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一壶龙井,一碟鹌鹑蛋。”豫园的春光里,老茶客蒋老伯熟门熟路地坐到湖心亭二楼的靠窗位。这是他几十年未变的习惯了。他熟悉的不只是茶,还有二楼曲声悠扬的江南丝竹,连老乐师们都已经是他多年的朋友。通常乐师们喜欢靠窗处坐,琴瑟即起便让茶楼平添古雅的文人气息。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茶客品龙井、啜一颗鹌鹑蛋,乐哉悠哉。茶楼里的乐师不仅是茶客,也大都是朋友。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茶冒着淡淡暖气,茶客们围坐一桌,毫无拘束地畅谈天地。聊天间隙偶尔望一眼窗外的豫园,毫无疑问地,窗外是另一个喧闹的世界,一墙之隔便是两番天地。若是盛夏,池中几簇荷花开得正盛,鲤鱼戏于碧水之中,豫园胜景尽收眼底。——节选自《非常旅行》

  • 一首英国民谣这样唱到:“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据说,对英国而言,人生的三分之一是Tea Time,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等他们喝完了下午茶再说。历史上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舶来品创造了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并让这种慢生活方式蔓延至世界各地。1923年,半岛酒店母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首次从英国将下午茶引入上海,并于每日下午在当时的礼查饭店举行下午茶舞会。很快,茶舞开始风行,并迅速成为当时上海上流社会人群享受曼妙午后时光的消遣。可惜,十里洋场的老上海,曾经西装革履、流苏粉黛云集的下午茶会,却不得不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暂落帷幕。“二战”之后,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出让所有股权离开申城,转而以香港半岛作为酒店公司的旗舰标志。那带着茶香舞韵的午茶故事,也随之在香港续写“倾城之恋”。从20世纪中叶起,半岛酒店的下午茶便成了很多香港人趋之若鹜的一种休闲方式。到了80年代,因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和张曼玉等常客的光顾,又曾兼有“影人茶座”之美誉。不光是明星们喜欢来此消遣,港府的高官有时也在半岛酒店的大堂招待宾朋。这儿的气氛也很适合那种追求典雅、自在、闲适的小资们。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无论世事如何,人们对半岛下午茶的追捧与热爱一直经久不衰。如今,半岛酒店——这家张爱玲最爱的酒店,终于在阔别多年后,从维多利亚港重返黄浦江畔,回到了它的故乡。——节选自《非常旅行》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甫一坐定,就有服务员来到桌前送上菜单,一边是传统的英式下午茶,一边是季节性的下午茶,也可添加香槟。美食方面,甚至可以选择生蚝、伊比利亚火腿。茶的品类也不少,中式茶、传统茶、香味茶、花草茶,亦可点杯咖啡或热巧克力。不久后,银质茶点托架和盛载着丰富茶点的三层瓷盘登场了。搭配半岛自制草莓酱、柠檬树莓浆、凝脂奶油。瓷盘洁净雅致,色彩与大堂整个配色相得益彰。瓷盘上茶点的摆放顺序也颇有讲究。最下一层摆放着由玉米塔、烟熏培根、浓味腌三文鱼三明治、鱼子酱、芝麻菜、橙味奶油芝士、黑面包、有机嫩萝卜苗、意式面包组成的咸味精致小点,非常开胃,适宜最先品尝。中间层为司康饼、英式小蛋糕和松饼、巧克力浸汁脆饼,口味相对较淡。最后回到第一层:覆盆子开心果卷、茉莉花糯米泡芙、桃味马卡龙、芒果青柠芝士蛋糕、玫瑰意式奶冻等,酸中带甜,口感怡人。在国人看来,喝茶是轻松的消遣,可在半岛,却是一次和典雅的聚会。一向讲究礼节的英国人,也有自己传统的茶室礼仪,讲究轻声交谈,瓷器轻拿轻放。杯中茶喝完后,将茶匙放到茶杯中,表示到此为止,不用再续茶了。——节选自《非常旅行》

  • 襄阳南路过去叫拉都路,是一条汇集了上海不少名人故居的马路。而大可堂则是在襄阳南路巷弄深处的一处花园洋房,隐于闹市的选址从一开始就克制、内敛,如今更是自有静气。不论是无意中经过还是闻茶寻觅而来,访客们在见到这老宅的第一眼起,便会自然地安宁、平和下来,这大概就是老宅的魅力。走进大可堂,仿佛走进了30年代的大户人家。门厅里的西式雕花门楣,室内的复古彩色玻璃,流畅而简约的流线型封栏木楼梯,几何图纹的水磨石水门汀,吧台上喇叭形的英式留声机,陈列在主人搜罗来的老书柜中的古董碗盏、铁器银壶,更有意大利的水晶吊灯,百年前的德国象牙键钢琴,还有那些巴洛克风格老沙发,细节精美的茶案,以及至今仍能使用的、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听筒与喇叭分离式的老式电话机、罗马老式摆钟……凡此种种,令大可堂几成Art Deco家具博物馆,让那个繁华、摩登、雅致的老上海时光再现人们眼前。精心保留而下的还有老宅中挥之不去的沉静、单纯、古朴,使得往来宾客拾获一份来自岁月纵深处的安宁。在大可堂的底楼大厅中,一座中式大橱顶天立地,福元昌、宋聘号、同兴早期圆茶、陈云号等近50款“号字级”普洱老茶在玻璃窗后列成一排排方阵。这里有些茶比花园洋房的年代更久远。而在另一边的落地柜内,同样陈列着70余款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生产的普洱茶,其中包括红印圆茶、红印铁饼、蓝印铁饼、黄印圆茶等名款。看来此地不仅是一座老家具博物馆,更是一座“普洱茶博物馆”。——节选自《非常旅行》

  • 这片区域内的老洋房,骨子里透着优雅与沉静。在淡淡的灯光之下,斑驳的树影在墙砖屋瓦上低吟细语,为老洋房平添了几分浪漫情愫。我们的心醉旅程从武康路开始。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总计有优秀历史建筑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走在这条路上,一幢幢具有西班牙或法国文艺复兴特色的老洋房,仿佛可将行者的灵魂抽离,令人直达欧洲的某条小巷。相比雄伟的外滩,这里是精致版的“建筑博览”。围墙后、树影间,花瓶形阳台、红色木质百叶窗、宽敞的露台、大斜坡的屋顶……错落有致,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现代主义式的建筑,应有尽有。——节选自《非常旅行》

  • 位于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主楼建于1923年。1955年9月,巴金一家迁入,并定居于此。巴金故居由一栋主楼和两座辅楼及花园组成,现按主人生前原貌布置,参观者可以看到主人接待中外宾朋的客厅、餐厅,创作部分《随想录》的“太阳间”,深夜燃灯、奋笔不息的书房……这里的花园四季如春,玉兰、樱花等花木多为主人当年手植,院子的步道上曾留下巴金先生当年的足迹。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当代中国文坛的风风雨雨。要是沿着武康路继续往前走,你将来到辛亥革命先驱黄兴的住所,当地人称它为“黄公馆”。虽然黄兴只在这里生活过不足四个月,但其间孙中山曾两次来此与他商量要事。如今这里的393号甲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游客可以进入到这座老房子内部,欣赏建筑、品味历史,可以获得“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淮海路上的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她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1949年春她迁居于此,经常在此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淮海路附近有两条小马路,一条是桃江路,另一条是东平路。有人说,桃江路从头走到尾,只需500步。很多情侣不相信,所以都会亲自实践一下。但他们往往数不清步数,不是留恋于风情独特的小咖啡馆,就是为桃江路的夜色所驻足。如果你经常穿梭于此,不难发现有许多情侣在此拍摄婚纱照,每一寸石板路上都留下了他们浪漫的足迹。——节选自《非常旅行》

  • 80后的上海小囡对上海市区的记忆,很大部分是从一条条树影婆娑的马路开始的。无论是复兴路、思南路一带,或是衡山路、康平路、宛平路,都有连成一整片的林荫道,以至于一度觉得,上海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有小洋房,有梧桐树,有小马路。如果让当时的我形容这座城市的形象,这些不宽的马路是最主要的画面。“以前的路灯都高高的,隐在梧桐叶中,它打下来的灯光,可能不太亮堂,不流光溢彩,是细细碎碎的,但有光影的味道。走在路上,只觉前面隐隐绰绰有几个身影,男女胖瘦只能看个大概,看不清面孔。但没有关系,本来大家就是交互走过的缘分而已,没必要看清楚。”这是属于上海的街头夜景,点缀着小浪漫、小暧昧,最终成为深秋温暖的回忆。——节选自《非常旅行》

  • 一座城市,随着岁月流逝,留下许多记忆。若要追溯上海的“记忆”,必要从黄浦江开始。夜色璀璨中,游船缓缓地驶离码头,划过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中霓虹高楼的倒影,无比梦幻,岸上的“万国博览建筑群”犹如一个电影的长镜头,一帧帧地回放上海的峥嵘往事。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人舍弃不了的特殊情结。暮色降临,在修旧如旧的老码头享用一顿异国风味的晚餐,再提前半小时踱步到登船的码头,享轻风拂面,看两岸的璀璨霓虹逐一亮起。随着游船前行,一座城市的变迁也在波光浮动之中渐渐呈现。宽阔的江面在眼前铺展出城市历史的长卷,卷首便是1908年建成的外白渡桥。这座在影视剧中频繁上镜的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在见证了千帆过尽、百年风云之后,外滩沿江至今仍保存的23幢建筑,光影掠过之处,恍如穿越到那个曾是“远东第一城”“十里洋场”的大上海。——节选自《非常旅行》

  • 许多人迷恋《花样年华》《色戒》里穿着优雅旗袍的上海女子,在那些有关老上海的传说里,老克勒会去和平饭店听爵士乐,华侨们会去百乐门跳舞。而现在,来上海的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总想去新天地喝杯咖啡,在翻新的石库门弄堂里,找个角度,感受独属于上海的味道。夜幕降临,临街的餐厅纷纷变身酒吧,音乐挟着各种香味从幽暗的室内泻出,露天餐桌上的点点烛光,在氤氲的夜雾中闪烁迷离。即便被夜色包裹,新天地还是当仁不让地闪耀着,有人潮在其间川流不息。或许,夜色中的新天地,才能展现其真正的魅力。青砖步行道,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厚重的乌漆大门以及雕着巴洛克风格卷涡状山花的门楣,在夜里格外真实,仿佛回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节选自《非常旅行》

  • 而对大多数上海人来说,和平饭店真正的点睛之笔,是上海最负盛名的、1980年成立的老年爵士乐队,也是国内唯一的一支老年爵士乐队。说起这支爵士乐队颇有传奇色彩。和平饭店里的老年爵士乐队成立于1980年,擅长演奏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鼎盛时期的爵士名曲。小号周万荣、爵士鼓程岳强、钢琴张经余、萨克斯孙继斌和顾金龙、低音大提琴李明康,分别退休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乐团等专业音乐团体。因为平均年龄较大,从事音乐演奏的时间较长,因此乐队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老年爵士乐队”。黑领结、白衬衫、背带裤是老爵士乐手们的标准装扮,“头势”清爽,更是标准“老克勒”腔调。年复一年的辛勤演出为他们博得掌声和名气。酷爱萨克斯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访时,还颇有兴致地与乐队同台合演;美、英、法等数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亲临爵士酒吧,聆听这里的美妙爵士乐曲。乐队还频繁被邀请到世界各地演出,出访过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节选自《非常旅行》

  •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进一步展开对犹太人的迫害。彼时,由于经济危机和战争威胁,欧美各国都严格限制移民入境。危难之际,仅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国家向犹太人伸出了援手。上海,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入境签证和财产担保的城市,涌进大量犹太难民。“我记得爸爸是为一家电话公司工作,妈妈开着一间小服装店,中国的电影演员经常会来店里买衣服。”麦德沃说,由于母亲能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许多打电话来店里的中国人都听不出她是一位“洋太太”。麦德沃父亲的照片,一度和其他“上海万国商团犹太分队”的同伴一起,被挂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墙上。这是一支准军事化的武装自卫队伍,当年曾一起为虹口的犹太难民服务。——节选自《非常旅行》

  • 长阳路62号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所在。1927年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兴建,原名华德路会堂,后改为摩西会堂,一度是上海犹太人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在则是有关“上海犹太难民聚居区”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最完整的地方。细看纪念馆内的各种雕塑、油画作品,静观点着“蜡烛”的肃穆放映室的短片,都有犹太人当年生活经历的点滴。“上海名单墙”上,还镌刻着其中13732人的名字,常有白发苍苍的老外来这里寻亲,担任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小提琴独奏的以色列演奏大师伊扎克·帕尔曼也来过这里。半个世纪前,这里是犹太难民的聚集地。犹太人有安息日不得开车的文化,为方便步行到摩西会堂,他们多选择居住在附近。可以说,摩西会堂对于吸引虹口的早期犹太人聚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选自《非常旅行》

  • 不得不说,武康路是一条很神奇的路,即便在上海这座繁忙都市的上班早高峰拥堵时段,仍能保持不骄不躁的舒缓节奏,如此泰然不仅归功于“永不拓宽”的小马路,还有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沿街若隐若现的老洋房,透着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袭而来的高雅贵气。这条在华人导演李安的电影《色戒》中名为“福开森”的僻静小路,藏着无数与其名称更迭一样令人唏嘘感叹的往事。1907年,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斥资筹建的菜园农舍毗邻周遭河道池塘密布的土路,在1943年更名为“武康路”,并且沿用至今。20世纪初,随着大批的法国移民来沪定居,不仅为武康路注入了浪漫的基因,也带来了法国梧桐的种子,用绿荫交织出这些欧洲侨民内心无以言表的思乡之情。——节选自《非常旅行》

  • “有法国梧桐的地方,就适合走路和停驻。”假想,行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福开森路街头,在此邂逅名流的几率远远高于在好莱坞大本营洛杉矶的外景地遇到大明星。穿越时光,你会在武康路2号遇到江南丝绸业中首屈一指的龙头老大莫殇清,在40弄1号邂逅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离107弄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洋房不远,是117弄的邻居,原金城银行的总经理周作民。在113号的老洋房里,文学巨匠巴金先生完成了《随想录》这部“说真话的大书”。尤其不能错过的是393号,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英国式乡村别墅,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居,如今则变身为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和堪称上海最有腔调和情调的一家游客咨询中心。武康路上的洋房故居林立百年,法国梧桐亦已百岁。一个人,一整天,一辆租来的自行车,你甚至无需导游,在每次自然而然的驻足时,总能邂逅一段藏着百年历史的精彩故事。——节选自《非常旅行》

  • 毗邻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的武康庭,是游走武康路必会停驻的一站。这条并不起眼的小弄堂,在梧桐掩映下,透着庭院深几许的幽然。

    沿着376号的弄堂深入,一排法式红砖小楼里,传统的上海民居与先锋的艺术画廊前后相邻。一方别有洞天的小巧院落悄然藏在深海蓝基调的彩绘铁门之后。骑着自行车风扬裙摆的丰腴女人《迎风》而来,带着知名雕塑家许鸿飞标志性的夸张喜感,使人会心一笑。

    精致的咖啡馆、碳烤Pizza店、各种葡萄酒琳琅满目的酒廊,荡漾着时尚界网红词“Chic”这般只可意会的美妙观感。从小而美的原创家居店到欧风时尚的精品服饰店,同样传递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出没于此间SPA、Salon、Yoga馆的时髦女子,成就了自带光环的一道风景。

    ——节选自《非常旅行》


  • 上海的秋天如约而至。立秋后的几周,早晚温差渐大,清晨出门会被路边的落叶“敲”到,唔……真的开始换季了。每年此时,全上海种着茂密梧桐的马路都会变成最美的街道,落叶缤纷。历经炎夏的上海人,喜欢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出门逛逛小马路,坐在露天的咖啡座喝一杯下午茶。与淮海中路相交的文静的思南路,便是这样一个别致的去处。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Rue Massenet),1912年,上海法租界第三次扩张时修筑了这条马路,并用同年8月13日在巴黎去世的法国作曲家Massener的名字命名,以兹纪念。当时的思南路,不通公交,没有各式晃眼的霓虹招牌,路灯老式而昏暗,马路不宽,两侧的漂亮洋房前,植满了法国梧桐。午后斜阳下,树影斑驳,历史的痕迹似乎也在这里斑斑驳驳。——节选自《非常旅行》

  • 仔细观察会发现,上海人喜欢的马路都不宽,比如武康路、思南路、复兴中路、淮海中路……“马路太宽,步行的意义就没了,因为你只能享受单边马路,或会着急赶路。大马路和人的生理尺度是违背的,身在其中,你会显得特别渺小。”一位老上海感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思南路上常常有美院学生来写生。一群年轻人踩着自行车,带着油画框,在林荫小路上穿梭,看到入画的景就停下,一边谈恋爱一边画画:夏天的树冠繁茂,秋天的落叶金黄,冬天的枝干戴雪,春天的鸟语花香,而深藏在梧桐后的老洋房如歌如乐一样在历史的斑驳中沉思和憧憬。——节选自《非常旅行》

  • 作为上海11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思南路依旧保存着“原生态”。由北向南行,从复兴中路开始,马路两旁出现整齐的褐色洋房群。它们大多为三层结构,鹅卵石墙面,红色瓦顶,红色窗棂。不少洋房还有宽敞的户外楼梯,直通二楼正门,一楼则被设计成半下沉式,正对中心广场。这里是思南路53号——思南公馆。思南公馆始于1920年,那一年,沿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南面的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首批花园洋房拔地而起。之后十年,马路两侧陆续建起样式不同的花园洋房,成了当时上流人群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后来周恩来、程潜、梅兰芳、柳亚子、薛笃弼、李烈钧等人也曾住在此处。穿梭于青青砖墙之下,抬头可望高树天空、百年洋房的阳台,低头可见海派的旧时光、新时尚。岁月向未来默默流去,又裹挟着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一起生长,使思南公馆成为衔接未来上海城市空间和人文风范的代表之地。——节选自《非常旅行》

  • 雨打桂花簌簌落的初秋,黄浦江东岸的制高点上海中心,在蒸腾云雾之中时隐时现,西岸的“万国建筑”则因一场秋雨愈显厚重。黄浦江畔的南京路步行街如同一条“自动传送带”,即便是第一次来上海的外地游客,只要顺着人流的方向,都能轻松邂逅久仰大名的“外滩”。不过,在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当中,很少有人知道,沿江南下不到两公里的“十六铺”,早在150多年前便是堪与南京路比肩的“人气”集散地。这座当年远东最大的码头,不仅是商贸物流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商旅客南下北上的水路要道。在浦东的天际线尚是“一”字的年代,“十六铺码头”作为水路抵达上海的第一站,对于追梦而来的外乡客来说,意义丝毫不亚于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亚美利加”。商船汇集的码头,催生了鳞次栉比的商铺,十六铺,见证了上海从一座小渔村晋升为繁华大都市的百年传奇。——节选自《非常旅行》

  • 漫步南外滩的亲水平台,彼岸是不断刷新高度的城市天际线,身边则是故事说不完的“万国建筑群”,举步之间,玻璃钢构的“浦江之云”姿态飘逸,使人一眼就认出了“新十六铺”的所在。在这片遮阳避雨的“云朵”之下,正是以文创主题乐园著称的“十六铺水岸”。乘坐“时光弄堂”里的“时光机”,重返20世纪30年代经典的老上海,伴随着“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的吟唱,不经意间便与叱咤上海滩的中外历史名人亲密接触,那种感觉真是妙极。——节选自《非常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