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我是滿意外的,在即將要登出月子中心的前一天抓到一個小空檔,趕緊來錄一下這一集。
    今天剛好也是小室友新生報到滿一個月的日子,我就藉這個機會分享她來報到前我讀的書。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這本書我其實很早就知道,但真正讀完也是最近的事情而已。繞了一圈重新來面對這本書,某種程度也是重新回顧我對「
    父母/爸媽」這個物種的各種好奇、困惑的心情,以及重新理解我過去幾年為什麼要研究這個物種。
    如今我也跨越界線成為這個物種的一份子了,這究竟是不是一條單行道,也只有經驗才能回答了。

  •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跟室友都會一起介紹一部影劇作品,透過這部作品來標誌我們一起走過的這一年。前年我們聊了《美國女孩》,去年則是紀錄片《神人之家》。去年錄音時,我們兩人正在經歷人生中很特別的一些事件。室友當時留下了伏筆,她說:一年後的此時,我們會跟大家更新很多近況…

    過去一年我們確實經歷了許多。為此,我挑了《使女的故事》這部格局恢弘的作品,來跟此刻我們的人生相互映照。這部作品在台灣相對比較少人討論,但對我們兩人而言卻有許多重要的意義。

    在這一集裡面,我們會各自介紹這個影集在我們心中留下哪些印象,以及啟蒙我們思考哪些議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各自談了這個影集在人生不同階段發揮了甚麼樣的影響力。

    此外在節目後段,室友也實踐去年的預言,跟大家更新許多近況。我則先跟大家打個預防針,預告這很可能是近期林書店的最後一次更新。這不代表林書店要熄燈了,頂多可以說是要盤點一下人力資源,分配好各自的工作之後,再重新開店營業。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停更(醞釀)了兩個月,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這本書了。
    .
    不知不覺林書店的Podcast就滿兩年了。還記得我一開始希望這個書店至少可以有兩個大書櫃,其中一櫃是放精神醫學相關的書籍,另一櫃則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TS)相關的作品。
    .
    結果我回顧了一下,精神醫學相關的書籍我介紹了一些,但STS相關的作品卻還很少被提及。剛剛好,每年的9月對我而言都像是「STS之月」,於是我想藉這個機會分享一本帶我進入STS領域的書。只是我沒想到自己拖了這麼久,直到11月才能上架這一集就是了。
    .
    《科倫醫生吐真言》是我的STS(科技與社會研究)入門書,也是我推薦給大家的入門書。
    .
    在這一集裡面我會介紹我在甚麼境遇下遇到這本書,還有我初次讀到這本書的悸動,以及為什麼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
    這本書在前年重新出版,並且有了一個新的譯名《醫學的張力》。我覺得這個新的譯名也不錯,但在錄音的過程中,我反而更能欣賞「科倫醫生吐真言」這個書名。或許是因為,我多少也希望自己可以藉由這個Podcast多吐出一些真誠而不需掩飾的話吧!

  • 繼書店、書局、戲院之後,林書店關係企業又新增了「林飯店」。雖然不知道這個系列可以維持多久,但我一直有想嘗試用閩南語來錄Podcast,索性就用這個系列來試試看。
    .
    林飯店的第一集我就輕鬆地跟大家聊聊為什麼有這個單元,為什麼要用閩南語來錄,以及為什麼閩南語是「林爸的話」。同時也跟大家分享我與父親的一些飯桌回憶,以及三個印象最深刻的用餐經驗。
    .
    (圖說:宜蘭礁溪/福哥石窯雞)。

  • 從我開始獨立看門診之後,喪親之痛一直是我覺得特別困難的主題,其中自殺者遺族家人的傷痛更是難上加難。
    .
    這幾年來我仍偶爾遇到幾位遺族,在診間聽他們分享心中各種複雜難解的疑團,讓我也開始尋找跟這個主題相關的書籍跟團體。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就是在這個脈絡下找到的。
    .
    這本書紀錄的是一個韓國心理師為五位女性遺族進行六次團體諮商的紀錄,透過這些紀錄,我們得以更靠近遺族的孤獨經驗。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藉此看見韓國社會有哪些與自殺遺族有關的政策與資源。
    .
    無論是哪一種遺族,喪親之後的悲傷總有千萬種可能,沒有SOP可以遵循。我們自己都可能成為遺族,也一定會遇到正在經歷喪親之痛的人。如何面對與陪伴他們,是我們應該要一起學習跟了解的事,才不至於讓他們陷入更孤獨的境界。

  • 最近因為工作上遇到了一位無法去上學的國中生,又剛好在同業的臉書上看到《孤鏡之城》的介紹,於是就開啟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我過去很少讀這種帶有奇幻、冒險性質的成長小說,對我來講是個很新鮮的經驗。這個故事今年也改編成動畫上映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併看看。
    .
    之所以說這本書是懼學族的雙層公寓,主要是因為它描寫了七個無法去上學的國中生,不明所以地被聚集在一個如夢似幻的城堡之中。在這裡,他們可以探索自己跟對方,也有機會許下自己的願望。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慢慢發現彼此的相同與相異之處。相同的是他們都無法去上學,相異的是他們無法去的原因都不太一樣。
    .
    這個故事可以刺激我們去想的是,為什麼有人「無法去上學」?雖然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用「拒學」來形容這個現象,但很多時候「懼學」可能是更貼切一點的理解方式,甚至也有其它我們還不知道或無法歸類的原因。
    .
    此外,這個故事也讓我開始回想,究竟學校是個甚麼樣的地方?人們會在那裏發生甚麼事,又可能會有哪些遭遇?仔細想想,如果學校是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那在這個地方跟其他人合不來的話,還真的是相當困擾的事情。在這種狀況之下,找到或想像一個像孤鏡之城一般的容身之處,依舊是相當重要的任務啊。
    .
    反過來說,學校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容身之處嗎?這或許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這一集的內容我錄了兩次,因為第一次錄的內容不小心被我手殘給覆蓋掉了。當時的我萬念俱灰,心中響起黃信堯導演的經典台詞:「人生就是唬爛三小。」
    .
    收拾好情緒,走完悲傷的五階段之後,我才重錄了現在這個版本。今天會跟大家分享黃信堯導演的三部作品,從《大佛普拉斯》開始,到《同學麥納斯》,再回溯到一切的起源《唬爛三小》。阿堯導演是個存在感極強,表演性極高的導演,這也是他與其他導演很不一樣的地方。這樣說好了,我也很欣賞鍾孟宏,但我可能不會想成為鍾導的朋友。但是阿堯導演不一樣,他是我會想跟他一起吃個晚飯,想成為他朋友的那種人。
    .
    我這樣一路看阿堯導演的作品,最佩服他的是他總是可以遊走在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把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這個精神發揮到極限,同時他自己也遊走在演員跟導演這兩個角色之間。他也是我心目中最會撿垃圾話的導演,那些看似無用的唬爛幹話,被他撿回來之後重新上映,常常都莫名成為一片混沌之中的一粒流星。

  • 適逢NBA進入季後賽階段,這個月的林戲院跟大家分享一部關於洛杉磯湖人隊的紀錄片影集。雖然我不是湖人球迷,但近期看這一系列紀錄片,也已充分重燃了我作為球迷的一些熱情。
    .
    在這一集裡面,我會跟大家分享我的球迷資歷(前任溜馬球迷、現任公鹿球迷),也會提到近年幾部重要的NBA紀錄片。對我這個老球迷來說,這些紀錄片都很有吸引力。
    .
    就這一部關於湖人隊的紀錄片而言,它涵蓋的時間維度跨越了1980年到2020年,也盡可能訪談了目前還在世的利害關係人,這一點可說是相當不容易。原本我以為,這部片頂多是讓我們看到湖人隊的傳奇老闆Dr. Jerry Buss與其兒女的家族故事,事實上我還在裡面看到更多面向:例如職業籃球與流行音樂、黑人文化、性別、種族議題的交互影響。
    .
    看這部影集的同時,NBA季後賽正如火如荼地同步開打中。一邊看著歷史,一邊看著當下的球賽,頗有以古鑑今的樂趣。唯一可惜的是,錄這一集節目的時候,我支持的公鹿隊已經在被淘汰的邊緣,後來也真的跌破各界眼鏡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不過,就如同我在這一集最後所說的,這剛好給我一個機會想想:看球的樂趣到底在哪裡?
    .
    「這陣子重新開始很認真的看球,讓我找回一些早期的樂趣還有熱情。我在想看球的樂趣到底在哪裡呢?我想第一個是它有很多的變數,比方說支持的公鹿隊雖然季賽是全聯盟第一,但是到了季後賽卻踢到鐵板,裡面有很多難以預料的成分存在。這跟真實的人生也非常像,你有時候會為這個球隊開心,但是你也不可能永遠都一路順風,就算是聯盟第一名的球隊,也可能非常地悲慘。」

  • 清明將至,這一集將我延續上一集的主題,分享兩本關於悲傷的書。
    .
    《悲傷的大腦》是一本相對新的書。我在父親離世前後看到這本新書的介紹,我的悲傷大腦自然對這本書感到好奇。我很久沒有讀這種以神經科學研究為題的書了,但實際讀了之後才發現,這也不只是一本單純談科學的書。作者Mary-Frances自己的悲傷與調適歷程,不只是促成他後續研究的起點,也是賦予這本書血肉的來源。她母親在她13歲那一年就被診斷出第四期的乳癌,多數醫師判定媽媽活不過一年,全家人壟罩在愁雲慘霧之中。沒想到,後來媽媽又多活了13年,最後在作者26歲那一年離世。這段期間累積的各種悲傷經驗,促成她想進一步研究悲傷的動機。
    .
    在這本書裡面,她嘗試用幾個概念與研究來說明,悲傷的大腦究竟是怎麼了。同時也用較晚近的研究來修正經典的悲傷「理論」,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悲傷五階段」,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按部就班經歷,也並非所有人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更多時候,悲傷與哀悼的歷程因人而異,鮮少有標準的版本。這也帶出本書作者另一個核心關切,他建議我們不要太急切地認定悲傷只有一種正常的版本,這往往會讓哀悼中的人更加離群索居,難以分享自己的悲傷感受。當然,作者也指出確實有一群人的悲傷極度強烈、歷時漫長、複雜難解。這些人的悲傷如果能透過診斷來進行研究,自然是有助於我們對悲傷大腦的理解。關於這種診斷雙面刃的探討,在另一本書《我的悲傷不是病》中有更豐富的討論。
    .
    《悲傷的大腦》後半部,作者結合大腦研究與他自己的經驗,提出一些修復悲傷的建議。首先他細數了幾種在調適階段大腦會遇到的困難,例如反芻思考、恐慌、失眠等等。接著他以各種紀念儀式作為例子,說明「活在當下」對於哀悼中的大腦來說雖然不容易,但透過各種感官經驗(氣味、燈光、煙霧),我們可以試著去體會此時此刻。最後,作者以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作為例子,說明喪親者與所愛之人的關係其實不會改變。只不過,這也意味著這樣的關係沒有機會再改變了(無論是變好或變壞),這自然也會令人感到遺憾。
    .
    最後,本書的書名雖然翻譯為「悲傷的大腦」,但原文書名The Grieving Brain以作者的本意來說,更適合的意象也許是「大腦哀悼中」。作者在書中將grief與grieving分開,強調grief(悲傷)指的是某一時刻的情緒,而grieving則是一段神祕而難以預料的歷程。這段歷程也許沒有絕對正確的路徑,不過,保持彈性,允許自己在悲傷與修復之間來來回回地調適,看起來是作者最想推廣的一種態度。

  • 今天分享的這一集內容,是我在得知父親罹患癌症後,到他離開這段時間以來,我所想到、遇到、或者是去重新找來讀的幾本書。父親從得知壞消息到他離開我們,前後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旋風一般的遭遇,對我而言自然有許多衝擊,也促使我從書裡面去找一些意義跟力量。
    .
    在這一集裡面,我將順著時序跟大家分享幾本書。其中包含兩本吳佳璇醫師的作品:《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以及《戰鬥終了已黃昏》。我第一次讀這兩本書的時候,其實對吳醫師身兼精神科醫師與癌症患者家屬的雙重身分,還沒有甚麼共鳴。我當時也沒有想過,當我再重讀這兩本書的時候會是甚麼樣子。更沒料到,重讀時的心境會有那麼大的差別。我特別感謝有這兩本書存在,陪伴我度過迷惘與慌張的一段時光。
    .
    此外,在父親的生命走到終點之前,我從《談病說痛》裡面找到了一段頗應景的文字,它描述了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可能有多難預期,也強調家屬跟醫師應該與病人一起合作。這是我不曾有過的經驗,直到我父親遇上了,我才能夠體會。
    .
    然後,在不確定為父親這樣做、那樣弄到底好不好的一個時刻,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碩士論文,想起我從研究資料裡面提煉出的四個字:一試再試。同時我也想起《照護的邏輯》裡面的溫柔提醒,我突然覺得,我應該要感謝自己曾寫過這樣一本關於照護的論文。
    .
    最後,談到書與閱讀,我與父親也有一些共享書籍的經驗。有一段時間,我會把我看過的書給他看;也有一段時間,我會特地買他可能有興趣的書給他。想來當然覺得有點可惜,我最後一本買給他看的書,就是節目裡面一開始提到的,那本關於肺癌診治的書。
    .
    回想起來,我父親是個可以閱讀、也願意閱讀的人。在他得知罹癌,正在等待住院的那段時間,有次他跟我室友談起他的種種感觸(也許也想交代些甚麼),他竟脫口而出:「你知道嗎,我現在是在幫你上最後一堂課。」他一定是想起了那本《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曾經放在我們客廳的書架上好一陣子,也是一本我讀完然後才換他讀的書。現在想起來,這些關於書的記憶,都變得格外珍貴了。

  • 去年的這個時候,林書店邀請了店長的室友來聊《美國女孩》,同時也延續我們在紀念日時一起做一件事情的傳統。那一集,截至目前為止都還是林書店Podcast收聽率排行榜的第一名。今年對我們而言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原本我們想過用其他更特別的方式來紀念,但因為種種因素無法成行。幸好,我們還可以一起錄一集Podcast,用一部電影來標誌此刻的些許心情,也跟各個時期的朋友們打聲招呼。
    .
    今年我們挑了盧盈良導演的紀錄片《神人之家》,這部電影對我們兩人而言各有特殊的意義,也讓我們想到自己的家庭。相較於去年《美國女孩》關注的是母女關係,《神人之家》則讓我們看見父子之間的隔閡,也讓我有許多個人經驗的投射。
    .
    導演鏡頭下的父親有成癮問題,也因此造成家庭關係的緊張。拍攝期間,他的父親被診斷出癌症,在片子結束之前也離開人世。我的父親近期身體也出現問題,神人之家的故事,不免也讓我想了許多許多。在這個五味雜陳的時刻,就讓我和室友以這一集來標誌這一年,祝福新舊朋友平安、健康。

  • 2022年的最後一個月,我的生活突然遇上了幾個意外,讓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也差一點點就要停更林書店的Podcast。還好最後仍找到一個小小的空檔,想辦法錄下這段時間的想法跟感受。
    .
    不過,也因為時間有限,這集節目錄得比較倉促,也來不及後製了。今年國外網站票選出的代表字是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它形容的是一種放飛自我、自我耽溺的狀態。那麼這一集節目,就容許我用哥布林模式跟大家坦誠相見吧!
    .
    我也推薦大家聽完節目之後去聽一聽洪珮瑜的「廢到月亮」這首歌,感受一下哥布林模式,然後一路廢到你想要的地方(星球)去吧!

  • 趕在11月的最後一天上傳這一集,我要向有在等待的聽眾(如果有的話)說聲抱歉,每月更新的目標差一點又要落空了。
    .
    距離上一次聊電影或戲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前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接下來要分享哪一部作品?直到上個月我參加診所內部的一場討論會,大家一起討論的一個家庭故事讓我想起了《爸媽不在家》這部新加坡電影。同時,我這個月也參加了一場精神分析學會的活動,主題也是關於透過電影來看家庭的關係。這場活動讓我回想起對電影的一些熱情,也就促成我跟大家分享《爸媽不在家》的動機。
    .
    在這一集裡面,我除了會簡介這部片的劇情,以及導演陳哲藝到目前為止打造的電影小宇宙(目前他僅有兩部長片作品),也會跟大家分享我這次重看最有感觸的幾個細節。相較於鍾孟宏擅長描寫充滿男性角色的社會世界,陳哲藝擅長的是勾勒女性角色的細膩心境。同時,他的兩部長片也都讓我們看見新加坡社會苦悶而潮濕的背景,以及在這些背景後面蠢蠢欲動要突圍而出的各種慾望與生機。
    .
    舉例而言,《爸媽不在家》裡面碰觸了「墜樓」(自殺)的議題,小男主角家樂在頂樓上童言無忌地說出:「這裡視野這麼好,難怪這麼多人來這裡往下跳」。從菲律賓到新加坡幫傭的女主角泰莉,聽了之後突然賞了他一巴掌。我們無從得知泰莉為什麼如此憤怒,但小男孩的話顯然是觸動了甚麼,逼著我們對於墜樓這件事情多想一些。無獨有偶地,11月的台灣剛好有一則時事爭議與墜樓有關,我也就藉由這部電影談了一下這個事件。
    .
    「爸媽不在家」短短五個字,其實足以開啟我們許多想像。無論你是否看過這部電影,我都推薦你可以從這五個字去想像/理解:爸媽不在家會發生甚麼事?
    .
    p.s. 我自己誤把這一集說成是EP4,事實上這是林戲院的EP5哦。

  • 林書局的第三集跟大家分享一本想介紹很久的書:艾倫狄波頓寫的《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The Joy and Sorrow of Work)。
    .
    這是一本在我工作的時候常想起的書。我的工作是坐在診間聽人說話,而來的人也經常談及他們的工作,特別是工作帶給他們的各種困難與煎熬。這給我一個窺見各種工作後台的機會,同時也讓我有機會反過來思考自己的工作。
    .
    在這本書裡面,艾倫狄波頓追隨數個不同行業的職人,透過描寫這些工作的細節,勾勒出當代職場的智慧、怪異、美麗與痛苦。藉由歷史與哲學的視角,作者說明為何人們期待工作為自己帶來幸福,卻也在職場遭遇不幸時嘗到一種孤獨的羞辱感。此外,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職」可能是個錯誤的想象,藉由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裡面的一段話,這本書提醒我們:「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並非正常的現象,而是一種罕見並且困難的心理成就。」
    .
    在整本書的最後,作者說明工作一方面帶給我們許多實質的意義,卻也可能只是我們逃離死亡恐懼的某種抗焦慮劑。工作要求我們全心投入,不允許我們轉移焦點或者再多想一點。畢竟,一旦要面對我們終將一死的事實,工作中的各種積累也就不值一顧。某種程度來說,工作像是一個虛幻的泡泡,將我們隔絕於更深刻的焦慮之外。只不過,它很可能同時也隔絕許多我們更深刻的需求,以至於人們只能在工作以外去追求或彌補這些需求。
    .
    最後,我同場加映一組「失控二書」,供大家搭配服用。分別是剛過世的Barbara Ehrenreich寫的《失控的正向思考》,以及剛出版的《失控的熱情:為何在工作中追尋成就感,反而助長了不平等》。願大家在品嘗工作/不工作的愉悅與哀愁之餘,有機會停下來思考工作/不公作的意義。

  • 這本書原本是我的鬼月企劃,但拖著拖著就變成中秋企劃了。
    .
    《醫藥幽靈》說的是大型藥廠如何進行藥物知識的生產、寫作、發表、以及行銷。這個過程牽涉的個人、職業、團體其實相當龐雜,許多人際互動與利益交換也相當熱烈,只不過未必是外人所能窺見。在這其中,領到「醫師KOL」劇本的醫師們,其戲份更是重中之重。
    .
    整體而言,讀《醫藥幽靈》讓我重溫了科技與社會(STS)看待科學與知識的方法跟態度。這樣的態度提醒我們要看見科學與知識如何出現在我們眼前的,而不是唸咒語一般強調科學與知識有多重要。
    .
    這是一本可以呈現科技與社會領域怎麼樣看待這個世界的一本滿好的入門書,如果你對這樣一種看世界的方式有興趣的話,我想你可以從這本書裡面得到一些初步的體驗。

  • 趕在炎熱7月的最後一天,上架林書局系列的第二集,跟大家分享這本《躁鬱人生的不抓狂指南》。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新的書房(林書店3.0)錄音。
    .
    作者Emily Reynolds在這本書分享自己「抓狂」的過來人經驗,期盼能給新手們一些入門的指南。幾年前我買這本書的時機,應該是我在工作時遇到了一位久違的個案。當他再次出現時,我感覺自己擁有的知識跟技能已經不足以幫助他了。在這種狀況之下,我轉向尋找有沒有適合的書可以提供我一些靈感,讓我有機會再更靠近他。後來我並沒有看這本書,因為他很快地又消失了。
    .
    最近我再次想起這本書,原因也很類似:又是在工作中感覺到困難,發現自己缺乏對方擁有的經驗,導致對話難以為繼。這是我再次轉向這本書的原因。
    .
    在這集節目裡面,我將介紹這本書幾個有特色的段落,特別是關於作者提供的自我照護小撇步。同時,也邀請你一起思考躁鬱人生究竟是要獨立一些,還是適度地依賴他人比較妥當?這是我在工作的過程中,時常碰到的經典問題。

  • 這是我最後一次在林書店2.0錄Podcast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我正準備從1.0搬到2.0來,當時在這附近的早餐店讀到《魯賓遜漂流記》裡面的一段話,映照了自己在搬遷時的心情。
    .
    四年後的現在,我又再經歷一次搬遷,將2.0版本的林書店搬到3.0去。雖然我不是意外地流落荒島,但多少還是處於一種「魯賓遜式(Robisonade)的處境」:我得盤點我的物資,決定要帶哪些東西過去,然後依照我的記憶重建起新的秩序。
    .
    也許我們多數人都不曾真正漂流到荒島去,但我們多多少少有經歷過一些「荒島時刻」。在這種處境裡面,《魯賓遜漂流記》這個三百年前就寫成的故事,至今仍可以給我們一些參照,讓我們在這種荒島時刻不至於太過孤獨。

  • 分歧者這部電影上映至今已經十年,過去幾年之間,我大概每兩年就會在臉書上提到一次「分歧者」這個概念。透過這次分享,我嘗試整理了一下自己為什麼對這個故事如此有感。

    在這個故事設定之中,世人被分成五個派別:真理派、直言派、無畏派、友好派、以及克己派。在成年之際,人們必須接受一個「傾向測試」,隨後選擇自己想要進入哪一個派別。在這個世界之中,派別遠勝於血緣是一個信念,這意味著派別的連結遠勝於家人之間的血緣。

    我回想了我從高中開始的「分組」經驗,大學的「選填科系」掙扎,以及醫學系的「分科」抉擇。即便進入精神專科的訓練之後,我也感受到各種內部與外界的分類壓力:無論是生理/心理/社會這種路線差異;或者是被問說你是開藥派還是談話派的醫師?又或者感受到質性研究者或是量性研究者之間的對立,這些經驗都經常讓我想起「分歧者」這樣的身分想像。

    循著這樣的感觸,節目後段我也連結到為什麼我後來去唸了科技與社會(STS)研究所。對我而言,這樣一個領域,或許就是個分歧者的容身之處。我也藉一篇陳嘉新老師近期的文章*,將科技與社會這個「跨領域的新領域」跟分歧者這個故事做了一些類比,或許這可以解釋我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分歧者這樣的概念。

    最後,我因為近期聽詹宏志先生談間諜小說,聯想到分歧者與間諜之間的關聯。某種程度來說,間諜也具有某些分歧者的特質,他必須遊走在不同的國家之間,他們經常兩邊不是人,但事實上,他們不管走到哪邊也都還是人。我要到科技與社會所進修的時候,有人曾經問我是不是要去當臥底的?也有人擔心我可能會背離某種精神醫學的血緣。仔細想想,這無非是凸顯了派別與分類的效應,唯有在界線分明、信仰互不相容的世界裡面,間諜這個想像才可能存在,也才會衍生出「忠誠/背叛」這樣的主題。

    分歧者雖然不是一個設想精妙的故事,但它一直是我想像中:我自己領到的人生劇本。

    --

    *當跨領域成為新領域:由科技與社會研究談起/陳嘉新

    *分歧者的傾向測試

    --
    本集節目有分享一則寫得相當細膩的讀者來函,感謝這位讀者,也歡迎其他聽眾與讀者來函。

  • 這是「林書局」系列的第一個單集。在這個系列,我將分享跟工作相關的書與話題,期待能貼近我開設「門前書局」的理想。
    .
    在第一集的節目裡面,我會談一下近期讀的兩本關於「繭居」的中文書籍,也會談一下這兩本書的風格差異,以及兩位作者各自的背景。
    .
    在這個時間點重新閱讀「繭居」,或許我們有機會更貼近那種獨自一人生活的心境。除此之外,兩位作者都提到了繭居族需要「容身之處」。這樣的容身之處到底是甚麼樣的地方?在讀完這兩本書之後,我有一些想像。如果你也有的話,歡迎你跟我分享。
    .
    p.s. 這一集開頭除了一樣有閒聊之外,也有回應目前為止為數不多的聽眾回饋哦。

  • 《派特的幸福劇本》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這是改編自同名小說The Silver Linings Playbook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角派特總是把「silver linings」放在嘴邊,他眼中的烏雲總是有銀色鑲邊,他相信黑暗背後總有一絲光明,也相信自製的這部人生電影會有個美好結局。
    .
    然而,派特的真實人生當然沒有這麼簡單,他實際的劇本裡面夾雜了各種滋味與遭遇:在他離開他口中的鬼地方(精神病房)之後,他發現自己缺席了好多事情,世界完全沒有停下來等他。為此,他不斷地訓練自己、在社區裡穿著大大的黑色垃圾袋跑步,希望自己早日趕上。在這個過程裡面,他遇到了跟他一樣瘋狂、人生一樣爛透了的蒂芬妮。
    .
    兩個悲慘的人,能一起幸福嗎?這或許是整個故事最核心的探問。雖然這部電影在當年諸多入圍獎項都被定位為喜劇,但仔細跟著這個劇本走,我還真的分不清楚這到底算是喜劇還是悲劇。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雖然是句老派的話,但在這個全民追劇、重視人設、把「領劇本」掛在嘴邊的年代裡,看著派特拍攝自己的人生電影,無疑可以激發許多對自己人生的想像。
    .
    這部電影除了畫面好看,原聲帶也非常動聽。那些配樂好聽到我跟室友把它用在婚禮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