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02:29: 自己二十年前“佯装仍是已婚”的春节回家
06:30: 腊月二十七这个周日,真是冰火两重天
10:02: 不太近处的熟人看到总是颠倒的非婚、已婚状态……
14:27: 总被朋友问,为什么这么自然拥抱变化、拥抱生活苦难,我也经常问自己…..
16:09: 大年下的,还是希望每个人回家都有自己的温暖自己的希望
-
01:00: 2024 年1月4号去南昌江西师大心理学院注册心理学硕士同等学力入学
03:28:小时候就被老妈说“狗揽八泡💩,泡泡舔不净”…..
08:08:自己做账号做内容输出的2024年开始,或许没人听没人看,但是自己要知道为什么坚持….15:15:自己从熟人社会到北京,还是适应了大概十年时间22:30:养老服务的一点点事情目标 -
Saknas det avsnitt?
-
00:43 老年医学科在国内着重发展也就是这十年的事
11:00 看病的几个准备工作和几个冷知识
-
03:10:日本老人养老就是靠自己的想法,很普遍;经济角度,普通百姓也不是很宽松
08:00:持续工作的日本老人们,另一面的收获是很多事情自己做,长寿也有其原因….
13:25:说说国内长护险、日本介护险
14:40:我们的父母那时候的老年生活,大部分也仅仅是“活着呗”….
20:12:居住在海外还是很担心国内的父母….养老院也是“江湖”…
27:33:发达国家的蓝领和白领收入不会差很大,很难选择低收入区域人群做家政服务。
-
05:20: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跟家人和朋友道别的
10:20:我的自由养老清单
16:10:年龄越大,说振作说有意义,是个追寻目标
21:01:身心健康,是自由养老的基础
-
02:20:萎靡的反面,是愤怒…希望有些建设性的愤怒
05:30:学了心理学,的确要更关注自己的真实心情。很多心理问题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07:00: 不希望自己的养老是被“锁住”的生活;服务,就会涉及到“温度”
14:00:自由养老的标准……
16:50:去另一个城市养老?!…..
19:30:自由养老的想象有多远….
-
00:32: 父母和学校给没给过我们“社会化”的教育
11:02: 我们从父母身上,看到自己三十年后的必然吗?
13:11: 一位山东医科老专家老先生的传奇故事
18:33: 不萎靡的老人,是很多人的向往吧….街心花园也可以碰到94岁的“翩翩公子”
23:40:媒介的变化会让我们老年后的社交有变化不
-
01:36 钝感力在赡养老人期间是需要的
03:30 “花木兰”式全城跑买吃的,换来的是一进门的老人哭….子女们的确不知道原因….
06:30 从父母身上找到“答案”,程度上规避自己的三十年后…
08:35 看父母五六十年的相处方式,对自己老年的“坚决不接受”提醒….
13:40 印象中的父亲是不容冒犯的,但是现在有了很大变化…
17:26 我们对父母并不了解,基本是靠自己的判断….
21:06 父母也是我们一面镜子,赡养父母也是一种修行
-
02:51 “首富”讲他小时候,奶奶讲“武功高强深藏不露”的老人故事
05:12 “传奇”的身边,认识的唯一一位中国恢复高考后的 1978 年冬季高考生
07:40 大部分老人需要排解心中“恐惧”
09:02 老人走,会感觉离开了很久很久了,其实才不过半年、一年多的光景。老人在我们还知道来处,老人走我们也只剩归途。
10:30 保姆的方法有时候也有用的
14:55 健康的老年婚恋和健康理财一个道理
17:00 女性,尤其老年女性,一定要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20:27 很多传统老人家,不太接受家里有陌生人、不想请 24 小时保姆。。。
21:00 一个建立“支持网络”养老场景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