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臺灣文學基地與雲門舞集舞蹈教室今年攜手推動「動起來讀—成為人以外的」聯名活動,現正於臺文基地展出好評不斷的〈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以文學擴展物種身體和生命經驗的策展概念,與雲門教室部分課程透過動物形象進行肢體開發、感官模擬、啟發換位思考的「生活律動」課程設計不謀而合。

    本集Podcast由主持人吳家恆以及該特展的策展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黃宗潔教授進行深度對談,除了與聽眾分享展覽策展理念及動物議題,帶領大家思考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動,同時亦探討雲門教室透過動物形象進行肢體語言轉化的看法。

    臺文基地也期望透過這次的聯名活動,觸發文學與各種類型創作的合作與轉譯,並帶給觀眾文學與感官的饗宴,期待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親近、詮釋與感受文學,讓文學走進生活中。

    到底文學與肢體之間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生而為人,我們應該如何從動物的角度看待生命的多樣性呢?這集就讓我們跟著宗潔老師的腳步,一起來聊聊「成為人以外的」吧!

  • 臺文基地台的聽眾有福了!這一集我們迎來了開播以來「最重量級」的來賓,AKA國立臺灣文學館的新任館長──林巾力館長。巾力館長對臺灣文學有什麼樣的見解,對博物館又有什麼樣的想像?而作為創館以來首位女性館長,巾力館長期待自己成為什麼樣的館長、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帶來什麼呢?
    這一集的【隱藏版包廂】,讓我們同為「師大臺文人」的值日生──鄭清鴻主編──的腳步,走進這一間線上小包廂,與巾力館長從相識談到論文、從文化認同聊到國際接軌、從文學轉譯談到作家駐村,推心置腹的「館長老實講」,還不快點聽起來嗎!?
    在主持人清鴻看來,總是活力充沛的巾力館長談到這些年所接觸的各種挑戰,其實源自於「臺灣文學可以為臺灣做什麼?」、「臺灣文學這個學科,可以為臺灣社會做些什麼?」的焦慮,因而國立臺灣文學館──具有研究、典藏、推廣、公共等複合任務的博物館──就成為了解決焦慮、實現理想、探索未知的重要所在,而許多的「怎麼辦?」,也在臺灣文學與社會的互動之間,找到答案。
    好奇巾力館長擘劃的藍圖嗎?臺灣文學如何擔負起「外交」的責任,向國際訴說臺灣的故事呢?而博物館又該怎麼落實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一起進入這間【隱藏版包廂】,聽聽館長怎麼說!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自頻道開播以來,臺文基地台的聽眾,這兩年都聽駐村作家分享關於寫作、關於駐村、關於閱讀以及各種生活中的新鮮體驗,不過,你是否也好奇「駐村作家」是怎麼被選出的?什麼樣的寫作計畫會受到評審青睞呢?
    這一集的【隱藏版包廂】就讓我們跟著好久不見的值日生──陳栢青──的腳步,與在錄音當天正式卸下評審委員任務的作家劉梓潔來一場靈魂拷問,回答大家心裡共通的疑問:「為什麼不是我!!!」
    在2022年協助臺文基作家駐村評審過3次徵件的作家劉梓潔,多年來以文字創作征服大家的眼球,編導的作品如電影《父後七日》等,更是口碑與票房兼具,廣受喜愛;於此之外,具備豐富的文學獎項、補助案評審經驗,提攜後進不餘遺力。這次作客臺文基地台,特別自抽離「評審」和「老師」的角色抽離,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和大家分享她將如何設計一份駐村計畫,如何在眾多好手之間脫穎而出!
    不確定自己究竟適不適合駐村嗎?作家駐村到底在做什麼?跟文學獎又有什麼不同?投稿駐村該怎麼寫計畫,才能幫自己加分呢?一起聽聽即將成為「徵選競爭者」的強大對手劉梓潔怎麼說,知己知彼入住臺文基!

  • 這集蒞臨臺文基地台的是來自美國的作家王學慧(Laura Wang),她在2022年歲末住進臺文基繆思苑擔任駐村作家,帶著個人對「跨文化」、「跨語言」經驗的體悟,Laura將透過她在臺北學習插花的經驗,與讀者一起探索文字理解與五感體驗之間的變化。
    已在臺灣居住超過1年的Laura,目前正國際學校裡擔任化學老師,不過在教學之外,她也累積許多詩、散文、短篇及長篇小說創作,儘管華語讀者可能對「Laura Wang」或是「王學慧」不是那麼熟悉,但事實上,因家學淵源,Laura具備扎實的中文表達能力,創作則以英語為主,包括短篇小說「Teenage Demons」(《Lady Churchill’s Rosebud Wristlet》,2022)、「Fusion」(《Grist》,2019)等作品發表於文學報刊上,曾獲《Pigeon Pages》雜誌2021年短篇小說首獎的「This Delicate Stage(這個細緻的階段)」則透過富有詩意的魔幻場景,來與讀者探悉環境議題,令人印象深刻。
    為什麼1988年出生於美國的Laura會長時間學習中文呢?而她又為什麼會來到臺灣、來到臺文基擔任駐村作家呢?跟著臺文基地台的特約值日生──葉佳怡──的腳步,讓我們一起從Laura的生命經驗中尋找蛛絲馬跡,認識她的創作風格與文學觀點,也透過這段跨文化、跨語言的創作歷程,看見創作者與世界、與土地之間的互動關係,聊聊移民經驗、文學創作與五感體驗吧!

  • 左手創作影像作品,右手創作繪本,多才多藝的創作者蘇美玉,在歲末帶著全新的繪本創作故事來到臺文基駐村,透過十分詩意的命名──「住在月亮裡的魚」──這部作品處理的是世代、家鄉,以及母子之間的對話。
    其實美玉過往的幾部作品,包含在短片《回家作業》(2013)裡描繪關於知識、願望和親子之間的溫馨故事、紀錄片《魚路》(2020)則談到返鄉、養殖業與家庭的議題、繪本《起風的日子》則涉及了雲林口湖鄉成龍村的歷史記憶與經驗。透過不同媒介形式、從不同的方向出發,美玉與讀者一起探索了「回家經驗」。不過,從影視作品到繪本創作,美玉如何看待不同的創作經驗呢?而這段創作歷程又是如何回應美玉所關注的議題?
    什麼樣的機緣,讓美玉開始跟著田桑卿老師學臺灣漢文?獨立創作繪本時,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呢?而繪本創作計畫「住在月亮裡的魚」,一方面介紹了臺灣早年戰爭時期的常民生活與文化外,繪本左翻與右翻時,也開展出不同的故事軸線,不僅只是增添閱讀趣味,也在長輩的生命形象、家族成員與命名等議題中加深了閱讀層次,讓不同年齡、不同生命經驗的讀者,都能在繪本產生連結與迴響。
    從《彙音寶鑑》、防空洞到都市空間的反思,美玉都在想些什麼?「住在月亮裡的魚」的發想緣起,與創作過程中的奇妙經驗,一起來聽聽這一集的【本月大村民】,和美玉一起聊聊這些與「家」有關的經驗吧!

  • 近年來十分受矚目的詩人鄭琬融,來到臺文基駐村了!!包含獲得了楊牧詩獎肯定的詩集《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2021),近年屢獲文學獎、創作補助的琬融,帶著她的「骷髏狀的人馬」組詩寫作計畫,在臺文基繆思苑裡,思考黑暗、女性與居住(或是處境)問題。
    在臺文基地台中,琬融與聽眾分享了「骷髏狀的人馬」的構想,原來,作為下一本詩集《黑夜的繭》(暫訂題名)中的第三輯(第一、二輯則分別是「暗光鳥」、「乾癟哺乳」),因此,「骷髏狀的人馬」將會在「自然/城鄉的邊界」、「女性身體」之後,談到在都市裡佝僂、掙扎生存的人們。
    與琬融來到臺北這個城市生活的經驗結合,在《黑暗的繭》中,詩人也嘗試從在臺北對氣候的適應、對居住空間的適應以及所見所聞等,去思考「黑暗」在深不見底的、避諱的、曖昧朦朧的抽象概念之外,是不是還有另一種「認識黑暗」的方向。例如「黑暗觀光」的概念,其實突顯了凝視黑暗的另一種方式。
    而回顧琬融在臺北的租屋經驗,與在臺文基繆思苑的生活體驗,也形成了極端的對比,在這樣強烈的身體與空間感受之下,「骷髏狀的人馬」將呈現出什麼樣的都市掙扎光景呢?從《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到《黑暗的繭》之間,琬融的思想軌跡又是如何鋪衍的呢?一起聽聽這一集的【本月大村民】,從自然書寫、黑暗觀光到電影《柏格曼的島》,詩人都在想些什麼?就讓我們跟著琬融一起用「五感」來「敘事」吧!

  • 本期第一位入住臺文基繆思苑的駐村作家許恩恩,帶著她的「等待月經」寫作計畫,來到臺文基地台,和大家分享這28天在繆思苑等待月經的生活體驗和寫作心得。受社會學科的學術訓練,也曾在議員、行政院唐鳳政務委員辦公室服務,長年發表報導及評論為主的恩恩,自稱是文學路上的菜鳥,然而近年來她的創作已獲許多肯定,包括短篇小說〈洗腳〉(收錄於《異質邊界:110年高雄青年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等作品,均展現出作家對身體、對社會、對議題等敏銳的感知。
    自稱「寫月經寫出新高度」的恩恩說明,「月經」這個「符號」在文學作品或是社會經驗的描述時,通常是作為「配角」一般的存在,然而,從少女時期的「初經」來潮,到中年以後的「更年期」來到,在這之間「月經」其實佔用女性身體感受的時間非常長,而儘管「月經」另有「生理期」的別稱,但事實上,女性在這段過程中的每一天,都是「生理」時期。
    用這樣深刻的出發點,恩恩以生理週期設定了28日的駐村體驗,期待透過對身體經驗的記述、對文學及影視作品的爬梳、及與歷史建築空間的對話等方式,描繪女體生理週期的五感與城市、制度、時間、文化與社會結構互動的觀察紀錄。
    另一方面,駐村期間恩恩安排了四次主題各異的工作坊,包含影視作品、故事工作坊、座談經痛與寫作等等,每週一篇的散文寫作、每週一次的工作坊活動,這樣的安排和生理期的身體感是否相銜接呢?而這四次的工作坊,是否有生理男性參與?他們又對恩恩的28天駐村體驗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 創作力非常旺盛,寫詩、寫散文,也寫小說的梁莉姿,來臺灣文學基地駐村啦!!
    最新出版的小說集《日常運動》還在如火如荼的宣傳中,梁莉姿這次帶著極短篇小說「運動與日常的距離」創作計畫進駐繆思苑,這兩部小說作品,雖然從題目上可以看出延伸和呼應,但是短篇與極短篇、從「運動」到「距離」的量測,以及故事背景從香港帶到臺北等等,帶領讀者看見莉姿在「日常」與「運動」之間的辯證。
    從2019年開始長達3年漫長的寫作,期間不斷的動搖與自我懷疑,到作品通過出版社問世後,將近3個月的時間在一場接著一場的讀者分享活動、訪談中渡過,這也是身為一個寫作者的「日常運動」。莉姿是如何在「日常」當中解釋、去回應這場「運動」呢?這個過程會不會讓她產生了新的矛盾與拉扯?而在面對訪談、面對讀者時,作家也曾因重覆回應同樣的問題而感到辛苦嗎?她都是怎麼看待自己身為作家的這些「日常運動」的呢?
    去年才來到臺灣求學的莉姿,在臺灣是不是也觀察到一個類似「後運動」的寫作社群漸漸在臺灣成形?她如何理解在臺的香港創作者,在寫作、在其他面向上的對話關係呢?莉姿其實也時常對自己提問,嘗試去區分出是「想寫」還是「必須要寫」的責任感。她談到,許多在臺的香港創作者,嘗試著透過書寫去回應香港發生的事情,其中可能有些人是為了自由的寫作而離開香港,但是當思考觸及作品的讀者,甚至是要用什麼語言去思考寫作本身時,就會產生一個有趣的悖論──這樣的寫作還是自由的嗎?
    莉姿在寫作時都在想些什麼?而「運動」與「日常」之間的距離又該用什麼方式去體認呢?讓我們跟著莉姿的腳步,一起踏進「運動」,看見那些幽微的、唐突的、關於身體的、關於記憶的「日常」吧!

  • 這週來到「臺文基地台」的「大村民」是稻草人現代舞團的團長暨製作人古羅文君(Miru Xiumuyi)。長期以製作人、策展人的身份參與跨領域藝術創作的她,這次帶著「想像編舞」散文寫作計畫來到臺灣文學基地,期望透過文字創作,讓屬於當下的時間藝術──舞蹈──的靈光框格起來,匯聚成一股陽光般的知識能量,讓讀者徜徉於字裡行間的想像,傳遞特定空間中的優美意象。
    回顧「舞蹈」詞源,其實是在思考人群在空間中的編排。而甫出版《足in.動與感之境遇》一書的文君,正透過這一部文字作品,將稻草人現代舞團多年以來在「特定空間」中的演出,再一次的透過文字重現於書籍中。於是讀者將在稻草人與文君的巧思下,一步步走出劇場,讓舞蹈能更深入地重回人群之間。好奇文君曾在哪些非典型劇場空間中進行實驗嗎?油漆行、豆油間、公園、樹林與故鄉,日常與非日常的空間,將如何透過舞者的眼睛,投射出特殊的畫面呢?
    擔任現代舞團的團長,文君在臺南、臺北、南投、臺東,在島嶼內、外的許多在不同城市之間,做了很多場域性的演出,而2020年的《歧路森林》,則回到暌違30年的故鄉:新竹縣尖石鄉的梅花部落。這支影像作品在文君眼中,就像文君姊妹,他們與梅花部落(以及自己的原住民身分)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中空,他們將如何帶著這支舞回到媽媽的故鄉,透過舞蹈,對自己辯證呢?
    讓我們一起透過舞者的眼睛,看見幸福草地上的那棵豐茂榕樹,以及樹葉間灑落的繽紛光彩,和文君一起思考,身體之於空間的關係。

  • 以研究遷移史和日治時期臺灣史為學術關懷的作家黃文儀,帶著《Yabun Rahen的夢:一名日治時期泰雅女性的長篇小說書寫計畫》進駐臺文基繆思苑。事實上,她不僅用寫作計畫回應「文學,動起來」的駐村主題,文儀的日常生活──幾乎每個月都安排登山──也讓我們看見作家在空間、時間中,思考歷史與文學創作的軌跡。

    史料中的日治時期原住民婦女,常見的是以「通譯」(口譯)作為殖民政府與在地原住民的橋樑,甚至也有因「通婚」而成為前述的「中間人」者,不過,做為殖民時代下的小人物,這些婦女的身影都不甚清晰。而文儀筆下的「Yabun Rahen」,則在兩段與日本警察的婚姻之後,遇到了擁有日本名字的泰雅族青年及漢人隘勇。日本警察瀨野尾寧在1930年代以「悲戀物語」介紹了Yabun的四段婚戀與愛情故事,長達16回的連載,是目前為止對Yabun最詳細的描繪,這段生命故事看在文儀眼裡,無非突顯了原住民女性的能動性,因此嘗試進一步以文學介入歷史記憶,讓我們聽見歷史罅隙中的聲音。

    出生於南澳深山中的Yabun,成長後遷移到相對平地、融入日本人家庭,不僅是空間上的「動」,也是文化上的「動」,而同樣「動起來」的還有「夢」。延伸自泛泰雅族文化中的「夢占文化」,文儀相當好奇Yabun在面臨每一次生命的轉折時,都做了什麼樣的夢,又帶給她什麼樣的啟示呢?而殖民的想像、化育,其實可能也是一種「夢」。因此,當文儀選擇以夢為創作命名時,是不是也暗示著精神的幻境或是寫作上擴增現實的手段呢?

    另一方面,在這麼炎熱的臺灣,為什麼文儀試著探索泰雅語中的「雪」?登山除了身體運動,文儀還做了哪些事?面對身體經驗,文儀是如何在學術訓練與文學創作的世界觀中切換,養成左手寫論文、右手寫小說的深厚功力?讓我們跟著文儀的腳步,感受空間、時間還有人之間的關係,也聽聽她推薦了哪些關於「山」的書籍給對山好奇的聽眾吧!

  • 這週的「本月大村民」,邀請到作家盛浩偉來和大家分享他的駐村生活體驗。曾出版散文集《名為我之物》、參與小說接龍《華麗島軼聞:鍵》、非虛構寫作計畫《終戰那一天》、《百年降生》等作品,在進入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之前,浩偉正在出版現場,進行編輯工作。來到了繆思苑,浩偉也重回創作者的位置,這段經歷對他的《涉濤入夢》的寫作計畫有什麼影響呢?
    原來,在繆思苑進行的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涉濤入夢》,是從浩偉的碩士論文所延伸出來,透過這部小說,浩偉希望能將日治初期的在臺日本漢文人──這個不太容易被想起的群體──再次為人所知。小說題名中的「涉濤」和「入夢」,分別源自喜歡登山(卻不小心在觀音山迷路)的中村櫻溪,與開了獨立出版社(卻很快面臨倒閉)的關口隆正。面對這段對所有人而言都很陌生的歷史,浩偉該如何說他們的故事?
    而繆思苑的晨昏起居,也讓浩偉的小說創作有了更多細緻且強烈的身體感,包含光線的照射、拉開拉門喀咑喀咑的聲音、走過木地板的腳步聲,甚至是睡在塌塌米上、感受夏天的臺灣空氣中的濕度和溫度等。這些身體感官,竟啟動了浩偉還原歷史的執著,甚至讓他的創作變得有點辛苦!?日本人到底怎麼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活,而又為什麼這麼多具備漢學素養的日本人會來到臺灣呢?
    如果可以推薦一部作品給小說主角,浩偉選擇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給中村櫻溪、葉石濤的《臺灣文學史綱》給關口隆正?興建於日治晚期的繆思苑,要如何成為浩偉想像日治初期的跳板呢?讓我們跟著浩偉一起穿起「甚平」,走進這段「被遺忘的歷史」中吧!

  • 「臺文基地台」本集邀請到駐村作家林于玄來和大家聊聊她的駐村計畫。身為臺灣文學基地歷年來年紀最小的駐村作家,于玄關心的是社會運動中最深刻的問題:「運動傷害」。一般人在健身、鍛鍊時,時不時得面臨扭傷、挫傷等等的運動傷害,然而參與社會運動,也會讓人面臨心智筋膜的拉傷,這些無法輕易言說挫折和迷惘,甚至無法用任何一種文字形容的創傷,于玄該怎麼完成她的《傷兵不在街頭》社會運動創傷寫作計畫呢?
    回應本季駐村主題「文學,動起來!」,作家林于玄的《傷兵不在街頭》寫作計畫成形於2020年底,最初並非一套完整且嚴謹的訪談寫作規劃,而是因為意識到社會運動之外、之後的許多餘波,在「運動場外」仍持續地對曾參與其中的人有重層、堆疊的影響,於是開始從「聽」別人的經驗,來面對自己不願回望的那段過程。
    如果要在虛構的世界裡面,找一個朋友一起走上街頭,你選擇會是誰?林于玄談起了張亦絢的《永別書》,書中對時代和時間的討論,曾在這麼恰當的瞬間,帶給于玄撫平創傷的力量。不過,在任何運動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街頭偶遇《永別書》裡的賀殷殷,是作家對虛構朋友最美好的想像。而真實人物中,聽眾朋友期待與誰一起上街頭呢?一起來聽聽作家的選擇,也聽見時代中,每個獨特的靈魂。

  • 臺灣文學基地2022年第一位駐村作家,是很喜歡嘗試新事物的唐墨,他是如何構思出駐村寫作計畫「五筋常旺:心技體的藝文體驗工作坊」,來回應臺文基的「文學,動起來!」徵集主題呢?一起在不間斷的笑聲中,聽見唐墨生命中的積累匯流,擦撞出全新的火花,然後進一步把臺灣唸歌裡的十大奇案寫入小說!?
    高中時期愛讀張愛玲、白先勇的唐墨,是如何一腳踏入喜劇、推理文學的世界?原來創作路上都是「業力反彈」,當初的一聲「哼」,沒想到竟在美式賣場中找到出口,這部讓作家啞口無言的經典神作,竟意外開啟唐墨的「推理開關」,從此一頭栽進阿嘉莎克莉絲蒂、江戶川亂步等大師雲集的推理世界。

    聽眾朋友騎車的時候耳邊響起的旋律是什麼呢?這又和作家唐墨的駐村計畫有什麼關係?「五筋常旺」的心、技、體又分別指涉了文學創作的哪些面向和特質,讓作家一面在臺文基「曬菜脯」,一面擔心被喜劇同行恥笑?

    好奇唐墨在臺文基還發生過哪些新鮮事嗎?歡迎收聽本集「本月大村民」,一起笑到腹筋炸裂吧!

  • 認識多年的主持人陳栢青與駐村作家李時雍,在節目一開始聊著他們初識的過程,及一同成長的背景,栢青提到:「我覺得我們就像沙漠裡的駱駝,是一個駝隊,從小駱駝開始就要扛著文學的駝峰,想著有一天會長大成為大駱駝,結果發現我們的同隊在這巨大的荒漠、20年來的長遷之中,很多駱駝倒在地上。……最後只剩少數的一些人在相濡以沫,嚼著草告訴大家最後的文學綠洲在哪裡。」並為大家點播了一首歐陽菲菲的《熱情的沙漠》。

    後續訪談提及駐村計畫時,李時雍提到了他與臺文基的緣分。他將自己與臺文基、重慶大樓(Podcast錄製地點)、與栢青在同志大遊行相遇過程串成一段故事,那些偶然與巧合,一點一點的連結起來並停留在他的心中,成為了他決定申請臺文基駐村作家的契機,也間接促成了他決定於駐村期間安排舞蹈表演的決定。

    想知道李時雍駐村期間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他的駐村計畫〈穿越九千公里與你踏青〉是如何與駐村主題「自然/非自然」扣合,歡迎收聽本集的本月大村民!

  • 臺文基駐村作家——羿禃,30歲前從事室外壁畫,但因身體健康因素,開始思索長久創作的可能性,透過文字,將每幅畫裡的故事串起來。
    羿禃習慣使用鉛筆創作,她謙虛的說:「有水的顏料我控制不了」,而在使用鉛筆創作時,藉由力道的掌控,呈現出來的字體粗細、深淺就好像說話時的語氣,因此,她也喜歡在詩的最後一個字拉長筆畫,好似拖長的尾音。
    相較於人物、動物、大自然作為創作對象,羿禃選擇較少人創作的主題——公園,起因是他上班時停靠U Bike的地方是一個公園,他發現之前都沒認真認識這個地方,決定開始以公園進行創作,且是越小的公園越好。目前羿禃以台北中正區的公園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每個公園的地理位置、區域發展等,都對應到家中空間,像是幸安公園像家中廚房、忠孝公園像是客廳等,更添趣味及與生活的連結。
    最後,主持人猩猩姊姊特別為羿禃規劃「如果挑戰連續一個月住在大安森林公園裡創作的黃金傳說」,邀請羿禃想像居住在裡面時會怎麼度過每一天。
    想知道羿禃在大安森林公園會做什麼事?歡迎大家收聽本集本月大村民!

  • 有的人在童年時,會有一個自己的想像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像過跟虛構人物做朋友?這集隱藏版包廂企劃——文本裡的理想型,將跟駐村作家小惑星聊作品中的虛構人物,如何創造、感受作品中的各種「人物」、是否曾從虛擬人物中得到啟並影響後續創作等。
    訪談從小惑星的作品《双生花》、《宵禁》裡的角色塑造提起,包含時代背景設定、選角及影像呈現方式。因非常重視演員敏感度,小惑星甚至自己訓練、引導演員,其成效可從《宵禁》中演員細膩的演出中看出,《宵禁》是一部背景設定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無對白」電影,其中宵禁的「禁」不只是時間上的限制、也包含了性、身體、思想的壓縮,沒有對白的影像處理方式,也呼應了「噤聲」的時代氛圍。。
    後續轉向比較輕鬆話題,被問到想跟哪位虛擬人物一起出國時,小惑星選擇《双生花》裡小宇的爸爸,而主持人馬翊航選擇了日劇《昨日的美食》中,由西島秀俊飾演的筧史朗。想知道為什麼挑選這個角色一起出國?想了解作家眼裡的理想型?歡迎收聽「隱藏版包廂」!

  • 此次臺文基地台來賓——小惑星,是臺文基駐村作家,他的駐村計畫〈我與閣樓上的靜子〉短篇小說寫作計畫,其實延伸自他的電影長片計畫《破曉》。這兩個計畫的源頭,則可以回溯到小惑星對日治時期作家翁鬧生平經歷和作品文本的探索。
    翁鬧充滿自卑、無力感的廢青特質,不僅讓小惑星充滿共鳴,也和印象中1930年代的熱血青年形成強烈反差,而翁鬧筆下青年的種種「不像樣」,則折射出社會與現實對青年的期待與想像。
    從〈我與閣樓上的靜子〉出發,不難發現小惑星作品中有許多對禁忌的挑戰,人類的血緣及慾望都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小惑星總在題材間嘗試將這兩個元素結合,找出有趣的連結,像是家族間的亂倫、年齡接近母子的姊弟戀等等。她在影像與文學間的多重穿越、跳躍,又創造出了什麼樣的世界觀?
    想了解更多小惑星的創作歷程及駐村計畫,歡迎大家收聽本集「本月大村民」!

  • 「聽力是人類離開人間之前最後消失的感知功能。」
    駐村作家林宇軒因從小學習小提琴,對聲音及音樂的表演特別有興趣,也藉由這樣的基礎,規劃了許多聲音相關活動,希望將聲音可以進到生活中。他也在訪談中提到:「以往看到都是視覺的文字……,不會去記聲音跟本身個性的連結,這個部分是蠻有趣的,帶領我們從不一樣的角度觀看整個世界,這是整個觀念上的改變。」
    聲音除了資訊傳達、作為娛樂外,主持人馬翊航也提到聲音具有的政治性:哪些聲音可被聽見、哪些聲音無法被聽見,而這些無聲之處反而更需要被留意。像是李渝小說裡,可以藉由偷聽的情境,感受到戒嚴時期生活的壓抑感;程廷小說中族語與漢語的對話、社區廣播的情境,與大自然中水流撞上石塊發出的聲音,產生互相運作與撞擊的關係。
    想了解更多文學裡的聲音,歡迎收聽「隱藏版包廂」!

  • 此次臺文基地台來賓——林宇軒,目前就讀政大臺文所及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碩士班,經營Podcast節目《房藝厝詩》、《文學小屋》1980-1999臺灣詩人轉譯計畫,並參與「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社群,致力於臺灣詩創作與推廣。

    相較於其他作家將「時空穿越」作為作品主題,林宇軒規劃了「《穿越作品》閱讀賞析訪談計畫」,選擇以「影音訪談」及「週末駐村活動」的形式觸及作者及讀者,驅使詩作本身能夠有更多不一樣的詮釋方式。而其計畫想法其實源自於他另一個計畫《文學小屋》,希望在閱讀文學作品時,不僅從作品背景認識作家,也透過作家、讀者反應認識作品。

    《文學小屋》計畫共訪問了27位詩人,而除了訪談和作品賞析外,也規劃了讀詩的橋段,讓詩人在自己所選的文創空間內朗讀作品,呈現出詩人的個性及不同面向,像是詩人小令希望在台大校園內的墓園受訪、詩人喵球則選擇在女僕咖啡廳訪談,還與咖啡廳店員聊起詩集《要不我不要》。

    想了解更多訪談趣事及駐村計畫,歡迎大家收聽本集「本月大村民」!

  • 「90年代MV有一個大宗,是故事型的MV,像周格泰拍的〈勇氣〉。」
    臺文基駐村作家——洪詩婷導演,曾拍攝青峰〈太空〉,及獸人樂團(of Monsters And Man)〈Alligator〉、及漂流出口〈 Pinagsanga 〉等知名MV,她與主持人陳栢青同樣深受90年代MV影像影響,但詮釋MV的方式卻有很大的差異──
    訪談中,陳栢青提到MV的影像很早就進入文學裡,像是同樣受MV文化影響的言叔夏,在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提及小時候上學前都要打開MV台。而這樣的MV文化又是如何影響影像創作呢?歡迎收聽本集「隱藏版包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