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1)在马耳他遇见桃花源,被时尚遗忘的地方,朴实又冲突。

    2)时间静止的小城镇,Three cities ,没有霓虹灯的生活


    3)荷兰游记分享 阿姆斯特丹

    4)梵高博物馆must have?

    5)皇宫和红灯区仅仅几步之遥

    6)意大利雕塑是艺术天花板?

    7)红灯区的小电影是国民消遣

    8)阿姆斯特丹是欧洲的炫酷城市代表

    9)阿姆斯特丹是欧洲华人最宜居城市?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我“左思右想”还是做了这集节目

    女孩儿们,看过来。八卦不仅仅是八卦,我们也可以从社会事件中学到教训:


    1, 不要嫁给妈宝男

    2, 情绪独立

    3,经济独立


    4,学习懂得爱


    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 1.Virgil Abloh英年早逝

    2. 这几年男装比女装有意思的多,要是我,我就去买男装单品!

    3.侃爷和Virgil 的兄弟情深

    3. 潮牌OFFWHITE的故事 

    4. 奢侈品的“新风气”  户外风 (图为 GUCCI X NORTH FACE 联名合作款) 


  • 1. 时尚圈的新鲜事

    2. 我对Fashion 看法第一次的转变

    3. 我对Fashion 看法第二次的转变

    4. 时装设计彻底沦为“装饰性设计“? 

    5. 设计师被迫成为项目经理

    6. 奢侈品真的是奢侈品吗?

    7. 新时代的奢侈品究竟是什么?我们要如何重新定义奢侈品?


    12月份蓄势待发的《House of Gucci》


    Bottega Veneta 日前宣布离职的设计总监Daniel Lee



    Gucci x Balenciaga 合作系列  



  • 法语高分剧推荐!

    《Lupin》鲁邦

    《百分之十》

    《传奇办公室》

    日剧近期推荐!

    《半泽直树2》

    《SUPER RICH》

    韩剧推荐 

    《柔美的细胞小将》

    意大利语剧

    《我的天才女友》

  • 1. 推荐!高分德剧《我们的父辈》

    2. 在德占区下生活的苏联人

    3.战争究竟对于生活在2021年的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4. 无论是什么目的的战争,最终最伤痛的总是平民。






  • 1) 德国人的hospitality也太烂了,服务生态度也太差了。

    2)喜欢柏林,想再继续了解看看,于是开坑《巴比伦柏林》

    3)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的德国魏玛共和国,柏林的生活状态

    4)《巴比伦柏林》观后感分享

  • 初游德国的体验分享
    德国是“土潮”时尚的代表
    柏林是欧洲真正的“多元大都市”
    德国人那么爱喝啤酒的真相?
    南北欧洲女性的风格不同,feminist是趋势?
    柏林其实是罗马的死忠粉!

  • Halo 大家好,我是蒙!

     

    这还是蒙春节之后的第一次更新。今年二月真的很忙的感觉,虽然只有28天,但是春节之后还有情人节,没一会又到了元宵节。上半年的节日密集轰炸总算是到这里了,接下来欧洲这边就等复活节了,在国内就是51劳动节了。复活节呢,欧洲这边还是会采取更加严格限制出行的政策,现在出行还是很不方便,所以我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就这样吧....反正我也是个宅得住的人,ok的,人格勉强保持完整,暂时还没有产生分裂。不过欧洲要是再这样下去,我想半年后大家都会疯掉吧。

     

     

    说到欧洲,我想跟大家再聊聊一个旧闻:1月31日发生了一件对世界,对欧洲非常重要的大事。这就是英国彻底跟欧盟say goodbye。这件事情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普罗大众可能也有点懵,感觉这件事也没有被好好地重视起来,因为毕竟大多数欧洲的国家还在断断续续的进行封城等限制出行的措施。事实上,英国脱离欧盟等于大大削弱了欧盟的影响力,传统媒体普遍认为英国带走了1/4 的欧盟能量。虽然英国一直保留自己的货币,但是在外交,贸易合作,等很多方便都与欧盟各个国家都有密切联系。比如欧洲人移民到英国没有了特权,正式变成“积分制”。

    2020年12月31日前已经住在英国的欧盟公民(包括冰岛、瑞士、挪威和列支敦士登,爱尔兰除外)现有权益延长到2021年6月,之后必须申请相应的签证或许可证。

    同样,英国人原来在欧盟自动享受的居住、学习、工作等权益终止,待遇将和其他非欧盟国家公民一样。

     

    听上去是感觉确实一朝回到解放前,但是既然都走到了这一步了,那就长痛不如短痛。自己的决定跪着也要走完不是,英国给我的感觉一直是一个比较“正面刚”的角色,所以这个决定很符合他们的性格了。

     

    我这边顺便也重新跟大家梳理一下既然英国脱离欧盟这几年折腾了多少事: 英国在就脱欧的事情在2016年进行全民公投,后又经历两次大选、考验过3位首相,经过各种各样的“截止期限”,一年前才确定脱欧,在过渡期结束前一周,2020圣诞夜(12月24日),双方达成协议,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签字。

     

     

    英国的脱欧,其实吧对其他的欧盟成员国家的人来讲是有点小受伤的,不知道是不那种family少了一个兄弟的感觉。这个改变让很多人也不免担心起欧盟的前景,欧盟旗高挂的日子还有多少呢?哈哈哈 终于让我扯到了今天我们要说的题目,欧盟旗,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英国的离开会不会摘掉欧盟旗上的一颗星星呢?

    想知道答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欧盟旗上的星星代表了什么,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身边的意大利人,结果他们也答错,大部分人都以为,欧盟旗上的星星是代表了欧盟初始成员国。事实上,nonono~

     

    (音乐)

     

    大家对欧盟旗应该还有印象吧?就是一个蓝色的旗面金黄色星星围绕组成的圆环。很简单的一面旗,没有多余的花纹,印章,也并没有欧洲的大部分国旗一样走三色条纹风格。事实上呢,欧盟旗旗面上有12颗星星,细心的小伙伴可以自己上网搜个图来数一数哈...欧盟旗的诞生呢,跟欧盟建立的最早期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早期有多早呢?就是早到欧盟还没有正式成型,在1955年,当时致力于推广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统一的组织叫做欧洲委员会(又称作欧盟理事会),他们采用了现在欧盟旗的设计,成为了欧洲委员会的会旗。从征稿到最终确定采用,花了整整5年时间,期间欧洲委员会收到了很多很多关于欧盟旗的提案。我看了一些以前的提案,星星的元素和十字的元素基本上都是必备的,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看现在的旗看顺眼了,觉得确实只有这个比较好看,其他的都不怎么样。比如有一个1951年的提案:居然是美国国旗的reverse,美国国旗的翻版,就是一模一样的旗子,把红色的条纹蓝色的星星改成蓝色的条纹红色的星星。我一看到这个旗我就在想,这是什么鬼,有那么偷懒的设计方案吗!后来细细品了一下,想可能是设计者想表达有一天欧盟会成为像美国这样,变成一个国家之类的愿望吧。倒也还算说得过去了。还有中间加一个十字的,但是估计当时不想牵涉太多宗教的价值,所以也都没有被采用。这里蒙来分享一个小插曲:在研究这些过去的欧盟旗方案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人名提过好几个方案,感觉很积极,是个欧盟早期的狂热分子,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就去扫盲了一下,果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人物。他就是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我们这里简称 凯乐奇伯爵,他是个坚定地欧洲一体化推动者,凯乐奇的父亲是奥匈帝国的外交官,当时的精英,会说16种语言,母亲是日本人,一个东京富商的女儿。所以他是一个日本奥地利混血儿,小时候也是用的日本的名字,但是虽然这样他本人好像并不会说日语。长大之后,他创立了第一个有影响力的支持欧洲一体化的组织,泛欧洲联盟。除此之外,凯乐奇在二战期间跟希特勒很不对付,希特勒当时一直打压他的观点,凯乐奇十分同情犹太人,事实上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犹太人。根据诺贝尔奖官方数据库,康登霍维-凯勒奇自1931年以来40次或更多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长,音乐..)

     

    好了,凯乐奇这个人确实有点意思,当时是他大力推荐给欧盟委员会,说欧盟的国歌要用贝多芬的欢乐颂,结果还真的就是欢乐颂了。他的思想还影响了之后成为日本首相的鸠山由纪夫。如果大家对这个日奥混血儿感兴趣的话,可以留言给我,我看看我们可不可以继续讲讲他的故事。

     

    回到欧盟旗的设计方案,最后采用的欧盟旗方案,在我看来也是最“没有立场”最“左右逢源”,(换个说法,最具有“包容性”的)一个设计理念。说到现在,有没有人猜到这12颗星是啥?12颗星的意义就是“和谐”,我们有12个月,我们有12个星座。12是一个完整的圈,从古到今12是和谐的符号。What ! 朋友们,你么你有听错,我们今天聊了半天就是想说,欧盟的旗从头到尾..啥也没有表达,哈哈哈。那可能有人问,为什么是蓝色,蓝色代表大海,是一个有着和平象征的颜色,还很包容。如果真的说想从欧盟旗看欧盟的初衷的话,大概就是包容,和谐了。

     

     

    欧盟的诞生我就不多叙述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三个条约,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就是欧盟成立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三个阶段节点1)罗马条约 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3)里斯本条约。

     

    (音乐)

     

    那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英国脱欧到底会不会摘掉欧盟旗上的一颗星星。答案显而易见,不会。因为,欧盟旗根本啥也不代表,欧盟旗只代表两个字就是“包容”。现在看来,欧盟代表的这两个字,让欧洲人看来越来越疑惑。或许,大家对“包容”也越来越不“包容”了吧。

     

    如今的欧盟旗在现在这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基调底下,也成为了民众对社会的一种表态。像蒙,住在米兰,就经常会看到有的人家的阳台上悬挂着欧盟旗,有的则悬挂意大利旗。特别是在选举期间,利用自己阳台表态的人也会多起来。阳台挂欧盟旗一般表示这户人家是一个欧盟支持者,这家人大概率会投给支持好好留在欧盟的党派或者政客;而阳台挂意大利国旗,就分情况,第一要看看有没有碰巧是世界杯或者欧洲杯等足球赛事,那个时候的国旗只能说明家里有球迷。再来就可能是支持意大利自治的一家人。一般来说,在米兰而言,越往市中心走,就会看到越多的欧盟旗。我猜,日子过得比较好的人,可能就越有可能支持欧盟背后的价值和精神吧。咦,大家还记得之前的有一集凡尔赛吗?我们聊到欧洲凡尔赛们,他们也是住在市中心呢。回头看看,他们会不会就是一帮人?感觉很有可能哦,你们又怎能看呢?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

     


  • 简单介绍频道 这是一个畅聊海外生活,记录心情的闲话性频道。


    在国内的朋友们马上就要过新年了,今年是不是有很多小伙伴准备就地过年的呢?欢迎给我留言分享大家在不同的地方过年的心情。

     

    今天趁着农历新年即将到来,蒙决定来跟大家一起来聊聊新年的来历。毕竟我们是畅聊海外的节目,农历新年相信大家就不用我讲了~ 我这就来讲讲大家可能比较少听到的东西,希望也可以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2:00-14:00 文案

    14:00-16:00 结束语 感谢+关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就是1月1号既然是西方日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阳历)的第一天,那么当然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了,有什么好疑问的吗? 结果还真的不是!大家再仔细想想,我们中国人说1月,是罗马数字的1,就是第一个数字1就是代表一个开始,但是在英文里,一月份不叫ONE MONTH吧,它叫January。 所以呢,它背后根本没有数字顺序的意思。小时候背单词的时候怎么从来没有这种发散性思维,只顾着死记硬背了。所以当我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有点傻眼,事实上确定1月1号正式成为新年的第一天,真的比我想的要晚了很多。

     

     

    在历史上,欧洲人改了好几次他们新年的日期。就比如在英格兰, 爱尔兰 曾经将3月25号当做新年的第一天。还有在意大利,穆索里尼掌权的法西斯时代,新年就被改成了10月28号,直到共和国成立才改回来。

     

     

    这样看来,其实新年也不是不可以改啊,既然可以改,那一月一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回到古罗马时期说起,话说在公元前45年,凯撒大帝和希腊伟大的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制定了新的历法,正式取代旧罗马历历法的历法。这个新的历法叫(Julian calender ) 这是以凯撒大帝的名字命名的历法,我们曾经有一集说8月15号的节日的时候,就跟大家说过,7月就是以凯撒大帝的名字命名的,也正正就是在推行这个历法的时候,凯撒是尊称,他的名字就是Giulio,也就是July的起源。这个Julian历法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阳历(又称作公历)的前身。它将一年设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于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而我们现在使用的,被大家广泛称作“阳历”的历法叫做Gregorian calendar,格里历 又译国瑞历、格里高利历,也称基督历),亦是一个被当今国际社会最广泛地使用的历法。我们国家在1912年引进采用。在这里我不得不感慨天文学的高深和神秘。当我在研究这一部分的时候觉得又有趣又为自己平凡的智商着急,数学不好的我看他们怎么处理闰年这个部分,真的是呵呵呵了。格里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每3300年误差一日。别小看这一天,为了这一天搞出了不少事情。为了从旧的凯撒日历换成格里历,我们全世界一下子少了10天!

     

    格里历的发布日期是1582年10月15日,也就是之前的凯撒大帝历的1582年10月5日,但是当时只有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开始用格里历,日期跳过10日。又由于欧洲内部产生了宗教问题,英国等新教国家自立门户了,而新历法是传统天主教支持的,是当时的教皇颁布的,所以新教国家予以抵制。直到1752年,大英帝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现在美国的一部分才纷纷采纳格里历,1752年9月2日星期三的次日是格里历1752年9月14日星期四,日期跳过11日。说到这里我真的很好奇,那些刚好在这两个时间点要过生日的广大人民,是不是就没有生日过了。很想知道他们的心情是什么。

    所以,我们现在全世界人统一使用的公历,也就1-200年历史。最后采用格里历的国家是土耳其,在1926年。换句话来说,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100年,大家一起用同一个历法去计算日子,书写历史的日子。想想还我们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其实也还蛮特别的,不是吗?

     

    (MUSIC)

     

    刚刚我们一起搞清楚了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公历的由来,现在可以正式开始说说新年的第一天的由来了。

     

    刚刚我们说到了西方的第一个广泛性的历法就是凯撒大帝制定的历法,那个时候新年的第一天并不是January的第一天,而是March的第一天。为什么这里用英文,因为我想提醒大家,January虽然现在被翻译作为1月,但是它并没有“1”这个阿拉伯数字的意思,而March 作为三月当然也没有“3”这个意思。一月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男神雅努斯身前身后长有两张脸,一张面向过去

    一张面向未来,所以他代表了过去与未来,与我们“辞旧迎新”有相同的含义。雅努斯(Giano)是古罗马众神之中,重要的一神,古罗马广场上有雅努斯的神庙,神庙两侧刻有门神雅努斯。这一神庙在平时关闭,只有在战争时才会打开。现在还有罗马神庙的遗迹,不过这个门就看不到了。据说,历史上有诸多罗马皇帝,例如奥古斯都都曾亲自关上雅努斯神庙的大门。

     

    尽管罗马神话男神雅努斯很棒,但是雄心壮志如凯撒大帝一开始还是看不上他,就觉得新年的第一天应该定在最霸气的,比凯撒还霸气的那个月的第一天。所以不得不是March了,3月以战神Mars命名,这个月在古罗马也是对外征战的月份。比这个月还霸气的月估计是没有了。凯撒对三月很满意,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战神附体的绝佳月份。所以呢,现在我们看到英文里,9月,September, 在意大利语是Settmbre 其实来源于拉丁语的“第七”,October 在意大利与是ottobre 古拉丁语的“第八“,以此类推,11月,Novembre是第9 ;12月Decmber 是”第十”。这个顺序,真的就是完全就是把三月当做是新年的第一个月来计算得出的。

     

     

    时间来到1691年,当时的教皇Innocenti 12世就任,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宣布大力推行格里历,并且根据格里历的原则,把古罗马男神雅努斯接了回来,推行1月1日为新年的第一天。这个时候离格里历的诞生已经超过100年了。

     

    (music)


     

    总结:

     

    研究下来这个不要太有意思。解锁了我好多天文学的知识和古罗马神话。小时候我记得自己有一本神话大全,记载了很多古罗马和古希腊的神话。那个时候每天放学都想赶快回家看故事书想不到,长大了来到了古罗马的国家住了这么多年,却再也没有好好地了解这些小时候让自己着迷的故事了。确实有些让人感慨,不过这也让我想到了立一个春节的FLAG,希望今年有空没空都能多做做这些曾经喜欢的事情。哈哈,你们呢?新年FLAG是什么?欢迎分享!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希望大家牛年牛牛哒,哈哈。我们下期见! :)


  • 这周国内娱乐圈引爆了2021的第一个惊天大瓜。事实上,蒙认为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但同时又觉得,与其是墙倒众人推这般的谴责和封杀,还不如趁着话题的热度更大家一起聊一聊欧洲人代孕的观念。

     

    首先我想先利益申报,我不是饭圈的,也根本没有看过当事人的任何作品,只是偶尔会在网上看到她的疯言疯语,为了这期节目我还特地去研究了她这个人和成长经历。

     

    为了做这期节目,我简单的叙述了郑爽事件并采访了我的2个意大利女性友人和2位意大利男性,年龄都在25-35岁的之间,试婚年龄,以下就是他们的分享:

     

    我的1号女友人认为:如果她认为实在有需要,且经济和法律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会去这样做。她不认为代孕可耻,但也绝对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情,光是想到中间可能发生的意外和苦难,她就已经希望上天保佑自己一辈子都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1号女友人认为郑爽事件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代孕本来是给想要孩子但是要不到孩子的人和家庭最后的一个希望,但是代孕之后还弃养这件事情就很不道德了,证明当事人从一开始就把这件事情想得太轻易,代孕之后弃养证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想清楚这件事情。如果我是当事人,哪怕是跟另一半的感情生变而分开,也不应该因此让这两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来承受这一切。应该承担责任的是大人。如果我是她,我会把孩子接回中国抚养,这毕竟是你的决定,你要负责,哪怕是自己辛苦地抚养。因为这是两个孩子。

     

     

    我的2号女友人是个蕾丝边说:我认为“有机会选择”是很重要的,所以我选择支持有代孕这个选项。但是,这个选项必须受到严格的法律监管和保护,只有这样做才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也可以减少黑市交易。在代孕母亲和委托者之间的合同也应该有更多的描述,去规定孩子出世之后的责任和义务。我的2号女友人认为,代孕这个选项不应该被滥用,应该是给有事实困难的家庭,比如长期服用药物而不适宜怀孕的女性做母亲的机会。事实上,对我而言,它肯定不是最好的选项,但如果这是我唯一的选项,而我真的很想要自己的孩子,那我只好去尝试,但我的尝试一定会在尊重和保护代孕妈妈的条件下进行,因为同身为女人,我们都不希望被当做是生育机器。所以代孕这个决定一定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要非常非常的谨慎,反复讨论跟思考才行。 所以,她认为错不在代孕,而在之后的一系列处理,如果你下定决心做母亲,你就不能像这样抛弃孩子,如此草率地处理两个刚出生的孩子,仅仅是因为你跟男友的感情关系破裂。如果两人关系破裂无法修补,那就去法院处理,跟孩子又有何干?所以,弃养这个决定一定是错误的,如果是她,她也肯定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算爸爸不想要孩子了,她也会想尽办法地去抚养他们,因为宝宝就应该是被爱的,幸福的。

     

     

     

    我的1号男友人:对于代孕这个事情感到不太能够理解。他觉得如果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无法生育,完全可以去领养一个孩子岂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难道只有亲缘的孩子才配拥有你的这份爱吗?如果是是他和他的妻子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希望不要勉强,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他更希望领养而不是代孕。另外他认为郑爽的作为非常不好,试想一下如果你自己怀着孩子,在7个月的时候跟男方感情破裂,你是否会冒着风险去做引流?是否会在孩子出生之后又弃养呢?这是 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无论如何孩子都应该得到好的照顾和关爱。如果是他,他一定会尽全力去替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的2号男友人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就是当你做出代孕这个决定的时候,你并没有考虑到那是一条人命,是一个孩子。更像是买了一只宠物,弃养猫狗的人本来就很多,有的因为分手了,有的因为换了个环境不能养了,有的因为不再喜欢了。这种行为背后都认为这是一件买回来的“商品”,扔掉确实有点可惜,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样的借口。

     

     

    总结来看,我身边的西方人认为代孕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在国内是违法的。但是这基本上是逼不得已非要自己的小孩子的人的最后一个选择,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选择,也不是只有代孕一条路,也可以领养。但是,代孕之后,仅仅因为双方感情破裂就要弃养刚出生还两个孩子,这是值得谴责的事情。毕竟因你的决定而出生的孩子又做错了什么呢?

     

     

    蒙在这里也普及一下国外对代孕的一些报道:

    根据BBC的报道:在过去20年里,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尽管很难知道通过代孕产子的精确人数,但有统计称,全球代孕行业总产值在2012年就已达到60亿美元。

    在英国,养育命令判决(parental orders,指代孕生下的孩子需要通过法庭确定抚养权)的数量从2011年的121起爆增至2018年的368起,增长了三倍。申请养育命令并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代孕的数量可能比这个数字更高。

     

    早在2008年,就发生过一起跟郑爽一样的事情,一对购买代孕服务的日本夫妻在小孩诞生之前离婚,导致这名由印度代母产下的小孩遭到遗弃。

    印度代母和购买服务的日本女子都不愿意承担抚养责任。离婚的日本男子想要孩子,但根据印度法律,单身人士不能收养小孩。

    最后结果就是,无法判定谁是这名小孩的合法父母,小孩的国籍也难以判定。

    如果小孩跟随购买代孕服务的父母回到自己的国家,那就需要当地政府根据自己的法律判定发生在海外的协议是否合法,并判定购买代孕服务的人是否能成为合法父母。

     

     

    所以,代孕产业恨不健全,除了道德风险,还有由于各国法律不同而产生的灰色地带。

     

    BBC的另一份报道说道:在美国,代孕在一些州是合法的,代孕者需要经过全面的健康检查。俄罗斯也同样认可商业代孕,只要能够提供无法生育的医疗证明,便有权享受代孕服务,但代孕过程禁止使用代孕妈妈的卵子。

    BBC采访了一家在美国经营代孕服务公司,该公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目前的主要客户是不孕不育患者,占到60%到70%,剩下约30%是同性恋等单身类型的客户。

     

     

      除了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法规规定禁止代孕,但是对其海外的代孕婴儿却网开一面,通过代孕出生的婴儿可以根据和父亲的血缘关系确立亲权,并顺利回国获得国籍。

     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代孕是合法的,但前提是不能向代孕母亲支付任何报酬,即不允许商业性质的代孕,而且法律承认代孕母亲为孩子的法定母亲。

       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国家代孕是合法的,但是只有该国公民或持有该国居留的外国公民可以合法代孕,即不对外国公民提供代孕服务。

     


     

    另外,我也整理出一些好莱坞明星通过代孕获得孩子的案例:

    第一个就是卡戴珊(Kim)她在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遇到大出血,被告知要是再怀孕会有生命危险、但她和老公坎耶韋斯特的夢想就是有7個小孩,所以她和侃爷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孩子都是通过代孕而获得的。

     

    莎拉·潔西卡·帕克與她在《慾望城市》中飾演專欄作家凱莉不同,她非常渴望小孩,於是她在2009年請了代理孕母,並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馬里昂(Marion)和塔比莎(Tabisa)

     

    妮可·基嫚與前夫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養育了兩個領養的兒子,當時與湯姆·克魯斯鬧離婚時,妮可肚子裡正有三個月身孕但最後不幸流產。離婚後,妮可與凱思·厄本結婚並順利的生下了女兒,雖然還想要小孩但因為身體問題,他們選擇尋求代理孕母,在2010年生下了第二個女兒。

     

    还有来自同志圈的拉丁天王瑞奇馬汀與老公約瑟夫(Jwan Yosef)在2017年結婚後常在社群放閃,在2019 年透過代理孕母生下了第一個女兒 Lucia Martin-Yosef。他也與老公一同在IG表示,這是老天最棒的禮物!

     

    在这里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想点一下题.大家看到题目其实是巨婴,代孕和弃养。我说了半天都在说代孕和弃养,那巨婴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看来,像郑爽这样的,就是巨婴。我实在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快30岁的人,在这样的事情上还有父母在中间掺和着。要孩子,代孕,和另一半分开到最后弃养。这每一个环节都有她那“进击的父母”帮她抬枪扛子弹,作为一个29岁人,这个事情难道不是应该自己处理的吗?孩子要不要,怎么要,要了以后要怎么养?自己想好了没?跟男朋友的想法是否一致?到底父母在里面操持什么呢?我特别不能理解,这实在太好笑了。毕竟只要是两方长辈牵扯肯定都不希望自家孩子受委屈,那这个事情还能掰扯清楚吗?就在就在昨天郑爽的父亲站出来道歉了,我就更更更摸不着头脑了。不是,你女儿都29岁了,你还要替她道歉?是不是太小学生了啊,而且我很不幸,看了他的道歉视频,眼睁睁的看着他做一个孩子又一个孩子的叫郑爽。看得我真的是觉得巨婴果然都是有很奇葩的家长。女儿马上都30岁了啊 私底下就算了,道歉的场合能不能有点分寸。你嘴里的孩子严格上来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所以,还有多少巨婴最后成为了孩子的父母,最终又让孩子过上了不幸的生活,而这样的不幸或许还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去。

     

    我真心认为,如何让巨婴长大也是这个社会的课题。

     

    人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就像是承认自己就是很自私的觉悟。这真的不可怕,因为倘若你清楚的知道你是一个自私的人,你大概就知道你可能并不适合做一个母亲。因为做母亲需要很多你身上没有的特质,而在没有这些母亲的特质的情况下,有了孩子会让你自己过得不好。那作为自私的你也不希望自己过得不好,由此大概就不会想着生个孩子来玩玩了。可怕的正正是由于这种巨婴操作,做事一时兴起,造成了伤害,自己还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后果。

     


  • Halo 大家最近好吗?


    最近看到很多公众号文章里面关于“凡尔赛文学”的热烈讨论,当时我一看到这个词我就嗯?啥?然后就跟一个中老年阿姨似的开始上网research这个词究竟是个啥。哦。Soga,原来是日本的凡尔赛玫瑰,不是法国的凡尔赛宫。讲起这部漫画,我也很好奇大家小时候都喜欢看那些漫画呢?蒙记得小学时期确实同学是很喜欢看凡尔赛玫瑰的,不过我本人确实是没有看过的,可能是不喜欢那种画风吧。蒙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看柯南,日本漫画家“吉住涉”少女漫画有不少我也看过,还有那个时候还叫花样男子(也就是后来风靡全亚洲的流星花园)的漫画和动画。

     

    虽然凡尔赛玫瑰漫画我没看过,不过巴黎的凡尔赛宫我是去过的。也是在5-6年前了,我去巴黎呆了一小短时间。记得当年参观凡尔赛的镜厅(hall of mirrors)确实是要手拖一下下巴的,因为那种华丽确实令人赞叹。真的,老实讲,我在意大利也看了不少好东西,但是可能风格不同。意大利的好东西大多是宗教的题材,亦或是教会的好东西。所以它们大多总能透露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而在凡尔赛宫里的一切都是非常直白的,仿佛就是要跟世界宣告这就是当下最好的生活,非常人间的一种美。所以也难怪特朗普会把自己的家山寨成凡尔赛风格。

     

     

    其实今天蒙要跟大家分享欧洲人的凡尔赛文学。首先呢,我去研究了一些“凡尔赛文学”的经典案例。得出的结论是,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凡尔赛文学”词虽新,但这种假装贬损实则褒奖的炫耀方式早就存在了。我总觉得这些经典案例里,总想在TVB电视剧亲家母之间嘘寒问暖时候的状态。大家心理都翻着白眼,但是手却还在替对方鼓掌。而欧洲人的凡尔赛文学国内的画风不太一样了。 怎么说,首先这个凡尔赛的阶层是不一样的。在欧洲爱用凡尔赛文学炫耀的都大多是Old money。 为啥?比如说从小在米兰长大 现在已经成为宇宙博主的chiara ferragni,她是全世界许多女孩争抢模仿的对象。她成立了公司,创建了品牌还搬到了米兰最高端的住宅区之一,这些钱都是她大小姐自己挣的。她的炫耀从来都是直球式炫耀,不藏不掖,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事实上她的创业故事符合了“实现了自己美国梦”的西方主旋律,所以这种直球式的炫耀甚至是一种正能量。然而,在欧洲这种社会结构已经很稳定甚至固化的地方这样的故事并不常见,如果一个人是upper class,那他很可能家境原来就很好。这样的人,他们从小到大都住在市中心,比如巴黎的市中心,米兰的市中心。所以,如果你问这样的人,他们法拉利在哪里,他们会反问你,我干嘛要法拉利?我住市中心,我需要去到的地方都是步行都到的地方。哈哈哈,你get到这个点了吗?

     

     

    欧洲的有钱人,他们更加注重体验,也更加喜欢多文化的东西以显示自己的文化包容性和对其他文化的开放度。他们甚至大部分时候还爱装穷。比如说我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她衣着打扮从头到脚都没有一个名牌,哪怕是她本人在一家我一说名字绝对大家都知道的名牌公司上班。她平时最喜欢吃汉堡,也很爱吃中餐和寿司。也很喜欢折扣买东西。可是她爸爸是收藏家,家里一堆中世纪的藏品。而她自己偶尔也会陪爸爸去拍卖会。另外还有一次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在米兰市中心找可以办宴会的别墅。要不是因为工作关系,我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个傻眼的机会。原来在米兰的市中心,有一些外面开上去严严实实的大门里面,真的别有一片天地,很多很漂亮的都可以做博物馆的别墅。厉害的不得了,然后我在看完一个市中心的别墅之后,站在门外,看到一个大学生小哥穿着一件质感很好的皮衣(但是一个Logo都没有的那种),头发鸟窝一样乱,推着自行车就出来了。后来得知这个男孩是别墅主人的孙子。啊哈哈。这就到了不得不提到另一个点,大部分欧洲凡尔赛都是环保主义者。对于这些人来说,铺张浪费谁没有见过,厉害的是你花了很多钱去买绿色环保品牌的保养品,吃有机的食物,每天都在默默支持绿色经济。比如骑自行车就是一种体现,反正他们的活动范围大部分情况都在市中心。哈哈。不像是国内,就算开着法拉利又如何,塞车的时候你一样那里也去不了。那你可能会问,他们难道都没有车吗?当然有,不过他们平时开的车,放心绝对都是你每天在大街上见到的那种。因为,谁还没有几辆车啊,代步的车买个日本车就好了啊,省油环保对吧,还不容易被坏人盯上,出行也更安全。自己家车库里可能躺着收藏级别的车,偶尔在家郊区的别墅开开就好。

     

    接地气是欧洲凡尔赛的另外一个必备的要素。我的另一个朋友,哈哈,人长得帅,家里条件也很好,以前年纪小一点的时候还会买一些奢侈品的衣服什么的。(这边插一句嘴,这边小孩子还是很爱买奢侈品。就跟我高中的时候女孩们都会人手搞一个anna sui的香水。青春期的孩子都一样,都是一窝蜂。所以 奢侈品啊或者潮牌 例如Iphone的最新款,island stone外套或套头衫 Valentino的小白鞋这种配置的平均年龄在14-18岁)最近见到这个朋友,我忍不住夸他身上的衣服很好看,可能还是因为人长得帅 哈哈哈 。然后,他跟我说谢谢,在二手复古店买的7欧元。因为蒙偶尔也会买vintage的东西,所以我就跟他聊起来,最后他还抱怨我们都挺喜欢的一家二手店最近因为人气飙升价格越来越贵都不再去了。这个男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爸爸送了他一个退休基金。这刚毕业,退休的路就已经修好了。

     

    总结: 今天蒙就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欧洲的凡尔赛文学。总的来说欧洲的old money们,更加注重体验感,更加喜欢特别的东西,懂得欣赏手工的东西,喜欢buy local 就是在家附近的小店买东西(你知道好的片区里的小店是很贵的),喜欢小作坊,不喜欢mass production.也很喜欢绿色环保概念。recyle fashion, upcycle fashion这类的额概念也很流行。喜欢寻找物件背后的故事。每个文化和社会定义的“贵”和"exclusive"其实是不一样的。可侧面地反应出欧洲的价值观下,什么东西是社会推崇的。你又是怎么想的呢?欢迎和我分享你的想法。


  • 今天的题目是 神秘的8月15 为什么在东方和西方都是重要的节日。


    我们都知道,这里的东方采用的传统农历(在国外我们也叫lLunar calender)的8月15,虽然不与西方阳历的8月15同一天。但是我觉得,东西方对于8月15这个日子确实很有意思的。为什么欧洲人那么爽,可以全社会齐齐放暑假?


    为什么8月15在东西方日历上都是好日子,是不是有点数字玄学的味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对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