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nitt

  • 普通心理学 第十三章学习

    第一部分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得比较持久的变化,有三个含义:

    (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二)学习的分类

    1.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分类(加涅)

    (1)信号学习: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信号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这是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学习时具有一定的情景,有机体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强化,因而该行为将再次出现并得到巩固。

    (3)系列学习:又称“连锁”学习,指将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按一定系列联合起来。

    (4)言语联想学习:是一系列连续性的词语联结,学习的单位是词语刺激。

    (5)多种辨别学习:学习辨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6)概念学习: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习对同一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即对该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7)原理学习:所谓原理(或法则)是指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原理学习就是对概念关系的学习。

    (8)问题解决的学习:运用所学的原理解决问题、从问题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学习。

    后来加涅将前四类学习归为一类,统称为系列学习,这样学习一共有五类:系列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以及问题解决学习。

    2. 根据学习的结果分类(加涅)

    (1)动作技能:将各个相关动作组织成一个连贯的、精确的完整动作的能力。

    (2)态度:学习者获得了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

    (3)言语信息:通过言语讲述传达某种信息的能力。

    (4)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是控制学习者自身内部智力技能的能力。

    (5)智慧技能:即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

    3.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类(奥苏泊尔)

    (1)意义学习: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或建立某种内在的、必然的关系,而不是任意的、人为的关系。

    (2)机械学习:学习者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

    4. 根据学习的方式分类(奥苏泊尔)

    (1)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学习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习中不要求学生主动去发现什么,而只要求他们把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以后能在恰当的时候把知识提取出来或加以应用。

    (2)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5. 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

    (1)认知学习: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它包括知觉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语言学习等。

    (2)动作技能学习:以动作方式为对象的学习,包括简单的行为,也包括复杂的行为。

    (三)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实验中,如果将肉末放在一条狗口中或嘴附近,肉末可自动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在此,肉末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C),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因为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被称为无条件反射(UR)。如果给狗呈现其他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铃声被称作中性刺激(NS)。如果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性刺激就能成为条件刺激(CS),能够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也就是唾液分泌反应,这种反应叫条件反射(CR)。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①习得:在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CS)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②消退: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应强度会逐渐降低以至消失。

    ③延迟:某些情况下,条件刺激出现后,无条件刺激隔一段时间才出现,此时机体条件反射被暂时抑制,若时间间隔到一定程度后行为又呈现出来,即是延迟。

    ④自然恢复:消退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如果此时在条件刺激后紧跟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⑤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也会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进行的条件反应最易泛化)。

    ⑥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与消退,使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⑦二级条件作用:又称为高级条件作用。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种双重条件作用就是二级条件作用。

    ⑧第一信号系统:用以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条件刺激的系统。

    ⑨第二信号系统:用以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系统。

    (3)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

    通过小阿尔伯特的实验,华生认为有机体的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联结形成的。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即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种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作中介。有三条学习定律:

    ①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减弱甚至淘汰。

    ②练习律: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联结的力量,不练习则导致联结的减弱甚至淘汰。

    ③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或无准备而强制活动都会烦恼。

    (2)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斯金纳发明了“斯金纳箱”,箱内装一个操纵杆,操纵杆连接着一个供应食物的装置。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得到了食物。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至吃饱。

    实验中,白鼠由偶然经验学会了按压杠杆而获取食物的反应,把强化(食物)与操作性反应联系起来,形成了操作性条件作用。按压杆变成了获取食物的手段或者工具,因此这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并由此区分出应答性条件作用(即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①应答性行为:由已知刺激引起,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如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

    ②操作性行为:由机体自发,不取决于事先刺激,强调行为反应及其结果控制。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①消退: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个行为。

    ②维持:使新习得的行为的得以保持。

    ③分化: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针对差异做出不同反应。

    ④泛化:所习得的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景迁移到其他情景。

    (分化和泛化都是指向相似的刺激、情境或概念)

    ⑤强化: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

    内部强化物:即人们因受到内部动机的驱使而从事某种活动。

    外部强化物:即用于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奖赏或表扬。

    普雷马克原则:用高渴望的活动促进低渴望活动的出现。

    (强化是增加反应的概率,惩罚是降低反应的概率)

    强化程序:根据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将其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程序。

    1)连续强化: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行为反应均给予强化;

    2)间隔强化:即四种延缓强化程序。

    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可变间隔程序、可变比率程序。

    连续强化在教学新反应时最有效,间隔强化比连续强化有更高的反应率和较低的消退率。

    当学习一个新行为时,应以经常的、可预测的方式来强化。该行为一旦建立,相应的强化就应该适当减少,且强化的给予是不可预测的。当行为完全稳定,维持则尽量依靠内部强化。

    特别注意:

    【本性漂移】有机体的反应从被强化的操作行为转向本能性行为。

    【代币制度】用某种象征性强化物来强化行为,像这样的强化物属二级强化物。个体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喜好将其兑换为其他一级强化物。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映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出现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在预示着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即将出现时,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则该反映在类似的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两者都是负强化的作用类型。

    (4)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它分为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两种,且大多使用教学机器或计算机实行。

    行为矫正就是系统地应用先前的事件和后果来改变和调节行为。其步骤为:

    ①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

    ②设立基点行为:

    ③选择强化物和强化标准;

    ④如果有必要,选择惩罚及其标准;

    ⑤观察行为并与基点作比较;

    ⑥减少强化频率。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学习不是行为结果的塑造过程,而是更有效地直接学习榜样的过程。

    (1)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过程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等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但强化理论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2)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

    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一阵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后来的延伸实验证明了榜样行为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的决定因素。

    (3)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包括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1)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与自身相似或被认为优秀的榜样;

    2)有依赖性、自身概念水平低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

    3)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的什么行为。

    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储存。

    ③复制(再现)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行为。选择和组织榜样情景中的要素,进行模仿和联系并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行为。

    ④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4)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

    ①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②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或他人的行为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倾向;

    ③自我强化——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从而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4)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①教学内容中的新技能由教师带头示范;

    ②教师的无处不在的榜样作用;

    ③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需要教师示范才能表现出来;

    ④教师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 普通心理学第十三章学习

    第二部分学习的理论、规律、迁移

    (一)学习的认知理论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顿悟是指有机体在复杂事物或问题解决的情境中,对问题情境中复杂关系豁然贯通的过程或阶段。格式塔心理学家用顿悟来解释动物乃至人的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其基本内容有两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顿悟是对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途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个体所表现的行为取决于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心智对眼前的情境结构的分析,依赖于对过去经验的利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之所以产生顿悟,一方面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景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由于思维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而且思维本身具有组织力,能够填补情景的缺口或缺陷,因此服从知觉的组织律。

    2.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托尔曼认为一个完整的行为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状态激发,经由某些中间变量表现行为和反应。要分析一个完整的行为,必须考虑个体的认知即中介变量。

    (1)位置学习

    托尔曼等人的位置学习实验认为,白鼠学到的不是一系列动作而是关于迷津的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事件的顺序、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而位置学习就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当前情境与达到目的的手段、途径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2)潜伏学习

    托尔曼等人的潜伏学习实验认为,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可能出现学习,只是由于没有受到强化,学习效果没有表现出来。托尔曼将这种学习称为潜伏学习。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什么是“学习”和“学习者”提出了新的看法。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和行为主义不同,建构主义更重视新旧经验反复、双向的交互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他们认为我们头脑中存储的知识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是我们在自己经验背景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种假设或解释。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既有经验,与从环境中感受的感觉信息进行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

    (2)学习观

    ①主动建构性: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②社会互动性:学习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的协商、互动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有重要的意义;

    ③情境性: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3)教学观

    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②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③注重协作学习;

    ④注重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三)认知与动作技能学习

    (1)认知学习

    1.认知学习的含义

    认知学习是指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认知学习可以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认知学习与学校教育和个人能力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认知学习的种类

    根据参与学习的认知过程的特点,认知学习可以分为初级认知学习和高级认知学习。

    (1)初级认知学习:指以初级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如知觉学习。人的知觉能力会随着训练而逐渐改变。这种改变一旦获得,就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2)高级认知学习:指以高级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如语言学习。高级认知学习中包含了一些初级认知学习的因素,如在语言学习中包含了语音分辨和字形感知等。

    3.认知学习的特点

    (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2)阶段性和连续性;

    (3)层次性和逆层次性。

    (四)动作技能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动作方式。

    1.动作技能的种类

    (1)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

    连续技能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动作,如说话、唱歌、打字、滑冰、弹琴等。这些技能中动作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动作与动作间没有明显的、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开端与终点。非连续技能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短暂(少于5秒),如投掷标枪、伸手推门、挪动棋子的位置等。

    (2)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封闭技能是指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的技能,如体操、游泳、跳远、掷铁饼等。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因此,掌握这种技能要通过练习,使自己的动作达到某种理想的模式。

    开放技能是指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的技能,如打篮球、排球、棒球等。

    (3)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

    精细动作技能是指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的技能。它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如打字、弹钢琴、写字、雕刻等;粗大动作技能是指运用大肌肉,而且经常要求整个身体参与的技能,如跑步、游泳、打网球等。

    2.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技能的特点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表现为:

    (1)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趋向自动化;

    (2)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3)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

    (4)建立协调化的运动模式。

    (五)学习的规律

    1. 练习与练习曲线

    练习是指在反馈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学习。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从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出,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下列几种情况(练习进程的特点):

    (1)总趋势是练习成绩逐步提高;

    (2)存在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3)存在起伏现象(练习成绩时而提高,时而下降,时而停顿的情况);

    (4)练习成绩相对稳定现象(即在练习的最后阶段,出现的练习成绩相对稳定不再提高的现象);

    (5)练习曲线存在个体差别。

    【高原现象的成因】

    (1)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导致练习成绩暂时停顿。

    (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在建立新结构之前,练习成绩出现停顿或下降。

    (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导致练习成绩暂时停顿。

    (4)练习者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造成了成绩暂时停顿。

    (5)练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练习成绩无法提高,出现停顿。

    (6)练习者意志品质较差,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

    (7)练习者产生了自满情绪,这种情绪导致练习者的练习效率下降,使学习成绩出现停顿现象。

    (8)练习者可能正在进行潜伏学习,其成绩未显现出来。

    (9)练习者缺乏高科技手段的支持,造成练习成绩暂时停顿。

    2. 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1)确定练习的目标;

    (2)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练习中必须有反馈;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六) 学习的迁移

    (一)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是指人们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技能。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1. 正迁移和负迁移

    (1)正迁移: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或技能的积极影响。

    (2)负迁移: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或技能的消极影响。

    2. 近迁移和远迁移

    (1)近迁移:先前学习的情境(如学习方式或者内容)与后来学习的情境虽有所区别,但非常相似时产生的迁移。

    (2)远迁移:先前学习的情境与后来学习的情境虽有所联系,但却有很大区别时产生的迁移。

    3. 有意迁移和无意迁移

    (1)有意迁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抽象概括和反思总结,寻找当前情境与新情境的联系和相似性,从而在新情境下产生的迁移。

    (2)无意迁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反思,而只是对学习情境的表面特征产生自动化反应,在新情境下原有的概念、技能产生自动化的迁移。

    (七) 学习与脑可塑性

    脑可塑性是指脑的功能和结构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改变的能力。这些改变包括消除和增加新的连接、增加或者减少脑皮层的厚度和体积、增加或者减少脑皮层沟回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增强或者减弱脑活动的强度和面积等。脑可塑性的进程与学习的进程一致,并且表现为功能转移和功能代偿。心理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对脑可塑性可以起到跟实际练习一样的效果。



  • Saknas det avsnitt?

    Klicka här för att uppdatera flödet manuellt.

  •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一)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 染色体、DNA、基因

    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遗传因素是指与遗传基因联系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对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染色体内的遗传物质来实现。染色体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的,DNA分子中含有4种碱基,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差异。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遗传特征通过基因代代相传。

    2. 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是在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研究个体差异,探讨基因对个体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遗传和环境对行为所起的作用。行为遗传学家结合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发现早期就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和被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一般的认知能力方面的相似性几乎是一样的,表明了遗传因素对一般认知能力有很大影响。

    3. 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除了遗传,环境因素在个体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了遗传特性起作用的方式、程度和途径,而遗传特性影响着环境中某些因素起作用以及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因此,个体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1. 纵向研究学

    在一段时间内(几个月或几年)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叫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关注的是某些具体心理特质的变化,如语言、智力或感知能力。

    纵向研究可以使研究者了解研究变量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发展,但是其花费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费和研究者的极大投入;其次,在长时间的研究中,被试会逐渐流失,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和意义。

    2.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每一个年龄组叫做一个“群体”。横断研究避免了纵向法时间过长、耗资过多、被试容易流失的缺点。但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各个群体受到环境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

    3.群体-连续研究(聚合交叉设计)

    群体-连续研究克服了纵向和横断研究的缺陷,其研究方式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

    (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 感知运算阶段(0~2岁)

    这一阶段是婴儿认知能力初步发展的时期,婴儿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的世界。在这一阶段中婴儿发展起若干重要概念,其中之一就是“客体永存性”概念。

    2. 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学习并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两个典型局限性特点是思维的片面性和我向思维。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大约在5~7岁之间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展最典型的标志是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地思考活动。该阶段的儿童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增进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4.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这时青少年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知道事物的发生有多种可能性,从而使其思维空间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复杂性。

    (四)依恋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叫做依恋。依恋行为的发展始于婴儿期,表现为婴儿与其看护者之间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依恋是孩子与母亲(或其他看护者)在互动中建立的一种亲密关系,由于儿童和母亲之间不同的互动方式,依恋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安斯沃思的“陌生情境”研究表明,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主要分为安全型、逃避型和矛盾型。

    1.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会哭、会焦虑,当母亲回来时很高兴;母亲在场时,他们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在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较友善。

    2. 逃避型依恋

    逃避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在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这些孩子在有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的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3.矛盾型依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他们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心地玩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父母;另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样的孩子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

    依恋的形成是有关键期的。生命的第一年,尤其是6个月到1岁间,对形成依恋关系最重要。

    (五)道德发展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道德他律时期和道德自律时期,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基本符合。

    (1)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其道德判断是僵硬的、简化的。他们通常只从行为结果作出道德判断,很少考虑动机。行为要么全对要么全错,难以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相信规则是由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制定得不能改变,对权威的尊敬导致儿童服从规则,并认为违反规则就应受到严厉惩罚。

    (2)进入自律阶段后,儿童开始能设想他人的立场,以行为的动机而非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道德判断开始多样化;儿童开始重视同伴和自己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识到规则是人定的,可以修改。

    特别提醒:

    一些《发展心理学》教材认为,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下述两个阶段之前还有一个“前道德阶段”,在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推理存在三个层次的发展时期,即前习俗道德时期、习俗道德时期和后习俗道德时期,每一时期又分成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1)前习俗道德时期(4~10岁),儿童处于外在控制时期,服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分为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相对功利阶段。

    (2)习俗道德时期(10~13岁),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他人或维持秩序,分为寻求认可阶段、顺从权威阶段。

    (3)后习俗道德时期(13岁以后),道德观完全内化,他们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并懂得如何从中进行选择。分为法制观念阶段、价值观念阶段。

    (六)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有关认知的知识和调节认知的活动。前者指相对静态的知识体系,反映个体对认知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后者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活动过程,是个体对当前的认知活动所作的监控和调节。

    (一)元认知的结构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对影响认知活动过程和认知结果的各种因素的认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个体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及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在认识方面的某些特征的知识。

    (2)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知任务已提供的信息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及目的的知识。

    (3)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有效运用的知识。

    2.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个体的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3.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元认知的发展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从外控到内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从局部到整体。



  •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第三部分认知风格


    (一)认知风格的含义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偏爱方式;

    2. 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 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有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二)认知风格的分类

    认知加工方式有多种,主要有:

    1.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威特金发现了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即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

    (1)场独立性是指人在信息进行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认知风格认知成系才平。

    (2)场依存性是指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

    2. 冲动性-沉思性

    卡根等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性与沉思性,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1)冲动性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答问题。他们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多为整体性策略。当学习任务要求作整体性解释时,成绩较好。

    (2)沉思性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但是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比较快。这种人在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在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

    卡根等设计了匹配熟悉图形测验来鉴别这种认知类型。

    3. 同时性-继时性

    达斯等人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时性与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

    (1)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一般来说,女性擅长继时性加工,这可能是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的原因之一。

    (2)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许多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于这种同时性的加工方式。这也可能是男孩在数学能力与空间能力方面优于女孩子的原因之一。同时性和继时性是认知风格的差异,而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但是,当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互相匹配时,不同认知方式的优势就能显示出来。

    (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1. 生物遗传因素

    根据现有的研究,遗传对人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2. 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的固有民族性格。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3. 家庭环境因素

    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

    (1)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采用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3)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4. 早期童年经验

    童年经验影响人格发展,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 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研究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减少。另外,在不同的教师管理风格下,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6. 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作用。

    7. 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它能够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第二部分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和卡特尔。该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

    (1)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2)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可以说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2.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并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在根源特质中又可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3)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决定人如何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 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

    (1)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2)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3)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4)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5)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麦克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

    (二)人格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

    1. 单一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特征来确定的。弗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性质与消极性质),他又将T型人格分为T+型和T-型两种。T+型人格的冒险行为是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的,T-而型人格的冒险行为具有破坏性。

    2. 对立类型理论

    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选。

    (1) A-B型人格

    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人格类型。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好,他们属于较平凡的人。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只占患者的三分之一。

    (2) 内一外倾人格

    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倾人格类型学说。

    荣格认为,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倾人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倾人格。任何人都具有内倾和外倾两种特征,但只有一种可能表现出优势。

    外倾人格的特点是: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内倾人格的特点是: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这四种基本功能。结合两种心理倾向可以构成八种人格类型:

    ①外倾思维型:这种人尊重客观规律和伦理法则,不感情用事。

    ②外倾感情型:这种人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感情用事,容易凭借主观判断来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

    ③外倾感觉型:这种人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容易凭借感觉来估量生活的价值,遇事不假思索,随波逐流,但善于应付现实。

    ④外倾直觉型:这种人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不接受过去的经验,只憧憬未来,容易悲观失望。

    ⑤内倾思维型:这种人不关心外部价值,以主观观念决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好独断,偏易被人误解。

    ⑥内倾感情型:这种人情绪稳定,不露声色。

    ⑦内倾感觉型:这种人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在自己与事物之间常插入自己的感觉。

    ⑧内倾直觉型:这种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好幻想。

    (三)多元类型理论

    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

    1. 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说源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现代的气质学说仍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

    (1)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2)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3)黏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4)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人是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兼而有之的。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即:

    ①神经过程强、不平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不可遏制型、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

    ②神经过程强、平衡、灵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活泼型、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

    ③神经过程强、平衡、不灵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安静型、气质类型属于黏液质

    ④神经过程弱、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抑制型、气质类型属于抑郁型

    2. 性格类型说

    斯普兰格从价值观角度出发,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成分。

    (1)经济型:这种人注重实效,其生活目的是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

    (2)理论型:这种人表现出具有探究世界的兴趣,能客观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力图把握事物的本质,尊重事物的合理性,重视科学探索,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的目的。

    (3)审美型:这种人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富于想象力,追求美感,以感受事物的美作为人生的价值。

    (4)权力型:这种人倾向于权力意识和权力享受,支配性强,其全部的生活价值和最高的人生目标就在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得到某种权力和地位。

    (5)社会型:这种人能关心他人,献身社会,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6)宗教型:这种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四)整合理论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描述了人格的量的差异,显示了下位层面的人格差异。类型理论强调群体间的人格差异,描述了人格的质的差异,显示了上位层面的人格差异。二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人格的复杂结构。整合理论则将以上两种理论的特点综合起来,更全面地描述了人格的结构。艾森克是整合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模型,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1. 模型的最下层“特殊反应层”是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偶然性与随机性较大,属误差因子;

    2. 上一层“习惯反应层”是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常与某一情景下的行为有关,属特殊因子;

    3. 再上一层是特质层,是由习惯反应形成的,具有比较强的概括性,属群因子;

    4. 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影响范围很大,属一般因子。

    艾森克认为处于类型水平的一般因子有三个:

    (1)内外倾: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2)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3)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艾森克编制了用来测量这三个因子的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



  •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第一部分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征

    1.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心理特点。

    2. 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 统合性

    人格是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体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1. 气质与性格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禀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特别注意:

    【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大适合。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在一般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的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因此对活动的效率影响并不明显。

    2.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

    ①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且变化较难、较慢;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较容易、较快

    ②气质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性格涉及行为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③年幼的儿童个性结构中,性格特征还未完全成熟,气质特点起着重要作用;成人气质成分的作用渐减,性格特征逐渐起核心意义和作用。

    (2)联系

    ①气质影响性格动态,即便人形成了性格特征,也仍保留了各自的色彩;

    ②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要求;

    ③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性格的特征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环境的稳定态度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性格的态度特征具体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

    (2)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

    (3)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2. 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处理紧急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行动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行为是否受社会规范约束;

    (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能力;
    (3)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处理问题的特点。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五)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1.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2.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做消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

    3.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六)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 本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2. 自我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3. 超我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原则:

    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社会心理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

    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能力

    第四部分 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概念


    梅耶和萨洛维认为情绪智力是指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利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包括认识情绪意义和它们关系的能力、利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能力。

    (二)情绪智力理论

    目前较公认的理论有三个:梅耶和萨洛维提出情绪智力结构的四维模型、戈尔曼的情绪胜任力模型、巴昂的情绪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

    梅耶和萨洛维提出情绪智力结构的四维模型的四个维度分别是:

    1.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3.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4.对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情商

    情商(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绪智力的指数。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他针对职场的工作表现,提出了工作EQ的架构,认为工作EQ内容共有4大项,18小项。4大项分别为:

    (1)自我觉察;

    (2)自我管理;

    (3)社交察觉;

    (4)人际关系管理。

    (四)成功智力

    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一种有机整体,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

    (五)能力的发展

    1.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13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呈负加速变化,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2) 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也有人认为到40岁)。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 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研究,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4) 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时期。在25~40岁间,人们常完成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5) 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六)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人口总体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者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的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

    2.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另一种情况是“大器晚成”,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这些人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出众的能力,但在中年时却表现出惊人的才智。

    3. 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了人和人之间在能力上的差异。

    4. 能力的性别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比如在数学能力、言语能力和空间能力上。

    (六)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 遗传的影响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四肢及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等。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身体素质不等于能力本身,能力无法直接通过生物学的方式遗传给后代。

    2. 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1)产前环境的影响:胎儿在母体中的环境对其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作用: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3)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能够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能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3.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4.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相反,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工作上没要求,事业上无大志,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态度冷淡、没兴趣,他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



  •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能力

    第一部分 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心理条件。平时所说的能力既包括个体在某项任务或活动上现有的成就水平,也包括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心理条件。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例如,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可能有较丰富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能力低下,说明他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既不能广泛迁移,也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可见,知识与能力是有区别的。

    知识、技能与能力又有密切的关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往往付出较小的代价就能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从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上,可以看出其能力的大小。

    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

    1. 才能:

    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相互结合,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叫才能。

    2. 天才:

    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组合,它使人能够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天才往往聚合着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

    第二部分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2.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实现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1. 模仿能力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2. 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卡特尔提出)

    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对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依赖程度,能力可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1. 流体能力是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内容,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 晶体能力指需要经过教育培养,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一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如词汇识别、言语理解、数学知识等。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3.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的关系

    (1)晶体智力的发展依赖于流体智力,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流体智力高,晶体智力发展较好。

    (2)对于晶体智力发展,仅有流体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作用。一个流体智力高的人,如果生活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其晶体智力的发展也不会高的。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

    2.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3.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五)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叫情绪智力。

    第三部分能力的理论

    (一)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彼此是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这一学说的提出马上遭到人们的批评,研究发现,人们在完成不同认知作业时,他们所获得的成绩具有明显相关。

    (二)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使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后提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种因素构成的。

    1. 一般因素也称G因素,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2.特殊因素也称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特定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2. 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两种因素共同参加,活动中包含的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也就越高。二因素说为研究智力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但斯皮尔曼只强调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的区别,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

    (三)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阜南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G因素;

    第二层次分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

    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像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系统那样来设想能力的结构。

    (四)群因素论

    瑟斯顿认为个体的能力应该包括多种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能力整体。他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7种基本心理能力:

    1. 语词理解:理解语词含义的能力。

    2. 语词流畅:迅速、正确地进行词义联想的能力。

    3. 数字运算:迅速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4. 空间关系:方位辨别及空间关系判断的能力.

    5. 联想记忆:机械记忆能力。

    6. 知觉速度:借助知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

    7. 一般推理:根据经验做出归纳推理的能力。

    (五)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当包括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

    1.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字母、数字及其他符号)、语义(语言的意义概念)和行为(本人及别人的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2. 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其中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保持),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答案或思想),聚合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最好、最适当、最普通的答案)和评价(对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做出某种决定)。

    3. 智力活动的产物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可以类别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

    (六)多元智力理论

    智力多元理论是由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1. 言语智力:

    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2. 逻辑-数学智力:

    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 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

    4. 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

    5. 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如打篮球、跳舞等。

    6. 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

    7. 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自然智力: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例如敏锐地觉知周围环境的改变等。)

    (七)智力的三元理论

    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智力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1. 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作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与存储。

    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2.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3. 智力经验亚理论提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八)智力的PASS模型

    智力的PASS模型是由纳格利尔里和戴斯在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的。

    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个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九)创造力测验与智力测验

    在进行一般能力即智力的测量时,人们相继发现,在智商较高的人群中,智力和创造力之间几乎没有关系,这表明创造力不等于智力。创造力测验与智力测验的区别主要是:

    1. 智力测验有固定的答案,测量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记忆、理解和一般推理能力。

    2. 创造力测验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超乎寻常的独特性,问题的答案也非唯一和固定的。


  •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

    第一部分情绪概述

    (一)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1. 主观体验

    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2. 外部表现

    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1)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是鉴定情绪的主要标志。

    (2)姿态表情是指面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3)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的。

    3. 生理唤醒

    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二)情绪的功能

    1. 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2. 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3. 组织功能:情绪的组织作用是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4. 社会(信号)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消失,是人类和动物都具有的。

    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1.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通常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即个体随着情景的变化以及需要满足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景影响较大;情感是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心理体验,虽然不轻易表露,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具有情景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情景不再存在或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感受也就随之消失或改变;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相对稳定,不为情景所左右,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4)从表现方式看,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绪一旦发生,强度一般较大,有时会导致个体无法控制;情感则以内蕴的形式存在或以内敛的方式流露,始终处于人的意识调节支配下。

    2.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四)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即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一般来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产生的积极情绪是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2.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平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3. 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愠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和暴怒等。

    4. 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五)情绪维度的理论

    1. 三维理论

    (1)冯特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

    (2)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

    (3)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锥体截面划分为八种原始情绪,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是对立的,锥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的变化。

    2. 四维理论

    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维度。


  •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

    第三部分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 詹姆斯-兰格理论(外周情绪理论)

    (1)理论观点: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们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上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都强调情绪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即情绪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2)贡献:詹姆斯一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3)局限:片面强调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

    2. 坎农-巴德学说(丘脑情绪理论)

    (1)理论观点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坎农进一步描述了这一神经系统活动的过程,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状态。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

    (2)贡献:该理论看到了中枢系统和脑的作用。

    (3)局限:忽略了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1.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阿诺德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增多,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产生最重要的条件。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境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和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外界刺激在大脑皮层中被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2.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沙赫特和辛格提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即情绪唤醒模型。这个情绪唤醒模型包括三个亚系统,其核心部分是认知。

    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第二个亚系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对将来的期望;

    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境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

    3.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要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才能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按照拉扎勒斯的观点,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1)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只要人们处在清醒的状态下,这种评价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这是人的生存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2)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等。

    (3)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如果再评价结果表明行为是无效的或不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价,甚至初评价,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三)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以伊扎德为代表。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 情绪是分化的:存在着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

    2. 情绪在人格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3. 情绪系统的功能: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

    (四)情绪调节的含义

    1. 情绪调节

    是指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一定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情绪的调节:包括积极和消极情绪的调节;

    (2)唤醒水平的调节:包括高唤醒水平和低唤醒水平的调节;

    (3)情绪成分的调节:不仅包括调节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调节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

    2. 情绪调节的特征

    (1)情绪调节的恒定性

    情绪调节的恒定性是指维持适度的情绪体验和表情。

    (2)情绪调节过程的等级组织

    情绪调节可能有多种有效的调节反馈环路,它们按等级组织起来,下级环路镶嵌在上级环路中。上级环路倾向于与长期的、抽象的目标相连;下级环路与具体的行为机制有关。如果低级机制取代高级机制,就可能出现调节的失败。

    3. 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情绪调节既有个体差异,又受到文化规范的影响。

    (五)情绪调节维度

    1. 生理调节

    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模式。这种调节是系统性的,它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的感受。

    2. 情绪体验调节

    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

    3. 行为调节

    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人们主要采用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表情;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

    4. 认知调节

    道奇等人认为,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道奇等人进一步提出了良好的认知调节步骤。

    5. 人际调节

    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在人际调节中,个体的动机状态、社会信号、自然环境、记忆等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在社会信号中,与个体关系密切的人发出的情绪信号对情绪调节有较大的作用。

    (六)情绪调节的过程

    格罗斯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据此他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依据该模型,情绪调节发生在两个阶段:

    (1)在情绪发生前,称为关注前行环节的情绪调节,或原因调节。原因调节又分为几个不同环节。

    ①情境选择:指个体趋近或避开某些人、事件与场合以调节情绪,这是人们经常或首先使用的一情绪调节策略,个体经常使用这种策略来避免或减少消极情绪的发生。

    ②情境修正:只根据问题的特点控制情境,并努力改变情境,使个体的情绪得到调节。

    ③注意转换:指关注情境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包括将注意努力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话题或任务,离开原来的话题或任务。

    ④认知改变:指选择对事件意义的可能解释,这种解释对特定情境中情绪的心理体验、表情和生理反应具有很强的影响。认知改变常被用来减弱或增强情绪反应,或者改变情绪的性质。

    (2)在情绪发生后,称为关注反应的情绪调节,或反应调节。指的是情绪被引发后,对各种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表情、生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表情。

    (七)情绪调节的策略

    1. 回避和接近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它是通过选择有利情境、回避不利情境来实现的,这是情绪调节的一种常用策略。

    2. 控制和修正策略

    控制和修正策略是通过改变情境中各种不利的情绪事件来实现的,情绪调节者试图通过控制情境来控制情绪的过程或结果。

    3. 注意转换策略

    注意转换策略包括分心和专注两种策略。分心是将注意集中于与情绪无关的方面,或者将注意从当前的情境中转移开;专注是对情境中的某一方面长时间地集中注意。

    4. 认知重评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即认知改变,个体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而进行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将产生积极的情感和社会互动结果,不需要耗费许多认知资源,是一种有益的情绪调节方式。

    5. 表达抑制策略

    表达抑制策略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表情,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是反应调节的一种策略。研究发现,表达抑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社会互动结果,需要耗费较多的认知资源,对心理适应性产生不良影响。

    6. 合理表情策略

    采用恰当的表情,是情绪调节的最为关键的策略,它有利于个体幸福和团体密切。


  •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

    第二部分情绪的分类及生理机制

    (一)情绪的分类

    1.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①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天生的,不学而能的。普拉切克提出了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快乐和信任八种基本情绪。

    ②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复合情绪可以由一种基本情绪与相邻情绪混合产生,也可由一种基本情绪与相距较远的情绪混合产生。

    2. 从情绪体验的性质和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来看,情绪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①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有三个重要的适应功能:支持应对、缓解压力、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

    ②消极情绪是与回避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适度的消极情绪有时是有益的。过于强烈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则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

    (二)情绪状态及其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比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 心境:

    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持续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甚至更长。

    2.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激情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激情状态下的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3. 应激:

    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的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个体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加拿大学者汉斯把这种变化称为适应性综合征,应激的适应性综合征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三)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 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

    2.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重要动力,其作用的大小同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的愿望有关。

    3.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大脑中有两个基本的情绪系统,即趋近系统(促进欲求行为,产生积极的情绪)和退缩系统(从厌恶刺激源撤退,组织对威胁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消极情绪)。和情绪产生有关的脑组织包括:

    1. 前额皮层

    实验研究表明,左侧前额皮层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绪有关,右侧则与退缩系统和消极情绪有关。

    2. 杏仁核

    杏仁核对识别和产生消极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厌恶学习中也很重要。实验证明,双侧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对恐惧和愤怒声音的识别有困难,对厌恶刺激也无反应。说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

    3. 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海马在情绪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前部扣带回在情绪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扣带回前下部主要与情绪加工有关,扣带回后上部主要与认知功能有关。

    4.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证机体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网状结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的影响。网状结构的功能在于唤醒,它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部分,既接受外部刺激向上传递,以激活情绪状态,又接受来自中枢的信息,向下发放可引起各种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一个中转站。

    5. 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化与情绪

    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体处于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而处于消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 动机

    第一部分 成就动机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成就动机的作用

    1. 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到人们所取得的成绩。研究发现,在两个人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

    2. 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

    成就动机还推动人们去争取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在团体中受到尊重,享受权利与程行义务等,因而它和权利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人们的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个体的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有人发现,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如果孩子被迫进行活动,其行为结果也得不到奖赏这样成就动机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它们虽然也会参与活动,但不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可见,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动机理论

    1. 动机的早期理论

    (1)本能论

    本能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从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2)本能理论代表任务

    ①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地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

    ②麦独孤:(本能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与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他认为人类有18种基本本能。

    ③洛伦茨:本能是由遗传决定的、受特异能量驱动的物种特有的固定动作模式个体的经验可以转化为本能行为,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④弗洛伊德

    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由人类生来固有的本能驱力决定的,这种本能驱力使人类产生一种紧张状态,驱力使人采取行动,并通过消除紧张来获得满足。精神分析理论还认为,人类最

    基本的本能是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它们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动力。

    (3)理论评价

    不能确切解释行为的原因,对行为有循环论证的现象,本能理论过分强调固定的先天的行为机制,而人类的许多行为可以更好地由学习解释。跨文化的研究也表明,许多曾被认为是普遍代表“人类天性”的行为模式实际上是可变的,它们反映着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

    2.驱力理论

    (1)理论观点

    ①武德沃斯: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②赫尔: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之后他又提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他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赫尔认为,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它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P=D×H。

    (2)理论评价

    行为是从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中习得的观点得到了行为主义的赞同,但忽视了外在情境的作用,不能解释一些行为,如通宵达旦地工作、节食行为、急中生智等,在这些行为中,人的驱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3.唤醒理论

    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的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处在唤醒状态,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讲,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

    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

    (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

    (2)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经验也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组织刺激。

    4.诱因理论

    斯彭斯提出诱因理论,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如痛苦、贫困、失败等)称为消极诱因。赫尔在驱力理论的基础上,接受了诱因这一变量,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他修改了自己的公式,在其中增加了诱因动机P=D×H×K。

    (四)动机的认知理论

    个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在头脑里形成了各种观念,这些观念在刺激和行为间起着中介的作用,它能引起行为,也能改变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具有动机的功能。

    1. 期待价值理论

    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1-S2)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R-S2)。期待是重要的,它能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 动机的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们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

    (2)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个体对自己行为及结果有寻找原因的倾向,个体解释自己行为结果时的归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今后的动机。归因的维度有三种:控制点(分为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①除内外源维度外,韦纳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努力、环境、运气等是不稳定因素。若将成就行为归于不稳定因素,人们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不一致;反之则预期与上一次一致。

    ②之后韦纳又增加了可控性维度,即该原因是否能为个人所掌控,如努力是个人可以掌控的。而能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他人的反应等是个人不可控的,形成了归因的三维模型。

    ③归因的内外源维度指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④将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维度。

    (3)罗特的归因理论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认为,控制点是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依据控制点把人分为内控和外控两类。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内控型的人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3. 自我决定理论

    (1)自我决定理论由德西提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自我决定是个体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为作出的自由选择。这种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有利于能力发展的行为,并且构成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

    (2)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类行为区分为两大类: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其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在于满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决定行为没有真正的选择,它受外在刺激的控制,因而是无动机的。

    4. 自我功效论

    班杜拉的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

    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四种途径:

    (1)个体经验(直接经验);

    (2)替代经验;

    (3)言语说服;

    (4)情绪唤起。

    5. 成就目标理论

    尼科尔斯和德韦克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掌握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了上述目标就是成功,另一种是成绩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

    研究发现,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会取主动、积极的行为,如选择适当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使用深层的加工策略等;而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遇到困难有时容易退缩。

    (五)逆转理论

    阿普特尔等人提出逆转理论,他们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概括起来有四对相反的元状态,即:目的一超越目的、顺从一逆反、控制一同情、自我中心一他人取向,进而有不同的动机模式。每对动机状态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能够被激活。

    (六)冲突

    1. 冲突的含义

    冲突是指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引起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2. 冲突的分类

    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接近一接近型冲突(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接近一接近型冲突。

    (2)回避一回避型冲突(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回避一回避型冲突。

    (3)接近一回避型冲突(趋避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

    (4)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接近回避型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

    (七)意志的品质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意志可以看成是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

    1. 意志的品质

    人的意志力的强弱是不同的。构成人的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人的意志品质。

    (1)独立性:

    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独立性不同于武断,武断表现为置周围人们的意见于不顾,而一意孤行。受暗示性与独立性相反,是一种不好的意志品质。受暗示性表现为一个人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

    (2)果断性:

    果断性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果断与草率不同。果断性能导致行动成功,而草率是以行动的冲动性、鲁莽为特征,往往导致行动失败。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

    (3)坚定性:

    坚定性也叫顽强性。它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坚定性的表现。坚定性不同于执拗。后者以行动的盲目性为特征。与坚定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

    (4)自制力:

    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前者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后者在行动时畏缩不前、惊慌失措。这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八)意志行为的主要特征

    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志行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意志行动的前进性。

    4.意志行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 普通心理学 第九章 动机

    第一部分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 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 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

    3. 维持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动机的维持功能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预期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预期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消失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需要引起的,没有客体、没有对象、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需要的等级: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

    1. 生理的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

    2.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3.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需要等级之间的关系

    1. 这五种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2. 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万量相应减弱。

    3. 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会出现。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

    4. 前四种需要为低级需要,他们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需要。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

    5. 自我实现的需要为高级需要,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因此,高级需要也叫生长需要。

    (四)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耶克斯道森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的关系,该定律主要的观点如下:

    1.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2.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反之,难度较小的任务中,较高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五)动机的种类

    1.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又称基本动机,它是为了维持生命所必须满足的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等。

    (2)社会性动机力

    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人有权力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等,因而产生了相应的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性动机和学习动机等。

    (3)兴趣

    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

    (4)成就动机

    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5)权力动机

    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动。

    (6)交往动机

    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和赞赏。

    (7)学习动机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和成就归因。


    (六)长远地概括动机和暂时的具体动机

    根据动机影响的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的长短,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动机和暂时的具体动机。长远地概括动机来自个体对行为意义的深刻认识,持续作用时间长,比较稳定,影响范围广泛。暂时的具体动机由个体活动本身的兴趣引起,持续作用时间短,经常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不太稳定。

    (七)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可以把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高尚动机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能持久地调动人的行为的积极性,促使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低级动机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利益。

    (八)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1. 主导动机是指在一段时间或一种活动中,个体总有一种或一些动机处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作用。

    2. 辅助动机是指处于从属地位的动机,起加强主导动机以及坚持主导动机所指引方向的作用。

    (九)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根据动机的意识性,可以把动机分为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1. 意识动机是指行为者知道促使自己行为活动的原因,以及能够满足其需要的目标的动机。

    2. 潜意识动机是指个体虽然有行为活动,但不知道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动机。

    (十)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根据动机产生过程中需要和诱因作用的权重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对活动或工作过程感到满足而加强其继续这种活动或工作的内在动力。是在没有任何外部奖赏的情况下产生的。

    2. 外在动机是指影响或控制个体行为的外在因素或力量,不是从对行为活动或工作本身的满足中产生,而是由行为活动或工作中的奖赏引起的。

  •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语言


    第二部分语言的中枢机制和语言理解

    语言主要是左半球的功能,但右半球也有重要作用。

    (一)言语运动中枢

    1. 位置:又叫布洛卡区。位于左半球额叶中央前回之前,外侧裂之上。

    2. 功能:产生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提供语言的语法结构信息;产生语言的动机和愿望。

    3. 受损后症状: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产生运动性失语症,或叫表达性失语症。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发音器官正常但发音困难,不能正常说话。

    (二)言语听觉中枢

    1. 位置:又叫威尔尼克区。位于左半球颞叶题上回的后部。

    2. 功能:分辨语音,形成语义,与语言的理解(或印入性语言)有密切联系。

    3. 受损后症状:这个区域受到损伤会产生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病人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或者能重复别人说的话,但却错误地估计了词义;或者谈吐自由,语速很快,但话语却没有意义。切断或损伤将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结果。

    (三)言语视觉中枢

    1. 位置:位于角回,顶叶和枕叶的交界处,在威尔尼克区的上方。

    2. 功能: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能将书面语与口语互相转换。

    3. 受损后症状:该中枢受到损伤会产生语义性失语症,病人看到文字却不能认得,并使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失去了相互转换的功能,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四)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主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根据输入通道的不同,可以分成言语理解和阅读理解。

    1. 言语理解

    (1)含义:言语理解是借助于听觉输入的语言材料(语音)建构意义的过程。

    (2)影响因素:

    ①语音类似性;

    ②语音强度;

    ③噪音掩蔽;

    ④语境;

    ⑤句法、语义的作用;

    ⑥韵律特征。

    (五)阅读理解

    1. 含义:阅读理解是在视觉输入的文字材料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

    2. 分类

    根据加工水平,将阅读理解分为词汇理解、句子理解和篇章理解。

    (1)词汇理解

    词汇理解也叫词汇识别,是指通过对词形的感知通达词汇意义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

    ①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

    ②单词的部位信息和字形结构信息;

    ③正字法规则;

    ④字词的使用频率与词汇习得年龄;

    ⑤语义特征;

    ⑥语境。

    (2)句子理解

    句子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

    ①句子的类型;

    ②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3)篇章理解

    篇章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它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篇章意义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

    ①推理;

    ②语境;

    ③图式和策略;

    ④文章标记。

    (六)语言产生

    语言产生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写出或用手势表达出来的心理过程,包括言语产生(口语)、书写产生(书面语)和手势语三种形式。

    言语产生的阶段主要通过描述词汇产生过程来实现。词汇产生过程可分为词汇选择、语音形式编码和发音运动三个阶段。

    1. 词汇选择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说话者需要根据交流的情境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或者观点转变成具体的概念,然后在心理词典中选择与该具体概念相对应的词条。

    2. 语音形式编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前面选择好的词条会激活跟它对应的语音代码,将语音代码进行音节划分之后转换为发音器官可以执行的发音动作指令(音位编码过程)。

    3. 发音运动阶段:脑会将音位编码阶段形成的发音动作指令发送给发音运动系统来执行。



  •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语言


    第一部分语言概述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二)语言的特征

    1. 创造性: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组合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可能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过或听过的。

    2. 结构性: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语言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只有符合一定规则的语言,才是人们在交往时可以接受的语言。不同语言的具体结构规则是不同的。

    3. 意义性: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4. 指代性: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正是由于语言具有一定的指代性,人们才能理解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5. 社会性与个体性: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只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用词来表达意义也是约定俗成的。语言同时又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它和个体生存与发展分不开,因而具有个体的特点。

    (三)语言的结构

    1. 音位:是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3.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4. 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四)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指我们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而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义。

    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在表达同一意义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表层结构也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语句就出现歧义。歧义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转换的规则来实现。

    (五)语言的种类

    语言活动通常分为两类: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外部语言又包括口头语言(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和手势语。

    1. 对话语言从学间状

    对话语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对话语言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形式,其他形式的语言都是在对话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话语言的特点:

    第一,对话语言具有情境性(情境性);

    第二,对话语言具有简略性(简略性);

    第三,对话语言是直接交流的语言(直接性和交际性);

    第四,对话语言是一种反应性语言(反应性)。

    2. 独白语言

    独白语言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

    独白语言的特点:

    第一,是独自进行的语言(独自性);

    第二,是一种开展语言(开展性);

    第三,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语言(计划性)。

    3. 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是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的影响。书面语言的出现比口语要晚得多。它只有在文字出现以后,才为人们所掌握和利用。

    书面语言的特点:

    第一,(最具)随意性;

    第二,(最具)开展性;

    第三,计划性。

    4. 手势语

    手势语是人们通过可见的手势,同时配合以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手势语与书面语言在结构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

    5. 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语言虽不直接用来与别人交际,但它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当人们计划自己的外部语言时,内部语言常常起着重要作用。

    内部语言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

    第二,(最具)简略性。

    (六)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1. 语言的表征

    语言的表征是指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2. 语言加工

    语言加工是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1)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分为:

    ①自动化加工是无需注意资源的参与,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

    ②受控制地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资源,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

    (2)根据语言加工时各种成分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等分为:

    ①模块化的加工: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各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②交互作用式的加工: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



  •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思维

    第四部分决策

    (一)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在几种备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决策时时发生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决策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行为的效果。

    特别提醒: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评估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

    (二)决策的分类

    1. 确定性决策

    确定性决策是在确定的条件下,对备选的方案做出选择的过程,此时每一个方案包含的各种信息都是相对确定的。

    2. 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选择的过程。在风险决策中,决策者不仅对各种备选方案成功的概率不清楚,而且对存在哪些备选方案也可能不清楚。相对于确定性的决策,风险决策更难,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更多是针对风险决策进行的研究。

    (三)决策理论

    1. 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决策者总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道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2)能得到所有相关的信息;

    (3)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无所不知”;

    (4)深知各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并能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

    (5)决策者能够追求最优的方案。

    古典决策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没有考虑人的认知等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而且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在日常决策中也很难实现。

    2. 行为决策理论

    西蒙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问题,提出了行为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认为:

    (1)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由于决策者无法找到所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最优的决策”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2)决策的标准是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作出决策。

    (3)人们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靠以往的经验,即采取启发法,而不是采用严格建立在数理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考虑各种条件后的算法策略进行决策。

    (4)决策要受时间、精力等其他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因此决策者要考虑到决策的时效性问题,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决策的后果。

    3. 期望效用理论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提出,期望效用值的公式EU=∑P·U(X),U(X)是指结果i的效用,P是指事件X发生的客观概率。

    期望效用理论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问题,而且该理论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但是后来很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实际决策并非完全遵循期望效用理论的观点。

    1. 前景理论

    卡尼曼提出了决策的前景理论。其基本观点之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地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前景理论还提出了损失厌恶的概念即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卡尼曼认为人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

    (1)代表性启发法: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

    (2)易得性启发法:人们倾向于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到来做判断和决策;

    (3)错定和调整启发法: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计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这里最初的估计值相当于错定,以后的调整是在锚定基础上的微调。



  •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思维

    第三部分推理和问题解决

    推理是指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或者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活动。

    (一)推理的分类

    推理一般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个特殊性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知识的前提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演绎推理的结论一般不超过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前提所确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

    2.联系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的。演绎推理的一般性知识的大前提必须借助于归纳推理从具体的经验中概括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归纳推理也就没有演绎推理。同时,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因为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运用演绎推理对某些归纳的前提或结论加以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演绎推理也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归纳。

    (二)演绎推理的类型

    1.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以下3种。

    (1)气氛效应:武德沃斯等人认为,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

    (2)换位理论查普曼等人认为,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

    (3)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一莱尔德等人认为,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加工的信息不充分,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2. 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线性三段论,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

    3. 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着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有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三)问题解决

    1. 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 纽威尔和西蒙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纽威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通路。

    3. 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2)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3)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4. 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

    (1)对抗性问题是指人们在解题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还要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的问题。

    (2)非对抗性问题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

    5. 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1)语义丰富的问题是指解题者对其解决具有很多相关知识的问题。

    (2)语义贫乏的问题是指解题者对其解决没有相关的经验的问题。

    6. 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

    算法策略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算法策略的优点是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费时费力,而且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另外,有些问题也许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对这种问题算法策略将是无效的。

    (2)启发法

    启发法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时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

    ①手段一目的分析:将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

    ②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逆向搜索适合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例如我们中学时解决几何题时会经常用到。

    ③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缩短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爬山法与手段一目的分析不同在于,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有时不得不暂时增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解决策略

    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知识经验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1)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别。专家与新手相比,记忆存储的信息量大,存储的熟悉模式多;

    (2)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专家的知识是按层次结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是经验积累的结果。

    3.无关信息的影响

    在问题解决中,有些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但人们容易受到这种无关信息的影响,从而妨碍问题的解决。

    4.问题的表征方式

    不同的问题的表征方式,产生不同的问题解决结果。例如九点连线图问题。

    5.思维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为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者简单方法的发现和运用。

    6.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称之为功能变通。功能变通与功能固着的作用相反。要想具有这种能力,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要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进行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7.动机和情绪

    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情绪对问题解决有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8.人际关系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9.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

    10.人格特征

    能否顺利解决问题与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11.酝酿效应

    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地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在酿期间,个体虽在意识中终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而是仍旧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着。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五)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 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其基本特点。

    (1)想象的功能

    ①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②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但是通过想象可以补充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

    ③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种需要得不到实际的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2. 想象的综合过程

    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以下几种独特的形式:

    (1)黏合:是人们把客观事物中从未被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又称为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想象联想不同于记忆,联想它的活动方向服从于创造时占优势的情绪、思想和意图。

    3. 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3)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4)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六)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他还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来衡量创造性。

    1. 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2. 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吉尔福特通过“非常规用途测验”来测量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3. 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吉尔福特采用《命题测验》来测试人的思维的独特性。除发散思维外,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仅有发散思维,人们不可能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必须把发散思维的结果与原有的思维任务相对照,并利用辐合思维从各种不同的方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 远距离联想能力

    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远距离联想能力高的人能够根据某些标准把互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想。梅德尼克等人采用远距离联想测验来测量创造性。

    (七)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例如,人的坚持性、

    自信、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想象、兴趣、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如下:

    1. 酝酿与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的思索之后,仍未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当你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答案。这种情景有人称之为酝酿。一些研究表明,酝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 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创造性。有研究表明,当人们知道他人会对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估时。人们创造性的程度会减低。研究还发现,人们在工作时,如果有他人在旁观看,或者创造者为了竞争某种奖励,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造性的水平。



  •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思维

    第二部分表象和概念

    (一)表象的含义

    表象是指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或者像图画一样的心理表征。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

    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用库珀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来说明。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

    从直观性来看,表象接近于知觉,从概括性来看,表象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在进行问题解决和推理时,表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表象的帮助和支持。

    3.表象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

    表象是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和思维相似,是我们头脑中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形式,是多次感知觉概括的结果,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

    (四)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具体的事物。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

    (五)概念的种类

    1.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概念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1)合取概念:

    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2)析取概念: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3)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2.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1)自然概念: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2)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地确定。

    3.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具体概念:指按事物的具体属性和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

    (2)抽象概念:指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

    (六)概念形成的策略

    布鲁纳曾提出了概念形成的四种策略:

    1.保守性聚焦

    保守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保守性聚焦给记忆带来的负担最轻,因此是一种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2.冒险性聚焦

    冒险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但同时改变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成功,但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3.同时性扫描

    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在选取一定的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采用这种策略由于要同时记住多个假设,因此,给工作记忆以及记忆的信息加工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被试也较少采用这种策略。

    4.继时性扫描

    继时性扫描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由于对假设的检验是相继进行的,因此这种策略被称为继时性扫描。

    (七)概念形成的理论

    1.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概念就形成了。

    2.样例学习说

    茹什提出的样例学习说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握它的一个或者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进行记忆。记忆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样例就是概念的存在形式。

    (八)概念结构的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

    (1)层次网络模型由柯林斯等人提出,认为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

    (2)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位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

    (3)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越高。每个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存储,即在每一层概念的结点上,只存储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各概念共有的特征,存储在上一层的概念结点上。

    (4)提取概念的形成就是对网络搜索的过程,搜索的距离越长,反应时间越长。搜索距离的长短通过连线的长短来表示。

    2.激活扩散模型

    柯林斯等人在层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其主要的观点如下:

    (1)由于经验的作用各种概念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在概念网络中,连线的长短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短,概念间的联系越紧密。

    (2)激活扩散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会自动传递到相关的概念,使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得到激活,而且激活的强度随着传递距离的增加或者传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3.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提出的。这个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1)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

    (2)概念的结构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这些规则也称概念规则,它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4.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由茹什等人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从概念结构来讲,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来组成的。

    (九)变式

    1.概念

    变式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

    2.分类

    变式有两种,一种是保持事物的本质属性,变化非本质属性。另一种变式是变化本质特征,而某些非本质特征保持不变。

    3.引起的错误

    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常常会引起两种错误:不合理的缩小概念或不合理地扩大概念。



  • 普通心理学

    第七章思维

    第一部分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策等活动中。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

    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三)思维的过程

    思维过程是指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2.比较与归类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归类是指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一般认为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指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系统化是指在头脑中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

    (四)思维的种类

    1. 根据思维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时的思维活动。

    (2)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3)逻辑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解决理论性质的问题时所使用的思维。

    2. 根据解决问题时凭借的知识的性质进行分类

    (1)经验思维:是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2)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活动。

    3. 根据思维的表现方式进行分类

    (1)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经过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 根据思维的方向进行分类

    (1)辐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2)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5. 根据思维是否有创造性进行分类

    (1)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2)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第四部分:遗忘

    (一)遗忘的含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分为:

    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和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临时性遗忘

    (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和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

    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重学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二)遗忘的影响因素

    1.时间因素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对形象的材料比对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遗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3.学习的程度

    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

    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5.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被遗忘。

    (三)遗忘的原因/理论

    1.衰退说

    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干扰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特别注意: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3.压抑说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压抑说考虑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

    4.提取失败说

    提取失败说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地提取线索。

    (四)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1.加工深度对两者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两者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两者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两者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两者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易受到干扰。