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1.在人生旅途中,是否曾因一時的錯誤,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並因而受苦呢? 但是錯誤也可以是成長和突破生命局限的契機。在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要分享一真實的故事,有位修行人因為因為對一位阿羅漢說了不好的話,得到怪病—他的嘴巴,即便沒吃食物,也會像牛一樣不停地咀嚼,而且,他也因為這個病,無法分辨食物的味道,吃到食物的美味。
    ,但他後來出家修行,佛陀教他 一味清淨的修行法門,他認真修行後開悟證果的故事。

    2.這故事的主角是憍梵缽提尊者,也是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中的一位聖者。但他的修行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是經過努力,他還是成功了。

    3.憍梵缽提尊者最後修到無人我,無世界的境界。這是因為他能夠超越一切執著,無論是對味覺、對情感、對身體的執著,甚至超越所謂的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是凡夫執著的範疇。當我們超越了這三界,內心的界限也隨之消解,這時候的身心不再存在,身心內外的世界也不再具體存在。

    4.至於憍梵缽提尊者具體修的法門,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學習這方法,並用在日常生活中,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故事,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中醫常用把脈來為人診斷病情,您知道禪修者也可以透過一個人的呼吸看出這個的的心性情況嗎? 這是因為呼吸和人的心境息息相關,在呼吸氣息的呈現中,就會顯示出一個人是浮燥不安的、身體有恙的、還是心情平情的。在這集正念生活禪 S3-53 調息觀心好用功中,我們將為分享天台小止觀中說的調息四相: 風、氣、喘、息,以及因為修練調息而開悟證果的聖者故事。

    2.這位因調息成就的聖者,是一位很有故事性的人物,還有一道佛曲—掃心地歌—也是在寫他的故事,這位聖者是誰呢? 就是記憶力非常不好的周梨槃陀伽尊者。
    3.周梨槃陀伽尊者在剛出家時,要背誦四句偈—身語意業不作惡, 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 無益苦行當遠離。—他背了三個月,連第一句都記不起來,結果他哥哥覺得他不適合出家,要他回去繼承父親的龐大的事業。但他卻不願意,佛陀有感於他的善根,就親自指導他修行,結果他在佛陀指導下,開悟證果,成為楞嚴經中修得二十五圓通的聖者之一。

    4.有關周梨槃陀伽尊者所修的法門和他的精彩故事,按下連結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分享你修正念生活禪的經驗: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1.以前看到一些科幻小說,其中有練功讓盲者不用眼睛也可以看到的情境。無獨有偶,在楞嚴經二十五位開悟證果的聖者中,也有一位修行人—阿那律尊者,雖然眼睛看不見,卻因為努力修行,而證得天眼通,因而,不依靠肉眼,也能看到世間的一切事物,更強的是,他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事物,而是看十方世界的人、事、物都像在看手掌中的水果一樣清清楚楚。

    2.阿那律尊者修的法門是什麼呢? —是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這個法門具體的做法就是—旋見循元,也就是旋轉向外看的眼睛,往內去看見性的根源,簡單地說,就是迴光返照。

    3.阿那律尊者會這麼做,是因為他本來很愛睡覺,連打聽佛陀講課都打瞌睡,佛陀就說他: 「咄咄何為睡,螺螄蛤蚌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意思是如果他再這樣愛睡覺下去,以後就會像蛤蚌類一樣,一睡就一千年,無法聽聞佛法。他因此發奮用功,日天七夜都沒合眼睡覺,所以,就失明了。佛陀因此教他照明金剛三昧的迴光返照法門,讓他修得天眼通。


    4.更多精彩的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 是否聽過拈花微笑的公案故事? 知道他的主角是誰嗎? 他就是這集節目要介紹的迦葉尊者。迦葉尊者本來也是個富二代,但因為喜歡修行,就隨佛陀出家,甚至修苦行。他對佛教的貢獻很大,因為是他召集了五百位阿羅漢編輯了佛陀的教法,現在我們才有機會學習佛陀的智慧,轉化煩惱,甚至開悟證果。
    2.楞嚴經所說的二十五圓通,代表了二十五個法門: 六塵(觀色、聲、香、味、觸、法塵),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以及七大(地、水、火、風、空、識、根)。而這集的主角迦葉尊者也是楞嚴經中二十五位開悟證果的聖者之一,他所修的法門是觀法塵。
    3.至於什麼是法塵? 又要如何觀呢? 這和拈花微笑公案又有什麼關係? 
    以及迦葉尊者修行的精彩故事,請聽S3-51 拈花微笑觀法塵,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的內容,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感到焦慮, #擔心事情做不完, #怕自己做不到別人要求的人, #最好的解藥

    1.一到冬天,很多人就會計畫出外旅行,特別是到日本泡溫泉。 禪宗常說: 平常心是道,喫飯、喝茶,甚至沐浴、泡澡都可以是修行開悟的契機。在這一集正念生活禪—S3-50 觸的智慧—泡澡也可以悟道中,我將分享一位開悟聖者—跋陀婆羅因為洗澡時,水碰觸到身體,感受到冷、暖、澀、滑,觸發了他的善根開悟的故事。

    2.這雖聽起來很神奇,但用對方法,也用對心,就有可能因為在碰到水時開悟證果。我們將分享跋陀婆羅是用什麼當公案來參,他參悟的過程及結果。

    3.我們也會以中觀的核心偈頌—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輔助說明跋陀婆羅的開悟內容。最後也將分享可以把這種觸的智慧,如何用在當我們感到焦慮、擔心事情做不完,或者怕自己做不到別人要求時,幫自己放下執著,專注於當下,不受情緒干擾,過著自在的生活。

    4. 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簡版慈心禪, #  #化解心結和仇恨的有效方法, # 調整情緒,釋放心中負能量, #適合忙碌或趕時間的人

    1.應聽眾朋友要求,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一個最簡版的慈心觀,只要三到五分鐘就可以修練完畢。非常適合忙碌或趕時間的人修練。

    2.這個簡版的慈心禪,可以多多練習,一早起床時時可以練習,也可以在臨睡前練習,或著在遇到不如意事,心情不好時,或快要發飆時,都可以練習。讓大家能隨時調整情緒,釋放心中負能量。
    3.如何修對一想到那個人就很生氣,很難過,甚至有仇恨感,完全無法對他生起慈心的人修慈心觀? 禪子老師說,可以用慈心觀加上呼吸法,用我一你一、我二你一或我一你二的方法修。此方效果大。詳細內容請聽S3-49 化解心結和怨仇有效的好密招。

    4.邀請大家在未來一週中,一起來練習,把這個寶貝方法學起來,也分享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一起讓這社會、世界的人心變的更淨化、更好。

      5.詳細簡版慈心觀修法和化解與有怨仇者間的心結之方法,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我們可能都曾遇過這樣的人或事,那就是有的人非常聰明有能力,但卻因為個人強烈的好惡情緒,影響了他們升職,或任用對的人,而導致事業和人際關係的失敗。也因此,大大局限了自己的發揮空間。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S3-48行捨得安樂中,我們將分享四無量心的最後一個捨心觀。讓大家能無痛地改善這個好惡習慣,讓自己在人際和職場上,能活的更自在和成功。捨指的是一種行捨是心平平衡」,這表示我們在面對生命中的所有變化、喜怒哀樂時,能夠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不因為任何外在的因素而產生過度的喜愛或排斥。捨心觀的核心是不執著,不抗拒。很多人可能會誤以為捨是對所有事情漠不關心,其實,真正的捨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是了解緣起後,對生活和生命中的一切現象的生起和變化,保持覺知但不會過於執著的中道態度,有捨的智慧就不會執著可愛的所緣,也不會排拒不喜歡的所緣,心能保持平衡的中道。


    3. 在節目中我們會以生活中的故事來說明捨心觀的好處,也會把具體可行的練習方法分享給大家,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糊彩節目,也歡迎大家到正念生活禪臉書來交流你練習的經驗。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正念冥想 #慈心觀 # 轉化煩惱, #增長愛心和智慧

    1.當朋友升職,或者獲得某個成就時,我們是否能夠由衷地為他們高興,而不是心生嫉妒?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一個密招--隨喜觀,讓我們不會因為陷人嫉妒的陷阱中而生煩惱。

    2.隨喜,或者說「隨喜心」,它是指我們在別人成功、快樂、成就的時候,能夠真心地為他們感到高興,並且祝福他們。這個看似簡單的情緒,其實能帶給我們無窮的內在力量。隨喜他人也是一種美德,更是修行人的一種功德。當我們能放下自己本來糾結在一起的忌妒批評的心,便成隨喜心時,心情會一下間從煩惱人轉化成喜悅心的清涼和輕鬆感,所以說,隨喜真的是轉化煩惱的魔法棒,可以把嫉妒的火焰變成清涼的心蓮。

    3.經典中常提到,要我們注意防犯的五種慳吝心,如果我們能覺察到這五種心,並依照隨喜觀的四個步驟練習並培養開發自己的心量和格局,就可能讓自己心量不斷成長,

    4.隨喜是一種不斷修行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心態的轉變,也是我們行為和思想的實踐。當我們學會隨喜,不僅能夠釋放內心的嫉妒與不安,還能夠讓自己更有愛心、更有智慧,邀請大家一起來練習,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更詳細和精彩的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我們常聽到的慈悲觀,其實是慈心觀+悲心觀,二者在定義上有些不同,修法也有別。慈是給與別人快樂,悲則是拔除或救濟別人的痛苦。上週節目我們分享了慈心禪,這週我們將分享悲心觀。讓大家能夠在幫助別人時多一份力量和方法。

    2.悲心可以理解為對眾生苦難的深切關懷和希望幫助他們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悲心與害心相對,害心指的是一種只顧自己而忽略他人痛苦的心態。所以,在法句經中說:我們如果要讓自己或小孩減少害人的心,要特別重視培養悲心。當我們能感同身受地體驗到別人的痛苦時,我們也會更深刻感理解痛苦的經驗。而這種同理心能促進內心的平靜,也讓我們在面對苦難時不至於感到孤立無援。因此,修習悲心觀也是在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3.在這集正念生活禪S3-46修練悲心觀的力量和奇蹟中,我們以生活故事分享練習悲心觀的方法,和日常上可以應用的實例。同時也會分享把悲心觀修好的力量和好處。

    3.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改善愛發脾氣的個性,#心量越大時,煩惱就越少, #慈心禪 完整版

    1.一個人的心量越大時,煩惱就越少,心也會越清淨自在。但要如何才能讓心量擴大呢? 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與您分享慈心禪的完整修練方式。

    2.慈心禪是屬於四無量心的一部分。四無量心是指的四種可以開發和培育的心的潛能的禪修方法。這四種方法是: 一是慈心觀,二是悲心觀,三是喜心觀,四是捨心觀。修這四種禪法,稱為「無量」,是因為一般人的心量都是有局限的,例如:我們會說愛記仇的人的人心眼小,或心量狹。相對地對慷慨、熱心助人者,我們會說他心量大。這些都說明做為凡夫的我們心量是有局限的。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禪修練習打開心量,培育更多更深厚的慈、悲、喜、捨這四種心。如果能修到圓滿,就可以對一切人,不論種族、膚色、階級、國藉和宗教信仰都公平對待,不會有瞋恨、歧視的心。我們的心也因此可以變的清淨而廣大,所以,稱為無量。

    3.我們可以藉著四無量心打破心的局限,開發心的潛能,讓自己正能量滿滿,同時可以提升內心的平靜和與他人的聯結,也可以改善愛發脾氣的個性,甚至成就菩薩道,好處多多。

    4.3.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我們都生活在人際關係中,常跟週圍的人和事都有關,我們的所做所為、所說的話、表現出的態度等等,都會影響 身邊的人。相同地,別人的行為、態度和所說的話,做出的行為,也會影響我們。當我們練習慈心越多時,越能跟人有良好的互動,也越有力量去幫助助別人,和做利他的事。

    2.所以,在這集中,我們會分享練習正念慈悲觀的4個層次—第一是對自己修慈悲觀,接著是對我們敬愛的人修慈悲觀,然後擴大慈悲觀到與自己有點不愉快的人,最後是擴大到世上一切的人人。
    祝福大家帶練習慈悲觀中,正量滿滿,打開心結廣結好緣,

    3.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美食, #養生食材, #楞嚴經, #藥王、藥上菩薩, #開悟證果

    1.你喜歡吃聚餐吃美食或吃養生食材嗎? 或從嚐酸、甜、苦、辣等味道,也同時提昇生命的高度和眼界呢? 這是因為美食中也有味道的智慧,除了食材、舌蕾感官外,還跟心識有關。所以,體解食物味道中的種種密碼,也可以應用到來體解生命真諦。

    2.或著你是位用葯材救人的醫師,如果是可能會對楞嚴經中的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感興趣,因為這二位兄弟就是因為世世行醫,從嚐百味藥草的味道,了知味性,非空非有,以及味不是從空來的,也不是從有來的,而開悟證果的。

    3.至於這些詞句的內容是什麼? 按下連結就可聽到S3-43 的精彩節目,也歡迎到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正念冥想, #禪宗公案故事, #楞嚴經, #二十五圓通, #點香靜心, #品茶香感受活在當下, #戒香、定香、慧香

    1.香氣在佛教經典中,象徵一種無形的智慧,或著一個人流露出的來好的氣質。例如剛才提的戒香,就是表示一個人因為持戒好,在修身養性上下功夫,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種清淨有德養的氣質,而且在待人處世中,也呈顯出一種高尚的智慧。

    2. 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的香嚴童子修聞香開悟的故事。香嚴裡子是因聽到— 去無所著,來無所從—故悟得根、塵、境本自空寂而開悟的。精彩內容,請聽本集節目。

    3. 我們可以從一些日常生活中,來練培養自己的慧根。比如說,專注於呼吸或是自然界的聲音,讓心靈回歸平靜。或點香或喝茶,提醒自己保感受當下的存在。

    4.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正念冥想, #是否為自己長的不夠美,身材太胖或太矮而難過呢? #是否為無法住穿名牌、開好車、住豪宅而不開心呢?

    1.在日常生活中,您是是會因為外表美醜,或身材太矮、太胖而發醜,也因為不夠漂亮不開心呢? 甚至看到別人全身名牌,自己卻是市場買的皮包而拿不出手呢?今天這集正念生活禪S3-41藏在身體裡的祕密,就是為了替大家解決這個煩惱而錄製的。我們將分享一位富二代,他如何從全身穿名牌、吃美食住豪宅,蛻變成一位不為美食、名牌和豪宅所動搖,進而修行開悟證果的奇妙之旅。這個富二代就是楞嚴經二十五位聖者之一的優婆尼沙陀尊者。

    2.優婆尼沙陀尊者就是從觀察身體的變壞中開悟的,這個觀法稱為白骨觀,觀法是觀察死屍從發腫,發脹,發青,發紫,發黑,變成皮膚潰爛化膿,肉爛得一塊一塊地往下掉。最後五臟六腑也開始變壞發爛,而且生出大量蛆蟲來吃膿血爛肉,吃完了後,蛆蟲化成飛蛾,飛去無蹤,只剩下一具骷髏架子,接著是經過風吹雨打白骨間的連結也斷了,白骨散做一堆,最後白骨也化為灰,風一吹連這骨灰也都無影無蹤。

    3.白骨觀聽起來有點嚇人,卻是對治我們對身體和物質過度執著的妙葯和萬靈丹,一修就有效。大家可以試試。據修過的人說修白骨觀可以讓自己活的更淡然,更不受外在物質和長相的迷惑,不會常因眼前的一些小事生煩惱,當然也可以減少煩惱,並省下很多買衣物的開銷,好處多多。
    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什麼是對自己好一點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對自己好一點,就是邀朋友去吃美食、大血拼或出去旅遊,也有人說是完成有名有利的人生目標,但做了這些就真的是對自己好嗎?

    2.在正念自我慈悲中,當我們提到要對自己好一點,指的並不只是吃美食、去旅行或血拼,這些外在的事,而是做自己內心深處肯定的核心價值的事。

    3.在這集S3-40 對自己好一點中,我們會以正念減壓法創始人卡巴金博士的創建正念減壓法課程的故事來說明什麼是人生的核心價值。也會分享正念自我慈悲找到自己核心價值的七個步驟來幫大家減除煩惱,找到真正的快樂。
    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禪宗常說,平常心是道,到底要怎麼修呢? 我們將以楞嚴經中二十五位開悟聖者所修的方法為例,分享這些實修的故事。這些方法在經中稱為25圓通。25圓通是指由構成山河大地,以及身心世界的25個重要元素: 六根也就是(眼、身、鼻、舌、身、意)六種感官 + 六種塵境—色、聲、香、味、觸和法以及伴隨這六根、六塵所生起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等六種心識,這十八種元素,加上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要素,就是25個重要元素。楞嚴經中的二十五位聖者就是從這25個元素中,各有所長地深觀一種元素中開悟證果的。

    2.因為這25個元素就是構成生命的核心要素,也是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和見、聞、覺、知的主要元素,所以,25圓通的修法並不是一個深奧困難的修法,而
    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修,並做觀照。

    3.在S3-39集—聽聲音開悟的故事中,我們將以佛陀第一位開悟的弟子—憍陳如尊者(或稱憍陳那尊者)的開悟故事,來分享讓他開悟證果的修行法門,同時,我們也會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聽聲音,一方面培養自己身心的淡定力,再者也向聖者學習,踏上開悟之路。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美食, #從吃美食中看到生活的智慧,#從吃火鍋裡體悟離苦的方法


    1.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很有趣,是和美食有關——不過,不僅僅是談美食的味覺享受,而是從楞嚴經所談的味覺,學習生活智慧。換句話說,我們在這集節目中會探討,為什麼我們能嚐到甜、苦甚至淡的味道,而這些感覺又和我們心識有什麼關係?

    2. 經中用人生病和舌頭感官疲勞的例子,說明嚐到味到不只是和所器嚐的食物有關,也不只是舌頭味蕾的問題,更與我們心識的覺知力息息相關。

    3.因此,能品嚐到食物的美味,其實也是要具足因緣和條件的—美食、好的味蕾和健康的覺知辨識的心智能力—才能達到,因此,美味也是一種暫時存在且虛妄的存在,不是實質不變的東西,我們不要被這些味道牽著走,產生各種煩惱和執著。

    4.當我們在追求美食時,別忘了覺察內心對味道的感知和反應,並運用這個覺察智慧,觀察生活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如果能看透這點,就而不被外在的很多不如意情境所困擾。

    5.更多精彩的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看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經, #楞嚴經, #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和方法, #空性

    1. 著名的心經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在日常行、住、坐、臥和待人處事時,體悟到色身 、感覺、想法、起心動念和分辨認知等身心作用都是空性的,我們就可以不受身心的束縛,產生超越的智慧,不會在生活中受苦。這就是這集正念生活禪要與您分享的智慧和禪修方法。在S3-37超越幻覺和煩惱—從身心世界中,體悟生命的實相,我們將以楞嚴經所教的如何透過觀察五蘊的空性,讓我們能超越對身心的執著。

    2. 我們將以楞嚴經中提到的五個生動譬喻—瞪眼看藍天時,二隻手相互摩後產生的粗糙、光滑或冷熱等覺受,眼中看到空花,想到酸梅,嘴中流口水,想像自己站在懸崖邊時,雙腳發抖、發軟的感覺, 水浪的流動力,頻伽鳥嘴瓶子中的虛空,這些譬喻告訴我們,我們執著以為是真實的身體、感受、想法、動機和認知能力,其實都是因緣條件和合下,加上我們的妄想而產生的現象,就像哪些有作用卻沒有實體的雙手磨擦之熱、想像中的酸梅、懸崖、水的流動力和瓶中的虛空,它們有作用卻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能夠看透這些幻相,就是觀察到五蘊的空性,也讓我們能踏上開悟之路。

    3.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情不好、難過、受傷、有委曲時一定要聽....

    俗語說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表示生活並不容易,不論在學習、工作、家庭和人際關係中,我們免不了都會遇到不如意事,也總有坷坷碰碰的事發生,即使自己生活過得不錯,也有可能因為家人、親友、同事,甚至是不太相識的人做出的一些行為,讓我們平靜的心湖,激起大小波浪和不斷的漣漪。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練習的是正念自我慈悲的一個方法。希望這個方法能在大家面對到生活中的挑戰、擔憂和恐懼時,陪伴並幫助大家度過生活這些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2.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如何用正念自我慈悲的方式去處理和面對難受的情緒, 這個正念自我慈悲的方法包括五個釋放難過情緒的步驟和三個正念慈悲自我關懷的策略,我們會先說明這五個步驟和三個策略的 內容,接著會帶大家實際演練一次。更多詳細內容,請看S3-36用正念自我慈悲的方式,面對難受的情緒。

    3.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開悟是什麼, #禪修, #佛教哲學, 佛教生命教育

    1.開悟是什麼?是很多人感興也想知道的答案,當然更是許多禪修的人,希望達到的目標。其實這也是很多哲學家和思想家常探討的生命核心問題,如構成人的要素是什麼? 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等。

    2.在這集正念生活禪S3-35中,我們將從佛教哲學與生命教育的觀點,與您分享開悟意涵、內容和楞嚴經提到的方法。

    3.節目從用五蘊(色、受、想、行、識)以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 、聲、香、味、觸、法)和六識合成的十八界來說明。用深入淺出,精彩有彩,按下連結就可以收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