑态度。
包括我们发现,很多咨询师直播录播的时候,用比较居高临下的态度说,你的孩子有睡眠问题,很严重,不咨询就会怎么样。使劲的倾轧用户的理智和智商,甚至有的咨询师仅仅凭借用户在公屏上打出的——今天喝了多少奶量、今天睡了几次觉,就直接说:你按这个作息安排来排作息吧... ...
在我们看来,这和算命没什么区别,因为她甚至都不了解你的孩子。
我们在想,用户能来咨询我们,至少应该对我们在做什么有一些正确的理解;欺骗和降低用户智商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睡眠咨询师本身的操守和底线。
再有就是时间真的很紧张。
我们最早期写睡眠报告,一般需要一个报告写3天,有的甚至是4天。因为要观察的很细致、毫秒级的去反复回放视频,需要告诉用户,问题出在哪里、手把手的教用户,怎么识别、怎么观察。
因为最终,孩子的养育是回归到父母手里的,不是在我们手里的。
选择
最后我们选择暂时折中,慢下来。
流量很重要,但是用户比流量更重要。
我们选择一方面去探索拍视频的方法;一方面呢,把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更流畅的写出来和录出来,也因此呢,就有了我们现在的《星睡眠·宝宝睡眠手册》,我们自己独立研发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和您,现在收听到的这个播客——星睡眠
结语
好的,今天的内容呢,我们就先到这里。
后面呢,我们会持续根据不同的话题来继续聊聊看。
欢迎您在小宇宙、星睡眠公众号,收听我们的播客。如果您觉得有所启发,也恳请您,把我们介绍给您身边的小伙伴。
-
Saknas det avsn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