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58岁的于东来带领企业划出了一条贯穿2024年的上升弧线,却常常因为公开言论将自己及企业裹挟进风暴之中。
于东来是众多零售企业家口中“哥”的代表——他从水果小贩逆袭成传统零售“教父”,堪称步履蹒跚从社会底层向上翻腾的成功样本。然而,于东来本人似乎不这么认为,反而在分享时自省。
一位零售人士认为,现在很多商业叙事的底层,其实都铺着一层时代情绪。
那么,胖东来是如何踩中时代情绪的?
【时间轴】
00:32 时代情绪
01:24 东来哲学
05:42 行业“鲶鱼”
-
午餐吃什么?是困扰当代打工人的难题。但对于上一代打工人来说,尤其是对北京打工人来说,吃什么压根儿就不是个问题,无非是三种饮食的抉择:西北的兰州拉面、西南的四川小吃和南国的桂林米粉。
相比较前两者在当今生活中的存在感,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如今近乎绝迹的桂林米粉,曾是统治打工人午饭的一代雄主。
可以说,千禧年的午餐市场,是属于桂林米粉的年代。
为何如今桂林米粉在大城市越来越少了?
【时间轴】
00:07 90年代快餐霸主
03:40 外卖改变传统餐饮模式
05:13 饮食文化变迁影响米粉市场
-
Saknas det avsnitt?
-
12月14日,尹锡悦弹劾案在韩国国会通过,与尹锡悦政治生涯一同沉没的,或许还有他野心勃勃的“世界规模最大半导体产业集群计划”。
其实,从朴正熙时代开始,韩国历任总统就把扶持半导体视为“基本国策”,而尹锡悦对于半导体更是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翻开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这个国家曾数次踏准产业变革的机遇,而在这一轮生成式AI的爆发中,韩国是否还有类似的历史机遇?在尹锡悦政府下台后,继任者还能否推进“半导体产业超级集群”计划?
本期,一同聊聊韩国的半导体产业。
【时间轴】
01:40 韩国半导体,时也命也
04:06 尹锡悦的黄粱一梦
05:49 超级集群,前途未卜
-
赶在“双十二”,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又刷新降价纪录了。从公开出来的拟中选结果看,来自抗感染、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自免疾病等多个领域的62种共385个药品杀出重围,这些产品来自234家企业,最高降幅达到99%以上。而且,降价90%以上,已经从前些年的最大降幅,变成了如今的普遍现象。
尽管仿制药成本很低是业界共识,但是这样的低价,特别是需要无菌生产的输液产品报出如此低价,还是令业界内外感到担忧。那些注定会被淘汰的国产仿制药,已经再没有退路了。
本期,一同聊聊药品价格大跳水背后的商业真相。
【时间轴】
01:46 又一批财富梦碎了?
03:31 仿制药已没有退路
05:51 药企急需找到定位
-
就在前不久,“话题王”HPV九价疫苗因为开发男性适应症又冲上了舆论的高地。这也让HPV疫苗的竞争白热化趋势和国产后来者的窘境一览无余。
在女款九价苗市场增长疲态尽显时,男性群体俨然成为续写财富神话的关键一笔了。统计数据显示,按照每人接种两剂、全球平均的5%完全接种水平计算,也有近450亿元的市场规模。而同期,随着存量市场逐渐填满,业界推算剩余中国女性HPV疫苗市场空间可能不到300亿元了。
一边是玩家激增,另一边是女性接种者市场见顶,此时成功开发男性市场,对于HPV疫苗来说,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本期,一同揭秘HPV疫苗背后的商业真相。
【时间轴】
00:07 男士们也开始为HPV焦虑了?
02:54 提高认知是关键
05:45 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
08:13 不能全盯着HPV疫苗
-
AI应用赛道的融资在过去的一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有AI投资人观察到,今年上半年,AI应用创业者融资困难,而下半年,投资人开始密集出手,早期轮次的竞争异常激烈。
其实,真实情况可能比表面看上去的更炽热。另一位AI投资人表示,获得融资的AI应用项目数量,比目前公布出来的项目数量至少多出两倍。AI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美股AI相关的不少软件公司今年股价出现了数倍涨幅。二级市场的反馈、大模型技术的逐渐成熟,都为AI应用的探索注入了信心。
本期,一同聊聊投资新方向——AI应用。
【时间轴】
00:09 早期AI应用项目,竞争激烈
02:03 AI应用融资,为何一年之中冰火两重
04:50 先做小,再做大
-
距离极越宣布就地解散才两天,但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发生。被欠缴社保的员工、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以及售后难有保证的车主都成为了这一事件的受害者,但这些“烂摊子”,极越以及背后的关联方还没出来收拾好。
极越为什么突然会突然崩溃?百度、吉利为何对极越“见死不救”?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
【时间轴】
00:23 极越突然崩盘始末
02:28 员工、供应商正集体维权
04:05 两个富爸爸,养不出一个出息儿子
06:22 “弃子”极越,已成定局
-
中国光伏产业或许真的走到了不得不做抉择的时候。
近期,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以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在美国不公平地销售,并提议对此征收高达271%的关税。
此举看似是打击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个东南亚国家,但其本质仍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定点打击。作为全球光伏产品制造业的主导者,中国有很多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它们生产的光伏产品主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卖到美国。
事实上,自特朗普胜选以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就笼罩在“关税阴影”之下,此次美国商务部的裁定就像是一次“补刀”,让国内本来就处于持续亏损状态的光伏企业感受到了更大的“寒意”。
本期,一同聊聊中国光伏产业的生存困境。
【时间轴】
01:13 “靴子”加速下落
03:49 光伏产业“卷无可卷”
07:29 会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吗?
-
薯条作为西式快餐厅最赚钱的配菜,正在引领一场贯穿种植到生产的产业变革。而中国本土工厂正借助这一趋势,在全球市场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前十个月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达到15.51万吨,超过2023年全年冷冻薯条出口量。自2015年以来,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持续上升。2022年,中国首次成为冷冻薯条净出口国。
中国冷冻薯条产能的崛起可以说是发生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市场换技术”——庞大的消费市场在上世纪吸引了外资投资,他们在这里开门店培育消费者对薯条的需求,建立供应链、引进加工技术,在上游培育农户发展订单农业。直到需求不断增长,新的国产玩家入局,一篇新的故事就此启幕。
本期,一同聊聊中国薯条的故事。
【时间轴】
00:07 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持续上升
02:13 中国制造的优势
05:11 薯条大市场见证中国产能崛起
-
哪吒汽车再一次开启自救。
12月6日,哪吒汽车官方宣布,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 CEO,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公司CEO由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
张勇的下台,让近期“张勇去哪了”的舆论风波告一段落。然而,当一家公司CEO的去向成为行业话题,足以映射出公司经营层的不稳定。作为和蔚小理同一批成长起来的新势力车企,哪吒汽车已经来到最危险的时刻。
本期,一同聚焦哪吒汽车的生存困境。
【时间轴】
01:05 哪吒汽车,危矣
02:56 多次调整,收效甚微
05:57 哪吒渡劫,难
-
记得在学生时代,染发这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简直跟“早恋”“进网吧”一样罪大恶极。也难怪,一直以来中国人对染发的态度都比较极端。除了那些为了掩盖白发的功能性染发,其他全都被视为“不务正业”“自甘堕落”。
但如今时代不同,只要你还在网上冲浪,就会发现改变发色这件事,已经成了年轻人的集体选择:金发只是浅尝辄止,染头漫画绿发才叫真正上道。现在部分年轻人的发色甚至比涩谷霓虹灯还要花哨。
随着年青一代纷纷加入染发浪潮,发色这件事也不再仅仅是风格那么简单,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现实含义。
本期,我们一同探讨当代年轻人的染发热潮。
【时间轴】
00:36 染发颜色越发花哨
02:49 染发带来的爽感
05:30 时尚是政治的
-
智驾供应商已经进入你死我活的竞争期。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高阶智驾的上车潮,无图城市NOA成为检验车企智能化竞争力的一大标签。
然而,部分主机厂在自研投入了两三年之后,摊子铺得很大,但做出来的东西却跟不上行业趋势,与顶尖方案商之间存在“代差”,同时,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主机厂需求进一步释放,这成为一众智驾供应商的机会。
头部智驾供应商已经与众多车企深度绑定,智驾供应商的头部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而身处腰部位置的二线供应商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刻。
本期,一同聚焦二线智驾供应商的生存困境。
【时间轴】
00:07 智驾供应商已经进入激烈竞争期
00:35 二线智驾供应商争取留在牌桌
03:02 机会窗口,也是淘汰窗口
-
在巨大的危机意识下,2024年美团发起了一场针对“本地生活”市场的“防守反击”:一方面,美团通过直播、短视频让自己像“对手”一样拥有内容化能力;另一方面,美团在下沉市场推出大量性价比产品,把战火烧到敌人腹地。
这些动作,让美团暂时扭转了战场局面,且在多条战线传来捷报。
11月29日,美团发布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季度财报,从财报呈现的结果看,美团扛住了一波抖音的攻势。但财报呈现的更深层信息是,两大巨头围绕“本地生活”的殊死对决尚未终局,抖音随时都可能通过几波新攻势“推上高地”。
美团的防守反击怎么打的?后续会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持久战?本期,一同聊聊美团的防守反击战。
【时间轴】
00:26 美团多条战线传来捷报
02:22 美团的防守反击怎么打的?
05:36 尚未终局,美团能抗住持久战吗?
-
当国内中产们开始对去非洲看动物厌倦时,很少有人知道,某个非洲国家的中产们反被中国老板盯上了。这个国家就是南非。它像许多非洲国家一样,正被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缠绕着。
据世界银行数据,2022年南非一度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10%的人口拥有超过80%的国民财富。自从黑人政府接管,经济逐渐下滑,种族矛盾日益加深,白人的经济政治地位极速下降,荷兰人后裔开始出现大量无家可归的返贫人群。物价也越来越高,比如一瓶矿泉水4元人民币、一斤空心菜9元人民币。
可能有不少人会疑惑,在这样的环境下,南非还有掘金机会吗?人们的消费力还有多少?但令人意外的是,其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却在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成长也让近几年积极涌向海外的中国公司发现了其中的机会。
本期,一同来看看中国老板们是如何在南非掘金的。
【时间轴】
00:08 中国老板盯上南非中产
02:12 选择南非本土平台
05:04 低价和同质化无法存活
-
当传统电商平台愈发对双十一战报祛魅时,小红书是为数不多仍在“秀肌肉”的平台之一了。
11 月中旬,小红书发布了“1年1度购物狂欢”收官战报,单场破百万店播直播间数量同比增长 850%,千万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 540%,单场成交破千万买手数量同比增长 360%,这三个关键指标似乎宣告着一场“大捷”。
事实上,在交出亮眼的电商数据之前,小红书上半年已经跑出不俗的营收势能。10月中旬,外媒报道称,小红书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激增至10亿美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达到2亿美元,同比增长400%。
本期,一同聊聊小红书的商业之路。
【时间轴】
00:07 小红书双11数据表现亮眼
01:54 小红书不做抖快“学徒”
06:04 小红书学会闷声搞钱
-
11月以来,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AI搜索,昆仑万维、腾讯和360相继推出各自的AI搜索产品,加速竞逐市场。
实际上,大厂对搜索这个大场景垂涎已久,只是国内搜索格局早已固定,难以撼动。但大模型却增添了一些新变量,在大厂瞄定AI搜索业务之前,“豆包等AI助手的问答功能,已经蚕食了部分传统搜索场景的份额”,这重燃了大厂染指搜索业务的希望。
而这次他们的底牌是无广告、搜索结果准确、并给出完整信息引用来源的AI搜索。
本期,一起聊聊互联网大厂们是如何在AI搜索赛道分得一杯羹的。
【时间轴】
00:07 互联网大厂盯上AI搜索这块肥肉
01:28 “搜索是最好的场景”
03:44 让子弹再飞一会
-
11月26日下午,华为举办了Mate品牌盛典,全新Mate 70系列智能手机正式发布。
在发布会现场,当提到Mate 70系列的信号强度时,余承东没有把“遥遥领先”说出口,但还是以一句“绝对对得起那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信心。而在市场反应方面,Mate 70系列在上周开启预售的前90分钟,预约量即突破百万。
唯一让人颇感意外的是,Mate 70系列以及一同发布的折叠屏Mate X6,在出厂时并不会直接搭载原生HarmonyOS Next系统,而是给用户提供鸿蒙4.3和鸿蒙5.0版本,按需购买,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鸿蒙4.3系统能够兼容安卓应用。
目前看来,在系统生态的问题上,华为这次罕见地选择了“求稳”。
本期,一同聊聊华为如今的发展路径是否开始求稳了。
【时间轴】
00:09 华为举办Mate品牌盛典
01:09 何来“史上最强”?
04:05 原生鸿蒙,稳中求进?
-
中国人去非洲淘金的热情有多大呢?
2020年,中国侨联文章数据显示,尼日利亚华侨华人数量约为10万人,而这个数据现在已经上涨到60万。飞猪数据显示,2024年飞往非洲的机票预订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近一倍。
市场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许多地方享有关税减免政策等原因,造就了这股涌往非洲的热潮。
热潮之下,也催生出中国公司对非洲产业园的大量需求。
本期,一同聊聊在非洲建园区的中国人。
【时间轴】
01:30寻求安全和便利
02:40如何选择产业园?
05:22投资产业园能赚钱吗?
-
特朗普当选两周后,比特币价格距离10万美元仅一步之遥。很难想象,在2011年仅仅9块人民币一枚的虚拟货币,在经过13年4次“减半”之后,价格总共翻了近8万倍。
然而,在其高昂的价格背后,却藏着一颗“能源炸弹”——更高昂的价格 刺激了更多的比特币挖矿活动,从而大大增加了电力消耗,这对全球气候问题带来极大的挑战。
那么,为何比特币价格越高,挖矿电力消耗就越大?加密行业在全球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能源消耗的?
本期,一同聊聊比特币背后的能源炸弹。
【时间轴】
00:54 算力的隐喻
04:58 加密扩张,要挖的不止比特币
06:49 算力即权力?
-
张一鸣又被cue上头条了,一并裹挟着字节、拼多多也再次迎来风评反扑。
起因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一场活动的率性发言——其发言原本是在特定情境、场景下的情感流露,针对具体事情的具体讨论,但被部分媒体放大审视后,就充满了“首富”们隔空互呛的噱头,两位被cue的80后企业家与其企业自然也在吃瓜群众的单方面审判中“一败涂地”。
甚至,钟睒睒的这场论坛发言,似乎无差别攻击了黄峥、张一鸣以及带货的所有企业家。
本期,一同聊聊移动浪潮与传统产业话语权争夺。
【时间轴】
00:07 不在江湖,就勿cue了
02:36 直播带货的一体两面
04:41 效率先行的成长惯性
【虎嗅F&M创新节即将开幕】48小时,120位嘉宾的高密度输出,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创新的集结,就在2024虎嗅F&M创新节。11月23日-24日,北京751D·PARK,期待与大家相聚。
- Visa f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